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劝谏领导的智慧


   日期:2012/6/7 8: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蔡礼旭老师

 
    作为臣子、属下,有件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就是当领导人有过失的时候,要懂得劝诫他。而劝谏的前提是领导者对我们有足够的信任才可以,千万不能到一个公司才三天,就跟老板直言不讳。

    《孝经》说“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当时的天子只要有七个肯劝他的大臣,纵使他没有很好的道德学问,天下还可以维持。“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诸侯是一个国家,比如鲁国、齐国,一个国家的国君虽然无道,但是他若有“诤臣”五人,不会失去国家。“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大夫以前算是很大的一个官职,只要他身边有三个肯劝他的下属,虽然自己道德学问不好,也不至于把他的家族败掉。

    身旁有向自己进谏的下属,这对自己一生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古代很多良臣、忠臣都很守本分,只要君王有过失,马上劝诫,最有名的莫过于唐朝的魏征。当然劝别人不能直言不讳,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魏征很有智慧,他一开始就跟唐太宗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为什么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魏征跟唐太宗说:“忠臣都要被杀头,所以我不做忠臣,我要做良臣。”听他这么一说,唐太宗哈哈大笑起来,但是笑过之后,唐太宗就会思考。古代的君王都是饱读诗书,尤其对历史是滚瓜烂熟,知道有暴君才会出忠臣,如果他把忠臣杀了,就变成暴君。所以,魏征这么讲,就不用担心他自己的性命,因为唐太宗不想做暴君。魏征言语的智慧相当高,所以讲话要不断地去提升境界。

    有一次魏征劝谏时态度太激烈,唐太宗一时无法接受,气得半死,下朝之后就一路走回自己的寝宫,一边走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杀了。”这时刚好遇到皇后,皇后看到皇帝如此生气,心想一定是魏征惹的祸。但皇后没问皇帝为何生气,反而说:“贺喜皇上!恭喜皇上!”唐太宗一听莫名其妙,我气得半死,你还恭喜我!他就问:“你恭喜我什么?”皇后说:“皇上一定是圣君,臣民才敢这样直言不讳。”唐太宗本来气得半死,听了这话就欢喜起来了。皇后言语的智慧也很高!

    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非常伤心,悲痛了很长的时间。后来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衣服哪里没穿好,头发有没有梳好;以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可以知道如何经营一个国家,使其更加昌盛;假如有肯劝谏的臣民,君王就可以知道每项政策的执行,对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利弊得失如何。所以,唐太宗说他这三面镜子破了一面,就是指魏征去世了。唐太宗有如此尊贤的态度,难怪唐朝能出那么多的贤臣,开创了“贞观之治”。所以,魏征是我们为人臣非常好的榜样。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一个皇帝也好,一个平民也好,一生要建功立业,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身边有真正肯劝诫的人。唐太宗没有魏征,没有皇后,能有伟大的功业吗?太难了!所以,你的身旁有肯劝诫你的人,要好好珍惜。《孝经》说“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一个读书人有一个肯劝诫他的朋友,这一生才不会身败名裂。而现在的人敢不敢劝主管?不敢!这一点很值得深思。因为怕得罪主管就不敢谏言,又担忧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每天活在患得患失当中。人有得失之心,就不能遵循理智、正气去做事。所以,古人说“无欲则刚”,“欲”就是自私自利。人有自私自利,心就不公正,做事就总是瞻前顾后,反复无常。《了凡四训》说“命里有时终须有”,钱财不是凭借自己的钻营,去阿谀谄媚就可以获得,所以我们要一心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去讨好主管。我们愈是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无形中积累的福分就愈多,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喜欢被人巴结谄媚的主管,他做不了多久肯定就会垮下来。你时时尽到自己的本分,有福又有慧,又有做事的能力,真正好的上司、主管来了,他要用谁?当然用你!

    《中庸》提到“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绝不攀缘,只是充实自己,时时等待机会去造福于民;“小人行险以侥幸”,小人只想着利益自己,存有侥幸的心理,这样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合道义的事,到最后福也折损了,能力及时间也耗费了,得不偿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劝谏)(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劝谏)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