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日期:2012/5/9 9: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里讲的就是我们真正培养爱众的那种仁心,对一切众生都有一种仁爱、慈悲、关怀,帮助他们,这种行就高。也就是说一个人,他的仁爱之心越大,他的行,他的品行就越高。真正品行高的人,他就会逐渐为人所知,为人所恭敬、爱戴,他的名望就自自然然高起来。这种叫做实至名归,他不是去求的,他是自自然然因为他的道德学问、他的这种仁爱、这种心行很高,所以他的名望也随著很高。大众都是很识货的,我们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秤,你是不是真的品行学问高,还是说你只是有这个名气,名不符实,其实人都知道。我们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不是真的这样行高,就是名高,名不符实,慢慢的大家看出来了,也就疏远你了。『人所重,非貌高』,你貌似很高,这种高包括什么?比如说你有高的学位,你有很大的资产,你可能地位很高,名气很大,这些都属於貌高,不是真正的高;真正的高,我们要看他的道德、品行、学问。

  下面是说『才大者,望自大』,也是如此。名望一定是跟著一个人的才华、学问,才华大的,当然名望就大了。人所佩服的并不是他的名望,或者是他说得怎么好,而是看他真正有没有真才实学。你看古来的大德都是因为有真实的道德学问,才为世人所敬仰。比如说孔子,孔子出身也是一个很平凡的家庭,但是由於他一生不辍的追求圣贤之道,养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所以被后世所景仰。孔子的弟子们也是因为佩服孔子的道德、学问,才跟他学习,并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大,也不是他说得好听。所以这里我们要知道,看人要懂得看他的实质,什么是实质?德行、学问,这是他的实质。他的外表我们并不需要重视,有的人他可能外表很平凡,其貌不扬,但是他有真实的道德学问。这种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应该亲近他,向他学习。

  在古代就有个很著名的例子,东晋时代有一位很知名的法师,叫做道安法师,这是一位大德。他在年轻的时候,因为长得很矮小,也很丑陋,所以通常都被人看不起,可是这个人真有德行,真有才华。他出家以后,还是个小沙弥的时候,他的师父就让他扫地去,因为看这个人好像不是个人才,就让他去扫地,没把他看得怎么样。他扫的扫的有一天他就跟他师父讲说,「师父,我在这儿扫了很久了,你能不能给我一部经,我想学习一下。」师父看他这样,好吧,就随手拿了一部《辩意经》给他,你拿去看。第二天道安法师就回来见师父,「师父,这本经我已经会背了,你能不能再给我一部?」这师父觉得,什么?你能够背了!因为《辩意经》有五千多字,要背一个晚上能背下来,那是天才。当然他这么说,可能以为他开玩笑,你想看我就再给你一本,就给了他一本叫《成具光明经》,这本经有一万多字。

  结果第二天道安法师又回来说,「师父,这本经我也会背了。」师父看了就皱了眉头说,出家人不能够打妄语。道安法师说我没有打妄语,不信我背给你听。於是就把这两部经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背出来。他的师父一看,知道自己错了,小看这位出家人,这小沙弥确实是有能力,有过人的天赋。就对他说,你不必在这里,我已经没有能力来教你,就劝他另投名师。你看道安法师他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他真有真实的道德学问。后来他学佛很用功,可以说博闻强记,而且依教奉行,成为了一代祖师大德。当时他对佛教的贡献也很大,因为他才华出众,真是知识渊博,道行很高,所以名望也很高,自然叫做行高了之后,他名望就跟著高。

  因为他的名望大,他就建了很多佛教的事业,比如说他建了很多译经场。因为东晋时代很多这些梵文的经典在不断的被翻译成中文,他就建了很多译经场,礼请印度的一些高僧大德来中国来传法,而且翻译经典。当时我们都知道很有名的一位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那时就是道安法师劝苻坚,当时的皇帝苻坚,去西域龟兹国邀请来的。在他门下也有很多高徒,很多这些大师级的出家人都出自於他的门下。我们最有名的慧远大师,我们净土宗的初祖,就是他的高足之一。而且当时他制定了很多佛教的制度,包括僧尼的戒律。而且从他那时开始,他把所有出家人的姓改成姓释,释迦牟尼佛的释,跟佛来姓,都是他那时候开始做的。这都是「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这是最好的一个例子。这是中国所说的,「丑僧俊道」,这个僧人、出家人长得丑,但是他的道行却是很俊达。

