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一章 教育的新希望


   日期:2022/10/11 11: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觉·教导的智慧

郑石岩

第一章 教育的新希望   

  教育的极至是要一个人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潜能,在多变的世局中,保持禅定与智慧,去因应一切,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就像在水中优游的划水逐浪。

  从禅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本质无非在于启发学生自我醒觉。人一旦能自我醒觉,就能自爱,自动自发;能展现他的人生,喜欢自己,肯定自己。人的醒觉能力一经引发,就能看清事理,了解事物的真相;能不断从旧经验中前瞻新知,用清新的眼光去看周遭的事物。令自己日新又新,心智不断的增长,走出自己的路。这就是人类心智成长的希望,也是教育的希望。

  教育的使命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己。这样才会有脚踏实地的人生。禅家深信,每个人的根性因缘都不相同,如果不能依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去生活,就无异否定自已,而导致生活的溃败及精神上的困扰与烦恼。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许多精神症状是由于自我适应上的矛盾,其共同特征是“我要,但我不能”的心结,由谘商辅导经验中,我惊讶为什么会有偌多的人,被这个矛盾的心结所困。他们的内心不停的对话著:“我要拚给你们看看!我要证明给你们看我不差!”随后,他看看自己,则对自己回话说:“我没有那些条件,我实际上办不到!”就在这“要”与“办不到”之间,产生失望的情绪,没有价值的感觉和莫名的不安、自卑和压力。最后,他开始逃辟和防卫,终致产生精神症状和困扰,他的自我功能也就渐渐受损,人生随而面临残废。

  禅的教导是要每一个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展现其人生,不要暗示学生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这才能真正披露其能力。其实,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各种不同能力的结合。因此,教育的理则应该是各自展现所能,接纳自己,肯定自己。老师和父母实在不宜对学业居绩不如人的孩子批评或失望,或过分的指责。相反的,要协助他们去了解自己,帮助他展现自己的人生,走出自己的路来。

  自我醒觉与实现不是用解说或认知教得来的。由于它是一种实践的智慧,而不是一种知性的思考,所以在教导上必须特别重视生活的体验;在日常生活之中直接学习。因此,禅家特别强调“看脚下”的实践力行功夫。

  今天我们的社会显得紊乱脱序,许多人以为其主因在于缺乏道德观念。我认为那是不正确的。我们的教育,从国民小学的生活与伦理,到国中、高中的道德与公民教学,观念的灌输不可谓不多。我认为,我们的国民不是缺乏道德观念,而是缺乏生活上的实践智慧:一种行为的智慧和能力。

  就整个人生的展现而言,徒有知性的观念和知识是不够的。因此,教育必须重视生活的磨练,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友爱和负责,学习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人生的问题,就禅的观念来看,“它不属于知,也不属于知”,坠入知性的分辨就会疏离,一味的作白日梦,或者眼高手低,愤世嫉俗;若坠入不知,则变得愚迷懵懂。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培养自己实践的智慧,要活在自己真实的生活之中。

  从禅的观点来看,人生教育是无相的。也就是说,生活的实践智慧,并不是用文字课本所能完全教导的。它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去历练,去陶冶,去判断;从而培养其智慧、态度和情操。

  人只有觉察到自己的根性因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其潜能,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人生的路是由自己走出来的,不是老师或父母指定的,更不是命运安排的。因此,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创造人生,而是不替他安排人生。每一个孩子,若能依照自己的现实条件,好好去发挥,就能过活泼有朝气的人生。

  以下从禅的观点,阐释教育的旨趣。分别就自我醒觉、无形的教诲、教导的态度和帮助学生走出自己的路四方而加以讨论如次:

一、自我醒觉与肯定

  每个人生来都是一块宝。教育的目的,无非是教导他认识自己,开展他的人生,实现他的生命光辉。每一个人生来都具有实现生命的潜能;那是唯一的,独特的,值得父母去珍惜,值得教师去疼爱,值得自己去肯定和自豪的。每个人天生与别人不同,能力各有所偏,兴趣殊异,遭遇的环境不同,根性的与气质迥异。如果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要让自己活得跟别人一样,无非否定自己;如果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期待他的成就跟别人一样,相对的也会否定孩子的自我实现。

  禅家认为每一个人既然不同,就应该教他自我肯定,依照自己的能力、兴趣、因缘去过实现的生活,这实现的生活就是见性;倘非如此,就会自我迷失。所以说:

  “万象之中独露身,

  惟人自肯乃方亲。

  昔年谬向途中觅,

  今日看来火里冰。”

  每一个都应该肯定自己,接纳并实现自己的人生,这才活得亲切、喜悦、幸福。如果一味在人群中追求虚名,沽名钓誉,无非是一场造作和虚幻,到头来就像火里的冰一样,是空而不实的。

