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张秉全居士:彻悟禅师语录卷上1


   日期:2023/1/5 8: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彻悟禅师语录卷上

嗣法门人了亮集

示众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一切法门,指佛一代时教所说种种法门。以明心为要者,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无非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了妄幻之生死,证本具之真如。何谓佛之知见,即众生人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妙觉明心也。一切行门,指欲复本心性,从性起修之种种修持法门也。以净心为要者,一切修行法门,皆须从断除烦恼妄想入手,达至心地清净为要务也。

先说明心之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何以故?念佛之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由于念念即佛,可以不假其他方便,自得悟明心地,《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即是开悟明心也。忆佛,忆念不忘,造次不离,念兹在兹也。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若能如是恳切,或则现生心开,如初祖远公,证念佛三昧,定中三见弥陀圣相。或则往生西方,亲觐弥陀,闻法之后,自然心开,永明禅师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由此可见,念佛岂非明心至要之道乎哉。

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次说净心之要,也无如念佛,为什么?因为念佛,若无异念,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啊!吾人现前一念,不出十法界,以十界之外,更无一法可得故。而十界之中,唯佛念最为净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者,何谓相应?即感应道交。怎么才算相应。相应有三种:(一)行人深信切愿念佛之心,与弥陀四十八宏愿相应,心心落入弥陀大誓海中,似水投水,似空合空,此约生佛互感说。(二)行人自心相应。正念佛时,能念是始觉,所念是本觉,始本不二,理智一如,即究竟觉,此约能念所念相应说。(三)因地心与果地觉相应。凡夫念佛的心,是因地心,六字万德洪名,乃弥陀大愿大行所成就之果地觉,众生正念佛时,即是以因地心,契果地觉,此约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说。

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

此是以清水珠能清浊水为喻,明念佛为殊胜妙行。清水珠,喻佛号。浊水,喻众生乱心。众生不念佛时,大多时候是杂乱垢心,《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只有此句万德洪名,念念相续,才能消除杂乱垢心,归于净心,念念即佛。所以说,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末法众生,离开这句佛号,就不能了生脱死。如来在《大集经》中预记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这句弥陀名号,无异是生死大海中一只救生圈,只有紧紧抓住这只救生圈,才能渡过生死大海,抵达涅槃彼岸。

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此段是总结明心净心之要。信解行证,乃大小乘佛法之通途修证顺序。起信居首,起信之后,必须开解,开解之后,方得论于修行,行满证果。若不开解,即便起修,就是盲修瞎炼,难免堕坑落堑,走入歧途矣。念佛一门则不然,起信之后,不必开解,即可起行,信愿持名,求生西方。何以故?因为净宗之信,悟在其中。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这是佛眼亲见的现量悟境,佛在《弥陀经》中,特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告舍利弗及海会大众,未世众生,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求生彼国。有此“二有”而作前提,这是以佛知见而为我们的知见,故可不必别求悟境,悟自在信中故也。又:通途法门,悟后起行,行满证果,有一定次序,小乘断见惑证初果,断八十一品思惑尽,证罗汉果。大乘住行向地各阶位,别教初住断见惑,七住断思惑,八住已去进历十行十向,断尘沙惑,登地已去及至等觉,无明惑分分断,三德分分证,修证不能躐等。但念佛法门,是即修即证。何以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故。正念佛时,修即包含证故。又:小乘多生修习,仅断分段生死,大乘渐断变易生死,也须经历多劫熏修。念佛法门,信愿持名,往生西方,一生西方,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不断自断。以与佛同寿故,只此一生,便补佛位。莲池大师赞叹持名念佛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诸圣,即指诸佛。片言,即一句弥陀。然则一句弥陀,岂非至要之道乎哉!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

这几句是阐明吾人现前一念之心,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变造十法界之理。吾人本具真心,本来是不生不灭的。由于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而起无明,产生业识,或称业相。因妄明立妄所,妄分能见所见,能见即见分,即转相。所见即相分,即现相。(或称境界相)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是也,(三细即业相、转相、现相)因境迷惑转深,所谓“境界为缘长六粗”是也。(六粗即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心真如门从不变之体而立,心生灭门从随缘之用而立。真如即一法不立之空性,惟其不变、性空,故能随缘。所以一念之心,具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功能,因在凡地,众生不能离念,故终日不变,终日随缘,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

