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 君道—管理的智慧(第二集)


   日期:2013/10/21 9: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李校长,诸位校长同道,大家早上好。

    大家昨天休息的好吗?有没有校长会认枕头的?还是认被子?难为大家了。

    我们昨天谈到《群书治要》,这是唐太宗皇帝他一份爱民之心,他希望把国家治理好,让人民过幸福快乐的日子,这一份爱心才编出了这一套书。而且他知道从几千年圣哲人的智慧当中,来找到治理国家的智慧方法。就像三岁的小孩遇到困难,他一定找他的爸爸妈妈。现在的国家社会出现种种的乱象了,那应该找谁?找祖先,唐太宗懂。我们在这个时代,也要懂得从五千年圣哲人的教导当中汲取智慧、汲取方法。

    我们昨天谈到《群书治要》当中“为政”,为政就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不管是管理国家、管理一个团体、一个学校都称为政。为政首要是务本,能找到教育的根本在哪里。有一句成语叫本末倒置,假如没有把根本找到,努力有结果,不一定会有好结果。现在的人很努力,每天一睁开眼快快快快快,忙忙忙忙忙,一天忙到晚越忙越苦!

    诸位校长们,我们努力的目的是什么?追求幸福快乐吧?有没有人说我忙,就是要忙到苦得不得了。但是科学家有一个调查,一两岁的孩子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大家可以去观察,一岁的孩子还在襁褓当中,没有人跟他讲话,他还会自己嘿嘿在那里笑,也不知道他笑什么,所以他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人平均一天笑七次。怎么越活越笑不出来?明明是越来越努力,结果笑不出来。

    这个是什么?努力的方向目标错了,假如努力的方向目标是欲望、是享乐,那他就落入一个深渊,为什么?欲是深渊。他吃也要跟人家比、穿也要跟人家比、开的车也要跟人家比、住的也要跟人家比、学历也要跟人家比、单眼皮双眼皮也要跟人家比,那体重什么都要比,你看人岂有不越活越累之理。所以所有的苦坦白讲三个字就讲完了,求不得,所以苦。老祖宗一句法药就把这个病给治了,叫“知足常乐”。

    整个东方跟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差别是非常大的,而事实上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方,都不是西方优秀的文化,都是西方这两三百年来形成的什么?功利主义。整个人类被船坚炮利给打昏了头了,打到最后都觉得武力最重要。可是大家要冷静,孔老夫子留着一句话,就看我们这个时代如何来印证这句话,叫“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个“俑”是指有一个工匠做一个假的人去陪葬,做得太像了,惟妙惟肖就跟真的一样,这样的人他会造成一个什么副作用呢?以后会真的有贵族拿真人去陪葬。所以,这个就是说他所做的事情,假如影响面很大,他造的罪业就非常多。

    大家注意去看,公众人物只要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太多,他都会短命。诸位校长们,只要留心演艺圈很多带最不好风气的那一个明星,基本上都短命。我们现在人太忙了,都没有留心去观察这些现象。其实真理在哪里?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其实能够用心去观察这些道理都能看得懂。至于是哪一个明星我就不说了,因为他们有很多fans(歌迷),我讲出来他们要来找我麻烦,这个我有一点应接不暇。我对他们没有任何看法,我只是想把真理讲出来,而且讲出来对他们也有好处,让更多人明理,消他的罪业。一个人影响力越大他应该珍惜这个福气,去把受他影响的人带向正确的思想观念跟人生,他才对得起这些人的信任。而不是有了福气之后肆意妄为,甚至于根本就不把老祖宗的伦理道德放在心上、甚至瞧不起,这样就很不好。

    孔子说,他们造成的严重性,是以后有真的用真人去活埋,所以他们可能会感来断子绝孙的结果。大家注意去看,两、三百年前用船坚炮利一直在侵略世界很多国家的这些国家,现在的天灾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大家冷静去观察,假如这一些人再不回头,再继续发展他的船坚炮利,人收拾不了他,老天爷会收拾他,人算不如天算。而且这些国家事实上老天都给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机会。都有很多圣哲人、很多在这个世界上很有学问的人,一直在劝他们放下武力,重视道德,可是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回头。