  今天的教育,由于过度强调智育,以升学为教育的唯一指标。结果,疏忽了个人能力的开展,生活智慧的启发,以及对生命的敬重与肯定。它导致文生态的扭曲,个人精神生活的空虚,道德责任的虚弱与贫乏。我们一再的强调五育均衡的教育,但是每一本书,每一堂课,都仅及于知性的认识和分数的计较。智育好的学生,埋没在书堆、分数和彼此竞争之中,思想刻板,情感冷漠,生活经验匮之。智育成绩平庸者,教师和家长便抱著失望的心情,却又忽略对他们的启发,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所得到的是失败与茫然的经验。

  今天教育上所产生的弊病,诚然源自教育观念的错误。社会大众把教育视为读书,把读书和考试当做取得学历和谋取职位的工具。结果教育的内涵狭隘化了,教育只是读书,而不是心智的开展;只偏重升学,而疏忽了精神生活的引导。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葛德兰(Howard Gardner)是研究人类心智发展的专家,他说:我们的社会有三种偏见,以致在教育上很难开心智潜能的启发,那就是测验主义、西方主义、甲等主义。测验主义过分强调智商的重要和知性的考试;西方主义则将注意完全集中于衡量与比较上,不理会东方微妙的观念——直觉的、非逻辑的智慧。甲等主义则太重视成绩单,对切实的智慧则不够重视。由于以上的偏见,我们对于学业成绩平庸的孩子,往往忽略了才华和潜能,以致被抑制下来。

  葛德兰所说的三种偏见,若证之我国教育现况,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不但忘掉了东方那种众生平等和人人都可以见性成佛的直观观念,尤深陷于西方的量化和物化的价值理念里,把孩子放在智育成绩的赛场上,而严重疏忽人性潜能的开展和启发。

  现在你也许要问我,什么是人性潜能的开展。这个观念要从佛经中的一段话说起。在《长阿含经》中记载著一则故事,说佛陀诞生时,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这段故事象征著佛教智慧的根源。它以佛一出生就做如此宣誓,来表示所有的教义都建立在这个基本的观念上,这个唯我独尊指的是接纳自己,实现自己。人必须透过“空”的修行功夫,把一切虚幻舍去,扬弃一切贪婪、嗔心、愚痴和执著,才能看到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实现真正的自己,这就是生活的最高智慧。

  每一个都要有潜能,要依照自己的潜能去生活,而是不摹仿别人过生活,这就是生活之实现。空却一切虚妄和造作,好好过实现的生活便是禅家所说的“真空妙有”。

  每个人的能力彼此不同,甲老是写错字,国语考不及格,但在运动场上却很出色。乙的数学成绩差劲,只考个位数,却是一位很手巧的装潢木匠。丙看起来一无专长,成绩也无可恭维,但是却却很能自知知人,是一位很也的推销员。教育所要强调的是引发个人,去实现自己的潜能,接受并珍惜自己,亦就是启迪自信和豪气,它使人活得有尊严,有成就,有幸福。

  葛德兰把智能分成七个基本型态,绝大部分的人都具有其中一项或多项的能力。如果在教育上能加以启发、鼓励、让它开展实现,就会有具体的成就。这七种智能型态是:

  ·语文型的人,对于语言文字的音韵、节奏、意义表现得特别敏锐。

  ·音乐型的人,他们对音乐特别有兴趣,喜欢各种声音、乐器和歌唱。

  ·逻辑数学型的人,对于分类和有图案的东西著迷,他们善于计算、推理、下棋和有条理的想像。

  ·空间关系型的人,他们喜欢机器,善于构想结构性的蓝图,对方位、标记、形状能把握得很精确。

  ·身体动觉型的人,对自己身体的动作、姿态极为敏锐,他们喜欢的是舞蹈、运动、特技、表演、书法、美术、工艺等。

  ·自知型的人,善于反省和了解自己的情感,他晓得自治,计画自己的未来,发挥自己的能力。

  ·知人型的人,善于了解别人,注意别人的变化,这种能力是多元化开放社会所最需要的。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各类尝试的机会,发现个人的天赋和特质,予以诱导和启发,使其能力得以开展。从而喜欢自己,建立自信,从事与自己能力有关的工作。其实,每一个人具有以上七类能力,只是各有所偏,各有所长,才显出不同的型态。即使在相同的型态里,亦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教育的职责就是要发现并鼓励孩子去开展自己的才学。人唯有配合自己的专长,投注于工作,应用于生活,才会有满足感。事实上,工作的喜悦和生活上的满足,并非决定待遇,而是决定于是否能够在生活与工作中自我肯定,把工作做好,让自己有著实现的感觉,而这种实现将使他在工作上获得极大的成功。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每一个人教成一样,而是在共同的规范与必备的知识之外,加强个人才能的启发,使每个人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因缘,实现和成就自己的人生,这在佛学上称做“成所作智”。每一个人都依自己的根性因缘成就,都能过实现的生活,就叫做“平等性智”。

