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日期:2013/4/20 12: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这些话,对於我们有福报成为一个团体领导者,要相当引以为戒,时时提起来。一个团体的领导都是因缘聚会,整个团体的人,都是对我们有一分信任来到这个因缘,我们应该珍惜,也要对得起这分缘分,德行广大才能感召人愿意来。所以我们接触到很多团体领导者,在面对团体所产生的一些情况,当下他就发脾气,这个德不广,度量也太小,当下已经不符合古圣先贤的教诲。古圣先王留给我们领导者一个最重要的教诲,「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他身为一个国君天子,所有人的过失,他都有责任。像尧帝、舜帝他们觉得,人民有问题,他没有尽到教他们的责任,这是德行,这也是理智。团体里有情况了,领导者首先发脾气指责,「各相责,天翻地覆」,他本身就已经不在理智当中,怎么去启发别人的智慧?那就更不可能。

  今天团体里留不住人,一个领导者要非常的反思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人与人当中,他都是自然的感召,他不是勉强的。人家跟我们相处很欢喜,自然就感召人来了;人家觉得在我们的团体当中,增长智慧,很愉快,很好的成长,人家就欢欢喜喜主动来,不用拉、也不用叫,都是感应。人生所有人与人的缘分,都离不开感应两个字,「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都明白这个交感的道理。当我们留不住人的时候,一个领导者决定不能够指责别人。领导者指责别人,那是在福报当中,心性不断在堕落。没有福报还当不到领导,所以有福却堕落,那是很冤枉。量不宏不能使人安,要有度量才能让人家跟我们相处,安心、安稳、安乐。

  你看我们读到这一句话,「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太宗皇帝做得淋漓尽致。《书经》的精神,老百姓、臣民的心声,你要好好的去听,修正自己。太宗皇帝不只听,他还主动的引导臣子来劝他,千古一帝不简单。我们自己当下,从太宗的这个态度,我们说触类而长,回到我们自身,现在有个亲戚亲人、身边的人跟你说,我给你提个意见。请问大家听完这句话,当下的心情如何?砰砰、砰砰、砰砰,有没有跳得比平常厉害?奇怪了就跟你讲件事、提个意见,为什么你心跳加速?心跳加速是结果,请问原因在哪里?面子上来了才会心跳加速。有没有你太太跟你说,我给你提个意见。然后你马上露出灿烂的微笑:赶紧说、赶紧说,这样我才能进步。有没有人是这样的?受小弟一拜,你的修养不简单,太宗皇帝的精神你学到了。太宗皇帝也是以尧舜为榜样,我们之后《群书治要》里面,都有提到尧帝、舜王,当时候在文武百官面前都是这样:你们现在要当面把我的问题讲出来,可不要走出这个门才讲。都是以天下为念,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错。

  太宗那个时候臣子给他劝谏,没有压力,很主动给他提意见。有一次有个臣子提了一些意见,太宗点点头,后来那个人出去了。旁边有个近臣听了实在受不了:皇上,刚刚他给你提的,统统是不对的,你怎么都没有制止他?都是不对的,不是指对。有时候人家给我们指对的,我们还不高兴,面子拉不下来。所以人要修身,不把这面子卖掉还真不行,我们学《群书治要》第一件事,先把面子卖了。请问大家要卖多少?我怕我带的钱不够。其实应该是讲谁肯撕下我们的面子,你还得给他钱,不是,你还得感谢他、感恩他。现在谁肯讲我们?除了父母、除了师长。人现在怕得罪人,人家犯不得跟你过不去。所以真肯讲我们那是道义之交,「善相劝,德皆建」,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样的朋友是正直。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也很好面子,讲这段也是不断的提醒自己,下一次真的听到人家劝,能够不心跳加速,能够真的是和颜悦色的接受,不然蹉跎了自己太多的时光,心性不只没有提升还堕落。人生最可悲的,是被自己给出卖了,没有比这更可悲的。所以人真的时时劝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才好!

  旁边的近臣,不一定能体会太宗的心境,他也表达出来了:皇上,我实在是打抱不平,他讲的都不对。太宗表达到,他讲的有一件对的,对我帮助就很大,纵使讲的没有一件是对的,我都要接受。假如我反驳了,这个臣子出去,说到我讲什么皇帝很不高兴,骂我一顿。这个传出去以后,可能影响到文武百官对我的劝谏,这个消息传出去,臣子在劝的时候他就有顾忌,他就有担忧,这样对於整个国家不利。您看皇帝他看事情的高度不一样,他要让臣子形成劝谏的风气,而且没有顾忌。所以闻之者足以自戒,言之者无罪,不指责这些臣子。能够真正领纳了《群书治要》的教诲,而且这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也是提醒我们在学习《群书治要》,统统在讲给我听的,是让我自戒的;决定不是看了以后去要求别人、批判别人。是我们自己要自戒。不只言之者无罪,我们还要抱著感恩的心,来感谢所有圣贤讲的这些教诲。

  如此的心境,相信「庶弘兹九德,简而易从」。从我们自身来学习,应该可以领纳之后,我们去实践,人能弘道,我们去实践,弘扬开经典里面所有做人处世的美德。这个九字,我们华人的习惯三、六、九为大,九德可以指很多重要的美德。另外在其他的书籍也有用九德的,比方《尚书》里面就有九德,我们之前在「谏太宗十思疏」,跟大家有讲解过。这里普遍就是指重要的这些美德,学了以后去做了可以把它弘扬开来。尤其唐朝是皇帝下令,文武百官来学习的话,那这整个美德就能很好的弘扬开来,因为上位者带头。所以我们也希望《群书治要》,能有更多政界的人一起来学习。当然您身边亲戚朋友,刚好有从政的、当领导的,也可以善巧把这个书介绍给他们。当然君子信而后谏,要让人家相信,首先我们自己做得好,让他们对传统文化认同,有信心。简而易从,简便但是容易做到,因为这个书掌握的,都是修齐治平这些学问,并不是很复杂,能简便的掌握这些纲领,然后好好的去落实。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11/6/4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0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群书治要360)(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群书治要360)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