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日期:2012/5/15 11: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非义』就是不合道理的、不合道义的,竟然去奖赏他。这种是什么?鼓励别人去造作不符道义的行为。『刑及无辜』,是他的处罚触及到无辜者,别人没有犯这个过错,却受到处罚。做领导的用奖惩的方法,就是为了鼓励自己的部下去行善、去改过。所以,奖励和处罚那种倾向性一定要以天理、公道做为标准,符合道义的,我们才可以奖励。这个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像我们看一个家庭里面,父母奖励儿女,他用什么奖励?奖励什么?当自己的儿女有了很好的德行表现,像对待老人他能够很孝顺,对待自己同学很爱护,这些应该去奖励。而不是说看到这个孩子好像学习成绩赛过了别人,在自己的追求名闻利养方面赛过别人,父母就奖励他。这种奖励所增长的是孩子的功利心、竞争心,而不是礼让心。所以要想到,奖励都要用义来做为标准。当孩子有过错的时候,如果父母纵容、包庇,这样子也等於「赏及非义」。

  我记得我母亲跟我讲过一个事情,有个亲戚非常溺爱他的孩子,我母亲对我是不溺爱的。举一个例子来讲,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跟著我母亲上幼儿园。因为我上幼儿园是全托的,就是礼拜一早晨到幼儿园,到礼拜六下午才把他接回家里,这叫全托,住校的。孩子都不喜欢上幼儿园,为什么?远离父母都不舍得,家里好。而且我们那个幼儿园离家里走路要大概半个小时,要翻一座山。我母亲礼拜一早上就拖著我去上幼儿园,我就是怎么都想尽方法拖延时间,不想走,结果还是我妈妈拉著走。而且我妈妈让我自己背著一个书包,书包里放著一个礼拜用的课本,还有这些衣物,这很大。上幼儿园也就是四、五岁的孩子,小小的、矮矮的,我妈妈就拖著走。

  在翻山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些自己认识的同事,看到我妈妈拖著自己的孩子,就跟她讲,你怎么可以让这么小的小孩背这么重的书包?你这把他累死了。我妈妈笑一笑,也没有给他回答,就在他面前把我的书包就接过去了。等到那个人走了以后,又把书包还给我,这是什么?锻炼我的体力,锻炼我的意志。所以我从小身体都很好,为什么?锻炼有术,两条腿都长得粗粗的。以后上了大学也是田径队、游泳队、篮球队,反正体育还不错,身体还可以。小时候父母没有溺爱,更重要的是培养我那种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这样的心态。

  当这个亲戚她的孩子,我妈妈看到她很溺爱这个孩子,就劝导她,你不可以溺爱,你看你这孩子到我们家里一点规矩都没有,你回去好好教导他,不能够溺爱。这个亲戚不仅没有感谢,反而会埋怨,我们自己的孩子还用你管?后来,二十年以后,差距就拉得很远。所以,孩子从小的时候没有好好的培养,长大了他定型了,再拉他不容昜。所以「赏及非义」意思也是很深、很广。凡事都要懂得用正确的道理来衡量这个事该不该做?要不然就让小孩成为无辜的牺牲品,这叫「刑及无辜」。长大了反而成为一个叛逆的孩子,反而成为一个不孝的孩子,怨谁?还是父母种下的祸根。孩子也是可怜的,他也是无辜的,成为你那种失教的牺牲品。可见得家庭教育多么重要,不可以再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失教的、没有教育的牺牲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感应篇)(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感应篇)  

 《感应篇直讲》:正己化人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感应篇直讲》:友悌 

 《感应篇直讲》:孝,是万善的头 

 《感应篇直讲》忠字 

 《感应篇》:人作善必有福报,作恶必有祸报 

 《感应篇》:祸与福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奉行《感应篇》得到长寿的果报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