  父母亲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从小就教他跟别人的比较和竞争,结果孩子的教育变成了竞争的手段,而真正重要的事——发展他的潜能——则被忽略。出人头地的观念,很容易否定孩子的潜能,而导致他的溃败。

  我在《禅·生命的微笑》一书中,曾引述一则寓言说,“有一天,一群动物聚集在一起开会,讨论学校的课程。免子说赛跑重要,一定要列入课程。鸟儿说飞翔重要,一定要列入课程。老鼠说挖地洞重要,也一定要列入课程。最后,他们把各种重要的技能都列入课程,强制他们的孩子学习。结果鸟儿的飞翔本来应该考甲等,后来,为了学习用翅膀挖地洞,把羽毛弄坏了。他既没有学会挖地洞,连飞翔也考个丙等。免子为了学飞翔,从树上跌落而骨折,他不但飞不成,连牠专长的赛跑也出了问题。教育的结果,没有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潜能发展成长,反而都受到创伤而垂头丧气。”

  今天的教育是不是跟这则寓言有些相像呢?我们是不是把各种不同才能的孩子,放置在同样的升学和制造文凭的生产线上,以致否定了孩子发展潜能的机会呢?我想,答案是不言可喻的。因此,现在正是改变教育观念的时候,我们所要重视的就是启发潜能,肯定每一个孩子的天赋,予以鼓励和诱导。

  禅的宗旨就是见性成佛。见性就是实现自己的本真,成佛就是个人的充分醒觉。因此,成佛并非有一个身外的佛可以成就,而是要从自己的潜能与实现中,去成就圆满的人生。南唐的慧超和尚问法眼文益禅师说:“如何是佛?”法眼的答覆是:

  “汝是慧超。”

  法眼文益指出,只有慧超能依照自己去实现,去修证,去服务一切众生,去实践大乘菩萨行,那就是佛道。这个观念不正是现代所急需的借镜的吗?

  请注意!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一个人自我实现,而不是透过欲望和野心去塑造一个不幸的怪人。

  

二、无形的教诲

  父母亲都关心自己子女的幸福;为了子女有好的前途,殷殷督导他们用功读书;期待儿女将来有好出路,为他们选择好学校,勉励升学,叮咛报考热门科系。于是,升学竞争激烈,教学所重视的是升学,学生所关心的是考试、未来的出路和功利。教育普遍被看成满足欲望和野心的工具。于是教学的启发性本持流失了。我们几乎很少教导生活的智慧,适应的能力,深邃的思想以及实现幸福悦乐人生的活力。

  我们重视的是看到的东西,拘泥于刻板的教育内容,所学的偏重于知性的思考和科技文明下的生活技能。乍看之下,我们似乎做了中肯的抉择,为著下一代的教育做了有利的考虑。事实上,我们忽略了许多重要的教育课题。而这些课题是没有标准化教材,没有固定答案,不是用语言文字能直接教授或测出成绩的能力。它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适应,是深藏在心中的智慧和伦理能力。它没有公式可以依循,无法用知性的教材来达到完全的启发,所以我透过禅家的用语,把这种生活智慧的教导称为无相的教导。

  禅家是很重视生活智慧的陶冶和启发的。因为它能使一个人独立思考,自动的学习,有著清明开朗的态度,从而使人活得更有创意,不被色相所欺,不执著于偏狭的观念和见识。禅家认为,培养生活智慧必须从心灵的陶冶开始。宋朝无门和尚说:

  “佛语心为宗,

   无门为法门。”

  意思是说,佛的一切教诫以心性的启发和觉悟为契要,在教导上没有固定的方法或标准化的法则可以遵循。也就是说,生活智慧的启发,不是透过定义的解说或行为的训练和死读书所能完全办得到的。因此,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日常生活,随时加以启发和教导,经一事长一智,所以他说:

  “大道无门,

   千差有路。”

  人唯有不断的接受各种生活的磨练,才能使待人处世的智慧圆熟增长。于是,他搜集了四十八则活活泼泼的禅门公案,做为平常教导学生的素材,而不是以解释和定义来进行生活智慧的教导。他的教法是许多个案,每一个案的内涵是活水般的经验,要弟子们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反省、自照自鉴,而训练自己的生活智慧。他把这本书叫做《无门关》。而这几个字也正确的表现出他的独特教学方法——无相的教导。