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

这几句是说,在凡夫地,皆不离念,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故也。即使至等觉位,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亦不能彻底离念,等觉之下,皆悉有念,不过粗细差别而已。既有其念,凡起一念,必落心具十界中之一界,以十法界,更无外故。

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每起一念,八识田中就落下染净种子,即产生十界中之一界受生之缘,若知此理,犹尚不肯念佛者,未有其人,反显其人必能念佛也。

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也。

这几句是说随缘四圣法界情状。若此心缘念佛视一切众生平等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依正二报功德庄严,及念佛之万德洪名,无他杂念,名为相应,即念佛法界也。若此心缘念上求下化菩提心与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若此心与我空之理相应,缘念十二因缘流转门或还灭门,(十二因缘流转门: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还灭门:即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即缘觉法界也。若此心与我空之理相应,观察苦(世间苦果,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集(世间苦因,即贪、嗔、痴、慢、疑五钝使,身、边、邪、戒取、见取五利使)灭(灭世间苦因苦果,证出世乐果)道(出世乐因,即三十七道品)四谛,即声闻法界也。四谛,先说果后说因者,欲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也。

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怀嗔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若以缓软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也。十恶者,即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是。反此,则为十善。

这几句是说随缘六凡法界情状。若此心缘念色界天四禅定与无色界天四空定及六欲天上品十善,与之相应,即念天法界也。若此心与佛之五戒(杀盗淫妄酒)或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相应,即念人法界也。若此心与修戒善等法,但其心兼有嗔恚我慢胜负争斗之心,由于善恶隔杂,则落修罗法界。若以缓软心,缘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若缓和与急促心相半,缘念中品十恶,则堕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缘念上品十恶,即堕地狱法界。何谓十恶?即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三:贪,嗔,邪见。反此,则为十善者,反其道而行之,即不杀生(兼行放生)不偷盗(兼行布施)不邪淫(兼清心寡欲)不妄言(而说真实语)不绮语(而说厚德益人语)不恶口(而说和悦语)不两舌(而说和解双方语)不贪(兼能知足)不嗔(兼能忍耐)不邪见(而能正知见及深信因果)

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人矣。

此几句勉行人于日用之中所起之念,效曾子一日三省,常自检点,与何界相应者多,相应者猛,善念则使之增长,恶念则立起驱除。则他日生于何界,更不劳问人矣。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彼既丈夫我亦尔,安可轻己生退屈。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即其现处,当体即心。凡在有心,不能无境。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

这几句是说一切境界,皆是唯业力所招感,也就是说,是众生阿赖耶识种子起现行所招感,唯心所现。既唯心现,则一切境界,当体即是心。凡在有心,不能无境,但总不出十法界,不现佛界之境,便现九界之境,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

佛及三乘所现境界,虽有优降不同,要皆受享法乐而已。三界诸天所现之境,但唯受用禅定五欲之乐。人道之境,苦乐相间,各随其业,多少不同。鬼畜之境,苦多乐少。至于地狱,则纯一极苦。

这段话是说十界所现之境,苦乐不同情况。佛及三乘圣人所现之境,虽然受乐程度优降有所差别,总皆唯享法性之乐。三界诸天所现之境,色、无色界天,唯享禅定之乐。欲界六天,但享五欲之乐。至于人道之境,苦乐夹杂,随各人业力,苦乐或多或少不同。饿鬼道畜生之境,恶业所感,苦时多,乐时少。至于地狱道众生,则纯是极苦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梦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

这几句引喻说明心境因果关系,有其心,方有其境。比如梦中见到山川人物,皆是当人梦心所现,梦境是果,梦心是因。若无梦心,必无梦境。反过来说,若无其果,因亦不生。设无梦境,亦无梦心。因此从梦喻可以例知,心外无境,(心即是境)境外无心(境即是心)换句话说:境不离心,心不离境,心境不二。或者说:全境即是心,全心即是境。

若于因中察果,当须观心。设于果处验因,当须观境。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果必从因,因必克果。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而犹不念佛求生净土者,吾不信也。