    所以从国家、从世界,这一些公众人物,其实都在给我们启示。我们看到西方的这些船坚炮利,是两三百年来强起来的。而在六百年前,明朝强盛的时候,郑和下西洋没有侵占人家的一寸土地,而且把文化、把老祖宗的智慧,还有谋生的方法,无私的奉献给所有接触到的这些世界友人、友族。郑和六百年前把我们传统文化落实在外交当中,六百年后有没有影响?有。六百年后汉学院盖在马六甲,跟郑和有没有关系?有关系。当时汉学院动土的时候,纳吉首相讲的:“其他什么葡萄牙他们才几十条船而已,来了之后就占领了这个地方。郑和几百条船两万多人,都是送这些礼物给我们,都没有强占我们的土地。”这个都是我们祖先们把老祖宗的教诲真正做出来,所以我们这个民族是伦理道德起家的,有后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可是为什么近代我们华人家庭问题也层出不穷?一句话就讲透了,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把老祖宗的教诲给丢掉了,根本问题在哪?丧失民族自信心。

    所以这个本,我们昨天讲到孝是本,德是本,修身是本。修养自己,身修才能家齐,家齐才能国治。再来信心也是本,人对自己没有信心,自暴自弃,“自助而后天助,自救而后天救,自弃而后天弃。”自己放弃自己,老天都救不了,所以成语里面有一句叫“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是谁?自我放弃的人就变成“阿斗”了,谁也帮不上忙。我们冷静看,真的太多人对我们自己的中华文化丧失信心,都觉得外国的东西才是对的。

    我们了解到,东方尤其我们整个中华文化,它是教做人的教育,整个西方的功利它强调做事,而事实上做人、做事能不能分开?不能分开,它的本在做人。一个人很忠诚的时候,再大的困难他都会去把它办好,因为他有忠心。林则徐先生,他当时候到广州去禁鸦片,危不危险?请问大家既得利益者有多少!他是九死一生,所以他说了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诸位校长们,我们现在民族的处境是他那个时候危险,还是我们这个时候危险?我们现在有断根的危险!我们现在的危险不小于他们那时候,我们现在的危险是不知道危险才有够危险。你不知不觉三十年,从懂得孝顺到现在是自私自利,什么时候颠倒了都不知道,温水煮青蛙最危险。你看那个青蛙在水里面游,那个水慢慢加温慢慢加温,它悠哉悠哉最后就挂了。它假如是热水,它一下去,蹬,它就跳出来了,它死不了。所以真正厉害的是那种享乐安逸的生活,就让人不知不觉就堕落、就自私了。

    现在年轻人最严重的一个心态是什么?理所当然,应该的。这一个心态杀伤力之大无法想象。假如一个人都觉得所有人给我的都是应该的,那他就会开始变化,他会开始比较,“爸,我同学他爸爸都给他什么,你为什么不给我?”他比较的心起来了,给少了,计较的心起来了,然后要求的心出来了。

    所以教育的根本在哪?“长善救失。”教育的根就在这一颗善心。教育不在它学历有多高,现在已经很多公司打出来“知名大学不录取”,哪一间我就不说了,隐恶扬善,为什么?他们用到苦恼了,这些大学出来的统统头上有一个光,有一个光环:“我是某某大学出来的”,尤其他们的腰特别硬,弯不下去,很容易脊椎得骨刺。所以古人常常鞠躬是有好处的,活络你的经络,还有你的骨骼健康发展。现在人腰弯不下去全身都比较僵硬。他还没有学到谦卑就被他这个高学历给障碍住了,他屈不下来,能屈才能什么?伸。他不从基层干起,他能够去体恤基层人的需要跟辛劳在哪吗?他以后做主管能够设身处地吗?都想着一步登天,想读管理系出来就当总经理,好莱坞电影看太多了,所以都不踏实。

    今天我们抓到根本,教育是长他的善心,不是他考分数考多少。其实真正的考试可能是在考卷发下来那一刻,是真正考试。怎么说?当一个孩子拿到考卷,他考得很好,看到旁边的同学比他差,“你怎么这么差劲,考这么差。”他傲慢已经起来了,他会瞧不起人家考不好的,你说他考了一百分,是失败还是成功?现在大学生自杀的有很多都是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为什么?他无形当中的得失心越来越重,他输不起。可是问题是这一些人当他跳楼死了之后,他的老师跟父母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死的,为什么?因为父母老师看到的是什么?是他的成绩,有没有看到他的心?不见得。所以我们现在都没看到根本。一个孩子以后幸不幸福是他这一颗心决定的,他有没有感恩、他有没有知足、他有没有助人的心,而不是他的学历,不是他外在的条件,我们得把幸福的根找到,才能给孩子幸福。

