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 |
||
日期:2019/12/2 14: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老法师开示--一、《矜孤恤寡。。》 1佛法讲因果,如果我们不尊敬老人,不爱护老人,不照顾老人,试问问我们自己会不会老?自己老时,是否也会希望年轻人来照顾自己,也希望受到尊重?因果循环,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照顾别人就是照顾自己。 2「六波罗蜜」第一条就是布施,对缺乏照顾的老人,我们要特别关怀他。关怀是布施爱心、布施慈悲心及真诚心。若只缺食送食,而没有付出真诚的爱心,实在讲并无功德,只有福德,而且不是圆满的福德,因为圆满的福德中包含真诚的爱心。 3而帮助他人应该以帮他开智慧为主,帮助他离苦得乐,永脱轮回,这是真正的慈悲救护。缺衣送衣,缺食送食,只能救他一时,救不了永久。纵然能帮助他此生,他来生怎么办?佛菩萨帮助苦难众生,是教导人明了因缘果报,使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状况是什么因缘造成的?用什么方法才能改善?这是真正的救济。 4人为什么会受苦难?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靠两种业力。一种是「引业」,引导他到人道投胎的业力。这是他在过去生中持五戒,以此善力而得人身。另一种是「满业」,在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业之不同,而感得今生容貌、身体状况、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种种条件之不同,属于满业的果报。 鳏寡孤独人士的引业与我们相同,所以都得人身,而满业却不一样。他贫穷是前生没有修财布施,悭贪吝啬;他没有智慧是没有独立谋生能力,是前生没有修法布施;他的身体不健康、多病,是前生没有修无畏布施。 我们要从果看到因,从他的思想、言行、造作知道他将来的果报。总而言之,六道、十法界乃至于一真法界,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我们要想自己生活得很健康、很美满,就要修因。 5若不了解因缘果报的理论与事实,就很难做到断恶修善。《了凡四训》的落实,就是《感应篇》。云谷禅师送给了凡先生功过格,功过格依什么来定的?依《感应篇》,所以《感应篇》是《了凡四训》讲的因缘果报的落实。了凡先生何以能改正自己的习气毛病,断恶修善?他深信因果,了解因缘果报,所以能完全落实。了凡先生在宝坻县作县长时,推行仁政,自己的生活特别节俭,而以俸禄帮助孤寡贫穷。他收养孤儿,天资聪明的就请老师教导;禀赋迟钝的就帮助他们学一些技能,使之有一技之长,长大可以谋生、自立。这才是真正的救济。 6世出世间圣人所行布施,纯粹是法布施。《金刚经》中比较布施,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经中四句偈布施的功德大。什么道理?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只不过养其身命,纵然能得一生丰衣足食,也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如果真正通达了佛经中四句偈,就可以超凡入圣,永脱轮回。 7「岁时春日少,世间苦人多。」看到他人受苦就要想到自己也有那样的日子,或许过去有过,或许将来会有。自己受苦时,希求别人帮助、怜悯;看到别人受苦,如果不生怜悯心,不予帮助,将来自己受苦时,同样没人理会。所以,凡遇到他人遭受苦难时,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不分恩怨,一律给予帮助。 8注解说:「好善之心,人之所同。」人人都有好善之心,可是善事、善行必须有人提倡,而提倡的人是真正的志士仁人,他把他所明白的道理真正落实了,所以能起带头作用。又言:「天下不患无有力之人,患无能发大宏愿之人耳。」所以,发大愿心的人非常难得。佛常劝导我们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实在太难了,可是不发菩提心就谈不上修行。 9菩提心的反面是迷惑,迷惑的人纵然有修,成就很有限;一定要破迷开悟,在境缘当中,立刻觉悟,立刻回头,修清净心,修平等心。清净心是道,平等心是道,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在起心动念之处,要微密观照。 10第二愿:「愿一切众生具足修行离老、死法,一切灾毒不害其命。」不老、不病、不死,有没有人能做到?做到的人很多。念佛往生的人,有人站着走,有人坐着走,有人走时向亲戚、朋友辞行,他们不是死,而是活着走的。 「不老、不病、不死」法,要怎样修?依《无量寿经》修学。因此,首先对于经典的文字要熟悉,也就是要熟读;第二要深解;第三要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上,老、病、死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切的灾毒,即灾难、病毒,都不能害你。唯有依靠圣教和佛菩萨真实的教诲,我们才能脱离这些苦难。 l1常言说的「正法久住」,就是为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究竟彻悟是发愿求生净土,这是真正彻底觉悟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离苦得乐,三界、十法界的苦统统离了,得究竟乐,这是世尊、弥陀、一切诸佛在经论里教导我们的。如果我们能体会佛菩萨教诲的苦心,真正明白依教奉行,这就不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