此是总结心境因果不二之理,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世出世间,离不开因果二字,既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果无浪得,因不虚弃。若于因地,观察未来果报,只要观自己发心真与不真,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乃一定之理,何以故?因必感果,果无浪得啊!假设于现世所受的果报中,去推测过去世因中如何?只要观察现前所受苦乐境遇,就可验知前世心地是恶多还是善多。现世乐境多,不如意境少,乃前生善心浓,恶念轻。若现世苦境多,称心境少,乃前生恶心浓,善念轻。何以故?果必从因,因不虚弃啊!故曰未有无心(心,因也)境,曾无无境(境,果也)心。果境必从因,因必感果。若真正明白因果心境一如不二之理,就会知道念佛一法,最为殊胜矣。彻悟大师说,犹不肯念佛求生净土者,我不信也,反显人们必定肯信受矣。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彻祖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这十六字,前面八字,是学道通途,修任何法门都要发菩提心,念佛法门当然也不例外。学佛的目的,在于了生死,若真正为了生死的菩提心发不起来,则一切开示,都是戏论之法,得不到实益。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是名魔业。”忘失尚且不可,何况未发乎。

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

世间上一切苦难,比起生死来,就算不得什么了,因此生死之苦,最为深重。一切六道众生,随所造善恶业力,在生死中轮回受报,生生死死,从无已时。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即使生在人道,刚生如风刀割肤,临死若乌黾脱壳,已是不堪其苦。无量劫来,由于轮回未出,堕落不知有多少回。猪胞胎,狗胞胎,都曾钻过,驴皮袋,马皮袋,也曾取过。言之可痛!思之可愧!

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所以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念之差,便入恶趣者,如阿耆达王,临终一念嗔心,堕大蟒蛇身。三途苦报时长,堕入极其容易,要出离就难了。至于堕入地狱,万死千生,动经多劫。苦则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无不备受。具如《地藏经地狱名号品》所说。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二句,引喻说明三途易堕难出。一次,佛在祇园精舍,忽发微笑,阿难问佛,世尊何故发笑?佛指地上一群蚂蚁说,这群蚂蚁,七佛以来已经成了蚂蚁,至今仍是蚂蚁身。七佛,即庄严劫三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沙浮佛。贤劫四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七佛相继出世,时间之长,已经百劫。一只鸽子,受鸽子身,已过八万大劫,至今未脱鸽身。三途易入而难出,岂不信哉!

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也。

畜道时已极长,如七佛以来之蚁群,八万劫后之鸽身。至于堕入鬼狱二道,则历时尤长,长劫受苦,何时能了,何时能休。万苦交煎,无处归投,无人救援,每一言念及此,不禁汗毛卓竖,五脏如焚。由此痛念六道轮回生死之苦,发勇猛心,誓求出离,如丧考妣之痛,如救头燃之急,而不敢稍有怠忽也。

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皆有生死,皆应出离。彼等与我,本同一体,皆是多生父母,未来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理有所亏,心有未安。况大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怨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忏除。积劫善根,难以成熟。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终堕偏小。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

既然我有生死问题,要求出离,一切众生同样有生死问题,也应令彼同皆出离,何以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同体故。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若不发普度众生之心,唯求自利,则有悖三无差别的同体之理,良心上也说不过去。况且大菩提心不发,外不合佛平等普度众生之心,因而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具体性。因而不能证诸法无生胜忍。大菩提心,即是智悲双运之心,智,上求佛道,悲,下化众生。若不发此心,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普利群生。若不发大心,无始恩爱缠绵,何能摆脱,无始怨愆,又何以化解。若不发大心,累劫罪业,难以忏除。累劫善根,难以成熟。修行之间,多诸障碍、违缘,纵修行有成就,也不过焦芽败种,权乘小果而已。不发大心,既有如是众多过失,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

然大心既发,应修大行。而于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

既发大心,应修大行,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何以故,一句佛号,人人会念,下手最易。能带业往生,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故最易成就。百丈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念佛有廿五位菩萨保佑,不遭魔事,故至极稳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故至极圆顿。印祖说:“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实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故简易直截,至极稳当,至极圆顿,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门矣。

所谓深信者。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大慈悲心,决无虚愿。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响必应声,影必随形,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此可不待问佛而能自信者也。况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横遍竖穷,当体无外。弥陀净土,总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往生传载临终瑞相,班班列列,岂欺我哉。

深信者,一信,释迦如来“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梵音声相,决无诳语。二信,弥陀世尊因地发四十八大愿,果佛今成,决无虚愿。三信,念佛求生之因,必感往生见佛之果,因果不虚,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四信理,吾人现前一念,即六识妄心。乃真如随缘而起,是为全真成妄,如全水成波。但此随缘妄心,亦不离真如本体,是为全妄即真。如全波即水。终日随缘,随缘是真如缘起,终日不变,不变是缘起性空。我心竖穷三际(约时间说),横遍十方(约空间说),竖横交彻,即法界体,其体无外。弥陀,(正报)净土(依报),总在我之心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往生传》所载,多有往生之人,临终瑞相分明,(如异香满室,天乐盈空等)班班列列,彰灼可考,岂欺我哉!

