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布施愈施聪明智慧就愈增长


   日期:2012/12/7 23: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法布施愈施聪明智慧就愈增长

 

五祖听到这个,行了下面经就不讲了,你已经明白了。明白什麼?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你全通达了,不但佛经通达了,世出世间所有的学术,你全通达了,没有一样你不知道,所以衣钵就给他。这是通达的人没问题,你什麼都解决了,你的富有不是整个地球给你,那是鸡毛蒜皮,那一点点算什麼?你所拥有的是遍法界虚空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在没有觉悟之前我们是凡夫,凡夫我们自性裡面所有的东西你迷失了,你把它变质了,你一样都得不到,那现在我们生活怎麼办?觉悟自性,好像我们回到家的时候,我们家裡是个大家族,是个最富有的家族,你样样不缺。现在我们流浪在外面跟家人脱节了,家裡所有东西一样拿不到,现在生活怎麼办?不得已只好摆小摊子、摆小买卖来赚一点钱过日子,六道凡夫就是这个状况。这个地方就要晓得,财富人之所爱,你命裡头有没有?你命裡有的,丢都丢不掉;你命裡没有的,你想什麼方法,你也赚不来。这个道理我们中国古大德狠清楚,夫子也讲得狠明白,如果说是财富不是我用方法能追求得到的,那我何必去求它?我不如自得其乐,这是正确的。

财富,每个人财富不一样,不一样是财富是果报,果必有因,因是前世种的,这佛法讲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这一生造作的,造的因来生果报;我这一生所受的,是过去生中的果报,你们看《了凡四训》就一清二楚。但是这个因是自己造的,所以命运自己可以改变,你只要懂得这个道理。我最初学佛,这章嘉大师教我的,因為我命裡头没有财富,命裡面也没有寿命,短命,这是狠麻烦的事情,只有一点小聪明,所以章嘉大师就教我修因。努力修因,修财布施,因為财富是财布施得来的,不是想什麼方法可以赚得来的,财布施。我就给他说,我生活狠困难,我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住了,我哪有财布施?章嘉大师问我一毛钱有没有?我说一毛还可以。一块?一块勉强还可以。你就从一毛、一块布施。一毛、一块怎麼布施?寺庙裡面常常有放生的,大家凑钱我们捐个一毛、两毛在那个时候,有人去印经我们捐个一块、两块还行,就从这样开始,真的愈施愈多。所以我这个财富,这一生当中所受用的是这一生当中修的,前世没有!是这一世修的。你看在那个时候买一本书都非常困难,现在我们布施送全世界的《大藏经》差不多到一万套了,怎麼能想得到?我们现在向商务印书馆订了一百套《四库全书》,赠送?内的各个大学,都想不到,真的愈施愈多。法布施愈施聪明智慧就愈增长,无畏布施是得健康长寿。章嘉大师教我修这三种布施,我就真干,我也没有求果报,果报自然现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

净土法门法师:佛在四依法裡头有一条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学佛,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要依理智不能依感情,所以他这句话说「依智不依识」,识就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会出狠大的偏差,因為感情不能解决问题。你认為自杀能解决问题吗?自杀不能解决问题,佛在经上讲得太多太多这个例子了。自杀的人他不知道六道状况,自杀的人死了之后中阴身他不能去投胎,他每七天要去自杀一次,你说他多苦!这叫自找麻烦,这哪裡是解决问题?如果你再伤害对方,那你们本来是相爱的,最后变成什麼?变成冤亲债主,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灾难就惨了。这都是愚痴到极处,不了解事实真相。

净土法门法师:然后他就跟我讲一些道理。「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什麼是无畏?教别人离开一切恐怖,这叫施无畏,施无畏得健康长寿,有因必有果。你能够真正依教奉行,不能离开经典,天天读经你会开智慧,天天读经你会把狠多世间的事情都能摆平,这就是真实智慧,从这个地方下手。

他不是宗教,他一生没有拜过神,他一生没有建过寺庙,他的生活四十九年都是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过托钵的生活,这就是什麼?在形象上把所有一切都放下。这种生活我们一般人看到狠苦!苦不堪言,释迦牟尼佛得大自在,每天你看到他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我们过去中国人、念书人非常羡慕孔子、顏回,说是孔顏之乐。孔子跟顏回虽然狠贫穷他还有一个房子住,他每天还吃三餐;释迦牟尼佛过的生活,那比他更清苦,连房屋都没有,这教我们什麼?教我们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实际上拥有跟放下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只要你心裡头不执著就行了。可是释迦牟尼佛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你拥有这些东西,你就狠难捨,有了还想多。这些东西你说為什麼不能放下?五欲六尘就是物质生活,愈有愈想有,愈多还想多,增长贪心。各个阶层的领导人,他重视权、重视名、重视地位,就容易增长瞋恚心,容易增长愚痴心。
  贪瞋痴是严重的烦恼。贪瞋痴从哪裡来的?痴就是妄想,把智慧变成愚痴了;瞋恚是执著,严重的执著果报在三途;贪爱裡面有分别也有执著,所以这些东西增长贪瞋痴,也就是增长妄想分别执著,把智慧德能相好完全变成烦恼、变成造业、变成苦报,这就错了。所以佛真正是慈悲到极处,不但是在理论上讲得这麼清楚,在日常生活当中他表演这个给我们看,我们学佛就要向他学习、就要向他看齐,我们才能够得到诸佛如来生活的乐趣,比孔顏之乐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一定要能捨,捨是真正的智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法布施       聪明智慧)(五明学佛网:法布施       聪明智慧)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2 法布施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N 1288经:本 

 大安法师: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大安法师: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净土法门法师:随时随地给人家讲解、介绍佛法,这是法布施, 

 净土法门法师:如果全凭自己的聪明智慧来解释佛经,没有不说 

 净土法门法师:一生的法布施,抵不过一句阿弥陀佛 

 印光大师:如何能得到有福有寿聪明智慧的孩子 

 布施生命的功德第一大,放生同时具备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 

 净土法门法师:财布施得​福报,法布施得智慧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人修三种布施,得长寿​、得 

 宣化上人:这更是法布施中的法布施,是行菩萨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