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佛陀如是说(教诫新嘎喇经)


   日期:2012/2/8 22: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篇

佛陀如是说

佛陀在世时,虽然孜孜不倦地说法教化了四十五年,但却从来没有写过任何一本著作。所有的佛经都是在佛陀入般涅槃后,由其弟子们结集、传诵出来的。

古代的圣者们将佛陀一生中所教导的法义汇编为五部:篇幅长的经文编集为《长部》,篇幅中等的经文编集为《中部》,按内容分类的经文编集为《相应部》,与数字有关的经文编集为《增支部》,其余的诗偈、论文、故事类则汇编为《小部》。这五部就是佛经的总汇,称为《经藏》。

您想知道佛陀到底说了些什么吗?您想知道佛陀是如何教导在家人的吗?

请聆听佛陀如是说——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教诫新嘎喇经

(Siïgàlovàdasuttaü)

本经译自巴利经藏《长部》第31经。

本经是佛陀对一位名叫新嘎喇的居士子 (Siïgàlaka gahapatiputta)所作的教导,故名为《教诫新嘎喇经》(Siïgàlovàdasuttaü)。

世尊教导新嘎喇居士子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作为在家人应当避免的不良行为和应当处理好的人际关系。

一、应当避免的不良行为共有十四种:四种污垢的行为、由四种不良心态导致的恶行、六种损耗钱财的行为。其中还重点探讨了人们应如何交朋处友:如何识别冒充的坏朋友和结交真正的好朋友。

二、应当处理好的人际关系可分为六种,包括:亲子之间的关系、师徒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主仆之间的关系和在宗教方面的僧俗关系。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双向性的,其着重点在于作为一个在家人所应当承担的家庭和社会的各种义务与责任。

此外,经中还探讨了在家人应当如何积累财富和分配财产等问题。一个在家人如果能够真正地按照经中的指示去实践的话,他的人生必定是幸福与快乐的。

在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中,本经被视为是在家人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是获得幸福生活和美满人生的最佳指南。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林喂松鼠处。

在那个时候,新嘎喇居士子早上起来,走到王舍城外,将衣服和头发弄湿,合掌向各个方向作礼拜: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当时,世尊在上午穿好下衣,拿了钵及衣,准备进入王舍城托钵乞食。世尊见到新嘎喇居士子早上起来,走到王舍城外,将衣服和头发弄湿,合掌向各个方向作礼拜: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见到他这样做,于是问新嘎喇居士子说:

    “居士子,你为什么早上起来,走到王舍城外,将衣服和头发弄湿,合掌向各个方向作礼拜: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呢?”

“尊者,我父亲在临终时嘱咐我说:‘儿啊,你要礼拜诸方!’尊者,为了尊重、敬重、奉行、尊敬、敬奉父亲的遗嘱,所以我早上起来,走到王舍城外,将衣服和头发弄湿,合掌向各个方向作礼拜: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六方

    “居士子,在圣者的教导中并不是这样礼拜六方的。”

    “那么,尊者,在圣者的教导中是如何礼拜六方的呢?萨度!尊者,愿世尊指示我在圣者的教导中所应礼拜六方之法!”

    “那么,居士子,认真听啊,好好地留意!我要说了!”

    新嘎喇居士子回答世尊:“是的,尊者。”世尊这样说:

“居士子,圣弟子要远离四种污染的行为,不以四种理由来作恶业,又不接近六种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他离开这十四种恶行,保护六方,实行两世的胜利。他既于今世也于他世成功。当他去世之后,将能往生到善趣、天界。

 

四种污染的行为

需要远离哪四种污染的行为呢?居士子,杀生是污染的行为,不与取是污染的行为,欲邪行是污染的行为,虚妄语是污染的行为。需要远离这四种污染的行为。”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杀生不与取,及说虚妄语,

追求他人妻,智者不赞叹。”

 

