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明上师:智慧观修得无漏慧


   日期:2012/4/23 22: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智明上师

2012年2月6日下午14点

 

智慧观修 - 智明上师 - 佛教这盏慧灯破暗除迷

     依据大小乘经论所介绍的智与慧,有所不同,智有世间智与出世间智,世间的知识以及世间的聪明才智,都以我们大家智慧明之心。不论是体的小我或全体的大我,都未脱离我执烦恼的心太苦,所以名为世间有漏智。唯有超越了自我的心中一切,心理或精神的运作称为出世间的无漏智。开悟即是无漏智的功能显现,开悟时对自己则已有断烦恼,除执着,开悟后对众生会自然施法雨。济苦难,自度人而又自知自觉,无我亦无众生相。佛法的现证,不是脱空而来的,有方便,有因缘,那就是离不了闻思修三慧。

   慧共有三等称为闻思修三慧。现证慧,由修所成慧进修而得。修所成慧是与定相应的观慧。修也决不能盲目的修习,又要由思所成慧,对法义作深刻的思惟抉择,才可以作为观察的所缘。思慧,又要从闻所成慧得来。闻是『若从佛闻,若从经中闻』,都要依佛菩萨的开示而修习。思慧是依所闻的慧解如法修行,一边仍依经教,一边已从修行过程获得体验。

   针对闻慧,这里开讲二点:第一、多闻,并非广识名相。闻者依声闻法,闻无常无我是多闻,有句比喻说:“若人生百岁,仍未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得解了之义”。这句话意味声长,好好去体会。在大乘法中,多闻是闻空性不生不灭,如《心经》《楞伽经》等说,因此,能通达真实义的才是多闻的善知识。第二、在十法行中,闻只是听闻,读诵,解说等行径,也就是依文达义,这是所成慧的第一步,所以如只依闻慧为修习般若,是不合佛法的,它只会漂流於三藏教典以外,所以,要求行者要将这第一步闻修向着思修迈进!

   修学佛法有其必然的次第,佛法中最紧要的是智慧,可以称为佛法中最究竟的,就是智慧。也可以说修学佛法就是修学智慧。世间的众生,都是想离苦得乐,然而都又在黑暗中摸索。佛法是光明,是智慧的灯塔,佛法教导众生,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告诉众生什么是善的、恶的、是的、非的,教导众生照著正知正见的道路走去,就必定达成离苦得乐永出轮回的解脱目的。佛陀即是觉者;菩萨是有智慧的众生,佛与菩萨的特质,就在於有智慧。智慧以外的一切法门,都要与智慧合一来修才成就,所以经中说:“般若波罗蜜於五波罗蜜中最上最妙。……是般若波罗蜜取一切善法,到萨婆若(一切智)中”。佛法中所说的智慧是世间的智识不能相比的(福德是可以共世间有的)。智慧如“生得慧”它是与生俱来的慧根,降生到人世间的人都具有,可以依世间因缘而充分发展,但它很有限度。这是一般的智慧,有浅有深。

  修“所成慧”修慧是在禅定中,智慧与禅定相应,因修禅定而从定中更发深慧,这才是修所成慧。闻、思、修三慧,都是有漏的,有漏慧还不能根断烦恼,不能了生死。要根绝烦恼而解脱生死,必须真实的「无漏般若」(闻思修慧,是加行的般若)现前,现证的般若,才是真智慧,也即是无漏慧。从闻所成慧到无漏慧,这才是修学智慧的道路。

           阿   弥   陀   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明上师       观修)(五明学佛网:智明上师       观修)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圣轮法师:朝夕佛为伴 何必问归程─阐释「禅」的观修之道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四章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三章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一章 

 曹越:观修般若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