  对于现代人而言,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籽提升生活智慧,都要注重无相的教导:要在生活中陶冶,要从许多好的故事、小说、文学和生活体验中陶冶心性,启发智慧;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子女,一味读死书:只知道学校生活,不知道亲朋之谊;只学课本,不学待人接物;只想接受照顾,而不懂关心别人;只考虑自己,而不尊重别人。这样会使一个人的社会智慧变得愚昧,生活适应发生困难,人际关系就得僵死,思想和情感的感受性发生问题。这样一个人是很难有健康的心智和成功的人生。

  在这开放的社会里,我们看到许多生活适应不良的成人,他们的婚姻生活有了难题,工作上经不起压力,情绪不稳定,心理有了疾病。这些人没有学历之分,而共同点是生活智慧的贫乏。学校里也发现许多逃学逃家的孩子,他们投身于不良同侪之中,染上种种恶习,用药物来麻醉自己,这些青少年也是因缺乏生活智慧的启发所致。

  缺乏生活智慧,就会经不起诱惑而误入歧途。因此,我们要重视无形的教导,在潜移默化之中,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有著深邃的人生智慧。我认为,只要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种无形的能力的养成,孩子也就不怕世途险恶了。

  ·信心与安全感

  ·热忱与负责

  ·主动学习

  ·同情之心

  ·心怀希望

  信心是一个人能肯定自己,不怕失败,勇于面对挑战的心理力量。有了自信,才不怕尝试,才能应付将来的危机。信心是培养出来的,是一种实力,而不是口头传述的语言观念。你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侍人处世,看出他的优点,给他鼓励;安排参加各类活动,指导他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当孩子累积相当的成功经验之后,就会建立起自信心来。许多老师和父母,求好心切,一时给孩子订的标准太高,又经常对孩子的表现加以批评和挑剔,孩子反而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安全感,这样很难培养信心。禅宗第三代师僧璨说:

  “狐疑尽净。

   正信调直。”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怀疑时,自信心就自然的展现出来。请注意,信心不是自负自傲,而心心平气和的肯定自己。因此,对孩子成功时的赞美必须对事不对人,中肯而不夸张。时时刻刻发觉孩子的优点,予以肯定是培养信心的起点,给他接受挑战的机会,帮助他获得成功的经验,时孕育信心的有效途径。

  热忱就是佛家所谓的精进,也是一般所谓的热心。没有热心就不能承担重任。缺乏热心不但不能贯彻自己的计画,在人际关系上也会显得孤立,时下游手好闲的人、眼高手低的人、做事虎头蛇尾的人随处可见,那是历为缺乏热忱和责任感所致。

  孩子天生是热心有责任感的,只要大人做家事时肯让他参与,孩子自然流露热心。如果父母自己就慵慵懒懒,不做家事,不以热忱待人,孩子的热心就会慢慢冷却。我的母亲在我结婚时叮嘱说,“结婚成家,要正常在家开伙,这是传承,是家庭的生机,也是教子教孙的典范。”多年来,我的孩子跟我们一起做家事,共同分享生活的经验,也培养了自动自发的责任感和热心工作的态度。

  在我的辅导经验中,养尊处优的孩子总是缺少承担和坚忍的气度;缺乏多方面生活经验的孩子,经常表现著逃避和消极的行为。古时禅门非常重视日常事务的磨练,而且要训练到无论什么事都能称心顺手去做,没有半点怨言,不留丝豪怠惰,这样才使一个充分觉醒,孕育出刚强而温和的个性和智慧。所以唐朝的庞居士说:

  “神通并妙用。

   运水与搬柴。”

  这是说,运水搬柴之类的家务差事,有助于个人心智的成长,它是一切神通和妙用的根源。我相信,如果你能以身作则,从小引导孩子做家务事,心然产生无限妙用。

  孩子的主动精神是心智成长,不断求新上进的力量,这是大家所知晓的。所以父母总是耳提面命,要子女自发自动。殊不知自动自发的态度,并不是用语言训诫所能养成。这也是要从家庭气氛中去陶冶薰习;父母每天好学不倦,言谈之间表现主动求真、求知,孩子们自然主动好学,求真求实。

  孩子的好奇和好不是天生的,如果你不去压抑他们探究的天性;自然流露著主动求知的态度。不幸的是:许多父母用成败的眼光批评子女,以成绩的高下来责备督促,而不是主动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的困难。结果孩子们学习的挫折扩大,困难没有解决,对学习也就有压倦起来。

  如果你关心孩子们学习的素材,对它也有兴趣,孩子们会觉得学习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共同分享学习的经验,对孩子产生激励作用。

