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对诽谤的人一样慈爱无嗔


   日期:2009/10/17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当听到师父念这句话时,心头一颤!师父此次讲《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在我熟悉的回向文里,加了一句我不太熟悉的话。虽然只是一句话,于我而言却是宝贵的一课。师父说佛法里的一切形式都是表法,师父也通过回向在给大家表法。“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看似简单的回向文,它不仅仅是让我们看到师父的慈悲,不仅仅是让我们感动一下而已,它教人深思。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平等无别。在师父眼里,无论是恭敬他的人,不恭敬他的人;是他的弟子,不是他的弟子;是信佛的人,不信佛的人。皆是一律平等,毫无分别。师父尊重每一个人。于常人来说,我们会尊重德高望重的人,学识渊博的人,有钱有权的人,却很难同样地尊重街边一个乞丐,一个捡废品的老太。我们也许会可怜他,施舍她,却难以平等相看,在心理上我们有优越感,自认为比他们干净,有钱,有素质等,总而言之,我们跟他们是不同的。所以师父说“能对一个随手就可欺负的人,而起尊重,是为高人。”。连一个弱者,我们也未必能平等以待,何况一个诽谤自己,攻击自己的人?充其量只能说我不跟你一般见识,懒得理你!正因师父已没有分别心,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众生。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无缘慈爱。在师父爱里,没有任何条件要求,无论是赞美他的人,诽谤他的人;他认识的人,他不认识的人;热爱他的人,怨恨他的人。师父关爱每一个人。而常人所谓的“爱”,必定是有前提的,我们爱自己的亲友,爱自己喜欢的人,爱对自己好的人,即便如此,假如我们爱的人,冷落了我们,伤害了我们,也就是说这份爱的条件改变了,这爱就再难持续了,甚至变成怨恨。为钱财亲友反目,夫妻因爱成恨,在现实生活中已屡见不鲜。连亲友我们都无法不变地爱,又如何去爱那些陌生人,伤害自己的人?顶多做到原谅他,忘记他,谈不上爱。而师父的爱已无欲无求,故能无怨地慈爱每一个众生。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入境不住。师父在世间修行,自然要面对众生不同的声音,如一位法师所说“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如果师父把每个人的声音都放在心里,他会漰溃。比如现在你打算为社会服务,放弃一份好工作,到一个地方做义工。你不但不求报酬,白天黑夜,无休地辛劳,还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帮助大家,你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很无私,就算石头也会被感动。可没想到你面对的竟是风言冷语,诽谤质疑。在这境地里,你能否坚持奉献?你能否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你能坚持多少个月,多少年?如果师父做不到入境无住,于事无心,怎能坚持到今天?师父有偈言,“不看不听不想不说,静心安心舒心平心,顺意无意达意胜意,事无事清事平事定。”。师父在顺逆境中,皆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面对诽谤才可以不想不烦,不说不辨。才能静心修行,舒心平心过日子。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无我相无人相。我们一般念经,多是回向给诸亲眷属,九祖父母等等,我们所关爱的亲朋好友,还回向给我们的冤亲债主,缘于他们带给我们障碍,疾病,困扰。我们愿他们能借经的功德力升天享福,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这个“我”,希望我能得到平安健康。而师父回向给诽谤他的人,这里没“我”,没有我的利益。这里没有受诽谤的“我”,也没有诽谤我的“人”,如果师父执于被诽谤的“我”,执于诽谤我的“人”的话,就不会情愿这些谤法的人离苦得乐。一个受害人,怎么会希望伤害他的人有更大福报,早日解脱呢?上次开法会,师父要悲悲,把法会通知中的振霖“法师”,改成“师父”,我说师父太谦虚,师父说我不懂他。师父说,“师父”这称呼,就是在街边找个人问路,也可以叫师父,以免有人因对“法师”名号质疑造口业。终于明白,假如我用“我”的想法,理解师父,永远是错位。师父已经无“我”,哪有“我”可谦虚?也没有“我”可自傲。没有了“我”,师父所想所说所做皆为众生,念念不忘众生之苦,又无有众生可渡。
