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认出业力事业伙伴—“业力管理”法则三


   日期:2012/3/27 13: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业力管理》    作者: 麦可.罗区格西等

    古老智慧

  业力定律一你想从人生得到什么,首先就得为别人那么做。(性质相同、方向相反)

  ——宗喀巴(一三五七~一四一九)

 

  回音的效应

  如何让业力事业在你身上发挥效用?

  记得我们说过,业力是指我们做的任何事情:我们所做、所说、甚至所想的任何事情。但现在,我们要稍微澄清并补充:“任何我们‘为其他人’所做的事情”,因为我们只能透过从别人身上弹回来的业力,来把业力种入自己的心识田里,少有例外。这就是为什么古老西藏典籍常把业力比做回音:你可以站在海洋边缘,把嗓子喊破,还是没有回音;最好找个洞穴,里头有很多石墙,这样才能够让声音回弹。也可以说,其他人就像古时候用来种植农作物的棍棒,我们用它来把业力种子推入我们的心识田中。

  没有其他人,就没有种子种下土壤;没有种子,就不会成功,因而又回到赌胜算的游戏。我们“需要”其他人。

  公平对待万物的业力

  业力的运作方式(亦即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其实是业管学的世界观中最令人满意的原则。我们内心深处“渴望”世界具有某种公平正义:事情如何进行“总得”有个道理;成功不只是随机发生的,人生不只是乐透;利益别人者,应得好果报。

  如果一报还一报是万物的运作方式,那么应该永远如此。也就是说,不可能百分之五十八的成功人士是因为业力而成功,因为他们先助人成功,而剩下百分之四十二的人只是因为幸运才成功,这么一来,又是在赌胜算,而我们玩胜算游戏已经玩腻了。

  现在应该暂停一下,提醒自己业管学的概念并不是空中楼阁,不是不切实际的慈善家的绮丽梦想,而是真实不虚、切合实际、脚踏实地的经商策略,能够带来显著的财务报酬,而这样的报酬一定会带来个人的成就感和快乐感。你利益别人,然而不仅如此,你利益别人,是会得到报偿的,这就是业管原则的运作方式。因此你利益他人的同时,也一直在帮助“他人”成功,这让他们快乐,也让你很有成就感,让大家喜欢你:每个人都快乐,每个人都成功。让我们开始做吧!

  (普适的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低标准;己欲而予人己达而达人。这是儒家的最高标准)

  业力事业伙伴

  现在正式进入业管法则3:

  认出你的业力事业伙伴。

  业力事业伙伴是业力管理学的核心,他们即是“把你所付出的再回报给你”的人,是会把你的业力弹回到你身上的人。他们会把业力种子种入你的心里,因此后来当业力以成功机会的样态出现时,你会看得到,但别人(没有造善业的人)却会错过。

  对于每一位业力事业伙伴,你都要做一件事:帮助他们成功。这点请铭记在心。你将集中所有力气帮助这些人成功,然后你的事业就会成功(对于自己的事业,你不用担心,甚至也不需想太多)。让你所有的业力事业伙伴成功,于是十万个(什么来着?排球吗?)就会在一周之内销售完毕,让你的公司赚取最高利润。

  所以,谁是你的业力事业伙伴呢?一共有四组,你需要让他们全部人都成功。

  1、同事

  你的同事或职员是第一组业力事业伙伴。请记得,老板派了十二个人到你的专案小组,以便销售十万份产品。也许你过去几乎把这些人视为工具:雇员,是你“雇用”或使用以便完成工作的人。

  不过来到业力管理学,事情就得有所转变,你和周围同事必须进入一种新的关系,你“必须”从你这边送出业力,“送给”他们。你“必须”留意,好让这件专案帮助“他们”成功。为了卖掉十万份产品,就需要这样的业力,而助人成功是种下这种种子的唯一方式,因为我们在寻找回音。

  →

  我同事

  ←

  在运送和贩售这十万份产品的整个过程中,你必须让专案小组的十二个成员都成为公司的英雄,让他们更好、更有能力和更快乐。

  2、顾客

  一份工作或专案的目的,显然是提供某人某样物品或服务:这个某人可能是顾客,但在这里也可以指上司或股东。你可能会认为替顾客服务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概念:你早就知道了,要不然那十万份披萨你以为是给谁吃的?