  此外,同情心是一个人幸福的来源。我认为有同情心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别人、尊敬别人、关心别人。同情是指对别人心情和思想的感受能力。同情心好的人,比较能够宽容别人,给别人自新的机会。同时,也能跟别人分享生活的悲苦和喜乐。佛家把同情释解释为慈悲,它的本质为:

  ·慈是给予别人喜乐的能力,它的本质是服务。

  ·慈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它的本质是救拔。

  孩子们若能学习这种能力,他的人生是健康的,待人是和睦的,处事是有眼光、有步骤的。

  教导这种同情的能力,当然不能以“你要有同情心”一句话来传递。同情是一种无相的能力,当然要从无相的教法中去启发孕育。当你有助人的行动时,孩子的眼睛已经亮出了仁心之光;当你为社会诚心付出关怀与服务时,他们的心地,已播下浑厚高贵的性德。

  有同情心的孩子必然成为明白事理、有所成就的人,当然也会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家庭成员。但这得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父母必须先学习同情和助人,而后方能教子女学会比一高贵能力;当然老师必须具备慈悲的襟怀,才能点燃孩子的人性光明面。禅家说:

  “给后人作标榜。”

  别忘了自己要教子教孙,千万不可放逸。身教是无相的,它在无形中教好子女和学生,也在无形中教坏他们。

  最后,你要让你的孩子或学生心怀希望,让他们从自信中确立希望。要让孩子们从日常生活中,从书报、杂志及新闻资料中,学习到黑暗过后一定是光明,问题总有方法可以解决,麻烦一定可以克服。他有信心、有希望、有毅力去寻找答案,克服挑战。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也是孩子们幸福与成长的保证。                             

  希望就像是心中的太阳,它使孩子温暖,给孩子勇气和奋发的豪气。但是,请切记!希望绝非野心的欲望,如果你教给孩子的是占有和欲利。那就会把孩子推入心灵上又饥又饿的地狱。禅者提醒我们:

  “光明遍照。”

  你必须心怀光明磊落的希望,时时表现著信心和悦乐,肯上进,肯努力,这样才能培育他们充满希望的心境。我常常对我的孩子说,“把挫败时的泄气丢到垃圾桶去!让我们打起精神,寻找成功的经验,继续干下去!”

  孩子失败时不宜责罚,而要帮助他把困难和盲点找出来,加以改正;我称它叫“捉臭虫”。我跟我的孩子总是在乐观之中去捉臭虫,以希望的心情为未来作憧情和努力。

  我认为父母和老师都应以教导生活的智慧为重。因为它是教育的根,是文化的本,是一个人幸福的活水源头。唐朝的马祖大师说:

  “马车不动了,是打马还是打马车?”

  答案是很鲜名,当然是打马。但是,今天的教育为什么那般重视智育和升学的有相教育,而忽视根本的无相教导呢?我想,马祖大师一定会说,你错把马车当马了。

  

三、平常的教导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教导,父母或教师一定要在认真的教导中怀著一颗平常心。万不可求好过切,爱之适以害之;更不可以疏于教导,任其嬉戏堕落。我在许多亲职教育的演讲中,经常告诉年轻的父母亲,要用禅家的智慧教导子女。这个教导的妙谛就是:

  “平常心里好认真。”

  对于儿童或青少年的教育,如果以平常心去协助其学习,促进其身心成长,培养其生活适应和道德责任,自然会流露著好气氛,孩子也易于接受。父母或师长在指导孩子时,显得有理性,当然易于培养孩子的信心、好学和自主性。这样的教导方式,容易成功。亲子或师生之间,不会造成冲动,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摩擦。这样的教导是“四两拨千斤”的教法。它的基本态度是平常心中的认真,是冷静清醒下的热爱。

  反之,如果不从平常心出发,一心想要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好成绩,出人头地。教导的目的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位博士、律师、医师、会计师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执著的,有企图、有野心的。教导的启发本质被扭曲为欲求。孩子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师长很容易恼怒地苛责或处罚他们。这时,学习即刻蒙上一层不愉快的气氛。唐朝鸟窠禅师说:

  “识性不停,

   得非险乎?”