    有个记者问一个得了钢琴比赛第一名的小学生:“哇,你得了大奖,有奖品、有奖金,你最想做什么事情?”这个孩子想都没想马上说:“我想把那个钢琴给砸了!”你看他弹那个钢琴被逼呀逼呀,你一定要给我拿第一名,已经逼到他想把那个钢琴给砸了。可是妈妈每天还出去“我女儿钢琴第一名”,她还在那里享受她的虚荣心。艺术是来陶冶性情的,不是来追名逐利的,最后这个孩子其实她人格都会有问题,所以找这个本很重要。

    刚刚我们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民族危机比林则徐那个时候还危险,林则徐那时候都不畏生死,我们现在又死不了,是吧?又没有生命危险,干不干?你们配合一下,干不干?诸位校长,你们都是谨言慎行,另外话说出去了,“凡出言,信为先,先做再说”,这个是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精神,这个很好。

    我们看到,您看这个林公他有爱人的心,他被流放新疆,一个救民族的英雄还被流放,因为那时候有奸臣。假如您是林公,难不难过?郁不郁闷?会不会得忧郁症?林公不只没有得忧郁症,在他被流放的路途当中,经过河南他还注意当地的人才,还举荐了一个重要的人才,而且这个人才是往后整个清朝中心的栋梁之才。就是他在被流放的时候,不只没有难过,时时还是为国着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时都是想着国君,想着整个人民、老百姓。他那个时候到新疆去的坎儿井,到现在还在用,一两百年他的水利工程还在用。福建蔡襄建的那个桥七八百年,现在还在用,而且告诉大家,都没有打钉子呢。你看现在的人都不见得造得出他们那个时候的这些桥、这些工程。而且林则徐先生当时把所有的鸦片销毁,没有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一个人有百折不挠的真心,方法就出来了,他有万变不穷的妙用。所以为什么我们老祖宗重视做人?他很多潜力只要他有忠孝之心,都会被激发出来。“读书志在圣贤”,读书的目的是志在圣贤,整个功利主义“读书志在赚钱”这一差就差了非常大。

    孙中山先生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可是被忽略掉了,孙中山先生是学贯古今中外的,他说到:“西方除了知识技术、他的机器超过中国之外,其他的都要跟中国学。”这一句话我们没听懂啊?我们是全盘皆学,所以民族自信心就是这样丧失掉的。整个政治的智慧是要跟东方学,所以都跟西方学了,现在全世界政客一大堆,坦白讲可以说金钱政治。为什么?人的素质不够,他经不起诱惑,最后都跟财团勾结所以叫金钱政治。我没有说哪一个国家,你们不要联想,但是我们得看得懂,我们才能教明白下一代。老祖宗告诉我们:“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在人,要办好管理、办好政治要有人才,我们花了一两百年的时间都在研究制度,觉得只要有制度、有法律,就能解决问题,这个都是在枝末打转,要找根本。

    我们看到,东方,中医讲解毒,中医讲预防重于治疗,他要化解掉,他要从根本解决问题。西医讲什么?杀毒。一不一样?不一样,而且都是症状解。东方讲根本解决问题。你今天癌症了,哪里有癌症?割掉。症状解掉了,解决问题没有?因为你一动杀,你一把它割掉,身体损害大不大?很大啊。而且保不保证以后不得?不能保证。其实大家冷静想一想,身体它有一个机制,它今天有癌症了,它把这个警讯告诉你,是在告诉你:“主人,我已经不行了,你这个生活习惯太差了,已经把我搞得受不了。”比方说胃癌,这个胃已经跟你“抗议抗议”,它只是没有绑白布条而已,它每天在给你抗议,你都视而不见?好,到癌症了。它是忠臣,它每天就像那个军队都有哨兵,它每天站在那个防哨站,在那里吹笛子嘀嘀嘀嘀嘀,你听了很烦把那个人给我杀了,它在警告你有危险,你还把它杀了,那我们不是把忠臣给杀了吗?

