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不劳而获的咒语


   日期:2012/11/3 18: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劳而获的咒语

 

有天眼的国王

过去有一个国家叫迦尸国。这个国家的国王,善于用严正的法典治理国家,因此很有政绩。在他的治理下,迦尸国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一副太平景象。国王虽然治国有方,恩泽万民,但却有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就是已年过半百却一直没有子嗣不仅是国王和王后,就连全国的臣民和百姓都在担心未来国王驾崩后,谁来继承王位呢?全国国民每日都不断地为国王烧香祈祷,盼望着王后或王妃赶紧生个小王子。

或许是举国上下诚心所至,感动了老天,王后终于怀孕了!十个月过去后,王后果然生下一子。但是奇怪的是,这个儿子面部是平平白白的肉面,没有眼睛和鼻子,只是在下面的部位有一张和正常人一样的嘴巴,能「哇!哇!」地哭着。

虽然儿子没有眼睛、鼻子,但到底是王室的骨肉。到了王子出生的第七天,国王仍然设宴集会,邀集群臣进行庆贺,并按习俗请了许多相师和道士,来为王子取名字。按照当时迦尸国的礼法规定,国王儿子取名要参考长相、参考生辰八字以及父母方面的特征。因此,听到国王征集王子的名字,有个婆罗门就问:「国王老年得子,实在是我们全国的福气。请问哪位知道王子的身体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吗?」

宫内的一个侍从回答说:「王子出世以来,长得又白又胖,体格健壮,是帝王之相,只是王子的脸面平坦,除了嘴以外,并没有眼睛和鼻子。」婆罗门听了,回答说:「既然是王室之胄,没有眼鼻,也没什么关系。那就根据王子的异相,取名镜面吧!」

为了让王子健康成长,国王和王后挑选了四个奶妈昼夜服侍小王子。一个负责替王子洗澡;一个负责为王子换尿布;一个负责怀抱哄逗;一个负责喂奶。小王子在奶妈们的细心照顾之下,一天一天成长。镜面王子虽无眼鼻,但是他博闻强记,又用心学习,刻苦研究法典,学有大成,并研习出一套治国之道。等到他长大成人,老国王命终,就把王位传给了没有眼鼻的镜面王子,王子便成为镜面王了。

虽然镜面王没有眼睛,但能洞察事情的毫米;虽然没有鼻子,却嗅得出香臭,王公大臣们都称镜面王独具慧心与「天眼」。因此当王子登基之后,把迦尸国治理得更为井井有条。全国的老百姓,见国王虽然没有眼鼻,但治理国家的能力却远远超过了他贤能的父亲,让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当时朝中有个大臣,听说国王长有天眼,不太相信,多次想测试国王,但一直没有机会。有一天,镜面王命令那位大臣负责改建宫殿,并要求新的宫殿要比现在的宫殿更胜一筹,不仅要在殿上刻好文学,雕上飞禽走兽、花草人物,而且要每个房间都要画上精美的彩画,让新皇宫充满艺术气息。

「哈哈!机会来了,我倒要看看国王是不是真有传说中的天眼。」那个大臣命人抓来一只猴子,并给猴子穿好衣服,然后把它放进一只用皮革缝制的大口袋里。大臣把大口袋扛在肩上,来到镜面王跟前,对他说:「按照大王发布的命令,臣已经找到了为您建造新殿的能工巧匠,请大王指派他工作吧!」

镜面王耳听八方,早已洞察这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心知这是大臣想测试自己是不是真有天眼,于是既不愠也不怒,不慌不忙地念了一首诗:

