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祖师大德与大居士对念佛的开示


   日期:2011/4/7 8: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祖师大德与大居士对念佛的开示 [摘编]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若论大机所见,肇始实在华严。

以善财遍参知识,末后于普贤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证者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而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然则华严明一生成佛之法,而归宗于求生净土。

是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无上大法也。此殆大机所见,二乘尚不见闻,况凡夫乎。迨至方等会上,特为专说净土三经,俾一切若凡若圣,同事修持,以期现生出此五浊,登彼九莲也。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阿弥陀佛,最初因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迨至福慧圆满,得成佛道。所感之世界庄严,妙莫能名。十方诸佛咸赞叹。十方菩萨,与回小向大之二乘,具足惑业之凡夫,咸得往生,等蒙摄受。是为无量寿经。于摩竭提国王宫中,说净业三福,十六妙观。俾一切众生,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众生烦恼业海,从心想生之义,便已彰明校著。果能深明此义,谁肯枉受轮回。末明九品生因,以期各修上品。是为观无量寿佛经。在舍卫国,给孤园中,说净土依正妙果令生信,劝诸闻者,应求往生以发愿,复令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行三,为净土法门之纲宗。

修学净土要从根本修。净空老法师经常提到一句话,这句话善导祖师讲过,李炳南老居士也讲过,就是讲,一万个念佛人中间,真正能够往生的,只有三、五人。

警觉啊!

当读到“万修万人去”时,是满心喜悦;如今这一句讲只有三、五人能去,真的是从心里感到忐忑不安。再将永明祖师《四料简》找出来读一下,就知道,我等若是“有净土”,才能够“万修万人去”,自然满心喜悦;我等若是“无净土”,将是“铜床并铁柱”(下地狱),理应当头棒喝!

何为“有净土”?具足信愿行就是“有净土”!所以念佛之人抓住信愿行就是抓住根本!若将信愿行分开来讲,其中一个信字就是根本中的根本了。

一、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阿弥陀佛决无虚愿,一切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

由此而信,念佛可以了生死,念佛可以成佛!

释迦牟尼佛原本是王子,王位继承人,拥有世人最最向往的权力、地位、财富以及各种享受。为求真理,毅然出走,最终开悟成佛。大凡骗人,总得有一个理由,或为名或为利,或为财或为色。佛曾经拥有这一切,只要他愿意,仍然可以拥有这一切。可他偏偏选择乞食为生,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可以说,再也没有任何个人的需求了。更何况,佛只是让我们自省自律自修自改自悟自证,完美自己的人格,培养和发展自己的道德与智慧。对于这样一位道德智慧完美无缺的尊者,根本不存在任何骗人的理由。如果这个世界只能选出一名最可信者,那就决定是释迦牟尼佛!

信释迦如来,这是信的原点。佛门中的一切信,皆是由此而来。

佛可信,佛说的一切法也就可信。【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亲证的境界,是‘现量’;佛说的法,是‘圣言量’。所以,凡佛所说,我们都要信。即使不懂,乃至根本难以置信的,也要信,而且要坚信、诚信!—— 我们对于现代科学,那些仅仅是以推理(比量)而得的东西,尚要相信(相信科学),何故对于以‘现量’而得的‘圣言量’却不能信?

在【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为度众生,发了四十八个大愿,并且誓言如果这些愿望不实现,就‘不取正觉’,不成佛。经中说:“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既然已经成佛,已经成就了极乐世界佛土庄严,四十八愿当然已经全部实现。这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决无虚愿!

极乐世界远在十万亿佛土外,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何以能够得知?当然是由于释迦牟尼佛的赞叹宣说。可是,十方世界恒河沙数无量佛刹无数诸佛都应该赞叹,为什么只有阿弥陀佛的名号普为人知?答案就在《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的第十七“诸佛称叹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所以,不但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称叹,而且十方世界恒河沙数一切诸佛无二言,“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真的是,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二、古往今来瑞相往生的事例,说明念佛确实可以了生死,从而愈读愈信。

佛弟子修学佛法,若要成就,必须遵佛教诲,持戒精严。在众多戒律中,最最基本的共有五条,不妄语即是五戒之一。所以凡是已经成就的,都是极可信之人。

所谓‘已经成就’,表现在其临终之际,有种种瑞相。

特别要指出,这种种瑞相,是无法作假的。预知时至、身无病苦、脸色红润、面带笑容、庄严安祥、或坐或站或作吉祥卧、说走就走、死后肢体柔软、乃至异香满室、天乐呜空、或虹化、或肉身不腐、或火化后烧出非常殊胜的舍利子、等等等等,这些现象能够作得了假?

佛法并非空洞的说教,有大量的实证事例为支撑。其中,瑞相善终、瑞相往生的事例就充分说明了佛说的句句是真理,念佛确实可以了生死。

如果说上面所讲“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阿弥陀佛决无虚愿,一切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是一种理性上的信,那么对于瑞相善终、瑞相往生的事例就是一种感性上的信。

古来大德将瑞相善终、瑞相往生的事例进行汇集,例如【净土圣贤录】初、续、三编,我们只要读了各编前面的序,就可以知道古来大德汇编时是多么的严谨!可信!

如果还有人说这些事例只是来源于历史的记载,不足为凭,那么由台湾黄居士(思归子)主讲的《莲池海会,念佛往生见闻记》,大都是〖莲社〗在帮助临终助念时,以零距离接触为多人所亲眼目睹,当然可信。不仅如此,而且还可以由此而推断,历史的记载也是真有其人、确有其事。

又,古来大德将瑞相往生的事例进行汇集,暗合了科学方法之妙!为什么这样讲?

