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陈士东居士:此事不可轻――普劝推广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 |
||
|
||
此事不可轻 ――普劝推广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 陈士东 近年来致力于推广国学的南怀瑾先生,于香港创办了国际文教基金会,为中国人奉献了一份古而今、旧而新的教育理念――“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其工程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采取“直面经典”、“吟唱诵读”、“不求甚解”方式,为儿童将来厚积薄发创造了条件。依传统文化中那种礼义廉耻说教来培育儿童素质,以期达到未来社会风气之效果。教化应从童年起,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童年所受的影响会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我们应在他们定型前培育他们的善心。以佛教因果律来看,今日所受果报为过去所种之因成熟,而明日所成之果又缘于今日之因,故应把握当下,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德智兼备的巨人。当前的文化教育偏重成绩,而于品德方面只能靠社会约束,而传统文化则恰恰以德为教,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试想儿童每日吟诵这样文句,心灵上必会受到感化,依唯识学“种子熏现行,现行熏种子”之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必有什么样的行为,吟诵妙篇佳句心灵上也势必会清净庄严,此吟诵之法岂异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哉!不要以为文化只是文学,文化自有它的化导力量,化之以文,此不可轻。尝闻读书可以变化气质,想来读圣贤书更当易筋洗髓,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修心之果也,而修习之道即由般若智慧。儿童要有健康的心态,很好的身体,首要以正确的文化知识来化导,这正是四大菩萨中大智文殊的启示,文殊菩萨以文而殊胜,以童子形而显现,我们只有深入般若海(文殊肩上之经表示),才能勇往直前,所向披靡(文殊所骑之狮表示)。人云:“读书可使体健,此是否夸大?”实我有深广之教证为据,如《正法念处经·观天品》曰:“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所谓心能转物,善于用智慧观照者,则自会少烦恼而多清净。文化是一件大事,是不可轻的。儿童为祖国之未来,我们的下一代将如何?祖国的未来将如何?就看我们今日之教化。 原载于《宁波弘法》第二十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