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安士全书白话解:举心动念 天地鬼神皆知


   日期:2013/8/19 17: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慎独知于衾影

〔发明〕君子小人的分别,只不过在于为己为人。人如果真的要为自己想,就要在细小隐微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时刻防范,战战兢兢,警惕勉厉,否则就不是真正为自己着想。古人云:「独行不愧影,独卧不愧衾。」能到衾影不愧时,才算是慎独功夫做到了顶点。

 这一句,即上文「见先哲于羹墙」的实际,也是下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本领。「独知」不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必须知道前后都有工夫。慎独以前,须用学问思辨;慎独以后,不过笃行实践罢了。此句与上句,用意最深,工夫最细,分明是帝君自己的新得体会,俗人难以了解或理解。

「独知」的时间,「独知」的境界,人人都有,各各不同。要名的人,有要名的「独知」;要利的人,有要利的「独知」;都是业深如海,不知觉悟。譬如龙不见石,鱼不见水,人不见尘,血肉之躯不见鬼祟,在六道中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迷惑作错的时候,能够良心发现。自己问问自己:我在父母兄弟前,稍能尽到孝悌吗?在亲族朋友间,果然能够以诚相待,生活在一起不互相欺骗吗?在对待钱财时,果然能够见利思义,不接受人间造孽钱吗?在行住坐卧中,曾经想到天地父母的恩德,想要报答吗?每天从早到晚,有过一点时间,生发济人利物的念头吗?对美色不留恋吗?见人得意时,无嫉妒的心吗?在处顺境时,果然能够放下自己,不骄奢吗?不欺负没有依靠的势单力薄人吗?吃饭时,能想到农夫的憔悴吗?看见贫穷的人来乞讨,一定能够布施一点,无厌恶之心吗?这样逐一检点,那么”独知”之际,一定有很多不满意自己的地方,难道会轻易地宽恕自己吗?

发明:启发、阐明之意。

 下附征事[原文译白三则]

见猎心喜(据《性理宗旨》)

宋朝河南人程颢,字伯淳,学者称为明道先生。少年时爱好打猎,后来遇到濂溪周先生,顿除旧习,说自己已经没有这个爱好了。濂溪说:「你怎么说的这么轻松!现在只不过隐藏在心里没有萌发罢了。一旦萌动,就和从前一样了。」过了十二年,偶然看见打猎的人,果然还有喜心。这才相信濂溪的话不错。

〔按〕戒杀放生,是为善去恶中极容易的事。断除打猎,又是戒杀放生中最粗浅的事。凭借明道先生的贤德,又经十二年的学道,仍致力于断尽杀心。所以那些戒律精严的高僧、天神,实在都应当受到人们的敬礼。以后先生担任上元县薄,看见乡下很多人用胶竿捉鸟,就命令把胶竿全部折断,并且下令禁止捕鸟。我想此时他的一片杀机尽断了。十年读书,才去掉一个「矜」字;十年读书,能去掉「状元」二字吗?

偶动邪念(据《高僧传》)

从前有某禅师,研究禅理,道风很高,想求和尚传授祖师衣钵,大和尚不答应,他心中不免有微小抱怨和失望。和尚去世二十年后,这位僧人偶然在溪边走过,遥见对河女子洗足,偶然动了一个念头,认为她的足很白嫩,忽见和尚在旁厉声责问说:「此念可付祖师衣钵吗?」这个僧人不觉惭愧拜下,伏地忏悔。

〔按〕从世俗眼光来看,只不过很微细的一点过咎;如果从戒律来看,此念已犯YIN戒了。因为欲界六天,不比世人,祂们的福转重,欲念转轻;到化乐天上,男女不过互相看了一眼,欲事就完成了,不要笑语;到他化自在天,只要听到声音,或闻到香气,欲念就结束了,连看一眼也不需要了。哪里能像世俗人沉迷于男欢女爱,乐此不疲呢?

举念戒牛(见《观感录》)

无锡县书史王某,顺治丁酉因为钱粮问题被捕,死在北都监狱。康熙二年四月,苏州金太傅的儿子汉光,自京归家,他的船经过张家湾,有人在岸上呼叫:「我是无锡王某,请求搭我回去。」汉光答应,但从船上看不到王来,船一开动,又像原来一样呼叫。汉光责问他,王就把实情告诉他说:「我是怨鬼,船离岸远,所以难登船。」船中人都很震惊。鬼说:「没有妨碍,我坐到船的角落就行了。」船靠近岸,似乎有人跳进来,刚行不久,鬼又叫起来,问祂是什么缘故,鬼说:「遗失一个小袋子在岸上,里面有钱粮数目,归家质对要以此为根凭,请停船让我取来。」汉光依从了祂。此后走了三日,快要天黑时,鬼说:「暂请停下来,这个地方普斋,我要去一去。」汉光问:「什么叫普斋?」鬼说:「就是世俗所说的施食。」去了一会儿就又回来了,说:「观世音菩萨主坛,我吃不到饭。我生前喜食牛肉,因为菩萨临坛,凡嗜好牛肉的人,都不得食。」当时汉光正喝醉了,听到祂这样说,拍案惊呼说:「天下有这样的奇事吗?我平常也喜欢吃牛肉,就应当引以为鍳了!」过了一会,鬼大哭起来,问他,说:「天上戒坛菩萨到,我不能在此了。」汉光说:「你怎么回去呢?」鬼说:「要等其它的船了。」汉光停船,鬼就悄悄地离开了。

〔按〕汉光想戒牛肉的话,刚从口里说出来,而戒坛的神就已经到了。可见举心动念,天地皆知。记过记功,一丝一毫不会有差错。从前戚继光,每天都念诵《金刚经》,有鬼托梦给他,请求他念一遍超度祂。而继光诵经时,碰上婢子送茶到,就摇手阻止,这天夜里,鬼又来说:「诵经很好,但中间多了不用二字,所以不得力。」第二天,戚虔诚再诵,一念不起,这个鬼才得超度,并再来致谢。因为神道、鬼道,都有他心通,每动一念,如见肺肝。现在的人从朝至暮,从暮至朝,杀盗YIN妄,五逆十恶的念头,多得数不清啊,难道不会触犯天地鬼神吗?这样看来,「独知」的地方和时候,确实不可不慎重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五明学佛网: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重刻《安士全书》序二(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重刻《安士全书》序一(周安士) 

 曾琦云居士:论《安士全书》的思想内涵 

 净土法门法师:文昌帝君阴骘文节要 

 寿康宝鉴悔过案六,施送文昌帝君阴骘文的华亭人张某 

 安士全书:佛法难值难遇 

 安士全书:吉凶的道理,错综复杂,是祸是福,肉眼是看不清的 

 《安士全书》:富贵家庭,如果有穷亲戚来往,就是忠厚有福气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文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与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