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自我教言》讲记(七)


   日期:2011/7/1 13: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我教言》讲记(七)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识闻思修行!

    今天学习自我教言第十六颂:

    不能希求有三种:不求富人之财物,
    不求高贵之地位,不求华丽之衣饰。

    作为一个修行人,作为一个好人,作为一个善人,平时不应该过度希求的有三种。第一个就是“不求富人之财物”。我们不能总是贪图他人的财物,尤其是不能贪图富人的财物。富人有很多钱,具足了很多拥有,但这是他自己修来的福报,我们应该随喜,不应该嫉妒。人家住别墅,自己也想住;人家开宝马、开奔驰,自己也想开。“我也希望像他那样,我也应该这样。”自己也希望、欲求这种生活方式,这都是不合理、不如法的。作为一个富人,他有他的生活与生存的方式,他有他的一些责任与义务。你作为一个穷人,你有你自己的生活与生存方式,你有你的一些责任与义务。各过各的日子,各尽各的责任,各尽各的义务,这是做人的标准,也是一个修行人应该保持的一种状态。

    世上有富裕的人,也有贫穷的人,很难平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缘起就是这样,万法就是这样,就是有高低、有贵贱、有好坏、有善恶。没有这些的话就不是缘起了,就不是万法了,也不正常了。这个问题谁也解决不了,佛也解决不了,这是众生的业力。每个人都有业,有共业,有别业。我们都投生为人,都转生到中土,这是我们共同的业,也是共同的福报。

    但是我们这些人,尤其是生于中土的这些人,也有各自不同的福报和业果,都过着不同的生活,都感受着不同的业报。应该各受各的业果,各了各的缘分,互不干涉,各过各的日子,各尽各的义务。这就是人应该过的日子,人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应该做一个好人,做一个真诚的人,做一个修行人。

    有的人非常有钱,但是非常贪心,也非常吝啬;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非要过贫穷、普通的日子,在我看来这也是错误的。我认为,既然你有这个缘分,有这个福报,就应该享受这些,该花的花,该了的了;不应该吝啬不舍,应该一切随缘。若是没有这个福报,没有这个缘分,也不要追求,也不强求。很多人不是这样,非常执着,还误认为这是一种做人的标准,一个良好的习惯。

    佛、菩萨也讲过,有的贫穷者也是一种贪。自己本来没有钱,根本没有这个福报,还非要买房子、买车,到处旅游,拼命赚钱,非要过富翁那种华丽的生活。这是你该做的事,是你该过的生活吗?这样做就是给自己增加压力,增加烦恼!非得要这样吗?没有条件就没有条件,没有钱就没有钱。到处借钱,还不上就着急上火,我看没有必要。过平平淡淡的日子,多好啊!

    人一生的快乐,不是体现在房子上,不是体现在车上。你有一套房子,有一台破车就快乐、幸福了?就解脱了?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了?不可能吧?人就是这样,就是虚荣,装嘛!以上两种做法都是过分的,都是不正常的。

    作为一个正常人,尤其是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缘就结什么样的缘,结什么样的缘就了什么样的缘,一切随缘去做。有钱不花是问题,没钱非得花也是问题。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应该做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做一个修行人。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差不多就行了。佛讲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一切都是因缘果报。所以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没有什么可自卑的,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佛讲平等,就是有钱、没钱一样,有权、没权也一样。具有平等的心,平衡的心态,才是真正的解脱。

    人一生的快乐和解脱,与这些物质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能贪图钱财。若是你没有一定的成就,没有一定的定力,钱财就是个障碍,就是个祸害。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若是你有很多钱财,有很大的势力、权利的话,这些肯定会带来很多的灾难、烦恼与痛苦。

    从出世间、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若是你太有钱了,就会变成修行的障碍。现在很多人都爱着急:“为了上师三宝的事业,我得赶紧赚钱、买彩票;我要中五百万,然后拿三百万、四百万来做上师三宝的事业。”如果你真有钱了,肯定做不到这些,因为你对钱的贪着还没有断除。现在你发心挺好,但是钱真正拿到手了,你就舍不得了。就开始什么都要了,就想享受了——到处旅游,到处消费。然后就想:我有这么多钱,该做什么呀?想做这个,想做那个,忙得不得了。若是你真的没有看破、放下,没有一定的定力,那就完了,钱一定会把你压死。

