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寿康学会之清心格言


   日期:2012/4/23 13: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整理于寿康学会自订邮件

 

1.       工作是一阵子,家庭是一辈子;世间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2.         你占有财富,财富占有你的精神;你拥有名气,名气消耗你的光阴。当有心事烦恼时,即便面对盛开的玫瑰,也嗅不到芬芳。

3.         鱼缺少水,就没有快乐;心灵缺乏自由能量,就会觉得没意思。要想恢复自由快乐,一需减少妄想的消耗,二需化解冰封的心结。

4.         活着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转念: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吝啬为慷慨,转冷漠为关爱,转懈怠为精进,转抵触为包容……

5.         自在就是不受影响:事成不狂妄、事坏不沮丧;近我不以为喜,远我不以为忧;好话不迷,坏话不怒;是非对错,淡然处之

6.         知道该这么做,可内心就不愿意,这是心结在障碍。返照探察,找出心结的最初一念,再用换位思考转变它,可以实现内外和谐。

7.         想开的时候,有些人和事是那样;想不开的时候,人和事还是那样。想开就自在,想不开就烦恼。幸福开关在谁手中?

8.         有烦恼时,多观察内外现象的短暂不实,此谓观空以遣累;孤寂时,多观察众生的迷妄之苦,愿适时援助,此谓观有以兴悲。

9.         内心冲突,耐心就差;内心和谐,对人就宽容;体验到美好心境的人,更容易放下对物欲的追求。所以只有内和谐,才能有外和谐。

10.     如果不能为所有人活着,那就为关心你、需要你的人活着,为提高心灵品质活着;至于伤害你的人,不需要将其放在心上。

11.     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而又不受害。

12.     世人辛苦地活着,万有千般,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但由于错认自己,把妄想当成真实,所以徒劳地循环于暂成终败之中。

13.     真正的自己是不证自明、不需要证明的。找到真正自己的人,不求被重视,亦不强求理解,等视逆顺,安详宁耐地关怀着世人。

14.     对于习惯、欲望和情绪,控制它们不如领导它们;要做它们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或对手。这样既有战略高度,又不易出偏差。

15.     同样面对风雨,有伞者可以从容欣赏,无伞者变成落汤鸡;同样面对逆境,有智慧者转祸为福,无智者怨天尤人,连续受伤。

16.     心态越自然,别人越能接受。带着情绪说话,就算有理,别人也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抵触;不是不接受道理,而是不接受情绪。

17.     行善勿怠,去恶勿疑。对上敬而不谄,对下和而不流。以功利心做公益,公益难免变商业;以利他心做商业,商业何尝非公益?

18.     越觉得自己了不起,越没有什么了不起;越明白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越了不起。所以说,圣不自圣所以为圣,凡不自凡所以为凡。

19.     金子比金矿纯度高,因为去了杂质;圣人比凡夫智慧明,因为消了迷惑。金矿要先提纯,才能随意锻造;人心要先返本,才能应用自由。

20.     耍一个心眼,前途一个深坑;兴一念慈悲,驿道一座凉亭;辗转一个绮思,放入一个盗贼。我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未来。

21.     自私的恶人固然扰乱世界,较劲的好人也让世界不安。真正支撑世道太平、涵养天地祥和、化解凶暴乖戾的,是心平气和的明白人。

22.     旷观古今,阅历人情,大多外重而内轻。朝朝为己营私,只贪声色货利,以求一身一家之安。明白性灵最尊最重者,寡矣。

23.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匮乏,匮乏则苟取。愚者为寡廉鲜耻之事,狡者入行险徼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生理绝矣。又况一家之中,有妻有子,不能以勤俭表率,而使相起奢惰,则自绝其生理,而又绝妻子之生理矣。以此思勤,安得不勤?以此思俭,安得不俭?