  对子女的教育,如果强制其接受自己为他选择的目标,则爱会变成子女乏味的束缚,责任和关注反而引起他的反抗。即使孩子全力以赴,去完成你交代的目标,也无异消足适履,抑制其潜能。讲注意,完全听话,去实现师长所订的目标,即使实现了,也不是他的“自我实现”,孩子并没有培养出自动学习的能力。

  大人愈是用强制性的方法教导子女,孩子好学的态度愈不容易带动起来。你一定也留意到,在中学阶段,大部分孩子,因为在学业竞争上,没有得到成功与肯定,而放弃了学习。那些所谓的功课好的孩子,因升学压力的逼迫,一旦上了大学,则明显的对求知显露疲态。至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之后,肯自动阅读、继续求知的人就凤毛麟角了。我们的社会,求知的风气不彰,企业界在研究与发展方面不肯投入,背后是由错误的教育导向所引起的。

  教导青少年及孩童当然要认真,要肯花心血,循循善诱,作多方面的启发,提供各种学习经验,为他打下好的根基。但是,如果不是抱著平常心,就不可能维持你原先的认真的态度,源源不绝地提供启发心智的素材。

  禅家把平常心当作生活的智慧来看是很有道理的。唐朝时候,两位禅宗大师,对平常心作了以下简短的对话。赵州问南泉:

  “如何是道?”

  南泉说;

  “平常心是道。”

  赵州又问:

  “还可趣向否?”

  南泉说:

  “拟向即乖(扭曲或错误)。”

  很明显的,平常心不是一种造作或野心,更不是追求任何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和羡慕,而是心平气和的看清事实,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需要,作适当的回应,从而发生鼓励、引导、支持和启发的效果。

  平常心的反面即非常心。在教导儿童或青少年时,最常见的错误态度有三种。一种是功得利的求好心切型;一种是养而不教的放任型;另一种是爱而无心的委托型。这三种教育态度,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都是无益的。

  求好心切型的人,对孩子的教育抱著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子女的未来描绘著一张虚幻的蓝图,每天都在为孩子未雨绸缪,预作准备。他们错把孩子当成自己,又把孩子的现在当成未来,所有的教导似乎与孩子现在的身心与知识状况不相切合。孩子受了许多苦,父母亲自己也疲于奔命,而对于孩子的健康与心智发展,却无多大好处。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告诉我说,他的孩子现在念国小五年经,最近在日记上写著:“我真的很不幸,生活一点乐趣也没有,每天除了学作功课之外,就是被送去补习。星期三下午,同学们留在学校打球,我独自去补习作文。星期六下午,大伙儿留在学校作壁报,妈妈却来接我去学英语。星期天上午又要学钢琴。我不能去玩,我很难过。”我相信,一只关在金笼子的鸟,是长不好的。

  安排和鼓励孩子读书和学习是对的,但是如果负担过重,疏忽了活泼的体闲和快乐情趣,就脱离了教导的常道。它往往会造成孩子厌倦读书或障蔽其心智成长上的缺憾。

  放任型的教导方式,与求好心切型正好相反,但同属于非“平常心”的教导态度。他们对孩子显得不关心,放纵而很少管教。这类的父母或师长,似乎自己就缺乏自制的能力。他们没有能力爱孩子,也无心关怀孩子。放任型的父母所建立的家庭是散漫而没有责任的,所以孩子很容易误码入歧途。特别是开放而价值观念纷歧的社会,孩子最容易因父母之放任和疏忽,造成终身的遗憾。

  禅家把前面求好心切的态度称为“知”,把放任不管的态度称为“不知”,而教导既非“知”的人所能做得好,也非“不知”的人所能做得好,因为他们都处于非“平常心”之中。所以,当赵州听到南泉说“拟向即乖”时,又紧接著问,那么什么才是道呢?南泉说:

  “道不属于知或不知,

  知是妄觉,

  不知是无记。”

  如果你以强求之心去教导孩子,好坏就会陷在虚幻之中,终归于失败。如果你什么都不去做,教导也就落入“无记空”里,等于放弃教导。究竟什么是教导的正确之道呢?很简单,那就是平常心。是以一颗清醒而又认真的心,去引导孩子,启发孩子,甚至要严格训练他们,这样才是有效的教导。

  至于委托型的教导方式,是希望子女接受好的教育,自己却不肯从事教导。他们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应酬,却把教导的责任完全委请学校、补习班或家庭教师。乍看之下,他们似乎很重视教育,但是由于自己疏于配合和指导,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成果。

  十几年前,我的两个孩子还小,当时我曾打算再赴美国留学,修个博士学位。我母亲知道了这件事,很慎重其事的告诉我:“你应该留一点机会给孩子去读,万不可以统统由你读光了。如果你现在出国读书,孩子由谁来教导?父亲的角色和言教是很难替代的。记住!不要只想自己读书,也要留一些给孩子读;不要只想著自己赚钱,要留一些钱给孩子赚;不要一味想著自己的前途,要留个前途给孩子去开拓。”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打消出国的念头。

  我曾经在教育心理学杂志上看一以一篇文章,指出美国大学研究所学生所生的子女,有不少在智能发展上有了问题,学习上也有困难。经过一番追踪研究,发现这些研究生功课太忙,为了生活又必须打工,只好把孩子托别人带,以致疏于教导,使他们子女的心智成长受到影响。