「看到此生灵,眨眼又乱蹦,秉性急又躁,脸面皱红红。

残折花果树,对人多不近,怎能造宫殿,放归野林中。」

众大臣见镜面王不用眼睛看,就知道大皮口袋里有一只猴子,果真具有天眼,人人称奇,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位 明君而感到欣慰,并且更加信服了。在梵授王治理国家的时代,菩萨降生在迦尸国一个富有的商人之家。菩萨长大成人后,渐渐领悟到世间一切祸患都是人类无止进的欲念所招致,只有消除这些欲念,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
  于是,菩萨收拾了简单的包袱,脚穿草鞋,身穿布衣,舍弃原来荣华富贵的生活,步行数百里,到喜玛拉雅山去做隐士。他一路餐风露宿,从恒河中汲水而饮,在恒河中濯足洗脸,一直走了许多个月才到达他向往的地方。
  在一段时间的禅定生活中,菩萨修行的境界在不断地进步中,也有了五种神通。后来,他的声名远播,许多人不远万里前来追随他,拜他为师。菩萨在那里,成为众多苦行者的老师。
  喜玛拉雅山的山坡上有一条小蛇,经常爬出来外边悠游闲晃。小蛇无意中爬进了一个苦行者的净修室中,这位苦行者见到小蛇,产生喜爱之心,把它收养在一个竹笼里,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
  这条被收养在竹笼中的小蛇,被众人称为竹蛇。苦行者待竹蛇尽心尽意,无微不至,有如对待亲生儿子一般,众人便戏称他为「竹蛇爹」。
  菩萨听说了竹蛇的事情后,便把那个苦行者召来:「听说你养了一条蛇,这是真的吗?」
  苦行者诚实地回答:「是的!」。
  「你如今正在修行,切不可与蛇接近,快将它放归山林吧!」菩萨劝诫着苦行僧。
  苦行者因为长久与小蛇相处,感情深厚,已经分不开了。于是,他便向菩萨解释说:
  「这条蛇与我互通灵性,它尊敬我如同尊敬老师,它已经成为我的亲密伴侣和精神寄托,没有它,我会活不下去的。」
  菩萨无奈地摇摇头,说:「玩物丧志。爱欲乃是一切祸患的根源,你将来会因这条蛇而丧命的!」
  苦行者爱蛇心切,不听信菩萨的劝告,一意孤行地继续将竹蛇养在屋中,像从前一样尽心地喂它、宠它。
  有一次,所有的苦行者都相约出去采集果子,他们来到一个地方,见那里的果树长得非常茂盛,于是就在那儿多住了几天,以便多采集些果子回来。
  「竹蛇爹」也随大家一起出去采集果子,但这次他不能带竹蛇去,只好把它放在家中。
  几天后,牵肠挂肚的竹蛇爹一进家门,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望竹蛇。
  他一边走一边想:「我这几日在外饱尝野果,却苦了它在家中挨了数日的饿。我今天一定要好好地慰劳它。」
  竹蛇爹急忙着打开竹笼门,把手伸进去,抚着竹蛇的头说:「来,孩子,你饿坏了吧!」
  竹蛇这几日饿得心中发慌,正在恼恨之中,它怒不可遏地一口咬住了伸进来的手。
  竹蛇是一种剧毒的蛇,所以苦行者顿时中毒倒地,丧生在竹蛇身旁。这竹蛇深知它过去的那种终日饱餐的好日子已经结束,便窜出笼子,逃回树林中去了。
  当其它的苦行者看到竹蛇爹中毒身亡的情景,又惊愕、又悲痛,急忙跑去报告菩萨。
  菩萨吩咐将遇难的苦行者收敛起来火葬。在焚化尸体之际,菩萨坐在众苦行者中间,念了一首偈颂:「刚愎自用者,不听善者劝;犹如竹蛇爹,命丧旦夕间。」
  菩萨向凝神静听的众弟子宣讲说:
  「这位苦行者修行时心神不静,一边在追求禅定,另一边却想给自己的精神寻求另外的寄托。他盲目宠爱一条蛇,而不问对象是善是恶,一味把信任和精力施授予它,这无疑是引火自焚哪!」
  菩萨慈悲地告诫所有的苦行者,让他们都能够安于禅定的法乐中。苦行者们从此净化心念,潜心修行,制约自己的一切爱欲。
  菩萨往生之后,他的灵魂安然升入梵界。他的追随者们仍遵循他的训戒,经过苦心修修,个个相继升入梵界天上。
在波罗奈城有一个德行超群、精通法咒的咒文师,他是全波罗奈城名声最大的老师,教授着五百个学生。
  有一个名叫桑耆沃的学生,从老师那学会了起死回生的咒语。但是,这个学生性情浮躁,他刚学了一部分,还没有掌握解咒的方法,便自满起来,不肯再学了。
  一天,桑耆沃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到森林中去捡柴,看见林间地上躺着一只死老虎。桑耆沃便对同学们夸耀:「嗨!老师教过我起死回生的咒语。我啊!能让这只死老虎重新活过来唷!」
  「如果你真有这种本领,就快使出来让我们看看吧!不然我们可不相信呢。」说罢,同学们都纷纷爬到树上,从枝叶间探出头来,观看桑耆沃的表演。
  桑耆沃站在死虎身边默念咒语,并用石子投掷死虎,那死虎一下子跳起来。
  「嘿!你们看!我很了不起,很了不……。」只见老虎猛地向桑耆沃扑过去,一口咬住了他的脖子。没等桑耆沃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就命归黄泉了!
  桑耆沃一死,咒语失灵了,老虎也马上倒地身亡,两具尸体倒在一起。
  同学们在树上都吓呆了,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慌忙地爬下树,背着柴回来,向老师报告了这件事。
  同学们一边说,一边为失去了一个伙伴而伤心落泪。
  老师也难过地摇着头,用手拍着学生的肩膀说:
  「仁慈和善心,施前当三思;施于好为善,施于恶惹祸。孩子们!不辨善恶,滥施恩情的人,只会把灾祸引到自己身上来,慈悲的同时,也应该拥有智慧呀!」
  「老师,原来起死回生的咒语这么危险啊?」学生哭着问。
  「我教给桑耆沃起死回生的咒语时,本来应该一起教给他解除咒语的方法和行咒的规矩。可他刚学完起死回生之咒,就大叫说自己可以去普救众生,不愿再往下学,结果……。」
  学生中有人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听了老师的话,羞惭得低下了头。
  最后,老师慈悲地教导着所有的学生:
  「学习中的浮躁是千万要不得的,你们一定要牢记桑耆沃的前车之鉴,以免重蹈他的覆辙啊。」

