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一)~A 一、长寿王品无刺经


   日期:2020/4/22 15: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漫说《中阿含》(二十一)

(卷二十一)

一、长寿王品无刺经

  说法地点:毗舍离的猕猴池边

  参加人员:众长老上尊比丘等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游行于毗舍离时,毗舍离的人高声唱传,而往诣佛所,去供养礼事。这时居住于附近的诸名德长老比丘,知道坐禅是以声为刺(为障碍),因此而避至于牛角婆罗林,佛陀乃赞叹他们。佛陀则遂说持戒、护诸根,至于四禅、四无色定之刺,并说欲、恚、愚痴之三刺。

  本经的中心主题,就是四个字:“以声为刺”。这里的“声”,不是指一般的声响,而是嘈杂的噪声,人声鼎沸的声音;此处的“刺”,理解为“障碍”,听到喧闹声音后浑身上下不自在,如刺扎背一般。在本经中,“以声为刺”是指初修行禅定的人,要尽量远离嘈杂的人群,选择僻静一点的地方去习禅,这样能使自己尽快进行到禅定的状态。

  故事发生在毗舍离国的猕猴池附近的一座精舍,当时佛陀正游行于此处。当时随佛陀一起来此处修行的,还有不少戒腊在十年以上的长老比丘,比如像遮罗、优簸遮罗、贤善、贤患、无患、耶舍、上称等比丘大众。比如像耶舍长老,他是佛陀成佛后不久就皈依僧伽,在僧团中的资格应该是比较老的。这些长老比丘并不是和佛陀住在一起,而是分散居住。他们在佛陀所居的简易精舍四周,用树叶搭起草棚,各自择地而居,但是距佛陀所住的精舍都很近,一般相互间喊话都可以听得真切。由这里我们便可以知晓在原始佛教时期,所谓僧团组织也只是雏形的、较为松散的,不像后世的僧团一般都聚合在一起安住,而且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话说毗舍离的王公大臣以及普通的平民百姓,听说佛陀住止于猕猴池附近,都很兴奋,纷纷前来拜见,礼事并供养佛陀,听闻佛陀为他们讲经说法。尤其是那些具有显赫身份的王公大臣,他们高调出行,处处讲究排场。在拜会佛陀之事上,他们同样大操大办,大肆铺张,出行时动辄带着成百上千的随从,并且一路上敲敲打打,甚至鸣锣开道,很是气派。这些文武官员们,一拔一拔地来,然后再一拔一拔地离开。最后整个猕猴池边的人群都是摩肩擦踵,热闹非凡。

  如果一来,居住在猕猴池附近的那些长老比丘们可吃不消了。他们习惯于无事处就进行禅定静修,不喜欢有人去打扰,更不喜欢整天为嘈杂的喧闹声所困扰和包围。因此三五天下来,他们实在难以忍受下去,只好聚在一起商量着解决办法。大家的观点是:修习禅定,当以声为刺。而他们的这种共识也是有根据的,因为佛陀经常就如此教导大家,“世尊亦说禅以声为刺”。那么如何克服并突破这种障碍呢?唯一的办法,就只好远离此处了。那么到哪里去呢?最后大家思前想后,终于选定了一处叫“牛角娑罗林”的山林,这个地方不错,“在彼无乱”,我们可以到那里去“远离独住,闲居静处,宴坐思惟”。