  许多年轻父母,忙著自己的事业,疏于和子女建立融洽的情感和温暖,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他们却抱怨地说:“孩子要什么我给什么,我为他请家教,送他进最好的学校,安排最优秀的老师,为什么会成绩低落,不肯上进呢?”对的,也许你的孩子什么都有,独独缺乏平常心的关怀和教导。

  平常心是教导的妙谛。它是一种清醒的智慧,认真踏实的态度和慈悲温柔的心怀。它没有野心,没有贪婪,而是透过临济大师所谓的“老婆心切”,去触动儿童和青少年心中的光明全性。

  父母和老师若能心怀平常心,就能教导出活泼、健康和肯上进的儿童或青少年。

  

四、让孩子走出自己的路

  禅门弟子各个都要接受禅师恺切的嘱咐:“毕竟是你自己。”禅的重点就在于引导弟子看清自己,如如实实的去成长,去展现生活;笃笃当当的接纳自己,去过成功的人生。因为每一个都注定要依照自己的因缘去努力,去发展,去实现他的活力,而不是把自己变造成别人,照别人的意思去生活。

  人类最愚蠢的行为是一味摹仿别人;最荒唐的教育是鼓励孩子去跟别人比较。摹仿使人失去实现自己的惬意,否定自己的天赋;比较使自己的人生沦为竞争的工具。因此,教育的任务是肯定每一个孩子,依其资质、性向、能力和志趣,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成功的机会。换句话说,教育是要使一个人成就他自己的本质,这就是禅门教诫中“如来”的最起码的意义。

  在分工合作的开放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自我实现而做一个有用而成功的人:人不一定要出人头地,但一定要过得充实愉快;不一定要出类拔萃,但一定要让自己活得有用有价值,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的职业和生活,这也是“如来”的生活法义。

  如果我们不忠于自己,只想活在占有、贪婪和物欲的豪夺之中,那么生活就会“物化”,精神就会变得苦闷。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物欲的观念加诸子女的教育上,把孩子看成物一样来操纵。那会破坏孩子潜能的契机,损害他身心成长的自然律则。许多父母把子女的分数和名次看得太重,把报教科系视为自己欲望的延伸,管得严,逼得紧,报考的志愿完全基于功利,这是今日教育违反常理的地方,也正是教育弊端之所在。

  禅家认为每一个人都具备特有的本质或根性因缘,透过启发和觉醒,就会像宝藏一样闪烁著光明的人生。唐朝时候,马祖道一对千里迢迢从越州来问法的大珠慧海说:

  “我这里一点佛法也没有,你自己放弃自家宝藏不顾,来这里做什么?”

  大珠便问:

  “什么是我的宝藏呢?”

  马祖说:

  “现在问我的即是,这个宝藏一切具足,没有欠缺,运用起来非常自在,何必向外追求呢?”

  大珠听了这话便大悟了。现代的父母和老师,在读完这则会安案时,也该大悟才对,我们该彻底的觉悟,孩子一定依照自己的本质和条件去成长,我们要依孩子现有的一切去鼓励他,训练他,启发他,奖掖他;而不是一味现备他办不到的地方。

  书读不好,没关系,只要把基本的读写算学会了,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向去学习一技之长,前途仍然大有可为。这世界是不同能力的人组合起来的,每一个人都有用,都是一个宝藏。

  社会上流行著一种观念,以为孩子书读不好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这是野心作崇下所产生的价值判断。这种观念不晓得戕害了多少青少年。

  学校课业上的挫败,常常使年轻人蒙上一层晦气。在此我要呼吁天下的父母亲和老师,请你鼓舞每一个孩子,给他们信心,给他们豪气,对他们勉励和期许。青少年总是在大人的引导、信赖和鼓舞中茁壮成长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少年时代几乎是低能班的学生,因为他的功课实在太差了。陈之藩先生在“剑河倒影”一书中写著:

  “邱吉尔幼年遭遇的坎坷是史无前例的。同班同学,人家都学拉丁文了,把他编入低能班,只有资格念英文。人家都用希腊文作诗了,他依然在低能班念英文。邻居指手划脚的叹息,为什么这样个名门贵族出这种白痴;连他的父亲也不理解自己的儿子,委婉著劝他投考军校。同学们当面恶作剧,教师们当面给他难堪;天之昏、地之暗,不是一个孩子能承受的。”

  “我记得二十年前读他的幼年自传,就激动的想哭;现在想起来,还是五内如沸,邱吉尔好像只有一个老师威林顿这慰过他说:‘你会奋斗出一条自己的路来的!’”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意味著要你拿自己的子女或学生去跟邱吉尔比,去摹仿他。事实上,想摹仿也摹仿不来。要切记!教育不是野心的投射,而是对人与事的尊重和热爱。邱吉尔的例子在于告诉我们:威灵顿这位老师对邱吉尔的关怀与鼓励,扭转一个被奚落少年的命运。它的关键就在于:

  “你会奋斗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应奋斗出自己的一条路来,去实现他充满悦乐的人生。

  禅宗也要人走出自己的路来,所以《六祖坛经》中提示著一个伟大的理念:

  “只合自悟自度。”

  唐朝云门宗的禅法里,似乎更重视这个自我实现的理念。云门文偃最有名的教育秘诀就是:

  “顾、鉴、咦!”