不障修行
  佛陀在只树给孤独园讲经的时候,有一位很年轻的长者子常常去听经,觉得佛陀的教育既实在又很有智慧,因此,他一心向道。可是,家里的老母亲却很不高兴,虽然她不喜欢儿子常常亲近佛陀,不过,她非常疼爱儿子,也不忍违背儿子的心意。
  有一天,长者子向母亲提出要求:“我想出家为沙门!”
  然而,他的母亲怎能接受呢?她说:“只要我还在世的时候,你绝对不能出家。”又说:“而且这段时间内,你要认真做生意,不可以把心思分散,要赚很多钱才行。等我阖眼之后,要修行才由你去,现在只要一心一意赚钱就可以了,不可以亲近佛陀。”
  长者子很孝顺,他答应老母亲的要求,顺着她的意思去做。佛陀也教育弟子要孝顺“堂上活佛”——父母,因此,老母亲还在的时候,他要全心全意孝顺妈妈。
  他日日夜夜都专心于赚钱,但是他赚来的钱,母亲都舍不得用。有沙门来托钵,她也不肯布施。有时甚至大声辱骂出家人;若是乞丐来到门口,她就叫人打走乞丐。总之,她非常悭贪,没有一点儿施舍心。
  她把儿子赚的钱换作金银,然后在房子四周掘地窖,把金银都藏在里头;尽管儿子赚再多的钱,她总是说不够用。经过很多年,他的母亲因为一病不起而往生了。老母亲往生后,长者子就到僧团出家修行。
  长者子出家后跟随在佛陀的身边近十年,他非常用心地接受教法。后来,他找到一个清净之地,就向佛陀请求到那里筑茅棚静修。
  有一天,草屋外面来了一位衣着褴褛、蓬头垢面的女人,她全身像被火烧过一样,非常丑陋,她向里面又跪又拜的,啼哭不止。修行者出来问她:“你从哪里来的?为何这般模样?又为何啼哭?”
  她说:“尊者,还认得我吧?二十年前我是你的母亲,因为我悭贪、辱骂贤人又阻碍你去修行,世间的恶业无所不作,所以死后堕入饿鬼道,受尽了种种苦楚煎熬;现在想要解脱苦难,唯有仗着尊者您的力量啊!”
  修行者听了心里非常悲苦,没想到自己出家那么久,而母亲却在饿鬼道里受苦,他问道:“我要如何才能救您?”
  她说:“一定要将我所有的东西拿去布施、造福、遗爱人间,我才能解脱。”
  他不知道母亲生前都把金银藏起来,便问:“有什么东西可以布施呢?”
  他的母亲说:“我把金银藏在房子四周的地窖,你可以把所有的金银挖出来,布施给贫困急难的众生,也可以供养有道的修行人。”
  于是,修行者赶紧去处理,他举行一次无遮大法会,也就是布施的法会,他把地窖里所有的金银换成粮食、物品,于四十九日内,凡是饥饿、贫困的人来,一律有求必应,把所有的家产完全布施出去。
  圆满的那天晚上,他的母亲像天人一样,穿着洁净的白衣来到尊者面前,向他叩头道谢,感谢尊者为她造福,让她得以免除饿鬼之苦,而且托儿子修行之福,已能往生天堂了!
  从这则佛陀时代所发生的故事,也可警惕现代的众生;平日财物应“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广为布施多多植福。