24.     过日子是为了幸福,不是为了争个你对我错。现在的健康问题大多出在四个方面:起居颠倒,吃得太好,运动太少,心态糟糕。

25.     教育就是送给孩子们三件礼物:一盏照亮道路的灯(智慧),一把遮挡风雨的伞(心态),和一双舒适耐用的鞋子(习惯)。

26.     地狱家庭相互斗争,残忍着;苦海家庭暗地冷战,强忍着;天堂家庭相互关爱,喜悦着;佛国家庭互不牵挂,感恩着。方向比才能更重要。

27.     狂风暴雨,禾苗东倒西歪;风调雨顺,庄稼欣欣向荣。冲突冷战,子女压力巨大、阴影重重;心平气和,小孩聪明懂事、健康成长。

28.     受伤燃烧的战舰返回港湾,优先要做的是灭火;情绪不好的亲人回到家中,优先要做的是抚慰。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29.     鸟儿从湖面上飞过。有的湖想把鸟和影子都留下;有的湖放过了鸟,想把影子留下;有的湖既不留鸟,也不留影子,安闲自在。

30.     人人都有身心之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智慧,敢于发露出来的人有勇气。心病若无,身病无根;纵有寒热感触,亦无危险。

31.     妈妈洗了一大一小两个苹果问5岁的女儿:宝贝,你要哪一个苹果?女儿说:两个我都要咬上一口。妈妈听了满心不悦,正要批评。转念一想,孩子会不会有别的想法,于是耐心地蹲下来问:为什么呢?女儿说:哪个苹果甜,就把哪个留给妈妈吃。

32.     婚姻的三种层次:只和对方的优点结婚;和完整的对方(接受缺点)结婚;和对方的家族(接受家族里的各种人)结婚,最稳定。

33.     孩子为什么不尊重父母?1迁就溺爱,失去原则性;2要求太多,失去可容性;3要求太高,失去可行性;4喜怒无常,失去稳定性;5夫妻拆台,失去完整性;6其身不正,失去感召力;7言而无信,失去信任基础;8公开羞辱,失去情感基础;9强权高压,容易被颠覆。

34.     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涵养工夫只在个定火,火足则百物兼照,万事得理;火一妄动,则神昏气乱种种不济矣。

35.     有本事不一定必然成功。有本事还要心平、有容量,对事情能放得开,不把本事太当回事,又符合社会需要,这样才会成功。

36.     高明之人,其事多从外来,且能就事了事。愚痴之人,其事多由内生,偏会就事多事。事少则苦少,言少则祸少,食少则病少,欲少则忧少。

37.     天下事,有可为和不可为者。可为者不可拖延,拖延则无功;不可为者不可强为,强为则取败。能知进退,乃称哲人。

38.     热不可除,而热恼可除;穷不可遣,而穷愁可遣。伟人之伟大,并非没有高峰和低谷,而在于高峰时能平静,低谷期能坦然。

39.     人生最可贵是光阴和精神,而光阴多被欲望挥霍,精神多被烦恼占据。若能惩忿窒欲,则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营造幸福的生活。

40.     人生好比下山的汽车,既不可无视惯性(否认命运狂妄自大),也不可任由惯性(消极颓废毫无作为),否则必然坠坑落堑。

41.     对孩子七种情况下不责备:大庭广众之下;孩子已经惭愧后悔;孩子正高兴时、悲伤忧愁时、生病时、睡前和吃饭时。

42.     治理自己是根本,君子务本,先修治自己;改变他人是末节,小人逐末,喜欢盯别人。救世之愿不可无,救世主之心不可有。

43.     人生是一个存信号和消信号的过程。善用心者,不断消信号。不善用心者,天天存信号。信号存多了,百病丛生。心中无信号,越活越年轻。

44.     有位老人,多年来纠结一件事:为什么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人都比自己级别高、工资高?后来遇到一位老师。老师问:和您一起参加工作的,还有几位在世呢?老人一下子笑了,说:都不在了。

45.     同样是阳光,三棱镜的角度不同,折射到目标上的色彩就不同。同样是一个人或一件事,观察的角度不同,心里的感受就不同。所以高兴或生气,与他人无关。

46.     美国无名医生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一首歌也唱道:体谅会化解伤害,关怀会化解疑猜,最动人的爱是信赖。