“回向给所有诽谤我的众生”这句话在表法:一切相皆是幻。师父偈有言“宇宙万相皆非真,过眼烟云别当真。”。师父用他的言行示法。在师父心里,没有不恭敬他的人,也没有恭敬他的人,攻击他不会让他难过,赞美他也不会让他高兴。以前读“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时,以为有修为的人心量很大,能包容别人,原谅他人的过错。现在才明白,真正有修为的人,已经超越对错,好坏之分别,一切相皆空,既然是空,何有应包容之我?何有需原谅之人?何有要解辨之事?如果师父还要忍耐,原谅,那师父的心会很忙,他每天面对种种是非纷扰,需要他原谅的人和事,实在太多!正如师父的开示“无生法忍”根本没动念,何来忍耐?”故此,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从来没受过委屈的师父打抱不平,据理力争。事实就是事实,真相不会因诽谤而改变,也不会因称赞而改变。
师父说“诽谤我们的人,是我们的师父。”。此话不是虚言,也不是阿Q精神,自我安慰法。对于修行人来说,通常是逆境比较容易引起我们警醒,省悟。顺境反而让人疏怱大意,自我感觉良好。师言:“糖衣炮弹最难躲。”。在赞美恭惟前,我们常会自我膨胀,飘飘然自以为有所得而浑然不觉,慢心魔自然生起。就如师父常打的比方:“贼来自家偷东西,你不知道,还帮他抬下楼。”。那诽谤我们的人,是我们的师父,当然会有考试。
“诽谤”这位师父一来,就考试,第一道关是定力。面对诽谤,我们是火冒三丈,针锋相对?还是力忍于心,忿忿不平?或是一笑了之,若无其事?由此反应,就知道自己过不过关,定力到底多少分了。不行还得继续炼。第二道关是心量。世上有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我是对,他认为他是对,那我们是否只容许与自己相同的声音?不能容许不同于自己的声音?如果我们生气,反驳,那就说明容不下。第三道关是我执。每个人都以自己立场看问题,认为自己见解才是对的,因此我执而产生了,你我之争,争的就是这个“我”,我是对的!我要争辨,便输给了“我执”。第四道关是分别。一直以来,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停止过分别,每天在心里拿着一根笔,对一切人和事,忙忙碌碌地打勾打叉,有否想过这样做,除了让自己烦恼以外,还有什么用呢?如果要跟对方辨理,无论是口上辨,或是心里说,表明我还是停留在对错里,还在认可心中的分别。所以说来说去,还是我在跟自己打,我过不了自己的关,才会跟别人打,我要跟别人打,就证明,我没过自己这一关。可不要怪诽谤的人让自己生气哟。
“诽谤”这位师父,考完试后,让我们发现,自己功夫真的经不起现实的考验。他促进我们努力学习,只要肯反省,就会有很多地方学习。第一善护口业。如果我们真正听从佛陀教悔“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就不可能“诽谤”。世尊教导我们,即便他人有过错也不要说,何况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确认真相,只是个人之见而已。没学佛以前,我觉得说什么没有关系,没有做坏事,就不算有过错,自认为还算个好人呢。学佛后才知道“身,口,意”三业,原来口,竟然是一个造业主要地方!无论是修行或者生活中,口业是我们最容易造的因,说话谁不会呢,家常闲聊,说三道四,辨法争议,评高论低,无意间造业仍然不知。故印光大师开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对我们凡夫固有习气的苦心劝道。
第二深信因果。如果我们能够深信因果,就绝不敢“诽谤”。我们肉眼凡夫,只会相信自己的肉眼,我看不到过去的因,也看不到未来的果,让我相信随便说一句话,就会得绝症,吓唬谁啊?故佛经常云:凡夫众生,刚强难化。我们愚痴众生不到大难临头,恶病缠身,就不知道什么是“怕”,真是无知者无惧啊!这便是佛法常言的:“凡夫畏果不畏因,菩萨畏因不畏果”。佛菩萨由于深明因果,从因地上断果,不种因何来受果呢。跟师父学佛后,眼见耳闻种种真人实事,深切感受到种业容易消业难,因小果大非虚言。想起以前自己随随便便轻言长短,妄论是非,后怕!!!如果今生不努力修行,真不知道要堕到哪个恶道,受多少劫罪。
第三莫以相辨真。平常当网络新闻,传闻某名人打官司,或某明星离婚,大家便众说纷纷,议论是非,虽然万人中末必有一人知道事情来胧去脉,真凭实况,多是道听途说,甚至连有没有这回事还是个问题。可是大家尤如身临其境,说得有模有样,如此以讹传讹,事情自然是面目全非,版本各异。于凡夫而言,我们只听从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看事情是以自己为立足点,就如瞎子摸大象,每个人只知道片面。我们以片面之观来评论全局,以表面现象来判断真假,倒底离真相有多远呢?由于我们没有真正智慧,无法象佛菩萨那样以因果,事理,性相,空有全方位来观事相,所以才会妄下断论,常造口业。