弥勒佛的前身
  从前,世上有一个国王名叫智力,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智止。他们都潜心向佛,非常虔诚。国中有一位比丘,与智力国王是很好的朋友,国王和国中的人民都很尊敬爱戴他。
  有一回,比丘的大腿上不幸长了一个大毒疮,请遍了国内名医,用尽了各种良药,都不能治愈。国王和王后、王妃们听说后,都非常伤心,时时为他担忧。
  有一天国王在宫中打盹,梦见有个仙人对他说:
  「要想治好比丘的病,就要用活人的血肉给他吃,只有这样,比丘才能痊愈。」国王从梦中惊醒,想着梦中的情景,心中半信半疑,更加闷闷不乐。
  「父王,您怎么看起来忧心忡忡呢?」太子智止关心地问着他的父王。
  「唉!比丘的病一日更重一日,我刚刚梦到一个仙人,指点了我一帖药方。」
  「这不是可喜可贺吗?怎么陛下看起来更加郁闷呢?」一边的大臣疑惑着。
  「可是,仙人说,必须要用活人的血肉才可医治。这怎么办呢?取活人的血肉,多么残忍啊!更何况,要去什么地方可以得到活人的血肉呢!万一,没有药效,岂不多造了孽。」智力国王皱着眉说。
  智止太子看到国王如此着急,便对国王说:
  「父王!您不要发愁,世人一心向佛的重道之心是不可违背的,与之相比,人的血肉反倒是最低贱的东西。这事就交给儿臣去办吧!请父王不要担心。」太子说完便默默地退出王宫。
  智止太子回到自己的住所,便用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血肉,请仆人炖煮后,送给比丘。不知情的比丘吃了后,大毒疮确实立即痊愈,众人都惊讶不已。
  国王听到比丘病愈的消息,十分高兴,但又听闻割肉治病的是自己的儿子,心疼之余,便赶往太子住处探望。
  「儿啊!你还支持的住吧?」国王担忧地问。
  只见太子如往常般地走到国王面前:「启秉父王,割肉的伤处,方才不知为何地神奇痊愈了。」
  「哎呀!真是太神奇了!一定是上天在考验我们的仁爱之心啊!」国王和太子及众随从们纷纷跪下来感谢上天。国王便将全国的财富,都赐给了太子,并告诉太子:
  「将来,我们一定要更加护持佛法,以慈悲之心治理我们的国家。」
  当时的智力国王是弥勒佛的前身,智力太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不劳而获的咒语
  古时候有一种咒语,叫做「云月咒文」,这种咒文有无法估量的价值,相传当天空中的彩云和明月相结合的时候,只要把云月咒文反复念上几遍,就会从天上降下金、银、珍珠等七种宝雨来。而精通这些咒文的人,就称做「咒文师」。
  在波罗奈国的村落里,有一位这样的咒文师。那时菩萨降生在一个婆罗门的家庭里,少年时,他就跟随这位咒文师学习「云月咒文」这种技艺。
  有一回咒文师要到相邻的契帝耶国去做法事,因此带着弟子离开了村落。途中经过一处荒芜的山林时,忽然冲出了五百名的山贼,师徒二人就被拦路抢劫的山贼抓住了。
  这伙山贼为了得到他们的钱财,留下咒文师当人质,要徒弟回家拿钱来赎师父。
  山贼恐吓地说:「如果不马上拿钱财回来,就等着替你师父收尸吧!」
  「师父您多保重,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徒弟含泪向师父告别,并再三叮嘱咒文师说:
  「师父,我看了天相,今明两天就是彩云和明月相合的日子。您万不可为了摆脱山贼的折磨而念动云月咒文,让天降下宝雨。如果您念动了咒文,不但救不了自己的性命,连这五百名山贼也将不得存活!请您一定要记住啊!」
  徒弟向师父千叮咛万嘱咐后,便飞快离开了山林,昼夜兼程地赶回家拿赎金。
  第二天晚上,山贼们喝醉了酒,把咒文师痛打一顿,之后又用绳子把他捆起来,绑在一棵茂密的大树上。咒文师被打得遍体鳞伤,正痛苦无奈地仰天长叹时,只见彩云布满天空,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其中。
  看到这种情景,咒文师心想:「今夜就是彩云和明月相合的日子。如果念动咒文,天上就会降下无数的宝雨,山贼们见到了这么多金银珠宝,还不把我放掉吗?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苦苦地忍受折磨呢!」
  急着脱离险难的咒文师,早就把徒弟的叮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喂!你们绑架我是为了钱吧?如果我给你们许多财宝,是不是可以放掉我呢?」咒文师对山贼大喊着。
  山贼们回答:「只要你能让我们发财,一定会让你平安地离开这里!」
  「那好,你们赶快我放开,让我沐浴净身,等一下我念动咒语,你们就可以获得无数珍宝了!」
  山贼们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咒文师的话去做了。
  咒文师做好了念动咒文的一切准备,便面对云月相合的方向反复念起了咒文。顷刻间,天空中犹如下雨一般撒落了无数闪耀着光芒的金银珠宝。