四种理由

    “不以哪四种理由来作恶业呢?追随欲望去作恶业,追随嗔恨去作恶业,追随愚痴去作恶业,追随怖畏去作恶业。居士子,圣弟子既不追随欲望,不追随嗔恨,不追随愚痴,也不追随怖畏,不以这四种理由来作恶业。”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欲嗔痴怖畏,被这些征服,

他名声败落,如月渐变黑。

欲嗔痴怖畏,不被征服者,

他名声充满,如月渐变白。”

 

六种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

“不应接近哪六种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呢?居士子,沉湎于酒类等麻醉品是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沉湎于在不适当的时间游逛街巷是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出入娱乐场所为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沉湎于放纵的赌博为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结交恶友为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懒惰为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

 

诸酒类的六种过患

居士子,沉湎于酒类等麻醉品有这六种过患:损失现有的钱财,增加纠纷,滋生疾病,名声狼藉,暴露私处,第六项是智力下降。居士子,沉湎于酒类等麻醉品有这六种过患。

 

不适当时间游逛的六种过患

居士子,沉湎于在不适当的时间游逛街巷有这六种过患:自已无保护、不安全,妻儿也无保护、不安全,自己的财产也无保护、不安全,若有恶事惹人嫌疑,对他招来谣言,遭遇诸多不幸事情。居士子,沉湎于在不适当的时间游逛街巷有这六种过患。

 

出入娱乐场所的六种过患

居士子,出入娱乐场所有这六种过患:哪里有舞蹈?哪里有歌唱?哪里有奏乐?哪里演说?哪里有手铃乐?哪里有鼓乐?居士子,出入娱乐场所有这六种过患。

 

赌博放纵的六种过患

居士子,沉湎于放纵的赌博有这六种过患:赢了滋生怨家,输了悲哀钱财,损失现有的钱财,去裁判所言语无影响,遭朋友轻蔑,婚姻无望——这个男人是赌徒,没能力养妻。居士子,沉湎于放纵的赌博有这六种过患。

 

恶友的六种过患

居士子,结交恶友有这六种过患:赌徒,痴迷者,嗜酒者,诈伪者,欺瞒者,粗暴者。他与他们为朋友,与他们为同伙。居士子,结交恶友有这六种过患。

 

懒惰的六种过患

居士子,懒惰有这六种过患:太冷了不工作,太热了不工作,太晚了不工作,太早了不工作,太饿了不工作,太饱了不工作。他基于这些诸多的借口,还没有获得的财富将无法获得,已经获得的财富也将散尽。居士子,懒惰有这六种过患。”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有称为酒友,朋友啊朋友,

若有利益时,同伙为其友。

      日寝.近他妻,生怨又无益,

恶友又吝啬,此六事毁人。

恶友与恶伴,恶行恶去处,

由此与他世,两世人破灭。

赌色酒歌舞,昼眠.非时行,

      恶友及吝啬,此六事毁人。

      赌骰子.饮酒,狎近他人女,

交贱.不近老,灭如月变黑。

无财.无一物,嗜饮如临井,

负债如沉水,加速致破家。

白天惯睡眠,至夜厌起来,

常酩酊大醉,不适住在家。

太冷与太热,说此太晚了,

如此弃工作,错过青春利。

若于冷与热,不思比草多,

做人所应作,其乐不消失。”

 

似友者

    “居士子,应知道有这四种非友似友者:应知道什么都要的为非友似友者,应知道花言巧语者为非友似友者,应知道阿谀奉承者为非友似友者,应知道酒肉朋友为非友似友者。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什么都要的人为非友似友者:

什么都想要拿走,只给一点要求多,

因其有难才做事,有利可图才亲近。

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什么都要的人为非友似友者。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花言巧语的人为非友似友者:以已过去的事情来奉承,以未来的事情来奉承,以无意义的事情来招呼,挑现有事物的毛病。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花言巧语的人为非友似友者。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阿谀奉承的人为非友似友者:认可恶事,不认可善事,当面恭维,背后诽谤。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阿谀奉承的人为非友似友者。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酒肉朋友为非友似友者:沉湎于酒类等麻醉品时的同伙,沉湎于在不适当的时间游逛街巷时的同伙,出入娱乐场所时的同伙,沉湎于放纵的赌博时的同伙。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酒肉朋友为非友似友者。”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什么都要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