  我们知道现在我们有幸跟随净空恩师来学法,学习净土法门,懂得什么是佛教,懂得要求生净土,了脱生死轮回。这都是恩师对我们的深恩大德,让我们遇到这种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法门。我们恩师在全世界名望也很大,这种名望大也是实至名归,「行高者,名自高」。师父上人今年八十一岁了,我们刚刚为师父上人庆祝过他的生日,八十年岁月,你看他对佛法、对这个世界,贡献很大。第一个我们说,他五十年的教学真的是效仿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经三百余会。师父上人今年他说他已经讲圆满了,四十九年,向五十年迈进。所以真正是世尊的好弟子。

  他可以说是首创,指出佛教不是宗教,它是佛陀教育,它是教育,教导我们如何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种教育。这是开风气之先,以前人没有提过。确实想想它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是讲神,讲上帝的,它讲的,你看佛称为本师,我们弟子是三宝弟子,弟子是学生。从这个称呼里面就可以看到,佛法讲的是师道,它是教育。所有寺院里的这些佛像、灯、花,都是表法的意思,这是艺术的教育。

  除了为佛教正名以外,他这一生可以说是广弘圣教,佛教的经典里头,讲的经典都不计其数。尤重在净土经典,特别提倡《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是净土第一经,这是民国的夏莲居老居士会集原译本。诸多原译本,我们看了都很难说哪一本是善本,老居士他把所有的经本都会集起来,成为一部会集本,真的是所有原译本的精华,集大成。所以净土宗可以依这个大经,这叫净土大经,而更加能够普度众生。我们都跟随老法师每天念这《无量寿经》。另外其他的经典,乃至儒释道三家,儒家经典讲得不少,道家的经典也讲过,他也能够融会贯通。

  另外他是首创用高科技弘法,用这些卫星,卫星电视台全球播放,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播放老法师的讲经。网路上也是,随时可以下载,全世界各地都能够学习。另外印的这些善书、光碟,真的是不计其数,《大藏经》这么大分量的经典,老法师都送了几千套,在各地去送。除了对佛教的贡献,他把净土宗弘扬到全世界,不是我们做弟子的特别赞叹老师,这是事实。看到净土宗十三位祖师里头,真的,在弘扬净土宗地域的广阔方面,确实我们老法师是第一,超过了前面十三位的净土祖师。

  不仅是对佛教的贡献,而且他还团结宗教,为世界和平不遗余力的贡献。所以他在新加坡,这是世界有名的例子,很多总统都知道,在新加坡团结九大宗教,让九大宗教像一家人一样。他用什么方法?就用佛教的「四摄法」,用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用这种方法。真正是真诚帮助各个宗教,所以自然把宗教团结到一家人,团结起来了。所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今年的一月份,在温馨晚宴上,公开赞叹老法师对於九大宗教团结的贡献。另外老法师在家乡安徽庐江办了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告诉世人,用伦理道德的教育是可以把人民教得好的,特别是用《弟子规》的教学。

  他给我们讲,世界和平怎么做?你要知道和平首先要从内心开始,内心和平,和谐了,才能够跟外在这些人事物和谐;内心里还有对立、冲突、矛盾,外面怎么可能和谐?怎么做?要以修身为本,改!改自己的毛病习气。这里面教学很重要,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老法师的这些贡献,显出他是真诚的为佛法、为众生,毫无私心,这种行高。所以他有今天的名望,联合国对他这么样的尊重,各国领导人对他这样的一种尊重,世界广大学佛人对他的爱戴、对他的仰慕,这都是他实至名归,他并不是有所图。