  山贼们每人都得到了许多珍宝,心里十分高兴!但是他们心中却有着更奸诈的念头:
  「原来咒文师本人就是个宝物,既然他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又怎么能放走他呢!」于是,山贼违背了事先许下的承诺,依然把咒文师扣在身边。
  这时,另一伙盗贼路过这里,他们个个武艺高强,很快就打败了这伙山贼。
  「为什么要抓我们?」山贼问。
  盗贼们回答:「废话!当然是想得到钱财!」
  山贼们又问:「如果给你们许多财富,是不是就可以放掉我们呢?」
「只要你们能拿出更多的财宝,保证让你们平安地离开这里!」
  于是,山贼们七嘴八舌地说:「我们这些财宝都是那个咒文师,凝视天空,念动咒语,从天空中降下来的。你们只要把他带走,不就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钱财了吗?」
  盗贼们听了,果然把山贼全释放了,只把咒文师留着。当天晚上,盗贼头目就对咒文师说:「喂!快为我们降些珠宝吧。」
  咒文师回答:「我也很想为你们降些财宝,可是我的咒语,必须是在天空彩云和明月相合之时才能灵验,今夜天空乌云压顶,我怎能给你们降宝雨呢?」
  盗贼头目有些不耐烦地问:「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种时候很难遇到,一般一年才有一天,昨夜才遇到这么一个天相,再想遇到,就要等到一年以后了。」
  「哼!你这妖道,故弄玄虚来欺骗我们。你不能为我们降宝雨,还要让我们平白养活你,破费钱财,不如现在把你杀掉!」盗贼们觉得自己被欺骗,气得挥刀就把他劈成了两半,咒文师就这么死了。
「这一定是那些山贼们为了脱身而编造的谎言!」
  「是啊!把我们当白痴啊!看我怎么修理他们!」
  盗贼们立即出发追赶上那伙山贼,把他们也全杀了。然而,悲剧并未结束,当他们自己分配这笔财富时,由于分赃不均,发生内讧,引起了争斗,最后演变成你死我活的内战,最后只有两个盗贼侥幸活了下来。
  这两个盗贼把这些财富隐藏在一个小村庄里,虽然他们有许多的钱财,但却没有粮食,只能一个人留下看守,另一个到村里去买些食物。
  「如果我一个人独自吞下这笔财物,那我将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分走一半呢?一定要杀了他才行!」留守的盗贼这样想着。
  而去买食物的盗贼也在动坏念头:「如果我一个人独吞这笔财物,那我将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分走一半呢?我一定要毒死他!」
  过了一会儿,买食物的盗贼回到了他们隐藏的地方,一进门,就被那个留守的盗贼一刀给杀了。留守的盗贼看到如此多的财富都归他一人所有,不由得欣喜若狂!拿起买来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结果毒性发作,不久也死去了。
  就这样,为了财宝,咒文师和所有的山贼、盗贼都因此丢掉了性命。
  当咒文师的徒弟回到家中,取得钱财赶来要赎回师父时,却不见那伙山贼的踪影。一路寻来,看到的却是山贼们和师父倒在血泊中的尸首。
  这时,徒弟不禁伤心地叹息道:「师父不听从我的忠告,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他人。凡是想用不义手段发财的人,结果就是死亡。这一点连我聪明的师父也不例外啊!」
  从此之后,徒弟再也不学这些不劳而获的法术了,转而入山苦修,发愿救苦救难、普渡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不劳而获       咒语)(五明学佛网:不劳而获       咒语)  

 佛教咒语大全 

 万行法师:念咒语的技巧 

 南怀瑾:能够化解掉自杀的咒语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为动物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 

 虚空藏菩萨的咒语和手印 

 清净保护身心不受众生干扰的​六个咒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咒语,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 

 吃肉时,被迫持诵的咒语(太殊胜了,必须转给所有人) 

 防鬼怪骚扰、治疗失眠,就多念这个咒语! 

 一个能降服爱人孩子家人的咒语,特别灵验! 

 治疗痔疮灵验的咒语,欢迎转发 

 星云大师:咒语的意义及其​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