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要记得问父母的事


   日期:2012/2/21 10: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襄阳晚报》    作者: 刘源隆 

    “我是世界上最了解父母的人,因为我和他们生活的时间最长。”这是许多儿女想当然的观念。但儿女真的了解自己的父母吗?美国心理专家保罗·斯隆总结了子女应该询问父母的6个问题。

  1. 能跟我说说爷爷奶奶的事情吗?

  美国思想家芒福德说:“每一代人都在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祖父母不甚了解,甚至没有见过他们,但是家族的传统与血缘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看看在父母眼中,祖父母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从他们的故事中,会找到许多和自身故事的相同点;还能从这些讲述中了解他们与父母或爷爷奶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产生重要作用。

  2. 您小时候什么样,我跟您像吗?

  在法国著名作家莫洛亚凡的《人生的五大问题》中,有着这样的论述:“父母看到孩子第一次接触实际生活而出现困难时,会想到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会天真地试图把经验传授给他们。”这在现实中十分常见,父母会对我们的一些行为“唠叨”不停,而孩子却厌烦这样的说教。此时,不妨让父母讲讲他们小时候的样子,是不是也跟现在的自己有许多共同处。在讲述中子女会逐渐领悟父母的“苦口婆心”,并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多一些新思路。研究发现,一个人越能更多地了解父母的过去,越能与他们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

  3. 您能传授给我一些经验教训吗?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父母的思想过时了,我们不妨想想自己到了父母的年龄,最希望告诉自己的孩子什么?自然就会对他们的建议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做儿女的都要明白一个常识:你经历的许多事父母早已经历过了,要听听他们对这些事以及对你的看法。也许他们说不出书本中的大道理,但是在生活这所“大学”中,他们早已毕业多年,教导一个“新生”总是绰绰有余的。

  4. 您觉得一生中最幸福、最骄傲的事是什么?

  “我得了100分”“我运动会赛跑得了第一名”……从小到大我们都和父母分享幸福,希望自己成为他们的骄傲。如今,我们也可以问问,在父母的生命中还有哪些值得回味的事。当我们分享父母这些曾经的趣事、成就和快乐时,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他们的全部。在了解这个道理后,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谦和,以便与父母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

  5. 您有过遗憾的事吗?如果有机会,您会怎么做?

  人生并不完美,每个人都会有遗憾,父母在我们的眼中就算再高大,也会有他们力所不能及或无奈的时候。这个话题或许我们很少提及,但父母的回答往往会发人深省,让我们重新了解父母,理解并接受“遗憾”其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说明我们能够面对一个真正的自己。有遗憾不要紧,因为遗憾往往会成为未来奋进的动力。

  6. 一生中哪些事对您的影响最大?

  儿女成年后,总是会对小时候的玩具、电视剧以及特殊事件等充满了回忆。其实对于父母也是一样,他们同样会有属于自己的难以忘怀的事情,这些共同记忆会成为改变一个人的重大因素。试着问问他们,你或许能了解父母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并从影响他们的事情中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父母       了解)(五明学佛网:父母       了解)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 

 净界法师:不要做片段的了解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一篇 培养健全的精神力量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自序 

 仁焕法师:孝顺父母是福德 

 仁焕法师:孝是原谅父母的过 

 仁焕法师:老祖宗与父母的定位 

 仁焕法师:老祖宗与父母对后代的影响 

 仁焕法师:父母孝顺对后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