    所以这一些是给我们提醒征兆,应该让我们从根本改善我们的情绪。昨天《医道》有一句话很重要,“用药重要,还有比用药更重要的是什么?控制情绪。”大家记不记得?这个都是根本,控制好情绪。再来,饮食、睡眠这些作息都要调整好,它能从本来正常变成病变,它也能从病变调整为正常,这个都是东西方思维不同之处。

    东方用德行解决问题,西方用法律解决问题。大家冷静,现在法律最多的、最缜密的地方可能是犯罪率最高的地方。大家冷静去观察看看,美国的法律应该是非常用心在设计了,可是它青少年犯罪率有下降吗?所以老子提醒我们:“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你法律越严苛,很可能盗贼更多。因为你都把精神用在怎么样去处罚他们,他们也很聪明,怎么样钻法律漏洞。可是你假如是重视德行,你是带动他去修德,你现在不带动修德,都只是在法律当中推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从教育的善心去着手。

    大家冷静去看,夫妻离婚率越来越高,问题解决了没有?法律规定的,怎么不解决?越解决,问题根上化解不了。你看有没有那一对夫妻离婚之后非常高兴快乐,离婚了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有没有?没有了,那个怨还在心里,然后他本来想换一个就会好了,结果再结婚更糟,都有啊。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根本在哪?根本在自己内在的对立习气,他去掉自己的脾气才能改善彼此的关系。

    所以东方是什么?是内学,向内找问题,而不是去指责外在的东西。西方因为自我为中心,所以都觉得问题在外面,这些都是根本我们要思考的,不能学到这些功利。而西方真正的优秀的文化在哪?在它的宗教经典里面。我们以前读西方的历史,它是政教合一,整个政治跟宗教的教诲是离不开的。他的政治遵守宗教的经典,社会安定;他不遵守宗教经典社会就开始乱。所以整个世界的动乱在人心,我们又在谈,再怎么谈都还是谈回根本,人心是问题。

    我们来看第164页,在《尚书》当中讲到的:

    【惟上帝弗常。】

    这个老天降福、降灾不是常在某一个家,或者某一个国、某一个地方,重点在哪?那是自己招感来的福祸。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一个人如是、一个家如是、一个团体,甚至国家亦如是,包含现在的世界。它为什么天灾这么多?《尚书》一句话就讲透了,可是现在谁在想着把教育摆在第一位?教他做有道德的人才能解决天灾,谁想到的?有哪一个科学家说:“要教化人心才能解决天灾?”有没有?有。这一批人真不简单,他是近代的科学家,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他们研究从电子一直在越小越小叫微中子,小到没有办法想象。而他研究到物质最小单位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件事情,这个物质跟人的意念有关。他们说到物质是意念相续累积的幻象,说物质跟心理不能分开。这三、四百年的科学就是把物质跟精神分开了,它觉得不相干。

    诸位老师注意,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天人合一的文化,这个是科学。天是什么?万事万物。跟什么分不开?人心,人心善,风调雨顺;人心恶,天灾不断。日本江本胜医师做了一个实验,用水做实验,水是物质。结果人给它讲好话它结晶就很漂亮,所以物质是时时都受什么?意念的影响。诸位校长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射器,你对天下的祝福一发出去,这个天下都收到了。我们假如发出怨恨,那天下都收到了。尤其在厨房里面不可以发出怨恨的念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那个菜会毒死人。这个科学家都有做实验,人生气之后那时候产生那个物质是很不好的,那个怒气打在动物身体里面会把动物给毒死掉的。

    所以科学在这三、四百年来有一个偏颇,是把物质跟精神分开来,但有少数的科学家,他在往物质跟精神不能分开的方向一直在研究,现在慢慢快要研究出来了,会有一个划时代的突破,会证明我们老祖宗讲的天人合一是对的。

