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末世修行离苦得乐转凡成圣之妙方(忏悔班文稿序)


   日期:2013/10/7 19: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末世修行离苦得乐转凡成圣之妙方(忏悔班文稿序)



吾人一念心性,本与佛平等无异,然由无始无明,认妄为真,迷己逐物,乃至造作恶业,无量无边。诚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言:「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等觉菩萨尚尔,况我等博地凡夫乎!众生一言一行,起心动念,皆于八识田中留下业种,因缘聚会,便起现行,果报不爽,纤毫受之。我等身处末世,垢重障深,五浊恶世中,又是恶浪滔天,毒焰遍地,纵使宿植善根,亦难敌魔扰,诱惑现前,难免失足。故《无量寿经》云:「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又云:「敢有犯此,当历恶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或于寿终,入三恶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共其怨家,更相杀伤。从小微起,成大困剧。」吾人若希求离苦得乐,转凡成圣,现世业消智长,灾去福来,来生荣登佛国,永脱轮回,舍普贤菩萨之忏悔业障之行愿,别无他法矣。

忏悔法门,有理忏、事忏二种。理忏者,了知过去现在一切罪业,皆从我妄心而起,而妄心乃刹那生灭不住,如弥勒菩萨云:「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了不可得,故一切罪业之相亦皆了不可得。如是观察实相之理以灭罪,是谓理忏。如禅宗三祖僧璨,未出家前,拜见二祖慧可,设礼问师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师曰:「将罪来,与汝忏。」僧璨良久曰:「觅罪不可得。」师曰:「与汝忏罪竟。」僧璨悟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

事忏者,殷勤反省检点身口意三业之造作,真诚在佛前或众人前发露罪愆,有过则改,后不再造,还得三业清净,是谓事忏。事忏之法,于我等行人,最为踏实。须知理忏之法,非顿破无明,转识成智之法身大士不能为也。吾辈尚属具惑凡夫,必须精诚事忏。等觉菩萨如普贤大士者,尚二六时中,于「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等何人,岂能执理废事,自欺欺人,而致「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

如印祖云,凡夫本来具足佛性,然由烦恼恶业障蔽心源,纵有佛性,不能显现。譬如大圆宝镜,经劫蒙尘。不但了无光明,即铜体亦不显现。若用力磨砻,日复一日,积功不已,铜质自露。又复加功,光明渐发。光明虽发,磨砻更切,力极功纯,垢尽明复,照天照地,为世至宝。众生心性,亦复如是。虽则与佛平等,若不改恶修善,背尘合觉,性具功德,永不能发。以本具佛性之心识,造长劫沉沦之业苦。犹如暗室触宝,不但不得受用,反致受其损伤,可哀也已。是故忏悔贵在改过自新,后不再造,此正是吾人还复本具佛性之妙方也。

初为忏悔改过,如了凡四训所倡导,先须发起三心。第一、耻心。思圣贤佛菩萨,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为天人师表?我何以通身罪业而自甘沉沦?当须奋然振作,无得自弃。第二、畏心。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举头三尺,决有神明,录人罪恶,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入于恶道,殃及子孙。心起于恶,恶虽未为,凶神已随,焉能不畏?第三、勇心。知耻近勇,于自过恶,决不覆藏,勇于发露,速与改刷,毫无凝滞,则善莫大焉。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利根之人,如颜回终身不贰过。茍非能然,当效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袁了凡以功过格日日反省。余多年来提倡扎三根,即儒家之根《弟子规》,道家之根《太上感应篇》,佛家之根《十善业道》,果能每日用以对照检点,认真改过,老实真干,孜孜不倦,则圣贤可阶也。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胡妮妮仁者之悲愿下,于二零一零年一月成立「忏悔分享班」,大众同修忏悔共修,每周三次聚会,每人轮流上台对众真诚发露忏悔,于自所造之杀生、堕胎、偷盗、邪YIN、口业、贪欲、嫉妒、傲慢、怨恨、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忠不义、轻毁圣教等等诸恶业,尽情披露,深自悔责,痛改前非,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忏悔之后,非但忏悔者本人感觉心神畅悦,清凉自在,甚至宿疾顿愈,怨结自解,而且一切见闻者亦深受感动,如饮甘露,皆发忏悔改过决心。

