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B 第104经(焰摩迦经)


   日期:2020/4/8 9: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四经(焰摩迦经):

  经中要义:焰摩迦比丘持有“漏尽的阿罗汉,身坏命终后,更无所有”的邪见,舍利弗巧妙为其启蒙,并说正义。

  本经所阐述的核心,便是有关“断灭”或“断见”的话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在原始佛教时期,哪怕是佛陀住止于世间,对弟子们亲身垂示,但并不表示所有的弟子均能保持正知正见。据巴利本的《梵网经》记载,佛陀时代,古印度思想界异常繁荣活跃,佛陀将它们共归为六十二见。在《长阿含经》卷十四的《梵动经》中,佛陀对此六十二见,皆作了概要性的分析。此六十二见中,断灭论即是其中之一。那么什么叫“断灭论”呢?就是主张一切生物一旦死后,便一无所有,一切皆悉断灭。像古代的一些朴素的唯物论者,便是属于断灭论的一种。断灭论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独立存在。一个人如果身体消亡了,意识(灵魂)亦自然消亡,所谓轮回生死,都是子虚乌有,不复存在。本经中的焰摩迦比丘,即持此观点。他的观点是:

  “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

  他是以阿罗汉为例证,认为当阿罗汉身坏命终(死)后,一切不复存在。而且,他将这种邪知恶见错误地归结到佛陀的身上,认为这种观点,其实就是佛陀的一贯观点。

  大众比丘看到焰摩迦比丘有此邪见,便前往加以规劝,说“勿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说,汝当尽舍此恶邪见”。众比丘如是再三谏彼,这位焰摩迦比丘却犹不舍恶邪见。后来大家实在没有办法,便找到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请求舍利弗出面,使焰摩迦比丘息舍此邪见。

  下面舍利弗与焰摩迦之间的一段对话:

  舍利弗:我今问汝,色(受、想、行、识)为常耶?为非常耶?

  焰摩迦:无常。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不?

  答言:是苦。

  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复问:色(受、想、行、识)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

  复问:色(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

  复问:异色(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

  复问:色(受、想、行、识)中有如来也?

  答言:不也。

  复问:如来中有色(受、想、行、识)耶?

  答言:不也。

  复问:非色、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

  舍利弗:如是,焰摩迦!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汝云何言我解知世尊所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为是说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我先不解、无明故,作如是恶邪见说,闻尊者舍利弗所说已,不解、无明,一切悉断。

  复问:若复问:比丘!如先恶邪见所说,今何所知见一切悉得远离?汝当云何答?

  答言:若有来问者,我当如是答: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是苦,苦者寂静、清凉、永没;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上面的一段对话,就是本经的核心思想。焰摩迦比丘持断灭论,舍利弗应机予以破斥。断灭论的对立面(另一个极端),就是“常见”,主张一切有情世界都是永恒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现象的变化,物质与生命的本质不会变化。像一些主张人死后灵魂不灭的观点,就是常见论之一。

  佛教既反对断灭论,也反对常见论。佛法所主张的是生灭相续,非断非常的中道之见。在上面的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

  1、色等五阴是无常、苦的,是变易之法——这个比较好理解,一般人皆能认识到这一层。

  2、既然是变易之法,那么就没有真实的“自我”的存在,即“无我”。“无我”的正确理解是:我非我,他物也不是我,我也不是他物,我也不是他与我的二者结合而成之我。推而广之,在五受阴之中,并没有实我的存在。

  3、色(五阴)非是如来,如来非是色(五阴);异于色(五阴)无如来,色(五阴)之中亦无如来;离开色(五阴)无如来。这比较难以理解,通俗地讲,我们看待任何问题时,不能以偏概全。例如,如果用色来概括如来,自然不准确;如果用非色来概括如来,当然也不准确;如果我们执著于色来谈如来,自然不对;但如果我们离开了色来谈如来,也并不正确。用《心经》中的一句话来阐解,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4、“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这句话比较难以理解。此句似乎可以理解为:只有如来可以如实地见法(即见到诸法实相),但对于诸法却没有任何地执著,不会对诸法产生固定不变的概念与描述。但在南传的经文中却翻译为“你在此生中不确知如来(指真我)为真实的、确实的”,似乎是指我们此生几乎没有希望达到如来的那种高妙境界。因此,我们根本没有资格评说诸如“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这样的话,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阿罗汉是怎么一回事儿。所谓未解脱人议论解脱人,岂不是画饼充饥么?

  5、“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是苦,苦者寂静、清凉、永没”,这句话也比较难以理解。阿罗汉自然“漏尽”,漏尽者能观察到五受阴为无常、无我,为苦患;“苦者寂静、清凉、永没”,似乎是在说能深刻观察体悟到“苦”者,便不会沾染五受阴,不为五阴(内、外境)所转,于是可以常住于“寂静、清凉”、烦恼“永没”的定境之中。

  6、以上五点所述,其重点似乎落在了我们如何看待五受阴,以及通过五受阴而正确认识如来的话题。那么,这些重点与舍利弗所批评的断灭论,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作了浅显的思索。让我们再回到“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这一主题之上。焰摩迦比丘声称阿罗汉在色身命终之后,一切归于“无”,什么都不存在了。我们似乎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即从一开始,焰摩迦比丘的知见,也仅仅停留于色受想行识五个方面来认识阿罗汉(解脱者)。他认为即使是解脱者,也是由五受阴所组成;当人死后,五阴化解,然后归于消灭。既然五阴消灭,阿罗汉生前所修证的境界也自然归于消灭。如果按照这种理论推演下去,就很可能会演变为“修行不修行,其实都是一回事儿”这种荒谬的结论,因为他认为人死如灯灭,任何人都是变成骨灰一堆,无有差别。也就是说,焰摩迦比丘主要侧重于从物质的层面来认识阿罗汉。舍利弗就是针对焰摩迦的这种心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如来“住无所得”来加以驳斥。

  7、在经文的最后,舍利弗利用怨家恶人“诈来亲附,为作仆从”而伺机杀长者子的譬喻,来说明我们对于五受阴要保持足够的警惕,绝不能麻痹大意。也即是说,如果天真地认为“人死后什么都不存在(无有果报)”来作为“作恶不修善”的借口,那就大大地错了。五受阴虽然是无常的,无我的,是苦的,但是并不等于说我们死后,五受阴就与我们无关了,从此就可以摆脱五受阴的纠缠了。因此,作为学佛人,一定要避免两个极端,即恒常论与断灭论。正如舍利弗在经末所言:

  “愚痴凡夫于五受阴作常想、安隐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于此五受阴保持护惜,终为此五受阴怨家所害。如彼长者,为诈亲怨家所害而不觉知。焰摩迦!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于此五受阴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觉涅槃……”(2月3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