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安士全书白话解:常须隐恶扬善—宿世口业


   日期:2013/3/2 14: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发明]奸恶的人提前考虑作恶,千方百计,不遗余力,这是作恶的事实。但他销毁证据、隐藏赃物,生怕别人知道,这是指作恶的名声。名声不能隐蔽,就会互相辗转传播,使人无地自容。先哲说:「听说那有过错的人的名字,就好像听到了父母的名字,可以从别人口里得知,自己再不能说出去。」说的多好啊!真是仁人君子的高论。那些轻薄平庸的人往往喜欢听闻别人的过错,习惯于把互相谣传的话,作为确实的结论,甚至还要添油加醋,败坏别人的名声。这样的人不遇到横祸,不遭天谴,是很稀少的!

表现在小的方面的恶行,当然不应当使人知道;表现在大的方面的恶行,尤其不应当使人知道。男子作了恶,当然不应当使人知道;女人作了恶,尤其不应当使人知道。自己作了恶,当然不愿使人知道;祖先作了恶,尤其注意不要使人知道。总之,恶的名声愈大,我隐藏的功德也愈大。那些没有隐恶志向的人,都是没有福分隐恶的人。

孔子论善知识的快乐,一定说:「喜欢讲别人的好处。」所谓讲就是赞扬和宣传。说好话,做好事,是人难以做到的。如果一个人有一处优点,大家就加以宣传,那么这个人就更加会上进,这就是与人为善的意思。因此圣人讲善,可以转变社会风气;百姓讲善,可以感化顽愚恶人。关键的地方就是赞叹宣传人的长处,不隐没人的善心罢了。

「善」字范围很广,应当包括言行大小、远近闻见;「扬」字的意思也包括很多,应当兼用书面和口头的方式,自己做了,还要教别人做。

发明:启发、阐明之意。

 下附征事(原文译白三则)

宿世口业(据《发觉净心经》)

佛在祇洹说法,有六十个初发心菩萨,一起来见佛,五体投地,悲泪如雨,求问自己前世的事情。佛说:「你们在拘留孙佛时(贤劫千佛中第一尊佛),出家学道,道心渐渐消失。当时有一个很虔诚的施主,供养二位法师,极其钦敬。你们在这个时候,生起嫉妒心,对施主说法师的坏话,使他渐渐轻慢怠僈法师,断送了他的善根。因此,你们死后堕落在四种地狱里面,若干万年后,才又为人,五百世中,都是瞎子,愚痴无智,常常被人轻视侮辱。你们将来在五百年正法灭时,还会投生到恶国恶人的地方,成为下贱的人,被别人诽谤,迷失本心。过了五百年后,就灭尽了一切业障,往生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个时候,阿弥陀佛才给你们授记成佛。」

〔按〕毁谤三宝,说无因果报应,与弒父、弒母、弒阿罗汉的罪等同,是最大的罪过。因为断送了人的善根,消灭了的慧命。世俗看见有人斋供僧尼,没有不说阻碍的话的。这有二个缘故:一是本性刻薄,以讥笑评论为才干;二是不知有三世,不知三宝是大福田。

口业余报(《杂宝藏经》)

罽宾国有一个罗汉,名叫离越,在山中坐禅。有人丢失了牛,寻到山中来了。当时正碰上离越煮草染衣,他的衣服自然变成牛皮,染汁自然变作牛血,煮的草自然变成牛肉,手里的钵盂变成牛头。失牛人就抓住他送官,关进了监狱。在狱中十二年,一直为狱监饲马除粪。业缘将尽时,离越的弟子在远处看见师父在罽宾监狱中,即来报告国王。国王命令狱中僧人出来,离越一听,头发自然落下,飞身空中,作十八种神变。国王看见,心中惭愧,再三道歉。离越说:「我在过去,也曾因丢失过牛,诬陷毁谤罗汉,毁谤了一天一夜,就堕落三途,受了无量的苦。因为业障未尽,所以今天虽然已经修成罗汉,但还要被人诬陷毁谤。」

〔按〕罗汉已经不受后来之身,但还不免有余报,是因为他还有怨敌存在。不过必须知道罗汉所受的业果,与普通人所受的业果是完全不同的。譬如天人同一处吃饭,饭食却有精粗之分;三只野兽渡河,水的深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啊!

绮语花报(沈永思说)

宜兴县的潘书升,名宗洛,康熙甲子年秋,梦见到关帝殿,正在发卷。喊第一个人到,马上就把他踢下去,第二名就是自己,第三名、第五名都不到。又看见墙壁上挂了一张黄榜,榜首的名字是「为楫」二字,看不见姓。不久,一个红面人,提起所戴头盔,放到潘的头上。潘醒来后,感到很惊讶,等到发榜,潘果然得到第一名。潘又到处访问叫「为楫」的人,不久就访问知道是娄县的傅鹿野。特意前往拜访,得知傅平素很有文名,主考官果然把他订为第一名,开头两场考试的文章,评价很高,因为丢失了第三场卷,所以就排除了名额。原来傅有口才,平生说了很多绮语,喜欢议论别人的短处,所以得到这个报应。考试揭晓后,主考官很爱他的文章,特意喊他见面。以后傅怏怏不乐,非常苦闷,没过多久,就因腹胀暴亡。

〔按〕文人的口业,绮语占大多数。别人刺心的事,他偏偏能在谈笑风生中说出来,在我的口头愈是顺口,在别人心里抱怨愈深。常常看见一些聪明的文人,往往贫穷潦倒,甚至还不如那小生意的人,能够满足衣食之需。这样的处境,难道全是前世的缘故吗?如果能够心地仁厚,常以隐恶扬善为怀,那么口中所犯四种恶业[1]不去制止而自然制止了。

:身、口、意共有十种恶业,身三、口四、意三,身三即是杀生、偷盗、邪YIN[夫妻之外的男女关系],口四是妄语[假话]、两舌[挑拨离间的话]、恶口[粗恶话]绮语[杂秽话,语含YIN意],意三是贪欲、瞋恚、邪见[否定因果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士全书       口业)(五明学佛网:安士全书       口业)  

 仁清法师:口业如何来净除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重刻《安士全书》序二(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重刻《安士全书》序一(周安士) 

 曾琦云居士:论《安士全书》的思想内涵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 第五章 善护口业 

 传喜法师:善护口业 出言利他 

 容易​犯口业的人,命运不好 

 慎护口业非常重要 

 口业如山,最为可怕,一句恶语导致作狗五百世 

 守护口业,管住嘴巴,学会做好口德的21戒 

 管不住嘴巴,容易犯口业之人,命运就坎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