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外面的热闹不关你的事,“如法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日期:2019/12/15 8: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不是“面子”法

  大成就者说过:“你有多大的虔诚心,就会得到多大的加持力。”强大的加持力是来自于强大的虔诚心。这不是佛菩萨的加持力有大小之差别,而是因为我们的虔诚心而有大小之别。没有虔诚心的人,就算佛祖走到他面前,也没有用。

  我们常常找上师们加持,上师们也很慈悲,常常为我们摸头、念经,这种加持有用吗?当然有用。为什么有用呢?因为在为你祈福的当下,你是清净的、虔诚的、信赖他的,所以他们的慈悲会让你接收到。我们常常比喻说:佛菩萨好比是一个钓鱼的人,佛法是一根挂上鱼饵的鱼竿,众生好比是鱼儿,如果鱼儿不去吃鱼饵,不上钩,就算佛菩萨想钓上鱼,想度我们,也没有用。虽然用这个“愿者上钩”的比喻不是很好听,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啊!

  有的人以为到处去灌顶、跑道场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加持,可以得到更多的加持。其实,加持的获得,不是都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或是用脚去跑出来的。要得到真正的加持,要用心感受佛陀的教法才会得到!

  人生是短暂的,因缘是无常的,当大家都拥有暇满人身,遇到善因缘时就要好好把握,在把握的当下,加持力不假外求,自然就会让你感受到的啊!

  真正佛教的修行,是往内观察自己的心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教徒应该是内教徒;佛教徒不是注重形式和外表的行为,也不是掺和着世俗法来活动的。在商业时代很多宗教活动,太注重外在了,以至于在实修的安排和众生参加的活动上都像是在演舞台戏,使得佛法变成“面子法”。

  做一个佛教徒,不能靠表面上的口号来利益众生,而内心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佛教徒,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师父名气有多大、智慧有多高,来批评别人。

  学佛最重要的是内在,要脚踏实地,将佛法当作闻思修用,不能只当学问探讨,拿没有学会的经典照着文字表面去批评。听过佛法以后,要学会思考,思考后要实修,必须言行合一,佛法的言教和证教才能继续传下去。

  外面的热闹不关自己的事,“如法的心”是最重要的。

  只有将闻思修做得圆满,佛法才能继续传递下去。心若能如法地造作,则能得到如法的快乐与解脱;

  若心随着五毒造作,则会得到无尽的痛苦与轮回。常常培养对佛法的虔诚心,累积善报与感恩,就能容忍外界与自己想法的差异。

  大家不要拿佛法的论点来观察别人、批评别人,而是要了解自己。修法要老实修行,行善不一定要别人知道,重点是要利益到众生。自己有能力做就尽量做,做不到就用心随喜别人做的善事,做了也不要期盼得到别人的称赞。而且要长久持续去做,不要像泡沫一样。

  如果把佛法当做装裱自己面子的工具,用来粉饰自己内心的虚荣。那么我们本来颠倒妄想的心念就又多了一层枷锁。这种以修行来作秀的心理,只会让自己的虚荣心变得更加泡沫。

  因为,对于佛法的认知本来就是需要我们有正知正见地去闻思修,目的在于生起慈悲众生的无伪菩提心,这样才有可能断轮回的苦。

  但是,我们如果不从内心去重视佛法真正的效用,反而欲盖弥彰自己的虚荣心,结果往往会让自己滑稽地苦上加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如法的心)(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如法的心)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