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我最爱昙花


   日期:2012/5/22 16: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最爱昙花 
     
    我爱昙花,是因为我家的昙花实在是值得我爱。
    我家两盆已陪伴我十多年的昙花,从春末到冬初,年年开放,一茬接着一茬,一年能开五六次。即使严冬,也能给人一片碧绿,给人一种勃勃生机的感觉。
    今年我家的两盆昙花又相继开放。一次就开了十多朵,朵朵都有碗口大小。洁白如雪似玉,花香袭人,沁人心脾。
    驻足花前,看翠绿宽厚的叶片上悬挂着一根根长长的花柄,花柄下端突然如鹅颈上翘,将花朵举起。红色的花萼托起洁白的花瓣,花瓣中间吐出田黄玉色的花蕊,花蕊散发出浓重的香味,其味可餐,其形美观。正面看已经绽开的花朵,像是圣洁的大理菊、白牡丹;侧看还未开放的花苞,又像高傲的仙鹤、火烈鸟,正欲抖开红里透白的羽毛,摆出展翅高飞的样子,真是好看极了。
    我爱昙花,也源于一个凄婉美好的神话故事。
    据说昙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灿烂,花香满天下。她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呵护她的小伙子。后来此事被玉帝发现,大发雷霆,棒打鸳鸯,将花神抓起来,贬为只能瞬间开放的昙花。并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把情郎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真忘了花神,潜心学佛,成为菩萨。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曾经照顾关爱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以后,韦陀总会夜间下山为佛祖采集露水煎茶。所以她就选择此时把久久聚集内心里的精气神在那一瞬间绽放,希望韦陀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可是千百年过去了,昙花年年默默绽放,韦陀却始终没有记起她。当昙花谢去的一剎那,望见了韦陀菩萨滴下的一滴眼泪。这时她才明白,不是韦陀无情,而是他无法有情。
    请君听一曲含泪的月下吟唱:时值暮春, 夜色茫茫。亭亭玉立, 等他回望。 碧叶红茎, 黄蕊素装。冰凝玉颜,含羞娇娘。一缕暗香轻飏。昙花一现,倾尽精气柔肠。袅娉婷,月为裳; 羞万红,  惭众芳。 却奈何,韦陀忘, 六根净,前缘殇。 雪罗轻曳, 生死一场。呜呼!敢问上苍,有情终成眷属, 谁来点化,谁来导航?!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是个多么凄美的神话啊!昙花之所以如此美,就在于她在最美好的瞬间绽放,绽放出极致的美,绽放出令人惊心动魄的绝美,让美的瞬间定格在人们的心底,化为永恒地记忆,诠释着人们对稍纵即逝美好的憧憬,并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回忆……
    我爱昙花,又在于她是美好的象征,像神能赐福于人。
    昙花,又名优昙花,梵文称作优昙波罗,亦叫优昙钵华等。意译为灵瑞、吉祥。佛经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难得,如《法华经•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昙花一现”的成语,即源出于此。
    《长阿含经》记载:昙花,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后人称难见而易灭的事物为“昙花一现”。《慧琳音义》卷八则说:“优昙花,天花也。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涅盘经》卷三十二说: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花形浑圆玉润,犹如满月清辉,远远看去,圣洁的花朵像是卷起千堆雪,有瑞祥之气缭绕,观者受福……。由此可见,佛家对昙花之推崇是不无道理的。
    我爱昙花,更是由于她给我很多的人生启迪。
    昙花名扬天下,在于它与众“和而不同”,在于它独特的“一现”。她如果真的完全像大理菊、白牡丹、火烈鸟,那么昙花也就不再名贵,不再神奇,甚至该淘汰了。因为东施效颦,很难再有其存在的价值。她的存在就在于与众不同的一现即逝与“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
    人不要苛求人生时时精彩,人只有用95%的平凡过程,才能打造出5%的经典时刻,而且精彩过后又应该马上离开。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说:“人们应该在最美好的时候离开”,这一现象被他命名为“峰终定律”,这一认知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好文章都有起、承、转、合,好戏剧都有开始、发展、高峰、结束,如果到了高峰时还不马上结束,就不成为典型艺术。高峰都很简短、明快、激烈、动人,恰如昙花一现,能给人留下很多很深很好的印象。
    在人类长河中,一个人,包括帝王将相,都似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要想与世长存,成为不朽,不是自身长生不老,而是他的功德与文章被后人感念与记忆,如佛,如佛法,如三国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於上,体貌衰於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译文:“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命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 ”)
    我们虽不可能都能成就千载之功。如能像昙花,在瞬间灿烂一次,也足以慰藉平生了。要知道昙花瞬间的灿烂,要经过多年的培育,从米粒大的花苞到绽开前提笔大的花苞要孕育很长时间。正像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场上几分钟,场下几年功。享受过程,也不失为一种美;享受痛苦过程后的成功,更不失为美中之特美。与众不同的灿烂过,辉煌过,美好过,即使是瞬间,已足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昙花       灿烂)(五明学佛网:昙花       灿烂)  

 一个上进的人、快乐的人、健康的人、善良的人,一定会拥有一 

 达真堪布:没有自私和欲望的生命更加灿烂 

 信愿法师:燃灯礼佛灯光灿烂有佛跏趺坐的明朝朱氏善女人 

 达真堪布:生命就像昙花一样短暂 

 放下这十样东西,你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达真堪布:生命就象昙花一样短暂 

 “烟花灿烂”的背后 

 达真堪布:所有一切都在向我们演示着无常本性生命就象昙花 

 大安法师:念佛越精勤 你的莲花就越灿烂 

 往生24小时后,竟然面带极喜悦灿烂微笑! 

 枯萎与灿烂 

 枯萎与灿烂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