    有一本书,它是这些哈佛大学知名大学的物理学家写的,他就是研究量子力学,叫《念力的秘密》。《念力的秘密》这本书买得到,大家可以买回去看。它说到以心控物,人的念头、心念可以影响整个物质。比方成语讲:“人逢喜事精神爽”,“忧能使人老”。我们整个身体的状态跟我们的心理素质有关系。而且他们研究到很多人得癌症最后治好了,没有吃药,靠什么?他的心念。我们听到有人得了癌症,“医生说我只剩半年了”,他就放下一切去做义工。结果每天就当最后一天尽心尽力帮助别人,他也没去想病。半个月以后,医生说这个人还活着没有?然后就联系他再来检查,病没了。他不想病,病就没了,他都想别人,他是仁爱心,他是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不只自己的意念可以转变自己的身体,英国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一个女孩),她妈妈得癌症,结果这个小女孩每天给她妈妈写一封信,都是感恩她妈妈,祝福她妈妈,每天写一封陪伴她的妈妈。她妈妈还是单亲,所以这个妈妈很苦,还带两个小孩,她这个女儿就每天祝福她妈妈,每天写一封信。最后半年多以后再去检查,她妈妈的癌症也没有了。她都发好的意念给她妈妈,而她妈妈有这样孝顺的女儿,每天心情越来越好,病就去掉了。

    我们东方还是很重视精神的层面。刚刚跟大家讲,我们看到的这些经句都可以解决世界、解决每一个人跟家庭的问题,老祖宗这些真的是宝。那我们知道“作善,降之百祥”,人心要懂得行善他才能改变命运,人心如何懂得行善?要教育。

    诸位校长,知道我推半天最后要干嘛?证明一点——全世界最重要的行业就是教育。你现在再多的钱,再多的武力,再多的这些所谓的外交能力、法律统统解决不了问题。统统根本是人心的问题,只有透过教化。“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人现在就是不知道“道”、“义”,自私自利才会有这么多灾难。所以东方是遗弃了老祖宗的教诲,所以它遭难,它不懂得做人;西方是不相信宗教经典的教诲,所以它才遭这么大的难,这是根本问题。

    东西方人都对这些教诲没有信心,所以我们说到最后信心很重要。请问大家,如何让世人再恢复信心?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到一句话,孔子讲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今天把《群书治要》印一千套,然后《群书治要》就发扬光大了吗?不可能。不是你有经书了就能把道弘扬出去了,要靠谁?人,把经典的教诲做出来才让人相信。不然现在的人都觉得那个都是古代的东西了,现代没有办法适用了。不要说别人,我们自身相不相信老祖宗的这些教诲?相不相信?相信,好。相信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八十还是百分之一百?还是百分之一万?这个都有影响。我们信心十足才能把这个信心传递出去,我们自己都半信半疑,那你传出去可能人家也不可能有信心。诸位校长,现在怀疑是正常的,因为我们这几代人都不算很深入,自己看了有时候也会怀疑。但怀疑没有关系,《弟子规》告诉我们“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我们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把这些疑惑给它厘清清楚。

    在这十几年当中,我的师长他参加过世界宗教和平会议,联合国的会议很多,都是探讨如何促进世界和平,化解冲突。我的师长把我们祖宗的“五伦八德”这些教诲,还有古圣先贤治理国家的这些智慧介绍给全世界的和平专家,他们都在研究如何和平的。结果参加了差不多十次,这些专家学者听完之后都对老人家说:“你讲得很好,可是做不到啊。”连专家对伦理道德教育信心都不足,所以我师长说这个严重,比金融危机还严重的是信心危机,连信心都没有了。

    后来就是被联合国这些专家逼出来什么?必须做一个实验,证明伦理道德教育在现在这个时代是有用的,就在自己的故乡成立“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跟当地四万八千老百姓弘扬《弟子规》,弘扬孝道。当地在一年之内离婚率、犯罪率快速下降,离婚率降了一半,而且其他离婚的都是没住在汤池的,因为出去打工在外面就离婚了,回来办离婚的。住在汤池的我们没有听说,学了《弟子规》之后再离婚的,没有。所以人心是善的,他被教育之后有被提醒,他的良心就起来了,他的道义就起来了,他就不愿意再做错了。甚至于有吵架的,那个调解的地方干部就跟他们讲:“你们学了《弟子规》还吵?”两个人不好意思就走了。代表什么?人都有羞耻的心,所以我们现在要让大众能有信心,要有榜样。