    以前有个故事,说有两户人家挨着住。一户人家特别贫穷,两口子靠卖豆腐维生;另外那户人家做好多好多生意,非常富有。但是有钱的富翁,每天都特别苦恼,总是愁眉苦脸,没有开心的时候。旁边卖豆腐的夫妻俩,每天又唱又跳,日子过得非常开心、自在。那个富翁就想不通了:我这么有钱,手下有这么多人,但是我一点点都不快乐,一点点都不幸福;隔壁卖豆腐的夫妻,每天靠赚一点点钱过日子,跟我比就是一无所有,可是为什么那么开心、快乐,那么幸福呢?他就去问别人,那个人跟他说:“你明天把三十两银子扔到他们家院子里,然后你就知道答案了。”

    这个富翁晚上就把三十两银子偷偷放在隔壁的院子里,第二天被卖豆腐的两口子发现了。他们想不通,这银子是怎么来的啊?然后就偷偷藏着、守着。接着又开始想,这钱应该怎么花,应该去做什么生意。每天都考虑、忙活这些,原来的唱啊、跳啊都没有了,再也听不到、看不到了,再也没有以前自在、快乐的生活了,只剩下痛苦与烦恼。那个富翁才知道了:“哦,原来我不快乐的原因就是有财富!”

    美国有个富翁也说过,他有很多钱,但是他一点点也不快乐。真的是这样!作为一个修行人,财富是修行最大的一种障碍。很多大企业家、大老板,有权、有钱的人,他们也不是不想解脱,也不是不想学佛,但是他们没有这个机缘,发财了以后,想放下但还放不下,想坚持但还坚持不了,痛苦得不得了。若是没有看破,没有放下,没有真正的、殊胜的成就,这些钱财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相反,只能给我们带来祸害与灾难,带来烦恼与痛苦。

    如果你开悟了、证悟了,能够看破了、放下了,那个时候黄金和牛粪等同,手掌和虚空等同。那个时候是无碍的;但这之前钱财对修行来说是一种障碍,而且是最大的障碍。有钱人能够真正进入佛门,能够真正用心学修是很难的,特别不容易。

    临终的时候也是,钱财是最大的障碍。以前有好多好多公案,很多亡灵都没有离开,有的转生为饿鬼,有的转生为傍生,就是因为贪着钱财。

    有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一位喇嘛,他没有别的,只有一个木碗;但是那个碗的木质非常好,他非常喜欢那个木碗。临终的时候他也没有放下木碗,后来转生为一条蛇,缠在那个木碗上。人在临终的时候,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些亲人、财物,这是往生、成就最大的障碍。

    第二个是“不求高贵之地位”。作为一个修行人,作为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不应该去追求那些名声、权力和高贵的地位。若是自己有这个福报,有这个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这些;否则你再去求,再去贪图也没有用!我经常跟大家讲,做事情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连自己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到,还想做大事?这都是不正常的。

    做好人,在哪都可以做;做好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可以做;做好人,应该以普普通通的身份做。若是有高贵的地位,有一些大的名气,你不一定能做个好人。不说作为一个修行人,你仅仅想做一个一般的好人,想做一个善人,都不应该希求这些高贵的地位或是名声。

    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过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然后去做一些善事,做一些好事,我看这很符合实际。作为一个修行人,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的修行和智慧,更不能追求这些;若是有一定的修行和智慧,有地位、有名气、有才能,怎样都可以。因为这是一种工具,一种资粮,你可以利用这些去弘法利生。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的修行和智慧,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些还是没有的好,还是不接触的好;因为这都是造恶业的平台,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有这些,造业会更狠,因为有力量啊!有了这些,做善业有力量,造恶业也有力量。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不应该追求这些名声、地位。若是自己命中自然有这个福报,有这个缘分,也不用逃避;若是没有也挺好。

    第三个是“不求华丽之衣饰”。作为修行人,平时的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不能太过分,应该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地。若不是为了表法,而是为了自己的美丽,为了使自己显得好看一点,经常抹这个、画那个,就没有意义了。现在在内地有好多好多这种情况:今天觉得黄色的头发好看,就把头发染成黄色的;明天觉得不好看,又把头发染成红色的;后天又不行了……每天都做美容、化妆……浪费时间、浪费钱财、浪费资源!太虚伪了,太假了,一点点也不好看,但是很多人都愿意搞这些。

    如果有一个清净的发心,是为了庄严坛城,是为了表法也行。但是很多人发心、目标并不是这些,而是为了使自己显得好看一点,显得年轻一点,然后出去唬弄众生,忽悠众生。把自己弄得好像挺华丽,挺美丽,但本身并不漂亮。这样做有用吗?还有的人今天觉得西藏的装饰品好,弄了几个;过了几天又觉得不好看,然后又弄其它族的装饰品。过几天又觉得不好看,又去买印度的,或者韩国的装饰品。衣服也是,今天穿这样的,明天又穿那样的。有的人老换衣服,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整天都在换。修行人不应该这样!