科学有二个特点,一是“实证求真”,二是“可重复性”。实证求真就是实事求是,是这样就得承认;可重复性就是你这个实验可以多次重复。张三做是这样子,李四做也是这样子,王二麻子做还是这个样子,结论都是一样的。

瑞相善终、瑞相往生,无法作假,这不是实事、实证吗?!

瑞相善终、瑞相往生,有那么多的事例,而且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如理如法,都能如此,这不是“可重复”的吗?!

我们再来看看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的一番话,钱老讲:人体科学非常难,大概是科学问题中最难最难的,要用“唯象理论”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来研究。这就是说,完全从现象来总结概括,得出系统的理论。也就是说,只讲其所然,现在还讲不出其所以然。你先将观察到的东西,老老实实地总结出规律来,至于为什么有这个规律,那就是以后的事。—— 对现象进行汇集、观察、研究,这就是一种科学方法啊!——“老老实实地总结出规律来”,这个规律就是念佛可以瑞相善终!念佛可以了生死!

信,既要相信,更要信心。当我们读了这许多瑞相往生的事例,就会信心大增:他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

是故,【净土圣贤录】等应当常读,它可以使我们愈读愈信——念佛决定可以了生死!

三、【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经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道元功德母”。

古来大德在开示中,总是少不了一个‘信’字。

佛门中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何为缘?信即是缘,不信就无缘。

一个‘信’字,何等重要!

净空老法师在《无量寿经玄义讲记》中有讲: ‘信’是从‘解’而来的,如果没有‘解’就信,这是迷信,因为对于事理完全不知道就相信。但是迷信里也附带条件——佛不妄语,我相信佛的人格,佛说的我全信。这样的信还不算迷,是正信。正信是信佛,但是理事还没有清楚;理事搞清楚之后,即是真信;如果在行持里真正体验到这个境界,那是真正的真信。

净空老法师还讲,两种人不需要读诵大乘:一种是上上根人,因为他们闻佛说法就大彻大悟,一点问题都没有。一种是下愚,他不想理解,佛说的他绝对不怀疑,绝对相信,简简单单一句阿弥陀佛一念到底。这两种人决定成就!

净空老法师又讲,难在既非上根又非下愚,这种人难办。所以佛四十九年苦口婆心都是为这种人。上智跟下愚好度,几句话就解决了。千经万论都是为中根人说的,这就说明读诵大乘非常重要。现代人讲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把真相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很难相信,很难接受。

所谓的‘下愚’,在【净土圣贤录】里很多,在由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的《现代往生见闻录》(一、二集)中也不少。末学也曾遇到过多位这样的师姐,她们的修行确实令人赞叹不已。

是故,愚以为,我等‘难办’之人,应以“信释迦如来决无妄语,阿弥陀佛决无虚愿,一切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以及“古往今来瑞相往生的事例”为基本,一门深入读诵大乘,长期薰修了解佛法内涵义理,如此愈解而愈信,愈信而愈解,从而行也实、证也速,可否?!

对于念佛法门,由净宗九祖藕益大师著的《弥陀要解》是不可多得的研教资料。印光祖师对《要解》推赞至极,说:纵世尊出世,亲自注解,亦不能过。在《要解》中,藕益大师提出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们要认真学,将它搞明白。

黄念祖大居士的《净土资粮》是依《弥陀要解》而作,也是非常好的研教资料,不可不读,特此链接。

在认真读经、研教的同时,行持上要向所谓的“愚公愚婆”学习。哈尔滨极乐寺的修无师以及谛闲法师的站着往生的徒弟(老佛七开示二)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是信心清净生实相,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视作自己生命的全部!结果如黄念祖大居士所说,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相比之下,我们只是将一句佛号仅仅作为业余,时念时不念。这是信心不足啊!—— 如此也称念佛人?—— 警觉!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学佛念佛了,这个‘信’字不成问题。只要认真自省,或许会发现,问题还相当多!当年净空老法师剃度出家后,他的老师李炳南大居士仍对他连声大呼:你要信佛啊!你要信佛啊!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

知道能够‘万修万人去’,不知道‘万人中只有三、五人去’,就会不够警觉。

知道‘万人中只有三、五人去’,不知道能够‘万修万人去’,就会不够信心。

是故,既要知道‘万修万人去’,使自己充满信心;还要知道‘万修中只有三、五人去’,从而使自己重视研教,实修真干,随时警觉,菩提精进!

四、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藕益祖师在【弥陀要解】中提出要发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这个愿重要不重要?太重要了!因为能发此愿者必定具有信心,如此有信有愿是决定往生的条件。“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是藕益祖师说的。

1、发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是发菩提心。

在【无量寿经】中,三辈往生所要求的根本条件,皆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菩提心,就不能往生。

对于菩提心的重要意义,古德有讲:“无菩提心,三归五戒亦不成就。”【华严经】更是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对此,黄念祖大居士在《净宗心要》中讲:“在佛堂念发心文,出了佛堂忘得一干二净,烦恼照旧生,火气依旧旺,学法无益。”所以我们学佛念佛,如果不能够在“内治贪嗔痴,外绝人我是非”上面用功,就是将菩提心忘失掉了,就不能成就。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四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