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冬吃苦,把肾补


   日期:2011/12/23 9: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凡是烧得好吃的菜,你细细地去品,多半能品出一丝丝苦味来。一道真正的美食,只有香、辣、甜、酸这些讨人喜欢的味道是不够的,必须要掺杂一点苦味,滋味才会醇厚,才会让人有余味绵长的感觉。

  五行中,火有温暖升腾的特性,苦味属火,但苦味又属阴,它是阴火,就像炉膛里烧剩下的灰烬,有余温的时候有一点烘干的作用,完全冷却以后如果不把炉灰掏空,新火就烧不起来。所以,苦味的东西分两类:一类是苦温的,例如咖啡、红茶,祛除湿气的作用比较强,就是中医所说的“燥湿”;一类是苦寒的,例如莲子芯、绿茶,有清热、泻下的作用。

  苦味入心和小肠,能泻心火和小肠火。凡是清热泻火的药,都有苦味。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苦瓜和黄连,专门解决口舌生疮、心烦失眠这类心火上炎的问题。小肠火其实也是心火,心火下注到小肠,传到膀胱,导致小便黄、疼痛,这种情况小孩比较常见,也要用苦味的药来治,比如黄连。

  火生土。苦味属火,而脾胃属土。苦为阴火,脾为阴土,所以苦味对脾有好处。尤其是苦温的食物。脾怕湿,苦温的东西正好可以燥湿。用火烧过的食物就会变苦,而且是苦温的,这种食物就能健脾消积食。

  有一个著名药方叫做焦三仙,是把山楂、麦芽、神曲这三味药炒焦后制成,治疗积食特别灵验。烤馒头片、锅巴,这些用火烤过的东西,都是苦味的,都有健脾助消化的作用。

  什么人不能多吃苦味?胃液不足的人,比如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胃病的人,大吐大泄之后,或者吃了过多的辛辣食物,也有可能胃液不足。于是胃部虚火,使人感到胃里隐约有火烧一样的痛感,这种人常口干舌燥,爱喝凉水。

  胃液不足的人,要少吃苦味,因为苦为阴火,胃为阳土,苦味会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喜润恶燥,所以苦味的东西吃太多会败胃口,伤胃津,甚至引起胃痛。如果遇到这样的急性胃痛,马上喝点糖水就能缓解。长期胃液不足的人,吃微甜味的食物就可以滋养胃液,比如银耳羹或者麦冬粥,都是很好的选择。

  火克金,肺和大肠属金。苦味入肺和大肠,起到泻的作用,清热降火。如果肺热咳嗽,苦味可以止咳平喘,比如百合和苦杏仁等。苦味入大肠,能泻大肠湿热,缓解便秘,比如大黄。

  夏天属火,人的心火也旺。这个季节是不是应该多吃苦味的东西呢?不是的。除了长夏之外,夏天反而不要多吃苦味,除非你确实出现了心火上炎的症状。

  为什么?夏季心火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夏天是生长的季节,心火就是要烧得旺一点,给身体多提供一些动力,才能促进新陈代谢。

  苦味是泻的,通过泻下的作用来降心火的,相当于釜底抽薪。正常的心火,就是心阳,是人体最宝贵的热能来源,岂能随便泻?

  夏天如果害怕心火过盛,不要吃苦味,而是要吃一点酸味。为什么?酸味平心火,不是靠泻,而是靠补,补的是肝阴,肝阴足了,心阴就足,就不怕心火烧过头,这相当于在锅里多加点水,这样下面的火再大也不会烧干了。

  什么季节最适合吃苦味呢?是冬季。因为水克火,冬季属水,是最缺火的季节。冬天当养肾,吃点苦温的东西,苦温主坚,燥湿利水,有强壮肾脏的作用,比如羊肉就是苦温的。苦温又是阴火,不会灼伤肾阴。就像把捏好的泥人放在烧过的炉膛里慢慢地烘干,既不会烧焦,又能把泥人烧硬,更不会变形。

  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日常饮食中,苦味太重的东西,不可多吃。事实上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单纯苦味的也极少。也许只有咖啡和茶是个例外。咖啡、茶,也不是纯粹苦味的,只是苦味相对比较重。为什么可以天天喝呢?因为咖啡和茶是必须要冲泡的,用的量很少,喝的时候还加了大量的热水。苦有燥湿的作用,加水一起喝就能避免伤津。苦还有清热的作用,用热水冲泡就减少了寒凉。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掌握了喝咖啡和茶的学问。如果你阴虚火旺,体内缺水,就要少喝咖啡,更不要喝浓咖啡。如果你体质虚寒,就要少喝绿茶,更不要喝冰绿茶。

  单纯苦味的东西不多,但我们每天吃的苦味可不少,大多数食物都带有一点苦味。苦味最适合与别的味道掺和在一起,发挥协同作用。这不仅增强养生的功效,有了苦味打底,还更能凸现其他味道的香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