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报身、法身、应化身有什么区别呢?


   日期:2012/2/25 9: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报身、法身、应化身有什么区别呢?

 

同修:师父,请问我们自性是一体的,就是明心见性那个自性,那它有分别出来吗?有个体吗?我到了西方净土以后,乘愿再来,那是谁要来谁发愿,谁就能来吗?

师:自性是一体的,一切众生同一个自性。佛性里面没有个体,个体是应化的。佛有三身,有报身、法身、应化身。应化身有分别执着。这个应化身所谓的分别执着,是应众生的感应,就像我刚才讲的韦驮菩萨一样,众生感应是恶的要来教化,韦驮菩萨拿着金刚杵就来了;这个人已经受到很大伤害,很痛苦、很苦恼了,需要我们去安慰给他温暖,韦驮菩萨有可能就变成一个很慈祥的人来劝化了。但是他不是自己有分别,不是说我一定要变成一个恶人,也不是说我一定要变成一个善人,是应众生的需要而变现的身份,这叫应化身。

法身是一体的,法身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的,真正地遍一切处,哪方面的众生有感,他就变成什么样的状况来应。我们口渴了要喝水了,水是哪里来的?法身变的;我们饿了要吃饭,饭是从哪里来的?也是法身变的,来滋养我们这个身体。

佛菩萨来到这个世间,是应化身,我们这个身体,是业报身。法身变现出来这些东西我们不认识,佛菩萨认识。众生只知道口渴了要喝水,但不知道水是从哪里来的。业报身只知道这个现象,但不知道这个现象的前因后果,不知道这个现象到底是从何而来,又会归到何处去,不明白。佛菩萨把这些现象搞得很清楚、很透彻。

所以业报身和应化身不同之处就在这里,应化身有困难也好,有磨难也好,人家清清楚楚,明了;我们众生有一点困难了,有一点障碍了,就很痛苦,感觉到很迷茫、很惊慌,这就是因为自己不知道其所以然。但是如果我们修行到如如不动,智慧开显时,一切万事万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我们都明了了,就会知道现在发生的种种是过去的果,我们甘心承受,我们种的善因,将来就变成善果,我们自然就成就了。

所以当年佛陀遇到提婆达多,也很高兴,这是过去的缘分。缘分过去,佛成佛了,提婆达多下到地狱以后,享受的也是天人的福报。为什么?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天天给释迦牟尼佛气受,天天欺负他,结果功德大。可见得别人给你气受,你要真正生气了,真正因为他欺负你,你忿忿不平了,伤害的是两个人——他伤害你他受到业报了,你自己受到伤害不能平和下来,自己也耽误自己了。

如果你转了:他来伤害我,我不被他伤害,我不接受,我心里依然是欢喜自在的。他不仅不能伤害到你,他还有功德,因为他在考验你,最后你还要把他给感化了。佛说提婆达多将来也能成佛的,也要成佛的。所以这个人对你最恶,他对你最不满意,你说将来他也能成佛,我要先成佛。说不定人家已经成佛了,来度化你来了——应以金刚杵得度,他就现个金刚杵来度你,否则你还恋恋不舍,还放不下。这样的话,算了吧,没什么好留恋的,这么痛苦,赶紧地放下吧。这样你才能放得下。

欢喜的放不下,痛苦容易放下。我千万不要痛苦,我要离苦得乐!就容易放下,所以痛苦也是菩萨给你示现的。恶缘都愿意放下,恶缘都不想遇到;善缘,这个感情深不容易放下。佛不是说你有了感情不好,不是说有这个善缘不好,善缘是好的,但是我们众生不明了的一点就是,万事万物都有枯竭的一天,两个人的缘分再好,谁也不能长生不老,一个没有了以后,另一个真的是痛不欲生,这就是爱得越深痛得越深。你对这个人爱有多深,将来的痛苦与爱是成正比的,将来或许就变成恨了。所以有这样的说法:这个恨你的人,前一世是最爱你的人。

2010年7月24日在青岛给弥陀大愿护生师兄答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