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正净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一) |
||
日期:2020/9/23 0: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十一) 【偈曰。或见此界妙无比。佛无量劫所严净。毗卢遮那最圣尊。与中觉悟成菩提。或有见佛无量寿。观自在等所围绕。悉以入于灌顶地。充满十方诸世界。又云。或见释迦成佛道。已经不可思议劫。或见今始为菩萨。十方利益诸众生。或见如来无量寿。与诸菩萨受尊记。而成无上大导师。次补住于安乐刹。】 这一段是说毗卢遮那佛,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法身就是毗卢遮那佛。报身就是卢舍那佛,成等正觉的时候,见佛无量寿,无量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大自在菩萨围绕。所以这样就充满了十方一切世界。从法身起,一佛就是一切佛,一切佛就是一佛,西方极乐世界也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在我们世间也有,十方佛无量无边的佛刹,都有佛在做道场。所以说在理上讲,他就是遍一切处,遍一切都有佛成正觉。一毛端亮处,都有佛在做道场,在转大*轮。成大菩提,佛不在一个世界,报身是在一个世界,法身遍一切处,化身也遍一切处,这样去见佛,一切处无不见佛,无不是道场,如果我们念佛法门,证到三昧,真正证到地上菩萨的境界,可以见十方佛,到那时,你就能见到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成等正觉,有不可思义的种种布施,成等正觉,菩萨遍十方利益众生。 我们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你在往前一修,阿弥陀佛给我们摩顶受记。一加被我们,就能到九地,法云地。十地叫摸顶地,也叫灌顶地。就可以分身十方佛刹,十方所有诸佛道场,你都能分身无量。那时,你可以受十方诸佛摸顶受记。十方佛同时给你摸顶受记。说什么时候,你才能成佛,在哪个世界,什么世界成佛,释迦牟尼佛不是灭度了吗。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龙华三会度众生,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补阿弥陀佛的位。示现成佛。 【是知诸佛法界。遍摄遍溶。弥陀全体遮那。极乐不离华藏。随众生心所见不同。而佛本来常不动故。故末卷即以回向极乐终之。具如后文所说。】 刚才说十方诸佛,他是法界身,遍摄遍溶,就是溶到一起,全摄无碍,弥陀全体就是遮那,遮那就是弥陀,他是一体的,所以十方诸佛同一法身,阿弥陀佛是无量光,释迦牟尼佛是一切遍照,实际都是一样,释迦牟尼佛遍照一切,名字不一样,实际意思是一样的。一切遍照也是无量光,极乐就是华藏,所以我们的世界也在华藏世界。大家看华严经就知道了,华藏世界,二十层佛刹。第十三层佛刹,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是一层佛刹,我们在第十三层,虽然在事上是一层佛刹,但在理上讲,十方佛刹都是一体,在理上他是一体的,所以极乐归华藏,极乐世界不离华藏世界,我们也在这个世界,也在华藏世界,华藏世界是正个虚空法界的佛刹,这个华藏世界,就是以毗卢遮那法界藏身为体。 如果在极乐世界,就以阿弥陀佛法界藏身为体。因为主办交溶,在我们的世界上,释迦牟尼佛为主,我们众生为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主,诸大菩萨为伴。这为主伴交溶,比方说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为主,释迦牟尼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为伴,阿弥陀佛到我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为主,阿弥陀佛为伴。他不是大小的关系,是有主次的,因此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 十方诸佛,为什么随众生心,因众生心各见不同,佛本来是常住不动的,而佛的法身是一样的,遍一切处不动,因为众生业障重,你见的就是浊土,你心清净,见的就是净土,见的就是佛的报身,你如果心浊,你就见劣身佛,所以因众生心不同,而所见不同。 【五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圆满普贤大愿者,普贤行愿品云。欲成就如果功德门。当然修十种广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于此愿王受持读诵。临命终时。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普贤十大愿,是我们修行的标准,成佛的标准,修六度万行,成菩萨的标准。《三昧论》就是华严经的精化,这个论作的微妙,一环扣一环,首先让我们认识自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什么是自性?怎样念法身佛。一句佛号,和法身相应。 第一念佛法身。第二念佛功德。出生诸佛报化,念佛功德就显佛的报化身。从法身体上显报化身。第三念佛的名字,就是在成就最胜方便门,第四念毗卢遮那佛。为什么念毗卢遮那佛呢?毗卢遮那佛就是念释迦能尼佛的法身,显华藏世界的微妙庄严。所以他是一环扣一环。第五是总归,是回向到极乐世界,整个华藏世界,念法身佛也好,念佛功德也好,念毗卢庶那佛也好,到最好回归一起,回归到极乐世界,一切法门回归到念佛法门,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圆满普贤大愿,所以普贤十大愿是华严经主。华藏世界就是以普贤十大愿为主。为什么华严经以普贤为主呢?每部经佛在讲经时,都有主,都有那个为对像。《金钢经》是以须菩提为对象。《阿弥陀经》是以舍利弗是以他为标准。 《阿弥陀经》为什么是要以舍利弗为对象?有智慧的人才能相信极乐世界,你才能去念佛。舍利弗是智慧第一,所以说他以舍利弗为主。《华严经》以普贤为主,普贤是行门。《华严经》讲的是各种百千万三昧。因此是行门。到最终一切行门都归极乐世界。第五品是回向,如何念佛能回归极乐世界能成佛,华严经最后一品是普贤行愿品,以过去普贤行愿品没来的时候,这部经是不圆满的,没有回向,后来普贤行愿品到了中国以后,《华严经》才真正的圆满。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样《华严经》才算圆满,普贤十大愿欲成就如来诸行门,当修十大愿王。你想成佛,必须修十大愿王,与此愿王受持读诵。受就是接受,持就是去作。这就是受持,佛告诉我们,以普贤十大愿望,修持,这就是受持,这样去做,临终即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是经专显毗卢境界。云何必以极乐为归,盖阿弥陀佛一名无量光,而毗卢遮那此翻光明遍照。同一体故。非去来故。于一体中。要亦不碍去来故。】 毗卢遮那和阿弥陀佛都是一样的,名字不一样,体是一样的,一切遍照就是无量光,无量光就是一切遍照。没有分别,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往生华藏世界是平等的。 【大乘起信论云。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此娑婆世界。不能常值诸佛。亲成供养。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 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注的。佛在没有灭度前,就给马鸣菩萨受过记;说:我灭度500年以后,有一比丘叫马鸣,可以主持正法,那时候大乘佛法基本上就要灭了,外道非常昌胜。马鸣比丘出生了,他造的大乘起信论,专门破出外道邪论,当时外道婆罗门教,都起来了,想淹末佛法,所以马鸣造的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是上乘法,讲的是大乘缘起,怎样修行才能成佛,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众生想成佛,心力不够,念力也不够,所以住此娑婆世界,不能常知诸佛,亲成供养,意欲退者,当知如来,自胜方便,摄护信心,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华严经》普贤菩萨劝华藏世界,那些无量无边的法身大士,说:你们想成佛快,当念西方极乐世界安乐国,阿弥陀佛;这是最殊胜的,成佛最快。我们应该选择,这么好的法门,阿弥陀佛的愿力,把我们摄受了,成佛这么快,要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少善根,福德因缘。我们应该庆幸,遇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摄受我们,能往生,这是大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