    第十七颂:

    不能诽谤有三种:不谤众望所归者,
    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己善知识。

    “众望所归者”,就是大众寄予希望的人。那些上师、善知识,包括领导、高官,也是众望所归者,好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每一个大德,每一个善知识,每一个上师,都有好多好多有缘分的众生、眷属、弟子。他们是人天的福田,人天所有众生解脱的期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好多人都崇拜、赞叹他们。如果你诽谤他们了,不是伤害一个人,而是与他有关系的眷属、弟子都会受到伤害。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对自己也不会有好处。肯定会在无意当中给自己带来危害,带来麻烦,也许会给自己带来灾难。修行上更不用说了,诽谤佛,诽谤菩萨的罪过,超过杀害三界所有众生的罪过。因为前几天也讲过,这些真正具德的上师和善知识都是佛菩萨的化现。

    佛快要涅槃的时候,阿难哭泣地说:“您涅槃以后,谁来救度我们,谁来做我们的怙主,我们依靠谁呢?”他非常伤心地请求佛不入涅槃。佛安慰他,同时也说了:“我可以化现为很多上师、善知识来度化你们;将来所有具德的上师、善知识都是我的化现。”莲花生大士也亲口说过,将来所有的上师都是他的化现。这个世界第一佛是释迦牟尼佛,第二佛是莲花生大士,两尊佛都这样说过。

    因此,若是你诽谤上师,诽谤善知识,实际就是诽谤佛,诽谤菩萨。不管是从世间的角度,还是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你对这样的人进行了诽谤,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会造极大的恶业。

    “不谤他人买卖物”。有的人就是爱管闲事,爱插嘴。一有时间就逛街,到这个市场,到那个超市;然后问这个价格,问那个价格;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这个太贵了,那个太便宜了。根本不想买,也没有钱,然后还到处宣扬。就是无事生非,没事做么!人家做买卖也不容易啊!有一个人来了,想买这个东西,又开始插嘴,说别的地方比这个便宜,以前有什么什么优惠。就这样故意或者无意当中损害别人,伤害别人。他们做买卖是他们的事,没有你的事。有的人就是这样非常爱诽谤他人的买卖物。自己打妄语,说绮语,同时还说离间语、恶语,所有的口业都犯了。

    你说了别人不悦意的话,这叫恶语。本来买卖双方谈得很好,因为你一插嘴,双方都大失所望了,这叫离间语。然后你说些没有用的,就是绮语。你不可能了解那么多,里面肯定有夹杂,这些都是妄语。同时犯了这么多的罪业,还伤害对方,影响了双方的买卖。

    “不谤慈己善知识”。那是当然的,但是有的人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不仅没有一点点感恩心,而且还诽谤慈悲自己的善知识。作为菩萨,作为上师、善知识,不是很容易的;但是没办法,也得忍啊!我们讲忍辱的时候讲过一种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邪行就是诽谤、侮辱、诋毁。

    我们若是懂点道理,有点良心的话,即使做不到知恩、感恩、报恩,但是最起码也不能诽谤,不能诋毁,不能伤害吧?这些具德的上师、善知识,他们才是真正慈爱我们的,才是真正对我们有恩的人。他们对我们的恩德远远超越了父母对我们的恩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的父母亲,只能给我们今生的、暂时的一些利益,无法能够给我们究竟的解脱。但上师、善知识们,能给我们永恒的快乐,究竟的解脱。现在很多人真的没有良心,真的不懂道理。

    上师、善知识多不容易啊,凭什么这样对待你,慈悲你,帮助你?之前你们之间既不是朋友,也不是亲戚,也不认识,但是他们以慈悲为怀。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众生都一样,所以我们才得到了他们的帮助与加持,得到了佛法的利益,因此我们应该感恩他们,不应该诽谤他们。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自我教言》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自我教言》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