只说阿谀奉承话,以及玩乐时之友。

智者应如此知道:这四种并非朋友;

犹如危险的道路,应当远离及回避。”

 

善心朋友

“居士子,应知道有这四种朋友是善心人:应知道能周济援助的朋友是善心人,应知道苦乐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应知道好言相劝的朋友是善心人,应知道休戚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能周济援助的朋友是善心人:[在你]放纵时能挽救,放纵时能挽救其钱财,有危难时能作庇护人,有事业要做时给予两倍的资助。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能周济援助的朋友是善心人。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苦乐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能告知秘密,能[帮你]保守秘密,危难时不舍弃,为[朋友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苦乐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好言相劝的朋友是善心人:能劝阻作恶,引导向善,使听闻未曾闻,告知往生天界的方法。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好言相劝的朋友是善心人。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休戚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在你]倒霉时不高兴,有成就时感到欢喜,阻止[别人]说[你的]坏话,称许[别人对你的]赞美。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休戚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周济援助的朋友,苦乐与共的朋友,

好言相劝的朋友,及休戚与共之友。

智者应如此知道:有这四种的朋友;

应当恭敬与结交,如母亲与亲生子。

智者具足诸戒行,犹如火光般照耀。

勤勉积集财富时,应如蜜蜂采花蜜;

财富逐渐多积蓄,亦如蚁垤逐渐积。

能够如此集财富,适合作为居家士;

善分钱财为四份,他实结交诸亲友。

日常受用一份财,两份用来营事业,

第四份则应储蓄,以备危难急用时。”

 

保护六方

    “居士子,圣弟子如何保护六方呢?居士子,应知道有这六方:应知道东方是父母,应知道南方是师长,应知道西方是妻儿,应知道北方是朋友,应知道下方是奴仆、工人,应知道上方是沙门、婆罗门。

    居士子,儿子应以五种方式对待东方的父母:曾受养育的我将孝养他们,帮他们做事情,维护家财,继承遗产,先人去世后将捐赠布施。

    居士子,作为被儿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东方父母,也应以五种方式慈愍儿子:劝阻作恶,引导向善,让[他]学习技能,为[他]迎娶合适的妻子,在适当的时候分与家财。居士子,作为被儿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东方父母,也应以这五种方式慈愍儿子。如此则东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

居士子,弟子应以五种方式对待南方的师长:起立,奉侍,顺从,服务,恭敬学习技能。

居士子,作为被弟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南方师长,也应以五种方式慈愍弟子:使受到很好的调教,使受到很好的教育,传授一切技能知识,在朋友之间推荐[他],在各处都保证[他]安全。居士子,作为被弟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南方师长,也应以这五种方式慈愍弟子。如此则南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

居士子,丈夫应以五种方式对待西方的妻子:尊重,不轻慢,不邪行,让与主权,赠送装饰品。

居士子,作为被丈夫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西方妻子,也应以五种方式慈愍丈夫:妥善整理工作(家务),善待佣人,不邪行,守护所得,娴熟且不懈怠地做一切事情。居士子,作为被丈夫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西方妻子,也应以这五种方式慈愍丈夫。如此则西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

居士子,良家之子应以五种方式对待北方的朋友:赠送礼物,柔和的语言,有益的行为,自他平等相待,诚实不欺。

居士子,作为被良家之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北方朋友,也应以五种方式慈愍良家之子:放纵时能挽救,放纵时能挽救其钱财,有危难时能作庇护人,发生意外时不舍弃,尊重其后代。居士子,作为被良家之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北方朋友,也以这五种方式慈愍良家之子。如此则北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