  但我们说的不是这点。

  如果你要业管原则在你身上发挥效用,就得百分之百迷恋以下这个想法:真正让你的顾客“成功”。你销售完十万份产品时,你的主管在“她”上司的眼中将成为天才;投资的股东将因为这次的专案而获得额外的利润;同时你得想办法让顾客以更便宜的价钱买到每一份披萨,而且还要降低每一片披萨的胆固醇量。

  好,你刚刚启动了多少回音?

  3、供应商

  假设你认为你之前对“员工”的看法是不好的,请看看你如何对待供应商——肯定是单向关系:他们要给我最低价的高品质面粉和蕃茄酱,随叫随到,一次送齐。他们如何办到的,以及为了这么办到而采取什么行动,是他们的问题,那是供应商分内的事。

  在业管法则里,这样的想法也要彻底转变。任何一项专案(几乎是所有的成功或失败),有很大一部分的业力来自我们待人的方式,尤其是让专案成为可能的人——也许是为冰箱制造马达的公司,或是帮我们家油漆厨房的承包商,或是熬夜替软体写最后程式码的电脑怪胎。

  你必须利益他们,你要关心他们,你得为他们留意,务必让这项专案也为他们带来成功。你帮我制造冰箱马达,利润够多吗?(啥?从来没有人问我这种问题!)我帮你找到另一个案子:我邻居的厨房也要油漆。你写电脑程式一定要每九十分钟休息一次、做些瑜珈伸展运动,如果没办法证明你有做到,我就扣你下星期的工资。

  4、世界

  你的最后一种事业伙伴相当庞大,也就是外头的整个世界。前三种伙伴都是离家近的,虽然他们通常是与你共事的人,但依然都是跟你很像的个体。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了什么帮助他们,就已经算是在帮助自己了,因此回音不会那么响亮,就像是往家里的一个空橱柜吶喊一样。

  我们必须走到外头,到更大的地方,远离自己的地方,以得到响亮的业力回音。要在这个世界成功,就要采取让世界成功的行动。我们的专案必须为世界做点事情。(发心无量、对境无量、果也无量。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厚此薄彼,因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多的是考虑利害关系)。

  请不要以为画大饼、做大梦或对人友善,就等同于公司捐助一笔小善款给可靠的慈善机构!然而,爽快地开出一张一千美元的支票,捐赠给“联合劝募协会”(United Way),然后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也从来没有让任何公司成功过。你要集中所有资源(你和整个团队的所有才能和创意,以及专案经费中的一大部分),用来从事专案之外的另一个计划——帮助努力完成类似事情且真正需要协助的人。

  “如果”你帮助邻居,让“他们”的厨房装修成功,或更好的是,如果你先和一个为镇上贫穷家庭做免费厨房装修的组织机构接洽,那么你的厨房装修计划就会成功。如果你走到这一层楼的另一头,帮助广告团队寄出他们的冬衣清仓大拍卖的广告传单,或更好的是,如果你的小组能够说服管理阶层制造额外的一万件泳衣,然后捐给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名企业家,帮助他成立自己的事业,那么你们生产小组的十万件泳衣,就一定会成功运送出去。

  奇怪吧?忘掉你自己,为别人做事,一切就会如意顺遂。但凭心而论,你不是本来就一直希望世界这么运作吗?

  真人真事 胡瑞伯

  在加拿大帝国商银,我们部门发展了最为成功先进、且前所未见的方法来分析银行贷款的风险和收益性。现在回顾,我发现部门的成功是因为我建立了四种业力事业伙伴:

  ◆同事

  打从一开始,把同事视为业力事业伙伴就是我们银行的公司文化。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参加会议的情况。我们坐在会议室里,加帝商银权力最大且最资深的高层职员高霍克先生(Mr. Goldhawk)忙进忙出。雪白的头发梳得很有品味的他,以前曾是投资银行的业务主任。他是我上司的上司的上司,因此跟他共处一室让我有点紧张,也在纳闷他为什么那么忙。

