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乘一法师:冬禅 |
||
|
||
常济·乘一原作 一 芦藤垒青雪,未隔天飘香。 山鹊绕前室,观音暖冬心! 二 山中邀禅客,法雨访仙踪。 有句堪作诗,闲情逸提壶。 法海澄性月,金山觅知音。 三 剃发仗剑入金山, 清气浩荡震山川。 千年潜修灵秀地, 吟咏素心海浪宽。 游学把酒未名畔, 虎踞龙盘兜率天。 闲步招摇天门外, 隐身持花青山间。 四 天女散花处,大智化女人。 沾花不为落,张口舌已吞。 智者还坐处,龙女现佛身! 五 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 正念观知诸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 六 俗眼难识金香玉,圣心一点灵犀通。 世稀无价伴君乐,愿你终身如意行。 无福无德空悲叹,遍寻大地难重现。 七 百世情缘君未见,至今仍是糊涂人。 世尊面前早发誓,为何今生还不醒? 八 涵盖大千无量诗,目机蝇足邻虚尘。 不涉万缘成所作,仁者怎生承当也? 九 一杯水内七粒丸,手印一指平杯唇, 口持明咒作佛事,放眼铢两大悲心。 敢问仁者还会否? 十 骤雨狂风兮万物飘摇; 川水奔流兮势行千里。 漫步于苍松古柏之侧; 徜徉于亭阁古刹之间。 与友微谈,千古浮生事。 知止此心间! 十一 人生天地间,一身皆浩然。 振臂一长啸,至今已千年。 云者何其多,仁者亦坦然。 笑者长啸处,白云碧水间。 十二 平仄押韵自然成,自古天才代代有。 积累诗篇印诗集,一举成名留永久! 十三 众生个个是天才,只因性迷不自在。 东奔西走枉费心,日头偏西随业哉! 十四 大风动天河,寒星点点烁。 身随清风起,手把星儿挪。 摆成玉佛样,示与众人膜。 佛本虚空相,众星笑我拙。 仙友归各处,我亦笑呵呵。 十五 真假不二,虚实同存。 融为一体,方显大真。 不虚不实,不住还生。 绵绵不断,华严方现。 十六 我醒佛亦醒,我睡佛亦眠。 睡去觉前后,天地泯心间。 十七 灵山一会香山面,相见何须道相识。 诗韵竟美道心在,今问生活清淡否? 十八 桃李作伴看斜阳,山色悠远忆故乡。 今日只作南山客,明朝携友踏重洋。 十九 仁者体量,圆融具足; 周旋法界,广摄群萌; 慈悲生起,不可止歇; 举头梦散,怡然自得。 二十 来而非来,去则不去。 拈花一笑,实无可说。 一路珍重! 二十一 雄混天地在,开阔大江流; 弟兄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将进酒! 为君歌一曲,与君同销万古愁! 举杯! 二十二 乘风一苇过江来,一脉法席始盛开; 大乘气象映大千,师风普润众生怀。 二十三 人鱼同乐兮自游自在, 鸟鸣婉转兮气如幽兰, 寤寐半醒兮闻君嘉言! 灵思悠悠兮倾听天籁, 清月朗朗兮沁吾身心。 二十四 曹娥江上云托月,普净寺前竹影松。 卧龙山顶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 二十五 江南有花雨,有心与君游; 放马寻五岳,醉酒泛江湖。 二十六 禅心朗照千潭月,法雨频滋百卉妍。 七尺藤杖游世界,一衲布衣度平生。 二十七 觉知身心无常,体悟当下实相。 平等心妙观察,清净圆智恒常。 二十八 群贤聚此丈室闲,谈笑指点亦江山; 深知此中无诗意,茶香飘渺入云间。 二十九 此念融通三际, 当下无实无虚。 一念三千本不动, 日月交替照太虚。 三十 日日伴佛眠,朝朝还共起。 心融天地阔,生生未停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