居士子,主人应以五种方式对待下方的奴仆、工人:随能力安排工作,发给食物及薪酬,生病时给予照顾,分享珍馐美味,适时放假休息。

居士子,作为被主人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下方奴仆、工人,也应以五种方式慈愍主人:早起,晚睡,只拿取给与的东西,妥善地完成工作,称赞[主人的]名誉。居士子,作为被主人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下方奴仆、工人,也应以这五种方式慈愍主人。如此则下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

居士子,良家之子应以五种方式对待上方的沙门、婆罗门:以行动表达仁慈,以语言表达仁慈,以内心表达仁慈,不关闭门户,供养必需品。

居士子,作为被良家之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上方沙门、婆罗门,也应以六种方式慈愍良家之子:劝阻作恶,引导向善,以善意慈愍,使听闻未曾闻之法,净化已听闻之法,告诉往生天界的方法。居士子,作为被良家之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上方沙门、婆罗门,也应以这六种方式慈愍良家之子。如此则上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世尊说了这些。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父母是东方,师长是南方,

妻儿是西方,朋友是北方,

工仆是下方,沙门等为上;

能礼此诸方,堪为居家士。

智者具足戒,柔和有才智,

谦卑不顽固,如此得名誉。

勤奋不懈怠,危难不动摇;

智慧不断坏,如此得名誉。

摄取于朋友,宽容离悭吝,

教导再教导,如此得名誉。

布施及爱语,及于此利行,

于诸法同事,处处应如此,

摄取于世间,如栓令车行。

若无此摄取,母不获其子,

尊敬或供养;父与子亦然。

智者正观察:因为此摄取,

所以得伟大,他们应赞赏。”

 

    如是说已,新嘎喇居士子对世尊这样说:

“奇哉!尊者,奇哉!尊者。尊者,犹如扶起跌倒的东西,显露遮蔽的东西,为迷路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让明眼人能够看见颜色。正是如此,世尊用种种方式开示法。尊者,我归依世尊、法以及比库僧,愿世尊接受我为近事男,从今日起直至命终都归依!”

 

——教诫新嘎喇经结束——


   下篇脚注部分:

 

19 本篇的所有十部经文都是以全译的方式直接译自巴利藏经。

20 如是我闻:在佛陀般涅槃当年,有五百位大阿拉汉集会忆诵佛陀的言教,由佛陀的常随侍者阿难尊者诵出经藏。阿难尊者在每诵出一部经时,即以“如是我闻”开始,意为“我是这样听闻的”。

21 尊者:巴利语bhante,意为可敬的人。是人们对佛陀以及比库的尊称。现在,一般称呼上座部比库为bhante或“尊者”。

22 痴迷者:指痴迷女色、痴迷酒肉、痴迷钱财的人。

23 勤劳的人对于天气冷或热,不会考虑它们甚至比一根草还重要。

24 因其有难才做事:平时无事就不会来帮助,只有当他自己遇到困难时,才为朋友做点事情。他帮朋友做事不是因为友谊,而是因为有事相求。

25 我们可以用例子来说明这四种人:“昨天我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可惜现在都吃完了。”为以过去的事情来奉承。“我最近都很忙,如果明天能抽空的话,也许会过去帮你的。”为以未来的事情来奉承。“你这件衣服太适合我了,再也没有其他这么适合我的衣服了。”为以无意义的事情来招呼。“这件衣服本来是想送给你的,不过,看!纽扣掉了。”为挑现有事物的毛病。

26 沙门、婆罗门:指出家修行的人。

27 先人去世后将捐赠布施:在父母去世后的第三天开始,将以他们的名义捐赠布施,然后将功德回向给他们。

28 不邪行:对配偶忠贞不贰,不在外拈花惹草或红杏出墙。

29 这四种行为又作: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30 近事男:又作净信男。意为亲近、奉事佛法僧的男子,即信仰佛教的在家居士。女的叫做近事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教诫新嘎喇经)(五明学佛网:佛陀       教诫新嘎喇经)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菩提法师:佛陀——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