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没有信心问题多


   日期:2012/4/13 9: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明一法师: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果没有信,就会遇到许多问题。

比如,关于2012年,许多人因为受社会传言的影响,总是纠缠着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或者是遇到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就往2012上靠,实没有比这更没谱的事了。

遇到这样的人,可以问问他对于出车祸的人,当天算不算世界末日?因为这一天对于当事人来就是世界末日。接着问他,那你出门还坐车吗?他们常常是思考一下之后慢慢地也就笑起来了。所以,该干嘛还干嘛去,祖师的话叫“吃茶去!”

还有一些执着的人问做了什么什么梦,是不是预兆什么什么事。好好解释,劝他放下,往往是没有用的,那就可以问他是不是希望有事?如果不想有事,就赶紧放下,用“不理”的方式来处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样的话,佛陀早就告诫我们了。而且还在我们日常的课诵里面,真的熟得不能再熟了。可是我们就是这样无动于衷,一边说着信佛陀所说,一边疑神疑鬼地问这问哪。生活中的小事还好点,遇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大困难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

这样的人应该坚定对佛的信心,要坚定到绝对的相信。如果还有一丝半毫的疑虑那就放弃好了。因为,你自己的心里都不相信希望能够实现,别人又怎么能帮助你啊。有求必应,实际上就是在于你自己有坚定的信心,只有你自己有坚信希望能够实现,才有可能有求必应。

比如一个公司出了很大的大问题,甚至是面临破产的时候。我们就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这个办法一定是自己要有决对信心能起到作用的办法,要是自己对这个办法还有疑虑,那还不如趁早申请破产以免带来更大的损失。

因为只有你自己有了坚定的信心,你才会全力以赴地去成办这件事情。你才会想方设法,去寻找机会和帮助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你才会努力、认真、专注地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你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广开门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才会按照自己的这个办法去解决问题。

对待生活中的小事情也是一样,你自己都不知道希望的结果是什么,你怎么去努力、去实现?希望天上掉馅饼也不现实啊。所以,我们不能半信半疑地去做佛事;我们不能半信半疑去实现我们的想法;我们不能半信半疑地去了生脱死;我们不能半信半疑地去……

在自己的精力实在不够的时候可以寻找外力的帮助,银行的借贷、朋友的赊借、劳动力的借用……很多很多寻求外力帮助的办法。乃至到做点佛事祈祷求愿都是有帮事情成办的方法。所以,你自己需要全力以赴去寻找,去努力,去认真,去专注。只有这样具有坚定的信念,你才有可能实现你的希望。

所以,要想成功必须具备足够的信心。没有坚定的信心是达不成你的希望的。世间的事情是如此,我们修行也是如此。我们修行想要有进步,想要将来了生脱死,更需要足够的信心来成办。否则,修行了生死这件事情离我们就会很远,甚至,有可能就跟我们无缘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法       基础)(五明学佛网:学佛法       基础)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受持菩萨优婆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其它:在正信的基础上 发菩提心 学三大尊(吴信如)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郑振煌居士:六和敬:佛教三大语系的团结与合作基础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2.名言的基础——名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7.中观与唯识的不同基 

 王雷泉教授: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下) 

 王雷泉教授: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上) 

 净元法师:佛学基础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杨惠南教授:禅净双修的类型及其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