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如婴儿之思慈母,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如堕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恳切,一切境缘,莫能引转矣。

信心果真,愿乐自切。以极乐净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之心,自然深切,如求离厕坑,如求出牢狱。此为厌离行。以娑婆之苦,遥观彼极乐净土之乐,欣乐之心,自然恳切,求如思归故乡,如投奔宝所,如渴之思饮,如饥之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一句弥陀,是阿伽陀药)如婴儿之思慈母。(弥陀是大慈悲母)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即是怨家也)如堕水火而急求救援。此为欣求行。若能如此恳切,一切顺逆境缘,(顺境如五欲乐境,逆境如伤病苦境)不能引转彼念佛之信心矣。

然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唯专唯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乱矣。诚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有是理乎哉。

然后以深信愿之心,执持万德洪名,持一声是九品莲华种子,念一句是往生西方正因,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无间无杂,是为一向专念,久而久之,自成片段,进入一心不乱境界矣,诚然如此,若不能往生西方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有此理乎哉!反显决定能往生也。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

此段之文,阐明念佛法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与禅宗参话头真指人心,见性成佛修法难易作一较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难。何谓见性?离心意识参,至根尘迥脱,灵光迸露,顿忘身心世界,始为见性,故难。何谓作佛?不必离念,只要观佛依正,或持佛名号,即为作佛,故易。

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非以想念于佛,即为作佛耶。

引观经之文作证,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岂非想佛即是作佛也。

夫成佛是佛,理无二致。而见性作佛,难易相悬若是。岂非念佛较之参禅,尤为直截痛快也哉。一是祖语,一是佛言。何重何轻,何取何舍。学者但当尽舍旧习,虚其心,平其气,试一玩味而检点之。当必首肯是说为不谬矣。

一言成佛,一言作佛,语虽有异,理无二致。然而见性、作佛,难易天渊若此,岂非净宗念佛较宗门参禅更为直截易修也。况直指人性,见性成佛是祖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佛语,何轻何重,何取何舍,学者且莫存先入之见,但当尽舍藐视念佛,高唱 “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及“念佛一日,漱口三日”的旧习,虚其心,平其气,深思体味而检讨之,一定会点头许我此说为不谬矣。

石霜迁化,众举泰首座继席住持。时九峰虔为侍者,乃曰,若继住持,须明先师意。泰曰,先师有什么意,我会不得。虔曰,先师寻常教人,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万年一念去。其余则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泰云,此但明一色边事。虔云,原来未会先师意。泰云,装香来,香烟尽处,我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左右即装香,香烟未尽,泰即化去。虔抚其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举禅录唐代石霜庆诸禅师迁化,遴选继席住持一段公案,说明宗门彻悟之难,即使如泰首座参禅功夫能做到坐脱立亡,尚且因不解“石霜七去”(石霜禅师平常勘验学人的七去的机峰转语:1休去、2歇去、3冷湫湫地去、4一念万年去、5寒灰枯木去、6古庙香炉去、7一条白练去。)被石霜庆诸法嗣、侍者九峰道虔讥为未会先师意。对其继席住持提出异议。

曹山堂上坐,纸衣道者从堂下过。山曰,莫是纸衣道者么。衣曰,不敢。山曰,如何是纸衣下事。衣曰,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山曰,如何是纸衣下用。衣曰,诺,便化去。山曰,汝只解恁么去,不解恁么来。衣复开目问曰,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山曰,未是妙。

再举曹山本寂禅师(曹洞宗第二代祖师)勘问纸衣道者一段公案,证明大彻大悟之不易,纸衣道者,即唐代禅僧克符,(以平时喜著纸衣,世称纸衣道者),如曹山勘问他:什么是纸衣下事,就是问他己躬下大事是什么?纸衣回答: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意思是说,有般若观照之一裘在身,所观万法,自然就如如不动了。曹山进一步勘问:什么是纸衣下用。就是说,您体上说得还不错,但怎么样从体起用呢?纸衣道者应诺,(即是说可以)便要圆寂以显自己禅定功夫。曹山笑道:您只解这样圆寂化去,还不明白从空出假,游戏神通,不来而来,化度有情。纸衣道者又睁开眼睛问曹山道;我一灵真性不昧,但不假胞胎时,怎么样?曹山回答纸衣说,“这还不是妙”。为什么?灰身灭智,沉空滞寂,这是小乘伎俩,不解从空出假,学大乘菩萨,化度有情,怎能说妙。纸衣道者,只识体,不解用,即使能说走就走,当下化去,所以落曹山讥评:“未是妙”。