  正值今天在澳大利亚图文巴净宗学院,他们庆祝师父上人四十九年弘法生涯,一个纪念,同时也是纪念护持老法师的韩馆长这位护法,她往生十周年,也同时纪念师父上人的老师章嘉大师往生五十周年,也纪念方东美教授、李炳南老师,都是师父上人的老师。今天可以说是个非常殊胜的纪念日。正好我们今天在香港,虽然我们没有到达纪念大会的现场,但是我们在这里讲经也是报答师父上人。因为师父上人就是希望道场讲经不断,所以我们在这里仍然每天不断的讲。刚好谈到这一句「行高者,名自高」,在备课当中我有感而发就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其实也不合什么韵律,但是却是表达自己对师父上人的这种仰慕、这种赞叹,所以这首诗就题为「净公上人颂」。

  这是歌颂师父一生的业绩,拙诗一首,聊表敬贺之意,请大家来指正。给大家念一念,「五旬说法大师行,佛陀教育正其名,广弘三教演华严,导归净土倡大经」。这意思都比较明显,五旬说法就是五十年说法。大师就是什么?释迦牟尼佛,九界大师。释迦牟尼佛当年就是五旬说法,四十九年说法,我们老法师也做到了。他是什么?佛陀教育能正其名,为佛教正名,这是教育。广弘三教就是儒释道三教都广泛的弘扬,而且特别在晚年演说《华严经》,这都是殊胜希有的佛门大事,把华严大经为我们演说。一生专弘净土,导归净土,其实《华严经》也是导归净土,师父上人也是说学《华严》也是为了真正对净土信愿深厚。《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懂得《华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才能更透彻了解。大经就是指《无量寿经》。下面还有一段,我总共三段。

  「卫星网路是道场,经碟善书遍万方,落实四摄联宗教,推行德教兴庐江。」这里大家都很明显,卫星网路就是他弘法的道场,道场并不太大,你看我们「佛陀教育协会」这一室人坐得不多。可是我们知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寺院,这是刘禹锡的话,我给他后来加了一句,「寺不在大」,寺院不在大,「有道则兴」。所以师父上人他的道场在哪儿?在天上,不在地上,网路、卫星都是在天上。「经碟善书遍万方」,他印的这些经带,这些光碟、善书,确实是周遍全球。「落实四摄联宗教」,就是他用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行来联合宗教,收到很好的效果,证明宗教是可以和谐的。这是老法师这一生作的业绩。『推行德教兴庐江』,在他家乡庐江,用孔孟之道、用《弟子规》的教育,让汤池小镇兴旺起来。全世界,你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非常知道庐江的这些业绩,证明人民是可以教得好。所以,老法师这一生证明了两桩事情,宗教是可以和谐的,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

  下面一段,「证示和谐唯心现,修身为本教学先,仰之弥高不可极,始知如来应世间」。老法师用宗教的和谐,还有庐江汤池镇的社会和谐,这两项成绩证明其实和谐要从心开始。和谐世界要从和谐内心开始,真正做到和谐圆满,那就是华严法界,那就是极乐世界。所以老法师给我们安的演讲系列题目,叫做「纯净纯善,和谐世界」,我所讲的所有题目都是这个系列之一。我们想想,纯净纯善的和谐世界不正是华藏世界,不正是极乐世界?从哪儿开始?一切法心想生,从心开始。具体怎么做?以修身为本,以教学为先,这是两条古训。修身为本,那是《大学》里讲的,以教学为先,那是《礼记.学记》里头讲的,老法师落实了。我们回头看看老法师这五十年教学生涯之路,真的感叹仰之弥高。我们仰望老师的德行,确实非常高,像看山一样,你看到山上,山上又有山,高不能够看到顶,不可极,就看不到顶。「始知如来应世间」,这句话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心悟就可以了。确实诸佛如来常常应化世间,我们看师父上人,如同看佛一样。

  这里我们多说几句来诠释「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我们真正要这一生希望学习圣道,像师父上人那样,像古来大德那样,不管你是做世间的像孔孟那样的圣贤,还是说像出世间佛菩萨那样的圣贤,都得努力的去学习,真正培养真实的德行学问。下面我们来继续看「泛爱众」的第四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净土法门法师:《弟子规》怎么补救?最好是在无线电广播电台 

 大安法师:《弟子规》与往生之间的关系 

 这个孩子说: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孝顺父母 

 净土法门法师:学习《弟子规》与往生西方有什么关系?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七(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六(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五(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四(专刊)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