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类的“贪”让大气层病了(一)


   日期:2012/2/28 17: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凤凰网  

    内容摘要:中国明清两代流行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一开头就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就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是如何形成的看法。对于地球外围的大气层,在佛教里头有更加详细的论述。佛陀在解说宇宙形成和演化的经书,《起世经》中提出了地轮、水轮、风轮、空轮的概念,认为地球是圆形的,而地球四周是有水蒸汽,水蒸气外围是大气层,大气层外围是太空。——《凤凰大视野》春节特别节目地球心动•大气。
    凤凰卫视2月1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周瑛琦:中国明清两代流行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一开头就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就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是如何形成的看法。由清气上浮来界定天的概念,似乎更接近今天我们所说的大气层,而依据佛教所说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来划分,大气层属于风。

  胡一虎:对于地球外围的大气层,在佛教里头有更加详细的论述。佛陀在解说宇宙形成和演化的经书,《起世经》中提出了地轮、水轮、风轮、空轮的概念,认为地球是圆形的,而地球四周是有水蒸汽,水蒸气外围是大气层,大气层外围是太空。《华严经》也有风轮持水轮、水轮持地轮的说法,佛陀所说的水轮和风轮,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气层,当然也不完全相同。它所指的范围要比大气层大得多,但是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凭藉他的想像力和观察力,提出这样一个接近科学的宇宙观,不能不让人惊叹。

  解说:按照近代自然科学,大气层是由各种气体混合形成的。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等,大气可以分为四层,要探究大气各层到底有何作用,需要一种特别的交通工具。一架能飞得非常高的飞机,这是闪电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典军用喷射机,专门设计于高空执行任务。大气最下层是我们最熟悉的叫对流层,厚度只有大约十公里,我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对流层是一层富氧的暖空气,对地球上的生物非常重要。但它也反复无常,混乱又无法预料,因此地球气候不断转变。这架飞机能在短短几分钟穿过对流层,在巨无霸喷射客机航行的高度,二十公里的上空,大气压力仅是地面的百分之十八。

  斯达克(飞行员):你准备好超音速飞行吗?马赫,4G。

  解说:接近十三公里高,飞机飞过大气里无形的分界线,它离开了对流层,进入第二层平流层,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这里气流稳定,并且非常干燥。而且几乎没有天气,臭氧层也在平流层里,它能减少致命的太阳辐射进入地球表面。飞机已到达十五公里上空,几乎是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两倍。九成以上构成大气的气体,都在这个高度以下,闪电号只能飞到这个高度。

  斯达克:到达危险位置,左转,你正下降进入云层。

  解说:但是在大约五十年前,有人曾经感受过大气,他使用的方式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1960年8月16日,远在人类首次登月之前,军部飞行员乔基汀格就已经展开了他在太空边缘的旅程。他乘坐的不是火箭,而是巨型氦气球。他到达了三十一公里上空,平流层的高处,是闪电号飞行高度极限的两倍,然后基汀格做了一件惊人的事情,他一跃而下,这影片是他下坠时拍的,他以大约一千公里时速向地球俯冲,在这个高度,大气很稀薄,他感觉不到风的阻力,什么都感觉不到。

  乔·基汀格(军部飞行员):我的压力衣布料没有起褶子,那种感觉非常奇怪。没有任何东西我给做视觉参考,所以我以为自己真的飘悬在太空。

  解说:当他进入对流层,也就是大气的最下层,震耳欲聋的空气呼啸声,开始迎面袭来。最后,他打开降落伞,他这一跃,成为了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自由落体运动,十五分钟之后,基汀格回到地面。从超过三十公里的高空跃下,基汀格笔直下落,他穿过百分之九十九构成大气的气体。

  乔·基汀格:十五分钟前,我身处太空边缘,现在我置身于伊甸园。我们实在没有察觉到我们的行星是多么美丽。

  解说:虽然基汀格是从平流层高处跳下,但他并未达到大气最遥远的边缘。平流层上,还有两层保护层,它们模糊稀薄得几乎是不存在。但对人类和地球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流层以外大约五十公里的高度,就是中间层,它保护我们免受陨石撞击,当一颗流星体进入中间层,它便会压缩前方的空气产生热力,因此,大部分会燃烧起来,成为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流星。中间层也会出现一种诡异现象,夜光云,这些云出现于高纬度地区的夏季,它们稀薄缥缈,只有在日落十分,光线从下面照射,才看得见。

  从大约八十五公里开始,就是第四层热层,顾名思义,这里的温度急速上升,超过一千度。热层的大气也非常稀薄,而在一百公里高的地方,科学家把它定为太空的起点。这里是太空梭环绕地球航行的地方,在这里,危险的太阳风被地球磁场拦截,转向南北两极,形成极光,这是大自然最美丽的奇观之一。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大气这四层都非常重要,如果能够把地球表面的大气,每一层都抽出来,形成一个球体,它就会是这个样子。事实上大气的容积只是地球的百分之五,然而它将繁衍不息的地球生命,与冰冷太空的宇宙真空隔离,保护着我们人类,缺少了它,地球只会是另一个荒芜的行星。

  周瑛琦:在中文里头,“气”字有很多种含义,在中国古代哲学里,“气”有时候是指宇宙的本原或本体,道家认为气化万物,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充满天地间,运行不息,它没有形体,没有声音,没有状态,却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础。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有时候“气”是指云气、风气或大气,庄子在《知北游》里说,大块噫气,其名为风,《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后面这种意义上的“气”,相当于大气层里的空气。

  胡一虎: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气”,当它是指云气、风气或大气的时候,含义相当于佛教所说的“风”,不过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气”,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佛教则从业力缘起,心识变现来说明“风”的作用,佛陀在《起世经》中,论述大气层气候变化的时候说,因为众生业缘的风刮起,在虚空中形成盘状的大气层称为“风轮”,接着大气层逐渐产生了云,云凝聚成了雨,雨下降形成水层,就叫做“水轮”,大气层当中风雨雷电等气象的变化,都有“业力”在起作用。

  解说:风雨雷电这些气象变化的背后,都是大气与陆地、海洋等地球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切都发生在对流层。从太空中看,这条厚度大约是十公里的狭长对流层,就像一条环绕地球的蓝色幼线。要了解对流层里各种力量的互动,我们不能把它仅仅当成是一团气体,而更应该把它视为一种流体。在这大气层的底部,风与水合为一体,天空就像海洋,处处有湍流。这些云是随着空气围绕山峰流动而形成的,而这片大气汪洋,也有它的漩涡,龙卷风,这段在美国堪萨斯拍到的影片中,强风正在以超过三百公里时速旋转,就像在海洋里一样,对流层也会产生波浪,这片位于澳洲昆士兰的云层,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浪潮,它可以卷起至两公里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气层       )(五明学佛网:大气层       )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章 割爱去贪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贪睡令一生空过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三章 割爱去贪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解“贪官拜佛”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放下贪著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四、谴离对空乐 

 如瑞法师:思惟无常 远离贪著 

 仁焕法师:贪嗔痴是痛苦与灾难的根本 

 仁焕法师:贪多不可得 

 陈士东居士:诛法广义——灭除贪嗔痴之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