夫坐脱立亡,未明大法,固非了事,然其造诣工夫,殊非易易。果能回此一段精神,专心念佛,求生净土,当必稳得上品上生。岂更遭人检点哉。如纸衣进问,如何是妙。山答云,不借借,衣便珍重化去。噫,与其不借而借臭秽胞胎,何如不借而借香洁莲华。直以胞胎臭秽,莲华香洁而论,已自胜劣悬殊。况出胎隔阴,作主大难,而莲胞一敷,胜缘具足。此则日劫相悬,天地不足以喻其否泰矣。无怪乎永明大师,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此真语也,实语也,大慈悲心泪出痛肠之语也。学者幸勿忽诸。

此段是彻悟禅师对这二段公案的评论,说二人(泰首座、纸衣道者)一个能坐脱一个会立亡,由于未明大法,没有了却生死大事,然二位造诣功夫,已经很不容易了,若能回此参禅精神,专心念佛,求生净土,当必稳得上品上生,岂更遭人检点哉!如纸衣道者听曹山评论他,说走就走,这“未是妙”。就进一步问曹山:如何是妙?曹山答道:“不借而借”。意思是说,约体上说,是不借胞胎,以真如不生不灭故。约用上说,不妨借个胞胎,净如幻净土,度空华众生。但纸衣不能领会。便道声珍重,化去了。彻祖感叹道:啊!与其不借而借,未明大法,借个秽土臭胞胎,还不如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借个莲花为胎。胞胎臭秽,莲胎香洁,胜劣县殊啊!何况声闻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自力了生死,作主大难,怎如往生西方,莲胞一开,见佛闻法,胜缘具足,不历异生,决定一生成佛,较此方自力修禅,何异日劫相倍。净土修行一日,抵得过此土修禅一劫。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不足喻其苦乐之不同。无怪乎永明四料简中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这是永明大师真语实语,泪出痛肠之语,学人幸勿轻忽四料简的殊胜开示。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十方虚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国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报,是此一念情想合离。四大依报,是此一念动静违顺。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

此段文阐明现前一念之本质与功能,唯此一念,变现诸法。由于最初一念妄动,转本有智光,变为业识,妄分能所产生依正二报,末后返妄归真,于等觉后心,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入妙觉位。夫起妄之后,归真之前,不外乎此一念。十界诸法,唯此一念所变现。一念悟,随净缘,即现佛法界,一念迷,随染缘,即现九法界。十方虚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国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胎卵湿化)正报,是此一念情想离合,(情少想多,则上升,情多想少则堕落,情想参半为人道中生)四大依报,是此一念动静违顺(静顺国土依报胜,动违国土依报劣,所谓心净佛土净,心秽佛土秽是也)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也。

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

探索此一念,本是法界,念从缘起。以缘无自性,(缘起之法,自性本空)全体即是法界,故此一念,当体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本离四句,本绝百非,不可思议。天然具此威神,天然具此功用。

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

此明正念佛时横遍十方之相。(约空间说)今以此即法界体之一念,念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此约众生一边说)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此约佛一边说)这种境界乃我能念之心光,和所念弥陀之无量光,犹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

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

此明念佛时竖穷三际之相。(约时间说)三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克实而论,三际是不存在的,因它是众生虚妄的生灭心所现。真如无有生灭,所以不存在时间上过现未差别。故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何以故,三际同时,无前后故。

