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佛陀的27种利生事业


   日期:2012/7/13 13: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现观庄严论》所说,佛陀以种种幻化身应世,并以二十七种事业来利益无量众生。二十七种事业为:

一、首先让众生获得堪为修法法器的人身或者天人之身,令他们具足修法因缘。反之,如果堕三恶趣,处于无暇之处,没有机会修持佛法。

二、众生转生在人天善趣后,接着把他们安置于资粮道,即以布施、爱语、同行、利他四种善巧方便来摄受他们,此四摄受是令众生趋入解脱道的助缘。

三、众生入道后,给他们传法,令他们通达四谛见解。分两个方面:

1、具染污性的世间因果见解,即通达作为所应断除的,具有烦恼杂染之苦谛集谛因果法;

2、清净出世间因果见解,即通达作为所应取的清净道谛与灭谛因果法。

四、在意乐方面,令他们为了利益无量众生而发起菩提心。

五、行为方面,令他们行持六度万行。

六、在功德所依方面,令他们守持清净戒律。

七、将众生安置于加行道实地修行,令他们生起诸法空性的修所生慧,也就是修行所产生的智慧。

八、加行道的修行圆满后,将他们安置于圆满布施波罗蜜的见道(一地),灭尽能取所取戏论,令他们以无二智慧现见法界本性。

九、将众生安置于修道中,令他们在戒律度、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圆满的二到五地之间,证悟一切万法唯是假立名称的本体。所谓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等只是一个虚假的名称而已。

十、将众生安置于智慧度圆满的六地,令他们证悟一切万法一无所得的本体,断除对一切万法的实执。

十一、将他们安置于方便度圆满的七地,令他们以殊胜的善巧方便成熟众生的心相续。

十二、将众生安置于证悟力量和断障力量都圆满(力度圆满)的八地,由于此时已经圆满共同乘声缘的所有断证,因此把他们安置于不共大乘菩萨道中,这是对治烦恼的证悟特点。

十三、在八地中,令众生成熟无分别智慧,彻底遣除执著一切万法的所知障。这是断除在修道中所应断除障碍的特点。

十四、将他们安置于愿度圆满的九地,令他们获得愿殊胜圆满的菩提。

十五、将他们安置于智度圆满的十地,在十地中,令他们严净种种佛国刹土,这是有学道清净刹土究竟之特点。

十六、在十地中,令他们依靠资粮圆满而决定一生成佛。这是资粮圆满究竟之特点。

十七、在十地中,令他们获得四无碍解,从而成办无量无边的说法自在等利益众生之事。四无碍解也叫四无碍智,或者四无碍辨,是诸佛菩萨说法的智慧辩才。“解”指内心无碍通达,“辩”指口无碍辩才。四无碍解:

1、法无碍解:无碍通达能诠教法;

2、义无碍解:无碍通达所诠义理;

3、词无碍解:无碍通达各种言辞,也就是各种法相名词及各种佛教专业用语都无碍通达;

4、辩无碍解:也叫乐说自在,以前面三种智慧为众生自在乐说契于正理之法。

十八、在十地中,令他们依靠所获得的殊胜自在,前往一切佛刹依止、供养诸佛,并获得听法等无量功德。

十九、在十地中,令他们对于菩提分法的证悟蒸蒸日上,浩瀚无边,从而齐全菩提的一切支分。

二十、在十地中,令他们不失坏二资诸业而成就佛果。

二十一、在十地中,令他们拥有如实现见一切万法究竟实相真谛之圆满智慧。

二十二、在十地中,令他们彻底远离所断之四种颠倒(即常、乐、我、净)。

二十三、在十地中,把他们安置于证悟颠倒之相根源不存在的智慧理中,令灭尽一切相执。

二十四、在十地中,令他们于诸法平等之境界中,依靠证悟的智慧而圆满究竟地,清净一切垢染。

二十五、在十地中,令他们彻底圆满所有资粮。

二十六、在十地中,将他们安置于能圆满证悟轮涅等性的证德智慧法身——现空无别的证悟解脱中。

二十七、将他们安置于获得道之究竟果位——不住有寂的大涅槃(佛果)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利生事业)(五明学佛网:佛陀       利生事业)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菩提法师:佛陀——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