    这个月,云南教育厅他们有派一个队伍,要到马来西亚来学习如何把传统文化落实在学校里面。我们吉隆坡附近的几所做得很好的小学,还有包含北马的槟城钟灵独中,他们都要去参观,这个就是榜样的力量。我们马来西亚现在落实传统文化已经影响到祖国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要有孟子这种气概。所以我们马来西亚的教育界,华文教育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怎么说独一无二?是全球的华人小孩全部都学《弟子规》,学传统文化,这个在华人世界没看到,是吧?对哦,我们要想,三十年之后马来西亚的下一代华人全部会看文言文,会看《群书治要》,然后一开口就说“子曰”。诸位校长,你们是为民族建功立业,现在辛苦一点没有关系。这一代人是连文言文都看不懂,用白话文写文章错字连篇,你看整个程度降得这么快,不能再降了,要赶快止跌回升,上来了。有愿必成,我们有了这个志向,一定可以成就。

    我们再来看这个功利的影响有多大。昨天我们看《医道》有一段说到:“大夫的手,甚至于比有毒的野兽跟武士的刀还要可怕。”其实思想的偏颇决定是比任何东西可怕。有一句话编入了大学的教材,叫“企业唯一目的赚取利润”,听说这个人好像还得了世界的大奖。他是一个经济学家,可是他讲的话却是严重的误导了整个企业界的人。企业界唯一目的赚取什么?他的眼中只有什么东西?money(金钱),还得了。所以,你看企业为了赚钱把大自然已经污染到什么程度了。很多专家去调查,现在要把这个污染的河整治回来,把他们所有赚的钱再拿出来都不见得整得回来。可是这一句错误的话,居然影响了一两百年在大学的殿堂里面。最近才说,企业应该有社会责任、社会道义。所以不听圣人的话,一偏被这些邪师误导了人类多久的岁月。可是问题是误导以后要拉好不好拉?

    现在的世界都觉得好像讲利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夫妻结婚以前先讲财产公证,先分清楚,还没有结婚就先谈离婚以后要怎么分东西。夫妻是道义的结合,你说严不严重?这个人心的偏颇都表现在这些行为当中。殊不知中华文化里面“昏义”,整个结婚的过程、仪式全部都是教化。丈夫把妻子接回家之后,进门是喝交杯酒。那个交杯酒是同一个葫芦瓜做的,劈成两半,葫芦瓜的肉是苦的,盛的是甜酒,然后夫妻进来之后先喝交杯酒,那一杯喝下去,整个存心就不一样了,为什么?肉是苦的,盛的是甜酒,表什么?同甘共苦。而且是同一个葫芦瓜,本来就是一体,不能分,所以喝下去叫同甘共苦,不分彼此,那是道义的结合。一生遇到再大的困难,绝没有一个念头说要离婚。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要离婚,还有早上结婚下午就去离婚的都有。这些在几百年前看真的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个都是文化的教育,但现在缺乏了。现在这么有意义的婚礼没有了,现在干什么?请一些穿得很少的女生在那里跳舞,然后还拿高跟鞋盛酒叫新郎喝,你说现在人,是忙到苦闷到一定要这样去捉弄人他才高兴吗?所以文化要恢复,人心才能够越来越善良、厚道、明理。

    大家注意看,汤恩比教授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要靠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我们了解到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的核心在哪里?仁爱慈悲。

    昨天我们看到《论语》里面讲:“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只要人有爱心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人有爱心了互助互爱,世界大同,这个是一条活路,人不能走死路。为什么我们现在觉得好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越来越严重?面对未来社会认为会越来越好的人很少,因为我们走错路了,好像情况越来越恶劣。而孔孟学说讲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根本找到了,有孝心,再把爱的原点延伸开来,爱兄弟、爱邻里乡党、爱社会大众、爱世界的人。

    现在的问题在哪?刚刚讲的唯一目的赚取利润,那就自私自利,自私就竞争。我们冷静观察,现在的孩子见不得人好、嫉妒心很强,他出去怎么不跟人对立?有一对姐妹,这个大姐回到家跟她妹妹讲,“今天有一个同学来问我数学,我会,我不给他讲,我不告诉他。”她妹妹说:“姐,我会告诉她。”她姐姐听妹妹这么讲有点不好意思,“你比较有爱心。”“姐,我会告诉他,我会把错的告诉他。”

    我还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有一天回来跟他爸讲:“爸,我同学死了,我少一个竞争对手了。”他同学出意外。所以孩子他遇到一件事情,他当下的第一念是什么?我少了一个对手,他不知道他同学去世之后,他父母有多么的痛苦。我们的孩子假如现在是这种心境,这个社会的未来堪忧,要赶快扭转过来,“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这个斗争到最后一定是战争。而现在这个时代仗不能打,一打就是原子弹、核子弹,那个是末日。

