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早年在桐柏山上 |
||
日期:2019/11/12 12: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海贤和尚从二十岁出家到八十一岁到来佛寺长住前,一直住在桐柏山上。那时由於山道崎嶇,寺院偏远,人跡罕至,所以寺院很少有居士和百姓的供养,生活全靠自己种地劳作。 海贤和尚非常勤快,干什麼活儿都不惜力,挑水、洗菜、做饭、洗碗、刷锅,样样抢著做,他尽量不让师兄弟们插手,心裡总想著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修习。寺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包括厕所,海贤和尚都整理、打扫得乾乾净净,让人置身其中,觉得清爽愉悦;师兄弟们的衣物、寺院的各种佛具、饰品和法器,他也会及时清洗整理,使之不沾泥污。当时,海贤的师父传戒法师常对弟子们说:“海贤是在实际生活中修佛啊,这最难得!” 海贤和尚不但尽心尽力打理寺院内的上上下下,地裡的农活儿他也是尽量多做。在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二年间,海贤和尚曾与宗门高僧海墨法师、海圆法师、体光法师一起在桐柏山塔院寺结庐共修。当时,塔院寺给大家都分了地,让大家耕种,海贤和尚一人把其他三人的地全包了。海贤和尚回忆道:“东刺沟分了三个人的地——体光的、海墨的、海圆的。他三个人的荒那了,俺一个人挖起来的。” 演强法师称讚海贤和尚是一代高僧大德。他认识老和尚的时候,老和尚已经六七十岁了,但是身体还很壮实。演强法师说:“贤公每天都到山上劳动。” 这位人称“铁脚僧”的演强法师出家的因缘很奇特。出家前的一个晚上,他梦到观音菩萨对他说:“是时候了,準备啟程吧!”就这样,他在桐柏山出了家。 那时条件很艰苦,没有东西吃,所以演强法师总是不能定下心来修行,他恋著红尘、恋著家,直到有一天,他在桃花洞遇到了海贤和尚。演强法师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海贤和尚那一次对他的帮助。“他老人家送给我一些松膏、一斤红糖和四十斤芋头种。我回去把芋头种上,到秋季就大丰收了,那芋头长得真是喜人!从那时起,我才开始定下心来修行。” 海贤和尚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演强法师一提起海贤和尚当时的生活,就会热泪盈框,他说:“那时候,生活苦啊!”海贤和尚那时在山上是开荒种地。他把荒地开垦出来后,种上红薯、种上芋头,这就是他们的主食。如果有修行人到山上去了,他还会再送给人家一些。自己不够吃了,就去挖草药,卖了再换回点儿粮食。到了秋天,他便在山上摘栗子,晒乾了储存起来。 那个时候,海贤和尚除了开荒种地,还在荒山上栽树。他或是亲自培育树苗,或是到林场裡挖桐树根,再栽到山上。演强法师不无感慨地说:“桐柏山上经贤公亲手栽种的树,那真叫不计其数!我刚上山的时候,还跟著他一起栽过很多树哪。” 海贤和尚出家后,经歷了军阀割据、八年抗日战争、三年内战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动乱不安的岁月。在那样艰难的日子裡,海贤和尚共开垦了十四片荒山,土地上百亩;供养僧眾、居士成千上万;荒山上种的树,参与修筑当地的桥樑、河道、房舍更是不计其数。“文革”前后,海贤和尚还经常和当地人一起出去修桥补路,常常一去就是几个月。 和演强法师一样,海贤和尚的徒弟印志法师每当提到他的师父时,总是感慨万分。一次,他用他那简短而又生动的表达,给旁人形容他的师父是多麼地勤劳时,感慨地说:“老和尚那种勤劳——实在是没法形容!”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海贤和尚活一天就乾一天,他很敬业,认认真真,一点儿也不偷懒。他曾经对演强法师说过:“文度眾生武修行啊!你想成佛你不出力、不劳动、不流汗,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呢?” 农禪是中国古代禪宗寺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开垦荒地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唐朝时代留下来的风气。荷兰著名汉学家许理和(ErikZürcher,1928—2008)说,佛教在中国并不是一种思想模式或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高度纪律化的行為方式。这一点在禪宗僧侣那裡得到集中体现。 海贤和尚是“农净”并重。他白天劳动,晚上念佛。演强法师形容海贤和尚那时的生活,说:“当时我是最清楚的。(他)白天干活儿,那——累得人头晕眼花呀!晚上还整夜地念佛、拜佛。” 海贤和尚示现了现前这个时代最好的修行方法,他一边工作(他的工作是种地),一边一句佛号念到底。恭录自《海贤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