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侯松蔚教授:「空」不是「无」(下)


   日期:2020/7/29 12: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空」不是「无」(下)

第316期明觉 文:侯松蔚

(续上期) 
 
  误解「空」是「无」的人,可能会以「空」否定世间的正常行为、善业甚至佛法修持,但正如《圣道三要》所言:「不拘一面而同时,在见缘起不虚妄,即灭实执所执境,尔时见观察圆满。」[1]通达空性,即是内心去除诸法实有的执着,这与行为上有或没有做某件事情无干。做事而不执著作者、受者、所造之事有真实的本质,即是空性;不做事,却执着有不作之人、不作之事,或者执着「实无」,仍非空性。例如有人误解布施是不能解脱的世间福业,但真正的大乘布施波罗蜜要求「三轮体空」,故能化为解脱的智慧与福德资粮。
 
  同一道理,对于任何念头,不执思者及念头本身有真实的本质,即是空性;心想着「无」或「空」,不论念头的内容为何,它仍然是一个念头。想着「有」与想着「无」,性质并无分别。执着这念头「实有」或「实无」,均非空性。例如有人曲解禅修就是停止思想,但这是外道的禅修,内道的禅修必须止、观双运。
 
  《六祖坛经》记载,卧轮禅师自谓「卧轮有技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2]六祖直指此偈未明心地,是加系缚,并说:「慧能没技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3]
 
  经中,六祖还多次开示,不要把抑制思想当作空性:「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4]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亦破斥道,如果无念就是空性,熟睡、昏阙、无想定便等同修空。
 
  另外,六祖也批评执着自己已经「空」了的人:「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即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5]这种谬误,现今仍有不少行者重蹈覆辙。如果「空」就是不想、不说、不行动,那么证得空性的诸佛菩萨,便甚么都不会做。既不会感应众生的需求、闻声救苦,更不会观察众生的根器和因缘而宣说合适的教法了。
 
  既然「空」不是「无」,根本无需以「空」反对任何因果的现象或作用。何况「空」本身也是「空」的,「空」也没有坚实的主体,修空不应执着有空可得,并应顺应善恶苦乐的世间因果、修习道谛以证灭谛的出世间因果而行持。就像《维摩诘经》所写:「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6]
 
  在藏传佛教的次第中,空性属于高深的教法,须要先把声闻乘与缘觉乘的法门、大乘的菩萨愿行学好,最后才观修空性;不适宜随便向普罗大众宣说一言半句。《中论》曰:「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7]受众基础不够,很容易产生错见,害人害己。无怪乎《大宝积经》谓:「寧起我見积若须弥,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脱;若起空見,则不可除。」[8]修行人宁愿执着实有,起码还懂得止恶行善,未来仍有进步空间;若执着「空」,自以为开悟,不依正途修持,则有堕落的危险。行者务请细察思量!
 
 
※ 本文作者为香港能仁书院客座助理教授,本港多个藏传佛教道场之译者、干事、顾问等。
 

[1] 不拘泥于单一层面,了解条件现象不是不存在,而同时消除认为有坚实本质的执着,即圆满了见地的思惟。
[2] 卧轮有本领,能断除种种思想,遇到事情也不起念头,觉悟与日俱增。
[3] 慧能没有本领,不会断除种种思想,遇到事情便生起不同念头,哪有甚么觉悟增长?
[4] 不执着所认识的对象,就是所谓的「无念」;自己的念头不要耽着认识对象,心不要陷落于对象中。如果只是甚么都不想、去除所有念头,没有念头即等同死亡,死了就要转生到不知甚么地方,这是很大的错误!
[5] 对外不要执着现象为实有,对内不要执着空性为实有。若完全执着现象为实有,则滋长邪见;若完全执着空性为实有,则滋长无明。某些执着空性者,会毁谤经文,自称不须假借文字。既然说不需文字,则亦无需语言,因为语言也是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何况不假借文字,这句话本身就是文字。其它人说话,却毁谤对方执着文字。你们要知道,自己迷乱也算了,还要毁谤佛经。切莫毁谤佛经,会产生很多恶业障碍。
[6] 菩萨不偏颇于空性,是甚么意思呢?就是修学空性,不要想着有实质的空性可以证得……了解无常变化,但不会厌倦行善;了解没有主体,但不厌倦教化众生;远离执着,而行身语意善业;了解没有实物可以依止,而以善法为依止;了解空性,但不放弃悲心。
[7] 不能正确了解空性的根器愚钝者,修学空性只会害了自己。
[8] 宁愿累积对主体实有的执着,像须弥山那般巨大,也不要执着「空」,未开悟就当自己开悟,生起傲慢。为甚么呢?空性正见能对治所有错误的见地,但如果执着空性本身,则没有其它对治方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侯松蔚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侯松蔚教授)  

 侯松蔚教授:佛法仪规不能臆测 

 侯松蔚教授:藏传佛教不仅是密宗 

 侯松蔚教授:对显密理论与实修的误解 

 侯松蔚教授:小乘与大乘、显乘与密乘的次第 

 侯松蔚教授:密宗到底在修甚么? 

 侯松蔚教授:灌顶、口传后才可念咒吗? 

 侯松蔚教授:三昧耶戒的忏悔与还净 

 侯松蔚教授:再谈三昧耶戒 

 侯松蔚教授:灌顶与三昧耶戒(三) 

 侯松蔚教授:灌顶与三昧耶戒(二) 

 侯松蔚教授:灌顶与三昧耶戒(一) 

 侯松蔚教授:通达圣教无相违,极大罪恶自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