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D 四、念经


   日期:2020/4/22 21: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念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世尊为诸比丘分别诸念,分作为二分:所谓欲念、恚念、害念作为一分;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作为一分。如生欲念、恚念、害念时,就必须不受断除吐;如生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的话,就须速修习广布。其次则应治内心,常住在内,止息一意而得定,向法次法,及至于证得四禅,断诸漏。

  这部经文与上面的几部经典从主旨上是基本相同的。其实,我们若仔细地加以推敲,便可获知在不少经典中,佛陀会时常提到他过去世的一些事情,以及未成正觉前的一些经历。比如说在这部经中,佛陀就讲到了他在成道前,如何进行修习道业的一些经验。世尊为什么要讲这些?原因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很可能也会遇到相类似的情形,因此佛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告诉弟子应如何对治这些问题。

  世尊这次对弟子们所讲的主题是:他在成佛前,是如何断除自己的各种有害的欲念的。那么佛陀是如何断除的呢?答案就是将自己所生起的念想按性质好坏分成二类,一是将欲念、恚念、害念划归为一类,二是将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划为一类。在划归完毕之后,再分别对此二类念想进行分别观察。如何观察呢?对第一类念想进行思惟后,发现它们是“自害、害他、二俱害灭”,会导致我们“慧多烦劳不得涅槃”。因此,对于这样的不利于我们修行的念头,就应该努力去灭除,不能让它们继续生存下去。

  那么,如果我们对于自身所生起的各种欲念、恚念以及害念不加约束灭除的话,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从最高标准上讲,它们会大大地妨碍我们成就道业的可能性;从现实生活方面来说,“必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就会去多造恶业,连起码的“人道”都难以自保。佛陀在这里作了一个譬喻,这个譬喻很有意思,也比较贴切:春天到来的时候,万物复苏,大地开始出现零星的嫩绿。此时,原野中总是会出现牧童的身影。有时,牧童贪玩,结果水牛跑到别人家的庄稼地里,将好端端的麦田啃踏得一塌糊涂。此时,牧童便会十分惊慌,迅速将水牛牵出庄稼地。由于担心会受到大人的责罚,牧童往往会会将怨气发在了牧牛身上。因此之故,牧牛总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若。

  世尊进一步讲道,身为出家修行的比丘,如果“不离欲念,不离恚念,不离害念者,则不能脱生、老、病、死、愁忧、啼哭,亦复不能离一切苦”。如何才能脱苦呢?就要生起无欲念、无恚念以及无害念。生起这些无欲无恚无害之念后,久而久之,便会“身定喜忘”,便会使我们的“心”止息于“定”当中,从而让欲恚害等之贪念无从生起,也自然不会去造作种种恶业,“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就好像牧童牧牛,如果将牛群聚集在一起,则牛群一般不会去危害庄稼,都会安守本份;只有那些擅自离群索居的牧牛,才有机会、有可能去践踏庄稼地——这就是群体的约束力量。

  在经中,世尊着重列举一譬喻:

  宁静的大山谷里,有一鹿群在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有一天,群鹿们都觉得口渴难耐。于是,群鹿在鹿王的带领下,前往一处泉水甘冽的山涧去饮水。通往山泉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而且只有一条道可以通行。群鹿在饮水完毕后,必须顺着原路返回,此外别无他途可供选择——除非投向深不可测的山涧,最终溺水而死。

  群鹿饮水完毕,在归途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1、有偷猎者在鹿群必经的归途之中,暗设机关,“开一恶道,作大坑堑”,上面敷盖一些枯枝落叶,作为掩护。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猎人便委派一些人在一旁静静守候,伺机捕杀群鹿。

  结局:群鹿或“一切尽死”,或成重伤为猎人捕获后宰杀。

  2、有心善之人,知道群鹿面临的危机,特意在鹿群必经的归途中,清除障碍,“开平正路,闭塞恶道”,将那些“恶道”悉数清除;最后驱走那些恶徒,并安排一些人在一旁守卫,防止偷猎者趁机对群鹿下手。

  结局:群鹿安然无恙,“普得安济”。

  那么,世尊作这样的譬喻的用意何在呢?

  1、泉水——喻五欲念念欢乐。五欲: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

  2、群鹿——喻沙门、梵志。

  3、偷猎者——喻魔王波旬。

  4、开恶道布机关——喻三恶不善之念,即:欲念、恚念、害念,以及八邪道。

  5、坑堑——喻无明。

  6、守候捕鹿者——喻魔王波旬的眷属人等。

  7、心善之人,为鹿提供方便及守护者——喻如来。

  8、闭塞恶道,开平正路者——喻三善念,即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以及八正道。

  最后,世尊对大家说:

  “比丘!我为汝等开平正道,闭塞恶道,填平坑堑,除却守人,如尊师所为弟子起大慈哀,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者,我今已作。汝等亦当复自作,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进,无令后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训诲。”

  (09.05.2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