  然后他来到我身边询问:“你想喝什么饮料?我来帮你拿。”这句话就像个秘密武器,像颗炸弹在我脑中爆炸:为了成功,我们必须为人服务。

  后来在纽约市的一个下雪的晚上,主管请我帮忙行政助理处理一件专案。助理没有完成大学学业,但是正在开展人生的新一阶段,也开始组织家庭。

  这件专案涉及一些复杂的计算演练,将会决定不同经济方案的投资组合结果。我大可以下班回家,让助理自行完成,但我留下来了。我们工作了整个晚上,隔天办公室同仁来上班时,我们刚好完成。我完全没想到要先行离开,因为那时我已开始了解业力管理学的运作方式:我们必须希望他人成功,程度就跟希望自己成功一样。后来助理的确成功了,不管在银行业务上或养儿育女上都是。几年过后我回顾一番,发现自己能够那么快速地爬上企业晋升阶梯,是因为我总是把帮助同事当成分内之事。

  ◆顾客

  你通常不会把公司的高阶管理阶层视为你的顾客,也不会认为他们是地位同等的工作伙伴,但我们银行正是如此。

  我们新部门的成立,是为了提供情报给我们组织的资深委员会,让他们知道银行处理两百亿美元企业贷款的细节。关键在于,虽然这些人是我们的顶层上司,但我们尽量把他们视为业力事业伙伴:也就是说,我们知道必须让他们成功。

  我们提供给他们的报告相当精确,而且遥遥领先市场的分析,不久之后,所有高层主管都明白这样的资讯能够帮助本银行的其他许多部门。

  于是我们每周固定制作报告,提供给整个机构的所有投资银行业者和交易缔结者参考;上司和银行成为我们的顾客,也是我们的业力事业伙伴——我们的确让他们成功。

  ◆供应商

  我们其实有两种不同的供应商。一是提供我们信用分析资料与即时市场数据的主要软体厂商;二是投资银行业者,他们每年延续数百亿的贷款,而把大笔金钱投入我们的投资组合。

  我们厂商发展了一个新方式,能够分析并整合各家公司的概况,所以一家公司如果即将拖欠贷款,我们能够早在同行发现之前就预测出来。但由于技术新颖,软体故障的次数颇多,使得有数百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浪费在维修上。

  但同样的,我们明白他们是我们的业力事业伙伴,我们也要让他们成功,因此我们继续支持他们,投注大量时间让他们的软体运作正确。最后他们的确获得成功,改变了整个业界对于信用风险的看法,软体也被银行业最大的信用分析机构购买下来。

  我们和投资银行业者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的工作是保护银行和股东免于安隆(Enron)、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或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等金融风暴的伤害,不过投资银行业者的目标只是得到炒得最热、金额最大的交易。

  我们努力找到一个解决之道,让我们银行和投资银行业者双方皆成功,而非一赚一亏。我们训练银行业者使用一项新产品——信用衍生性商品,使得借贷双方都能够得到保障。庞大的安隆企业破产时(我们部门早已预测且警告商银了),这项措施让加帝商银免于损失几千万美金。

  ◆世界

  帮助公司的同事、顾客和供应商是一回事,业管法则表示,为了成功,我们也得踏出公司,尽量帮助整个世界成功。

  我当时就知道我必须找机会服务更大的群众。我非常幸运,得到社区中心的董事长一职,该中心面积一百英亩,原本是成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墨利斯?培特(Maurice Pate)的宅邸。他奉献自己的生命帮助全世界的小孩,最后拒绝接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认为光荣应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有,我从他身上得到很大的启发。

  经年下来,本中心为世界大众提供教育课程、举办全球和平活动。我发现愈是贡献自己及承担社区中心的责任,工作时就愈快乐,事业也变得更加如意顺遂。

  我开始练习瑜珈,当我的同事看起来愈来愈老、服用药物以应付生命的各种压力之时,我却觉得愈来愈年轻快乐。虽然社区服务让我更没有时间实现所有的度假美梦,然而,把所有空闲时间奉献给社区中心,让这位最大的业力事业伙伴(世界)成功,我得到的回馈是更健康、快乐、平衡的人生。

  在这四则跟业力事业伙伴有关的成功故事里,有一个共同主题——无所求地帮助他人成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业力事业伙伴       业力管理)(五明学佛网:业力事业伙伴       业力管理)  

 找到原因背后的原因:业力管理法则二 

 停止无用功:业力管理法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