47.     呼吸都是爱,吸进来的是植物给我们的爱,呼出去的是我们给植物的爱。生活越简朴越接近生命的本质,越奢华越背离生命的本质。

48.     孟子说性善,指天性;荀子说性恶,指禀性;告子说性可善可恶,指习性。天性是正气,感人;禀性是毒气,伤人;习性是邪气,累人。

49.     这样看是垃圾,那样看是没利用的资源;这样看是坏人,那样看是不明白的好人;这样看是逆境,那样看是未认识的幸福。所以抱持什么样的信念,就经验什么样的人生。

50.     禀性的表现就是有所依仗,或仗权势财富,或仗学问聪明,或仗年青美貌,或仗功劳资格,或仗贫穷拳头硬……若观所仗无实,禀性渐消。

51.     强求人和事按照自己所崇尚的理念发生,不但徒劳无功,心里也痛苦;允许、帮助人和事按照本然的规律来运行,日子就好过。

52.     人高兴和生气都是暂时的,如五月天气阴晴不定。所以亲友高兴时,你不必过喜;生气时,不必过忧。若怕生气,哪有头呢?

53.     当改变不了别人时,可以:1、改变自己;2、做一些事,使别人自愿改变;3、无论别人改变不改变,改变得快与慢,都能允许。

54.     念头就像树叶或雨滴,它们不针对谁,它们也不属于谁,它们只是来来去去。当你发现它们不真实的时候,自由就诞生了。

55.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绚烂;相遇不是为了生气,而是为了美好;修行不是为了高低,而是为了喜悦。

56.     攻击我们的人是一道光,使我们有机会照亮内心深处。辩护反击回去,固然能低成本地缓解痛苦,但烦恼的根还在,无法实现自由。

5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课和考题,即摆平自己的念头。此事可以相帮,无法互替。当我们因别人生气或着急时,已经在替考了。

58.     迷得越深,越觉得自己正确;越觉得真理在握,控制欲越强:控制欲越强,不如意越多;不如意越多,越觉得世界小、道路窄。

59.     伤害我可以,伤害我爱的人不行,不能接受!当我们固执地认为所爱的人没有自我疗愈的智慧与能力时,是在压制他们的成长。

60.     尘归尘,土归土。各人的缺点各人改。把收集的别人的缺点还回去,会拥有一个平静的心情。分清我的事,人的事,老天的事。

61.     怨恨只能制造怨恨,压力只能教导压力。在内心的战争没有平息之前,世界没有和平可言;在智慧没有活出来之前,它也只是概念。

62.     所谓的我,就是在意的一切的总和。在意的越多,烦恼越多;在意的越深,痛苦越重。若热爱自由,就去观察所在意的,是真的吗?

63.     胸闷早搏失眠多梦是因为着急,着急的背后是害怕,害怕的背后是过于重视所害怕的反面,重视的背后是匮乏,匮乏的背后是错觉。有效消弭错觉的方法是静思、反观、转念。

64.     乐是天堂,愁是苦海。父母替子女愁是不慈,子女替父母愁是不孝。因为在循环增加愁。不替人愁,不意味着不去解决问题。

65.     与战火连天的国家搭界,飞来几发炮弹很常见;与内心冲突的人接触,受到一些攻击总难免。幸福的人,何必与痛苦的人计较呢?

66.     占有式的爱,得不到就毁了对方;相伴式的爱,在身边就安心;相望式的爱,天涯若比邻;相忘式的爱,是拔苦与乐之后的放舍。

67.     理解是一座桥,没了它,路就断了;宽容是一把伞,没了它,世界就冷了。宽容三部曲:看惯不生气,看淡不着急,看破不怨人。

68.     人心分好坏,道心是明白;好坏皆是梦,明白最清醒。红尘滚滚、世事纷纭,无非梦中胡闹;唯一有价值的事,就是搞明白本来没有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