  当代的法师们可能会对这些长老比丘们产生一些想法:修行嘛,哪儿都一样,只要做到心中不乱,无有分别心,闹市与山林其实都是一样的,“烦恼即菩提”嘛!如果哪位法师真能达到如此境地,那么我将对之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话说得很轻巧啊,可是做起来,却势比登天。因为在世俗的诸种喧嚣之声面前,若要做到六根为为六尘所染,是十分困难的。无论是世俗的民众,还是出家寻求解脱的比丘,在修行的初始阶段,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都是不容低估的。中国有句老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深刻影响,否则,“孟母三迁”的典故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建议年轻法师们在讲经说法时,不要随意去套用诸经典以及大德高僧的法语,而要结合自己的一些实际修习实践的心得体会,来诠释经典,那样效果反而会更好。说句不中听的话,“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对于一般人来说,我们连讲的资格都不具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根本做不到,而且你也根本就无法领会佛陀讲这句话时的“语境”。对于上乘根机的菩萨来说,这句话当然是绝对正确的,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这句话就是大话空话了。毕竟,在金钱、利禄、美色等各种诱惑面前,要想保持我们的清净心与平等心,也同样是极难做到的。在我们没有证得圣果之前,随意妄称“烦恼即菩提”,都将会落入诳语之中。

  让我们回到正题。佛陀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并用无量的方便为他们说了各种佛法之后,这些人就成就欢喜,纷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佛陀一看那些随从于自己的长老比丘,此时连影子都找不着了。于是他就问身边的侍者比丘:“我来问你,那些长老上尊、诸大弟子们都哪去了呢?”

  弟子也如实相告:“世尊,他们惧怕喧闹,认为‘禅乃以声为刺’,因此他们都到牛角娑罗林去静修了。”

  佛陀听后,不但没有责怪弟子们,反而心中生起无限的赞叹:“善哉!善哉!这些长老上尊以及诸大弟子们,他们说得对啊!我也曾说过这样的话:禅乃以声为刺。他们做的是对的,我深表赞许。”

  话说到这里,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问:佛陀面对这些嘈杂的喧闹声,他会不会感到厌烦?我的观点是,佛陀主张无事处到山林高岩处去静修,但是他决不会厌烦世俗的尘嚣喧闹声。为什么如此说?这就涉及到所谓修行境界的问题。那么,佛陀说“禅以声为刺”,这句话所针对的对象是什么人?就是刚证得初禅之人。下面,佛陀对这些问题作出细致讲解:

  1、持戒的人,乃以犯戒为刺;

  2、守护诸根的人,则以严饰身为刺——就是刻意装扮自己;

  3、修行恶露(不净想)的人,当以净想为刺——把所想对象视为干净的;

  4、修习慈心的人,当为嗔恚为刺;

  5、修习离酒的人,则以饮酒为刺;

  6、修行梵行的人,乃以女色为刺;

  7、进入初禅境界的人,当以声为刺——因言语寂灭的缘故;

  8、进入二禅境界的人,当以觉观为刺——因觉观寂灭的缘故;

  9、进入三禅境界的人,当以喜为刺——因喜心寂灭的缘故;

  10、进入第四禅境界的人,乃以入息出息为刺——因第四禅以息灭呼吸的缘故;

  11、进入空无边处境界的人,乃以空处色想为刺——空无边处,即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因其将色想寂灭的缘故;

  12、进入识无边处境界的人,乃以空处想为刺——识无边处,即以无边之识为意念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因其空入处想寂灭的缘故;

  13、进入无所有处境界的人,乃以识处想为刺——无所有处,即以无所有为意念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因识入处想寂灭之故;

  14、进入无想入(非想非非想)处境界的人,以及无所有处想为刺——无所有入想寂灭的缘故;

  15、进入想知灭定的人,则以想知为刺——想知灭定为灭尽定,灭尽六识心、心所,不使其生起的禅定,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之故。

  从上面十五种“刺”我们便可以得知,所谓“禅以声为刺”这句话,一般人还达不到,而是证得了初禅之境的人,才能生起这种感悟。至于诸如“以想知为刺”的话,我们连说都不敢说了,因为我们还差得远,起码再需要修个三、五大劫,才能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最后,佛陀又列举了三种“刺”:欲刺、恚刺、愚痴之刺,即贪瞋痴三刺。只有证得阿罗汉境界的人,才能将此三种刺从根本上拔绝干净,使它们“灭不复生”。

  看来,所谓“择境修行,一无是处”之类的大话,我辈当慎言之。

  (界定,09.04.06,于南海普陀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