    所以,弘扬中华文化其实就是弘扬孝道、弘扬仁爱,一念之间是孝、是爱,还是自私自利。我们讲到这里反思到: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我们是先想别人还是先想自己。教学的人都是先想他人,孩子每天在我们身边,自然感应到我们的仁爱心,就效法我们。

    整个天下的治乱,我们看139页,在“敬慎”这一方面,第五个主题的第三个纲领里面“治乱”,303句: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讲了不能争,不然天下危险。这一句话在这个时代,上下交征利,不是国危矣。上下交征利,而家危矣。现在已经争到父子、兄弟都上法院,争到这个程度。所以现在的末日,不只是世界有可能末日。每一个人,连孩子都跟他争钱、争财产,你说这样的父母度日都如年,那个会变成什么?生不如死。现在,每一天自杀的人很多,人为什么自杀?他生不如死了,他才会自杀。当然他自杀的原因有非常多,有的是因为他追求欲望到最后犯法了铤而走险,他承受不了那个压力;或者是人情压力太重了他受不了;或者是他根本就感觉不到世间的爱,最后走上绝路。种种因素,事实上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整个人心已经偏得很严重了。

    两千多年前,魏国的梁惠王见到孟子,孟子到他们国家来。梁惠王一见面就对孟子讲:“老人家你来到我们魏国是不是要给我们什么利益?”孟子是教育家,抓住每个机会点:大王啊,你怎么一开始就讲利益?“亦有仁义而已矣。”假如你都讲利,那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家,把他毁掉的就是拥有千乘兵车的大夫;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把他推翻的就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都被他底下的人推翻了,为什么?都讲利。所以上下都讲利,这个国家就很危险了。

    孟子一句话就把根源找出来了,有没有智慧?所以为什么说孔孟学说能解决问题,不是没有道理的。接着孟子讲了“未有仁”,他真正有仁慈心,他怎么会“而遗其亲者”他怎么会遗弃他的父母。“未有义而后其君者,”有道义的人决定不会把国家、把领导者放在后面,他会放在前面,所以仁义就能够化解整个问题所在。

    我们整个教育,它的核心是“五伦八德”,什么时候开始?四五千年前就是这样教了,一直传到现在。在《孟子》里面有教导我们,您看拿孔孟的一句教诲就能解决问题。在《孟子》里面有记载:舜他用了契做司徒,司徒就是教育部长。为什么他要命契来教育老百姓?因为他了解到,人类饱食,每天吃的很饱、每天穿的很暖、每天很安逸而没有教育的话“则近于禽兽”。所以圣人有这个担忧,人没有接受教育跟禽兽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圣人有这个忧虑,“教以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教这个五伦。这个话大家现在冷静看看,我们现在种种青少年的问题:堕胎的问题、校园暴力的问题有没有看到?这些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他的行为像什么?是啊,你不能怪他,我们都没有听老祖宗这些话,赶紧把伦理道德教给他。

    我们现在回到刚刚讲的“务本”。教育的本:“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礼记·学记》的一句话。我们已经引了《礼记·学记》好几句,这篇太精辟了,教育哲学。“长善”,老祖宗又有一句话叫“百善孝为先”。现在,我们谈这一些观念重要在哪?重要在我们教育工作者本身要真的贯通这些道理,我们就会义无反顾的去做,假如我们自己都没有贯通,半信半疑,这个路一定走不长。我们先理解了然后去做,越做自己越有信心,就像有很多位校长,他们的学生越来越懂事,他的信心就越来越足。

    那百善孝为先,我们看,真的吗?校长您相信孝开了百善皆开吗?“我不大相信”,为什么?“感觉我自己都没开”,自己开了可能很有信心,自己都没开怎么去相信别人开了?我们看到,古代这些孝子一当官都是好的父母官。我们从人心来看,孝心开了之后,“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他的悌出来了。“孝”是根,“悌忠信”是本,“礼义廉耻”是枝干,“仁爱和平”是花果。这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唱高调多,课本里面爱这个世界,仁爱和平讲的很多,根在哪?没教扎实。所以现在教出来都是有花果好看,没有根,只能撑几天就没了。