第四清净和敬。前几天家人看到一则消息,一个出家人为钱打官司的新闻,他说你看,你们这学佛的人,怎么还会这样啊?我说那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学佛人就是这样。在世人眼里,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在代表着佛弟子,他们不会去加以分别,你是否学得如法,是否个人现象。一概而论,既然是佛家弟子,就应该清净无争,和世俗人不一样。纵使满腹经纶,能谈玄说妙,论得头头是道,若连起码为人之道,互相尊敬,礼言谦让,和睦相处也做不到,那能否算得上合格的佛弟子呢?与世尊所要求的“六和敬”更是相去甚远。且莫论哪个门下,修为高低,既同是佛家弟子,我们便有责任作为榜样,让世人因我们言行受教化,更加敬重佛法,亲近佛法,让更多人为此进入佛门。而非让人笑话,再造口业啊。
第五平等恭敬。如果我们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无论这个人是学佛,还是没有学佛,有修为,还是没有修为,身分高,还是身分低,有名,还是没名等等,我们一律地尊重恭敬,又怎么会诽谤呢,更加不可能造下谤佛谤法之大恶业!我们多看几本佛书,便以为已经通达佛法,评论这个法师讲法讲得太浅,说那个人还没开悟,说某某人没资格讲经。如果深解佛意,能不明白“语和无诤”吗?如果真有修为,会心分高下吗?看看诸位高僧大德,那些公认已开悟的人,有谁不是谦和有礼呢?有谁会评长论短呢?对于不辞劳苦为大家作法布施的人,我们该心存感恩,还是冷言相向呢?试问一下自己,学佛法是为了修正自己的言行,还是指责别人呢?
第六莫以凡心度佛意。家人念完八阳神咒经后,对有一段诽谤此经果报的描写不能理解,“是人现世,得白癞病,恶疮脓血,遍体交流。。。。命终之日,即堕阿鼻无间地狱。。。。”他问佛菩萨不是很慈悲么,怎么会惩罚我们呢?我说,你是以凡夫之心度菩萨之腹。你以为佛菩萨在吓唬你呀!其实这是佛菩萨用心良苦,怕我们不知果报造下重业,故此特意提醒我们。便用师父打的比喻,“有一块烧红的铁放在那里,你走过去踢它一脚,你能不被烫伤吗?”。难道是这块铁惩罚了你?佛菩萨在很多经里反复强调谤佛、法、僧的果报,就好象父母担心小孩子顽皮,不懂事会受伤一样,在告诉我们,不要去踢烧红的铁块!我们以自己的私心,曲解佛意,不念佛菩萨慈悲,反而起疑心,生嗔心,最终吃苦的还是自己!因此师父才苦口婆心,对于没有谤佛法的我们提醒了、又提醒,怕我们受苦。对于那些已谤佛法重病在身的人,教他们忏悔念经消业治病。对于那些谤佛法,仍不自知恶果的人,回向功德消减恶业。你说一个人一边在吓唬你,一边花这么多精力时间救度你,他图什么呀?没事找事啊?请不要再用“我”,来猜度师父。师父对众生的慈爱是无我无求的,没有分别,没有界限的。我们要向师父学习,放下受伤的“我”,学习去爱所有诽谤我们的人,去爱所有伤害过我们的人。
在此要衷心感谢所有诽谤我们的人,所有伤害过我们的人。正如师父说言:你们是我们的师父,让我们从现实中学习真理!有位大德说得好:“人往往容易从反面处认识真理。”。你们的言行令我们警醒!教我们反观自己,看清自己的不足!你们考验我们,磨炼我们,成就我们的修行! 愿你们能够早日闻得正法,相信正法,修习正法,让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就佛道!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诽谤       慈爱)(五明学佛网:诽谤       慈爱)  

 陈士东居士:佛门无上妙法 切莫胡乱诽谤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章 我是否好好爱过 慈 

 艾雅·凯玛:禅与自在解脱 第六章 慈爱禅 

 侯松蔚教授:诽谤宗乘即犯戒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十四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显明恶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E 1278经:本 

 方海权:遇到贬低、诽谤、欺凌、寡情薄义要怎样对治 

 心包太虚,把"诽谤"当作是善知识 

 呷绒多吉上师:如何面对他人的指责和诽谤? 

 赞叹和诽谤对你的成就没什么影响 

 呷绒多吉上师:杀掉全世界的人的罪业大,还是诽谤僧人的罪业 

 宏圆法师:犯五逆、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