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于丹:家庭是塑造一个人最好的地方(之二)


   日期:2012/2/8 8: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完成大学学习,走上社会,很快这些孩子会有他们的家庭。有时候我跟大家开玩笑说,现在的孩子不光是说学习问题让人操心,你现在还不是禁止他谈恋爱,就是你让他谈恋爱他有时候都不会恋了。因为两个独生子女家庭被呵护起来的孩子,好起来的时候如胶如漆,吵起来的时候心里头都有天大委屈。女孩指责男孩经常会说,你为什么不像我爸那样对我,我爸从前一直都是怎么怎么做的。男孩就会理直气壮的说,那我妈还怎么怎么对我的呢,你为什么不像我妈那样对我?这也不是说笑话,因为他们习惯于那样被对待。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进行家庭教育?再下一代独生子女又怎么样?所以我说关于伦理、价值,一个人人格的铸就,这起自于家庭教育,这是我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地方。


    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建立一个孩子充分的想象和自信的地方。学校、社会教育都只能以学科出发,以知识出发去进行一种对象化的教授。而只有在家里,每个家长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喜欢什么,知道自己的孩子长项短项都在哪儿。偏科的孩子一定不是好孩子吗?我们今天面对的什么是人才?有的时候我很遗憾,单纯信任一种专业化教育,有的时候会把一个天才教成庸才。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天才,带着他的奇思妙想。但是他的想象力受到鼓励吗?他的兴趣受到尊重吗?他个人的潜能被敏锐地发现了吗?

    这一切责任在他的父母!指望着老师从一个班30、40个孩子去发现并且捕捉而且鼓励每个孩子不可替代的优点,这几乎是一种奢望。再好的班主任也做不到,但是每个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有理由把他当成世界上的唯一。他的气质、他的兴趣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我们不见得要求一个孩子每一门的功课都是平均分,你可以去发觉他与众不同的那种独特的灵敏度。作为克服缺点,有的时候我觉得不如说扬长避短。一个人的短处可以避开,把他的长处发挥出来。

    好多人都问我,说《论语》这么枯燥的东西,你什么时候开始背的?我还真没有背过。我从小到大都没人让我背过,而到现在我也不会背《论语》,只是大人给我讲。也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爸爸带我出门,只要有朋友聚会,爸爸就跟我说,你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去数数今天有多少叔叔阿姨,这里有多少老师?我就数一圈,回来可能算出有8个半老师还是有7个半老师。然后爸爸说其实这个“三”不是固定的数字,就是说你会有很多老师,你去挑挑,就看看谁是老师。然后再看一圈,觉得有一个阿姨对谁都好,照顾这个,呵护那个,特别好。一个叔叔,说话高门大嗓的,随地吐痰,这个不好。后来就跟爸爸说,那个阿姨是老师,那个叔叔不是老师。我爸爸就说,那阿姨就是老师,这就叫见贤思齐,你得跟他一样好,那叔叔也是老师,这叫见不贤则内自省,你觉得他做得不好吧,你就问问自己,哎呀,我会不会也那么不好,所以他也是个老师。那个时候我就会跟大人说,我才不会像他那么做,那么做都不好啊。爸爸就说是啊,你看孩子看着都不好,就是因为有人看觉得不好。但是一个人的时候呢?中国人为什么说君子慎独,一个人的时候你会不会这么做啊?有的时候呢可能大人说了一半我就跑了,我从来没有被揪回来坐在那儿,说还没说完,背着手听完,没有,跑了就跑了,下回不知道是吃饭、玩,什么时候又捡起一个话题,又说起来了。对我来讲,我是家庭教育的受益者,我很庆幸我出生在文革的末期,在外面一片批林批孔的时候,我们家也没人要求我背过《论语》,但是不停的有人在给我讲这些道理。这其实就是一个家庭的习染,因为他知道一个孩子的优与劣。

    国家图书馆的老馆长任继愈先生,在去世之前跟我聊天。这位93岁的老人当时跟我说了一段话,我记忆犹新。他说我们现在最大的悲哀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推行标准答案。老师发给小朋友一人一块小圆饼干,小朋友咬一口举起来说,这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月牙。任老说,我如果说这是小船行不行?我如果说这是人剪下来的指甲行不行?我为什么非要说它是月牙呢?所以任老当时说,如果连小孩子,幼儿园就习惯什么叫标准答案,他这一辈子怎么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呢?

    任老这段话其实挺发人深省,某种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是社会化教育的一个平衡器,社会教育要求不讲标准答案是不可能的。到了小学、到了中学、到了高考前我们还不讲标准答案吗?如果说社会教育给学生的是一种确定性价值的认可,那么家庭教育给孩子们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价值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跟社会教育形成的平衡系统才能够真正塑造起来一个健全的人。所以我说家庭教育的第二个意义是因材施教,真正能够开发一个孩子对象化的潜能。

    第三,我认为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是使这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一个孩子有爱、有自信、有梦想,不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轻易妥协,这种教育也许要伴随他终其一生。一个家庭教育最好的状态,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以言语或行动施教,而是一个家庭中的循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说家庭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呢?是父母,甚至是祖母祖父都在随着孩子与时俱进,一起成长。所以我说家庭教育是循环教育,它有长辈对晚辈的教育,也有晚辈对长辈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晚辈处于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处于一个超音速的时代,他们在说他们自己的语言,有他们的游戏方式,他们不应该紧紧承载大人的斥责,说现在的孩子没出息,一代不如一代,这只会形成一种逆反。为什么长辈不向晚辈学习呢?所以我觉得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元素是长辈向晚辈学习,学习一种开放的态度,一种成长的生命状态,让这个家庭保持一种蓬勃新鲜,大家一起去淘气,大家一起去玩一个游戏,一起去郊游,或者一起完成一次颠覆性的行动。越多这样的DIY行为,越多养成全家一起其乐融融的行为,也许最后创造不了什么具体价值,但是在享受过程。完成一种开放态度,态度的建立永远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东西。爱是一种态度,融合是一种态度,平等和尊重也是一种态度。所以我想当家长能够向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就进步了。

    我越来越觉得,做家长的人应该心怀敬畏,不敢轻易地斥责孩子说,你这叫瞎说,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你赶紧停下这种愚蠢的行为。我们到底有多少自信敢轻而易举对孩子说这句话呢?有的时候我们因为不懂而粗暴,有时候我们因为学习而谦卑。家庭教育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载体,它使家里的每个人拥有自信,拥有从容,拥有成长,拥有面对未来的态度。所以这种循环使一个人真正成为最好的自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于丹       家庭)(五明学佛网:于丹       家庭)  

 惟觉法师: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悟光法师:密教思想与生活 密教与家庭生活 

 于凌波居士: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其它法师:如何处理家庭危机(大愿法师) 

 仁焕法师:家庭伦常道德是根本 

 仁焕法师:家庭果报现前 

 仁焕法师:佛法与家庭 

 仁焕法师:家风好家庭才好 

 仁焕法师:关于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