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善法师:佛佗的格言


   日期:2009/7/1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读诵没有用的话语一千句,倒不如只听到一句有益的话。
2、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等才是(超越轮回)最坚固的束缚。
3、愚笨无知的人恣情放逸;但聪明的人却保持努力不懈,视勤奋修行成佛为无上珍宝。
4、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5、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内心就会平静。
6、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7、不嫉妒、不贪婪、清心寡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8、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9、痛苦的根源是贪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10、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却隐藏着相当多的苦恼。
11、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12、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着,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13、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着物欲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14、沉溺在爱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笼里那般惊恐,为束缚和执着所缠绑,长期受苦痛的折磨。
15、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也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坚牢。
16、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17、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人。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人。
18、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19、所有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20、所有的动物都害怕刑罚,所有的动物都畏惧死亡(所有的动物都爱惜生命)。一个仁慈的人不应该杀害动物或教唆别人杀害动物。
21、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22、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可能充满邪恶。
23、缺少宗教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24、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会得到苦果。
25、杀生、偷盗、妄语和邪YIN,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之事。
26、撒谎是罪恶的一个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27、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28、贪爱、憎恨和愚痴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杀生、偷盗、邪YIN是身体的三大污垢。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讲粗话、撒谎、花言巧语是语言的四大污垢。
29、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30、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都是苦!
31、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
32、能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和消除苦恼的途径。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无常就是一种苦,“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从而走上觉悟成佛的路子。
33、情感是由过去的缘份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如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
34、为了追求快乐,而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便会受到怨恨的困扰,而无法摆脱怨恨。
35、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不论其贫富或贵贱。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探视病人应使患者充满希望和快乐。
36、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37、丈夫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他的妻子:第一、称赞对方的优点。第二、永远不轻视对方。第三、对她忠贞不二。第四、授与处埋家务的职权。第五、常送给她精致的服饰。
38、妻子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丈夫:第一、把家务处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帮助丈夫的亲属。第三、对丈夫忠贞不二。第四、聪明地管理和节省丈夫的薪饷所得。第五、勤劳而不怠惰。
39、服务社会有四项原则:慷慨施舍;体贴的言谈;互相合作;行为合乎时节而且彬杉有礼。这四项原则宛如车子的轴,能使车轮转动。
40、服务社会的人容易跟别人相处,乐于助人而且了解对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导他人。这种大善人将来一定得到好报。
41、你们必须要有耐心、充满慈爱,而且具有服务的热诚。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善良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着他。
42、假如手上没有伤口,你就可以用手来拿有毒的东西,毒素不会侵入没有伤口的手。同样的道理,不做坏事的人,不受恶报。
43、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
44、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45、防止心意的愤怒,调御心猿意马,舍弃邪恶的念头,诚心履行修行的正道。
46、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
47、人生难免一死,应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善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48、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49、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凶暴的人群中要温和,在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50、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节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石不会被风所动摇。
51、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嘉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
52、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智者应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
53、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克服自己缺点比战胜别人要来得高尚!
54、忏悔包括改过!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55、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一个人言谈时,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或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56、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
57、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
58、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的心理倾向。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59、在所有的礼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贵。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乐中,真理的喜悦最大。
60、不沈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61、有两种极端是修行人所不应做的。这两种极端是什么呢?“贪图感官”的享乐是低级的、粗鄙的、俗气的、下流的,而且导致身心的损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卑鄙的,也同样会给身心带来伤害。然而完美的圣者所发现的“中道”,避免以上两种极端,而带给你敏锐的洞察力和知识,引导你走向平安、睿智、觉悟和永恒的乐境。
62、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人。
63、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亲戚;没有烦恼是最大的幸福。
64、一个人的心念极为微细而且不易察觉,可是聪明的人却善于护守即将蠢动的心念,经过护守的心能导致幸福。
65、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
66、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67、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着稳重,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68、不可只依据逻辑、推论、或事物的外表来决断事理。般若智慧主要是从禅定(禅悟)中产生的,不经禅定(禅悟)就很难生出大觉悟的般若智。
69、假使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不需要心怀恶意、愤恨、轻视或者对他们不满。假如你心存怨恨,那么它不但会阻碍你心智的发展,而且使你无法判断那言论到底是对还是错。
70、莲花生在被人遗弃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71、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善良心是最好的品德。
72、田地因为杂草而荒芜,人们因为贪欲而受害。
73、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物上的施舍,第二种是真理的布施(法施),第三种是消除众生的恐惧。
74、肉体不是真正的我,因为假如肉体是我的话,身体就可以自由自在而不生病了。
75、旅行时,假如没找到比自己更好或相等的伴侣,那倒不如自个儿单独行走,也不要跟愚人作伴。
76、宽容和忍耐的人,将可得到朋友、财产、名誉和长久的安乐。
77、拥有很多财产,大量的黄金和食物,而却只贪图自己奢侈的享受,是导致堕落的一大因素。
78、一个人用钱应该合理,并且跟他的收入成比例,不可浪费也不可吝啬。不可处心积虑贪图财富,也不可挥霍奢侈。
79、觉悟心是智慧的根本,能够产生、良好的德行。
80、聪明的人不为赞誉和毁谤所动摇,如同坚硬的岩石不被风所动摇。
81、这就是达到自由和解脱的途径—帮助别人而不贪求名利和果报,不存伤害别人的意念,而且本着理智去做事。
82、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83、急躁地裁断事理是不妥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84、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快乐!一个人就应该保持着这种慈悲的胸怀。
85、愿我身心清净,做人正直,品性良好,不起恶念,信守自己对别人许下的诺言;愿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着、安详;愿我能宽容、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慷慨施舍,乐于助人,能够把真埋和知识施舍给别人。
86、愚笨无知的人恣情放逸;但聪明的人却保持努力不懈,视勤奋修行成佛为无上珍宝。
87、你自己应当好好努力为善,因为完美的圣者只能告诉你该走的道路。自己是自己的保护者,自己是自己的依靠者。所以你们要好好调御自己,宛如马商调御良马。
88、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邪恶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
89、就如同棕榈树被连根拔起一样,永远不会再生长,当一个人去掉贪爱、憎恨和痴迷不悟,他将来成佛时也就不会再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了。
90、不做任何坏事(诸恶莫作),培养所有的善行(众善奉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自净其意),这是佛陀的教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