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用睿智来对待诽谤


   日期:2012/6/23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用睿智来对待诽谤

 

人,生在这万花筒般的红尘俗世里,无论是谁,都会被他人评论,说长道短、或美或丑、或善或恶;也必然会遭到他人的讽刺、谣言与诽谤。

俗话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即便是那些已做古千年的古人,也都无法避免今人的评说。既然是谁都无法避免之事,那么我们能做得只有,如何去对待那些中伤我们的谣言与诽谤了。

面对这些中伤、诽谤,有些人会采取不解释,不争辩,更不会心存报复,而是若无其事的一笑了之。这种人,就是所谓的宽容,是博爱;也是睿智,更是智慧的人。

谁都经历过争吵,谁与谁都有可能会产生摩擦。不管是曾经的同学,又或是现在交往的朋友,抑或是家人。这也是谁都无可避免,谁也无法保证之事。有时,就是我们的父母,也会因为对情况的不了解,而错怪我们;我们也常常会因此而跟父母吵嘴、呕气;夫妻也是。但,更多的时候,这样做不但对事情的解决毫无帮助,更会加深、加重彼此的矛盾。反而是用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批评,待双方冷静之后,再细思量,这才是解决事情根本的最好方法。

同样的,当我们面对别人的中伤和诽谤时,如果急着前去评理,不但对中伤和诽谤你的人毫无效应,只会产生更多的争执,令那些诽谤你的人更加猖狂。严重时,还有可能会打扰到自己的内心,使我们原本平静的心开始不平;使原本宽容的心产生记恨,最终也难逃于流入小人之行列,与他们为伍。如果一个人没有宽容之心,甚至会严重到,他一生的生命,都会被仇恨和报复无休止的支配。

在生活中的我,可以说活得很幼稚,也可以说活得很宽容。因为我从不曾想与人争辩些什么?更不会与人去争辩。我的名言是:“争又如何,不争又如何”?同样的,在这片我认为是纯净的文字世界里,也有此种小人的存在。但,最终对我来说,我还是喜欢做那个生活中的阿Q。不管在哪,我都是以阿Q的精神与态度来对待所有。因为我相信,事实永远都胜于雄辩。

每个人,对于每件事,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与论点。而,这些人之中也包括小人;当我们面临那种小人之时,必然是免不了遭到一翻中伤而不是辩论。虽然你是处处于人为善,但却不可能处处能收获善。所以,对于那些一时所起的中伤与诽谤;对于那些心存恶念,甚至是不明真相,却又在你处咬牙切齿的人,便无须去斤斤计较。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睿智的活着。

虽然我是受到了一定的挫折,但却不会如他人般与小人为伍。如果这样做能让她释放心里的抑郁,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之道的话,那么我更愿意成全于他,对于她的诽谤就会觉得更加的无所谓了。

对于那些小人来说,这也是最有效的解决之道。所以,当我面对那些对我恶语中伤的人,我从不会去与他们理论。人,不可以控制别人,不能阻止别人的恶意中伤与诽谤,但是却可以制止自己。

我们不可以控制别人的情绪;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起码可以做到,不必对中伤和诽谤太注重,太当一回事。我们可以忍她、让她、避她、由她,不理她!用宽容的心态,用我们的睿智来对待那些诽谤、中伤我们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睿智       诽谤)(五明学佛网:睿智       诽谤)  

 陈士东居士:佛门无上妙法 切莫胡乱诽谤 

 侯松蔚教授:诽谤宗乘即犯戒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十四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显明恶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E 1278经:本 

 方海权:遇到贬低、诽谤、欺凌、寡情薄义要怎样对治 

 心包太虚,把"诽谤"当作是善知识 

 呷绒多吉上师:如何面对他人的指责和诽谤? 

 赞叹和诽谤对你的成就没什么影响 

 呷绒多吉上师:杀掉全世界的人的罪业大,还是诽谤僧人的罪业 

 宏圆法师:犯五逆、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 

 宏圆法师:犯五逆、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 

 深入人心的经典说说,句句通透睿智,​醒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