须知忏悔一法,与净土念佛法门,最为相应。忏悔则罪消心凈,心净则佛土净。若有过恶不肯发露,不愿改除,则纵然念佛,心不相应。如古德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既自知非,又能改过,后不再造,从今以后,专志求生净土,死心踏地念佛。当知吾人通身罪业,若不往生极乐,必随业流转,永沉三途。此大火聚,彼清凉池,宝莲在前,刀山在后。当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万缘放下,二六时中,专念弥陀,则念念之中,得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纵然过去曾造五逆十恶,亦能蒙佛接引,带业往生。经载佛在世时,阿阇世王,造作五逆重罪,临终地狱相现,而能悔悟,求生净土,亦得往生。唐朝张善和,一生宰牛无数,临终见群牛索命,念佛数声,即亲见佛来接引往生。是故以至诚忏悔心念佛,便是忏罪之究竟妙法也。如是利益,十方诸佛言之不尽。

「香港忏悔班编辑小组」为普度众生,从「忏悔分享班」案例中选取典型者,分类编辑成书,出版流通,请余作序。余平日讲经常讲述忏悔之法,今乃略述忏悔功德利益,以作净业学人勉励,普愿四众同修忏悔,消除业障,现世得安乐,命终生净土。愿与诸同仁共勉之。

净空谨识于香港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忏悔文稿编辑声明

书内忏悔文皆是忏悔者本人的肺腑之言、真实汇报,都是真人真事。这些文稿近可助作者消除宿业、早证菩提;远可警醒见者闻者,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故忏悔文稿以阐释因果而弘扬佛法,流通、随喜则因广利众生而功德无量,实可谓冥阳两利。深切希望文稿能够普利群萌、广为流通。

文稿编辑,多为顺文,但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深恐众生心生怨望;亦有少量口述记录稿,亦惧词不达意。在此,编者至诚向诸位作者及有缘众生顶礼致歉,恳请您们慈悲海涵!

此外,编辑过程中,或采用笔名、或隐去当事人之真实姓名、时间以及地点等具体信息,原因有二——

一、发露忏悔本意为作者能够深明因果,后不再造,且让读者能够相信因果、以为警示,并不希望波及他人。如稿件中涉及具体信息影响他人生活,则失忏悔之本意。

二、菩萨所在之处,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既是佛法教化之道,亦为佛教戒杀、不恼害众生之心。忏悔文稿由于是当事人真实的自我报告,故难免涉及周围的人事物。如不隐去这部份的信息,难免恼害众生,非佛门慈悲度化众生之正道。

故编者将文稿中理事因果以外的信息模糊处理,希望能够如理如法阐释因果可畏、忏悔可贵之道。并特此声明,望取信于世。

忏悔文稿编辑小组谨识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日

以此忏悔文稿敬献:

净公恩师

法体安康常住世间法轮常转光寿无量

大德胡居士

福寿康宁六时吉祥业消智朗圆证菩提

愿将忏悔的一切功德,回向全球众生永离业海,福慧圆满。愿全球灾难化解,国丰民安;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愿能早日离苦得乐,往生极乐,圆满无上菩提。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

忏悔班文稿编辑小组顶礼敬献

资料来源(儒释道多元文化网):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ch/chmain.asp

本专题由香港佛陀教育协会与台北华藏净宗学会联合恭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离苦得乐       转凡成圣)(五明学佛网:离苦得乐       转凡成圣)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慧门禅师:慧门禅师法语 佛法是离苦得乐的好方法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念佛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为冥阳两界离苦得乐而念佛 

 仁焕法师:如何才能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愿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断烦恼才能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冥阳两界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离苦得乐的因缘 

 圣旭法师:为离苦得乐而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