帝网珠光,难齐全体。南柯梦事,略类一班。

此引帝网珠光,南柯梦事为喻,令人易晓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之相。帝网珠光者,忉利天帝释殿前有一千颗牟尼宝珠缀成的圆形因陀罗网,通体透明,一珠之光,映照千珠,千珠之光,映照一珠,交光互映,重重无尽。此即《华严经》十玄门第七因陀罗网境界门,横遍十方之象也。但虽以帝网珠光为喻,也很难将横遍十方境界全部比况出来。南柯梦事者,唐李公佐,作《南柯记》略云:淳于棼,家广陵(今扬州)宅南有古槐,枝干扶疏,棼生日醉卧,梦至大槐安国,妻公主,为南柯太守二十年,生五男二女,备极荣显,后与敌战而败,公主亦卒,被遣归,梦遂醒。夕阳未隐,酒樽犹在。因寻槐下有一蚁穴,方悟槐安国南柯郡者,乃古槐下之蚁穴也。棼感人世倏忽,遂栖心道门。夫棼二十年荣贵,一梦之顷,然则所谓时间有何长短可得也。今以南柯梦事为喻,不过令人悟知竖穷三际仿佛如此耳。

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当,终必全身受用。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如或未能,但当任便观察,随分受用焉耳。

此竖穷横遍,乃华严事事无碍法界之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当仰信,直下承当,必可全身受用。参学事毕,不须再行参访,己躬大事(所谓明悟自性)已经成办也。如果未能直下承当,则当慢慢观察体会,随分随力,取得受用耳。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

此段文阐明业与心之互动关系。命运可以改造的原理。命运如何改造?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故。心为何不能转业,心力微弱,而业力强,心力不胜业力,则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不受心力支配,反过来,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因为造业之心,也是常住真心,心与道合,吃素念佛,即能转业。改变了原来业力运行轨迹,命运得到改善。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心力弱,业力大,不能扭转原来业力运行轨迹,只得任运作业受报,(作是因,受是果)即为业缚。命运仍归由业力所支配。

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

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正由唯业所感故,现前境界,当来果报,皆有一定。但这不是上帝给与,也不是佛菩萨给与。乃业能缚心故。正由唯心所现故,人定胜天,人有主观能动心,也可改造命运,现前境界,当来果报,亦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比如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之时,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无为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由一定转为不定。

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

又:心能转业,正当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仍旧业能缚心,前境来报,卷土重来,不定又转为一定。如王某原来持斋三年,因患病,退失道心,将欲开荤,一友规劝不听,将三年持斋功德,立据卖给其友,夜梦冥使勾命,谓汝10月之前,早已寿应尽矣,缘持斋功德,延至今日不死,今汝欲开荤,寿命反透支矣,立欲勾去,王某乞冥使宽限半天,向友退钱讨还字据,不卖持斋功德可乎,冥使允之,梦醒,赴友人家,具道其事。其友回答:我于买斋当日,已向佛前焚疏回向矣。王某大悔无及,立为冥使勾去。

然业乃造于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而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如吾人即今发心念佛,求生极乐。或观依正,或持名号,念念相续,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极,则心能转业。而前境之娑婆,转为极乐。胎狱之来报,转为莲胞。便是乐邦自在人矣。

此段明业造于既往,已无可如何,但发心改过迁善,主动权在我,造善业转恶业,不由别人。如发心念佛,求生西方,或观佛依正,或专持名号,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合之其极,则心力强,业力弱,即能转业,前境之娑婆,转为极乐。胎狱之来报,转为极乐之莲胞。便为极乐国中人矣。

若正恁么时,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与佛合,则业能缚心。而前境仍旧,来报依然,还是忍土苦众生也。

此明心若退悔,心不与佛合、道合,则业仍能缚心。正当前境来报定而不定,向好处转化时,若其心失于观佛依正或持佛名号的观照,或生退悔,心不与佛合,则业仍能缚心,前境仍旧,来报依然,恢复原状,仍是娑婆世界的苦众生也。

然则我辈有志出离,求生净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奋然而发也哉。

结末,勉励之词,命自我立,人定胜天,然则我辈有志出离,求生净土之人,可弗猛然省悟,奋发自强也哉!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习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每定将成,多为鱼鸟所惊,因发恶愿曰,吾他日后,当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食鱼。后非想定成,遂生天上,寿八万大劫。天报既终,遂堕为飞狸,入林水以食鱼鸟。此恶愿也,与性相违,尚有大力用,八万劫后能满,况称性之善愿乎。

净土念佛一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尢以愿为最重要,承前启后,居于枢纽地位。无愿之信,不名真信,无愿之行,不名真行,凡有愿者,终必能成。如郁头蓝弗,外道也。所发之愿,(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食鱼)恶愿也。夫恶愿违于法性,尚有大力用,八万劫后能满,况称性所发之善愿乎。