  顾表示一个肯努力学习;鉴是发现自己,不让自己被野心和虚荣牵著鼻子走;咦是自己能成功的实现生活所发出悦乐的喜悦之声!这三个阶段,云门禅者把它发展成三个步骤,用以启发弟子,作为展现人生的标竿:

  ·涵盖乾坤

  ·截断流机

  ·随波逐浪

  涵盖乾坤是指一个人张眼能看,用耳能听,不辞辛劳,处处肯学的态度。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给他丰富的历练及家事等日常生活的劳务,乃至应对进退,德智体群美,都要有学习涉览的机会。现在许多的父母,一味要孩子读书,起码的家事,亲朋好友的往来,统统疏于教导,甚至连运动健康、育乐情趣也忽略了,这样的教育是单薄的,是无根的,是苍白脆弱的。难怪这些孩子长大之后,有著生活无能的现象,对世事人情更是无知。目前许多青年人,正因为生活经验的匮乏,以致于孕育不出生命的活力,而相对的变得充满抱怨、消极、嫉妒,在眼高手低的境况下,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一片迷惘。

  《天下杂志》七十九年十一月的教育特刊中,发表对台湾一千大制造业及三百大服务与金融业的调查结果,发现企业界对我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满意,特别是:

  ·团队精神差,主动与创造力不够。

  ·教育并没有培养出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的好国民。

  ·企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有待重建。

  我们似乎保重视学历,而不重视立身处世和工作能力的培养,我们缺乏完整的教育,这也正是缺乏云门禅所谓“涵盖乾坤”以培养明白事理、广博知识、多方面能力、干练的工作习惯和职业道德的现代国民。

  从云门禅的观点看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和训练是不够的。人必须在大快朶颐努力学习之后,经过“截断流机”的澄净和历练,把野心放下,代之以踏实的态度;要把虚幻与浪漫摒除,代之以敬业和力行。当一个人把生活的眼光投回到生活的本身,把工作的旨趣安捺在务实的层面时,虚荣心化为责任感,他真正能工作,能实现,能好好生活了。

  最后,云门禅告诉我们,教育的极至是要一个人能真正的实现自己的潜能,在这多变的世局之中,保持著禅定与智慧,去因应一切,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就像在水中优游的划水逐浪。它是有创意的,主动的,悦乐的一种生活方式。

  教育的目的就云门禅的观点看,就是要孩子多方历练、学习和试探,其次是引导孩子发现真正的自己,接纳自己,充实自己。最后,使他能自我实现,在社会上,作一个有文化素质、有能力、有自信、有气质的人。而这样一个教育历程,却建立在一个零点理上——每一个毕竟是珍贵的宝藏,都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人生应该是丰富的、悦乐的、多采多姿的。但多数的人却觉得自己孤独、寂寞和苦涩。禅家告诉我们,如果你把目光放在贪婪和野心上,那么生活就会变成物欲的手段,你就会变得孤独苦涩。如果把目光放在自己人生的实现上,即刻觉得活得美妙有趣。

  禅家说,“请不要压良为贱啊!”意思是说,每一个人本来是高贵的,却因为比较而使人坠落。生活本来是顺遂自然的,却因为彼此的强烈竞争和挑剔,而使自己烦恼不安。教育如果不从醒觉著手;引导一个人实现他的人生,那么教育的使命就令人怀疑了。

  人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拓展自己的志业,但不是要打败别人,或高人一等。一当然要努力去做个有用的人,能服务社会,过有意义的人生,但不是要扬名声、显威势。禅的人生教育就是这样踏实的自我醒觉与实现:每一个人都要接纳自己,根据自已的根性因缘过悦乐的人生,看出自己生命的希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郑石岩教授)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第二章 教导的新猷 

 郑石岩教授:觉·教导的智慧 序言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十章 结语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九章 人生的希望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八章 开朗的情怀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七章 高洁的性情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六章 觉·有情的爱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四章 生活的展现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三章 希望与陷穽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二章 希望的线索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一章 悟·看出希望活得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