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三)~A 第304经(六六经)


   日期:2020/4/9 1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

  第304经(六六经):

  本经称为“六六经”,是指六种名相(法),而每个名相,包含六种概念。它们具体是:

  1、六内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2、六外处——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法入处。

  3、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4、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5、六受身——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6、六爱身——眼触生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从上面六组概念中,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处”分为两种,即六内处与六外处;一种是将“身”分为四种,即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从“处”而言,内六处是我们人身所具备的,而外六处泛自外界的现象世界。内六处与外六处的结合,便产生了诸如“识”、“触”、“受”、“爱”等等心理感受。

  佛陀通过以上六种名相的分析,着眼点是落在一个“非我”上面,即这些均为生灭之法,是不实在的,不应该去执取。这是本经的要点。

  第305经(六入处经):

  本经是对304经的进一步细化,所谓由六入处而生三受,若产生染著,便会生起纯大苦聚。若相反,便会成应正道。

  佛陀在经中称本经为“六分别六入处经”,即对于六入处需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别(这个“分别”是一种冥思状态的审察活动)。比如说:

  眼入处---色---眼识---眼触---眼触生受(三受)……

  由眼触而生起三受(苦、乐、不苦不乐),可以归结到一点,便是“眼触生爱”。有了爱,一切问题便从此而生起。我觉得我们不能将“爱”狭隘地理解为“喜爱”,而理解为“执取”似乎更为妥贴。

  由眼根而推及至耳、鼻、舌、身、意,与此相对应的是声、香、味、触、法。所谓对“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做到“不染”“不著”(其他还有诸如“不相杂、不愚暗、不顾念、不系缚”),如此便会“减损五受阴”(减少对五受阴的依赖),从而达到消来染著,做到“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心觉乐”,遍体清凉,如同盛夏身入清凉之山,其纤丝不挂、磊落洒脱岂是我辈俗人堪可比拟?

  在经中还提到了具体的修证方法,即三十七道品,在此述略。(7月2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