神僧传,载一僧于石佛前,戏发愿曰,如今生生死不了,愿来生作威武大臣,后果作大将军。此戏发之愿也,尚终得遂,况至诚所发之愿乎。

僧于石佛前戏发愿曰:如今生生不了,愿来生作威武大将军,后果实现。夫此戏愿也,尚能成就,况至诚所发之愿乎。

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佛果,先结人缘,汝虽明佛法,其如无缘何。其僧曰,我即终于此乎。傍僧曰,吾代汝为之。问其僧有何所蓄。曰,无他,仅余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变价置买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鸟昆虫甚多之处,置食于地,复教以发愿。乃嘱曰,汝二十年后,方可开法。其僧如所嘱,至二十年后始开法,受化者多少年,盖皆受食之禽鸟昆虫也。此愿力之不可思议也。尚能以他人之愿,摄彼虫鸟,脱异类而入人道。岂自愿不能自度耶。

夫愿力不可思议,尚能以别人愿力,摄受彼禽鸟众生,脱异类而入人道,岂自发愿而不能自度耶!从此则公案,无愿不成,可以谛信不疑矣。

佛以四十八愿,自致成佛。而我所发之愿,正合佛摄生之愿。此则直以发愿,便可往生。而况佛有不思议大慈大悲。如莹珂,酒肉无择之人,后阅往生传,每读一传,为一首肯,遂断食念佛。至七日,感佛现身慰之曰,汝阳寿尚有十年,当好念佛,吾十年后来接汝。珂曰,娑婆浊恶,易失正念,愿早生净土,承事诸圣。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后来接汝,三日后果得往生。

阿弥陀佛因地发四十八大愿,愿愿度生,誓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今果佛已成,所愿定然不虚。我发愿求往生。正合佛摄生之愿,岂有不感应之理,如莹珂,破戒之僧,后悔过念佛,尚蒙现身摄受,欲早生净土,亦允破格接引。佛大慈悲,既慈悲莹珂之辈,岂独不慈悲摄受我乎。

又怀玉禅师,精修净业。一日见佛菩萨满虚空中,一人执银台而入。玉念曰,吾一生精进,志在金台,今胡不然。银台遂隐。玉弥加精进,二十一日后,复见佛菩萨遍满虚空,前持银台者易金台而至,玉遂泊然而逝。

台州怀玉禅师临终,欲佛金台接引,始肯往生,就佛银台易为金台接引。虽怀玉禅师转加精进有以致之,佛大慈大悲实为主要因素。

刘遗民,依东林,结社念佛。一日想念佛次,见佛现身。刘念曰,安得如来手摩我头乎,佛即手摩其头。复念曰,安得如来衣覆我体乎,佛即以衣覆其体。

佛之慈悲,无所不至,刘遗民求佛摩其头,佛即手摩其头,欲衣覆其体,佛即衣覆其体。慈母满婴儿之求,不足况其万一矣。

呜呼,佛之于众生,无所不至,真可谓大慈悲父母矣。欲速生即令速生,欲金台即易金台,欲手摩头即摩头,欲衣覆体即覆体。佛既慈悲一切众生,岂独不慈悲我乎。佛既满一切众生之愿,岂独不满我之愿乎。大慈悲心,无有拣择,安有此理。是以真能发愿,则信在其中。信愿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愿行三种资粮,唯一愿字尽之矣。

佛大慈悲,直是凡有所求,终必满愿。欲速生,即令速生。欲金台即易金台。欲手摩头,即摩头,欲衣覆体,即衣覆体。佛既慈悲一切众生,岂独不慈悲我乎。深信佛大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有拣择,只要发恳切之愿,则信自在其中,持名之行,自然万牛莫挽矣。然则信愿行三资粮,唯一愿字尽之矣。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

世间最可珍重者,莫过于精神,(即念头)为什么?一个人若作事,不能念头集中,任何事情也干不好。何况了生死大事。世间最应爱惜者,莫如光阴,时光若流水逝去,不再回返。《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尽夜。”古人云,“尺璧非宝,寸阴是兢。”说一寸光阴比径尺之玉璧更宝贵。故当珍惜,切莫浪掷时光。若作无益于身心之事,如赌博冶游,既劳其神思,又浪费光阴,甚无谓也。当及早觉悟,栖心道业。又:念头净染,为上升堕落关键。一念净,佛界缘起,一念染,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人命苦短,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息不来,即为后世,岂可不爱惜乎!

