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C 754~757经(舍利弗经) |
||
日期:2020/4/14 7: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754~757经(舍利弗经):此四经内容大体相同。在749经中,佛陀曾经阐述了八正道中“正见”的殊胜作用。舍利弗尊者白佛言:“世尊!所谓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云何为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此话的意思是“成就圣贤之定,需要具备哪些要件”。佛陀说“谓七正道分为贤圣等三昧,为根本,为众具”。这里面讲的是八正道的前七正道,就是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七种,最后一个是正定,前七正道便是第八正道的基业。若前七未成就,则第八正定道亦无法成就。所谓“于此七道分为基业已,得一其心,是名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这里的“得一其心”很重要,我们的心神容易散乱,喜欢顾东顾西,很难做到专心致志;而三昧就是为了对治我们的散乱之心。当然,修习三昧的法门很多,比如说念佛法门也讲“念佛三昧”,习禅更讲究三昧。不过念佛时间久了,容易昏沉,思想上会陷入开小差,因此念佛法门收效并不是很迅速;而修习禅定虽见效很快,然又极易落入掉举之中,弄得心神不宁,整天精神恍惚,七上八下。因此古贤大德从实际出发,抛开门户之见,主张“禅净双修”,不失为明智之举。 758经(畏经):本经叙述世间三种母子无怖畏,实为母子有怖畏。真正母子无怖畏是老畏、病畏与死畏,而修习八正道,能断这些怖畏。经首说:“无母子畏,有母子畏。愚痴无闻凡夫所说,而不能知无母子畏,有母子畏。”经中的“母子畏”,似乎可以解读为“孩子找不到母亲的那种恐怖与惧怕”或“母亲丢失孩子后的那种惊恐”。佛陀说“有三种无母子畏”,而此三种“畏”乃是“愚痴无闻凡夫所说”,是世俗的看法,并不是正知正见。哪三种? 第一种是兵荒马乱之时,“兵凶乱起,残害国土,随流波迸”,进而导致“子失其母,母失其子”,这是十分可怕的,令人痛心疾首; 第二种是“大火卒起,焚烧城邑聚落,人民驰走,母子相失”; 第三种是“山中大雨,洪水流出,漂没聚落,人民驰走,母子相失”。 此三种怖畏,的确令人同情,比如说这次日本地震与海啸,使得一万余人丧失性命,无数人无家可归,而母子永离也是在所难免,这些都是世间可怖畏之事。 但是在佛陀看来,这些都未必属于真正值得怖畏的。对于上述三种怖畏,比如说母子相失,或许也有团聚的可能。而佛陀认可并予以“记说”的也同样有三种怖畏,“有三种无母子畏,是我自觉成三菩提之所记说”。哪三种? 第一种,“子若老时,无母能语:子!汝莫老,我当代汝!其母老时,亦无子语:母!令莫老,我代之老!” 第二种,“有时子病,母不能语:子!令莫病,我当代汝!母病之时,子亦不能语:母!莫病,我当代母!” 第三种,“子若死时,无母能语:子!令莫死,我今代汝!母若死时,无子能语:母!令菲死,我当代母!” 从现实角度上讲,子与母或母与子之间那种亲情,是任何其他感情都无法替代的,尤其是母对子的那份亲情,最为真挚,最为无私。然而无论这种亲情是多么的无私真挚,在老、病、死面前,都显得那么得苍白无力,纵然面对亲人的老病死是多么的伤心欲绝,也无济于事。因为此老病死三者,是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无法让他人替代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至于何种法门能“断彼三畏”,自然是“八支道分”,这是佛教一贯的主张:有生就必有死;欲断生死,只有不生,方能不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而八支道公,正是指引我们走向不生不死的一盏明灯。(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