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教静心教你如何控制情绪


   日期:2012/8/3 10: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静心教你如何控制情绪


   喜怒无常的人不只在社会中制造不愉快的气氛,而且呈现出一付丑陋的表情。

每个人或多或少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应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心情,以便能够支配它,避免做出令人遗憾的事来。处于情绪大起大落的压力下,应该延缓做出重要的决定。因为在愤怒或恶劣的心情下,我们无法看清事实,考虑欠周详,无法达成完善的决定。相反的,当我们兴高采烈,得意洋洋时,更易懈怠,思考较不客观,所做成的决定也容易有成见。因此,需要花点时间让心冷静下来,分析问题,反复思虑。一颗平静的心不会受到喜怒无常的影响,所下的决定或判断将会更客观,而易臻于完美。

心情的改变呈现在脸上,可藉由看镜子得到印证。这是个治疗情绪不稳的锦囊妙计。当我们看到镜中怒目而视或闷闷不乐的怨怼的表情时,令人忍不住想咧嘴而笑。相反的,如果我们微笑,放松脸部肌肉,便有振奋精神令自己欣喜的结果。

我们举棋不定的心情亦显示出瞬间的心灵状态,在反复无常的改变中,人视为永久的“自我”仅是个幻象罢了。当人快乐、悲伤或愤怒时会说:“我好快乐、悲伤或生气。”无论如何,此乃保守者表达自己的方式。然而,感觉到这些心情的我在哪里呢?在脑中、在心中、亦或灵魂中呢?倘若仔细观察自己,将会发现没有一个永恒的“我”,只是一连串的身心状态,忽起忽落。道元禅师说:“学佛就是学着静观自己,静观自己便是忘记自己,忘记自己就是视自己为万物之一。”

倘若真有永恒的“我”,这个我会一直是相同的,没有任何改变。我们永不会变老。因为这些精神力量起落太快,以至后人以为这是不断的、永恒的。有如我们很难相信地球确实是绕着太阳转一般。假如我们视真实的自我并不存在,那么我们所有的情绪——无论好或坏的——只不过是通达恬静及和谐的阻碍罢了。理解这点便可以更容易的驾驭情绪。

想象身体如同一辆公车,而所有的心境是乘客,乘客若想坐在司机的座位上驾驶方向盘,试想结果会如何?一场意外或惨遭横祸是可想而知的。假如不知如何处理性格中不稳的情绪,便可能造成类似的灾难。

所以,司机必须减少乘客的人数,沿途让一些人下车,抛开喜怒哀乐、贪婪、嫉妒、憎恨等情绪。用这种方式分开注意力,那么,就不会有人想要争夺司机的位子,司机既可以安心驾车,又可以掌握完全驾驶的权利,身心皆在自我意志的支配之下,便可以随心所欲,想开往哪里就开往哪里,你将是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自我”这个观念惹来不少麻烦。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有个永恒的自身或自我,因而过于重视自己,时常认为自己的需要比任何一个人都来的重要。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我们不会为他感到高兴(虽然理当如此),反而奋不顾身的挖掘他过去的隐私、家丑,将之公诸于世。同样的,倘若他人长的较俊秀或做事较有技巧,我们又萌生妒意。而对抗这些负面的情感最好的方法,便是对他人成就,同感喜悦。试着卸下隐藏于胸臆的自傲及优越感,便可以结交到更多朋友,否则只会带来更多的烦恼。

缺乏同理喜悦的心还会引起另一项错误。我们不愿承认自己的成就是得自他人的援助,好朋友通常会离开,就是因为人们通常不知该如何答谢朋友所付出的友爱。今天世上还有许多成功的人,不愿相信既有的一切乃得自父母的帮助,人而忘恩负义至此,实须花所有代价根除才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静心       控制情绪)(五明学佛网:佛教静心       控制情绪)  

 悟妙法师: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控制情绪,如何降伏心魔? 

 佛教静心经典语录 

 呷绒多吉上师: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控制情绪? 

 宗舜法师:生气的时候怎样控制情绪呢? 

 圣严法师: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很重要 

 圣严法师: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很重要 

 修改命运的秘诀:必须学会控制情绪 

 一个帮你控制情绪的方便法 

 宽运法师:修行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传喜法师:用念佛控制情绪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帮助无法控制情绪的人? 

 传喜法师:用念佛来控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