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熏修净业。倘置佛名而别修三乘圣行,亦是浪用精神,亦是千钧之弩,为鼷鼠而发机,况造六凡生死之业乎。倘置净业而别取权乘小果,亦是虚度光阴,亦是以如意宝珠,而贸一衣一食,况取人天有漏之果乎。

若知念头之重要,实为升堕所系,则不乱起缘念。十界之中,缘念佛界最好,则念念执持名号。如何是不虚度光阴,则刻刻熏修净业。倘弃佛号不念,而去修三乘(菩萨、缘觉|、声闻)圣行,亦是千钧之弩,为一鼷鼠而发,得不偿失,何况造六凡生死之业。倘放下净业而取权乘小果(声闻四果)亦名虚度光阴。亦是如意宝珠去交换一衣一食,得不偿失,何况取人天有漏之果。佛称三世怨也。

如是珍重,如是爱惜,则心专而佛易感,行勤而业易精。果得真生净土,亲见弥陀,时承开示,面奉慈音,妙悟自心,深证法界。延一念为长劫,促长劫为一念,念劫圆融,得大自在。得非自食其珍重爱惜之报乎。

此段总结之文。如是珍重念头,如是爱惜光阴,而专恳持名,念心专故,则易感佛,净业易成。果得往生净土。亲见弥陀,时承开示,妙悟自心,深证法界。(法界即自心异名)三际一如,延一念为长劫,促长劫为一念,念劫圆融,得大自在,,岂非自享其珍重爱惜之报偿乎。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炼,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

修学佛道,若按通途法门,必须循信解行证顺序进行,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轨辙,所以见道之后,才能起修,何谓见道,即是识得本具真如佛性。若依教下,如天台、贤首、相宗必须大开圆解,如天台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处,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得旋陀罗尼,是名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须直透重关,(即达到不可以心思言议的向上一著境界。)如庞蕴居士闻马祖道一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当下玄解。又如大慧宗杲闻圆悟克勤“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乃大彻大悟,夫大彻大悟,非依稀仿佛也。开圆解后,方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炼,不免堕坑落堑,走入歧路。

唯净土一门则不然,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也。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必别求悟门也。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须开解,弥陀经释尊金口诚言有世界名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的“二有”指示,但信愿持名,即得往生,乃如来亲知亲见境界,三彼三乘贤圣所知,念佛求生,以佛知见而为知见,故不必开解,即可起修也。

余门修道,必悟后依法修习,摄心成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所发之慧有胜劣,所断之惑有浅深,然后方可论其退与不退。唯此净土门中,唯以信愿之心,专持名号,持至一心不乱,净业即为大成,身后决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转。

余门修道,悟后起修,必须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发慧有胜劣,断惑有浅深,方可论其退或不退。以台宗教道论:圆教七信断见思惑,超凡夫位,得位不退。(六信尚有退转,如舍利弗居六信时,曾行菩萨道,因乞眼因缘,退大向小)圆教八至十信,破尘沙惑,不退大乘度生之行,即行不退。圆教初住已去破无明惑,念念契入中道,得念不退。所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是也。念佛法门则不然,但信愿专恳持名,临终定必往生,一得往生,即可不历异生,不退成佛矣。

又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能障道,则进修无路矣。修净业者,乃带业往生,不须忏业。以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

此将通途法门与净宗特别法门在忏罪方面作一比较,更显念佛一法简易殊胜。

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能忏除,即会障碍修行。故须忏除业障,(忏法有三种:一作法忏,二取相忏,三无生忏。)若不忏除业障,即能障道。净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乃带业往生,故不须忏业,以念佛时,已念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

又余门修道,须断烦恼。若见思烦恼分毫未尽,则分段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同居国土。唯修净业,乃横出三界,不断烦恼,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则生死根株便永断矣。

余门修道,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了生死,若见思烦恼丝毫未尽,(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则分段生死不断,不能出离此方同居秽土。只有修净业,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故不须断烦恼。乃横出三界,从此同居,生彼极乐同居,一生彼土,则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根株永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  

 张秉全居士:彻悟禅师语录卷上2 

 张秉全居士:净土生无生论会集辑要4 

 张秉全居士:净土生无生论会集辑要3 

 张秉全居士:净土生无生论会集辑要2 

 张秉全居士:净土生无生论会集辑要1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七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六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五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四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三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二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