    我们看到这个“孝”他是侍亲,侍奉他的双亲,很自然他跟父母是最亲的,侍奉父母;“悌忠信”,在整个家族里面敬长,孝敬老人,友爱兄弟,敬长;接着出社会“礼义廉耻”,他是事奉领导者,对一个团体尽忠,事君;最后是爱众,爱护众生、爱护社会大众,这顺着从小在家庭当中延伸出来的整个德行的教育。

    我们冷静来看,“悌”是从孝出来,“兄弟睦,孝在中”。

    “忠”,忠是什么?尽心尽力的态度。大家不要小看“入则孝”,那句句都是把人最重要的德行给引发出来。“亲所好,力为具”是不是忠?父母希望他有好成绩、有好德行,他尽力去做,忠。大家昨天有没有看到许浚医师的忠?他对他老师交代的事情,他一生尽力去做到,这个就是忠。人的孝是根,孝是什么?孝顺父母、孝顺他的师父,这是德行的大根大本。

    “信”,“父母命,行勿懒”。父母交代的事情要赶快办到,不可以拖拖拉拉。现在的人是父母交代的事拖拖拉拉,客户交代的事马上去办,你说那是德吗?那是信吗?告诉大家那不是信,那是看在钱的份上。我们注意去观察,真的看事情一定要看到根本,不然似是而非的东西太多。

    老祖宗他是什么?性德的教育,他相信人有明德、人有本善。可是西方的功利,它不相信人有这个性德,它觉得人有习性,所以它要透过法律来约束。东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很相信人、不怀疑人,“可是他不好啊?”那是他后天的习性,“苟不教,性乃迁”。而我们东方的信,因为它是性德的教育,他要对得起良心。他的守信不是白纸黑字写下来才守信,他在心里面起一个念头他都不愿意违背,真的白纸黑字那已经谈不上信了。

    我们当时在庐江,有一个老人家,他们家有很多古书,我们看了很欢喜,都是线装书,可能都是七、八十年前的。他看我们看得这么高兴,说:“借你们回去看,不过这是我的传家宝,你们要小心。”老人这么交代我们怕他不放心,就说:“老人家这样好了,我们写一个借条,给你借几本书。”那个老人眼睛瞪得很大,他说:“你说什么?你讲的这是人话吗?”这句话有味道,人跟人还得白纸黑字那就不叫人话。大家看这个信字怎么写?人一讲出来就是信,这才叫人话。违背信就已经违背做人了、违背良心了。

    我们看到这几十年来,非常多大公司,那些高层把公司的财富掏空,卷款潜逃。有没有?什么巴林银行,几家世界很有名的大公司。大家注意看,这些高阶主管哪里毕业的?知名大学。再来,他的所谓的信用从来没有不良记录,有没有信用?没有啦,他干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怎么会有信用?可是他的记录是零缺点,为什么?因为等到有一天他觉得信用可以卖出去的时候,他就卖了。就好像对父母不守信对客户会守信,那信是真的吗?假的,那是对钱守信用。所以这个信不是从对父母的这一份信出来,那还是假的。所以“百善孝为先”,孝心一开,百善皆开。

    包含“礼”,“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须敬听”这个都是礼敬。

    “义”,道义,“事死者,如事生。”“丧三年,常悲咽。”古人那种情义之浓,一想到父母的恩德忍不住自己的悲伤,这是义啊。连去世的人都是这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欧阳修的一篇文章叫《泷冈阡表》?欧阳修帮他父亲修墓碑,里面提到他的母亲嫁到他们家来,他父亲每一次只要有好吃的东西就叹气,“祭之丰,不如养之薄也。”祭祀的时候那么丰富,不如生前的奉养,我们闽南话说,生前一颗豆,好过死后供猪头。你死后再多丰富毕竟父母已经离去,“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他的母亲觉得可能是婆婆刚走,所以他的先生难过,可是他的妈妈告诉欧阳修先生:“你的父亲终其一生,只要有好东西都是叹气,不能奉养自己的父母。”您看那个情义没有丝毫的减少。

    可是诸位,我们了解到,现在的人不是把情义摆第一位,是把赚钱摆第一位。一个人在家庭里面、在家族里面赚最多钱,只要他去赚钱,所有的人都给他开绿灯,都要看他的脸色,有没有?他就越来越傲慢,他都不知道他有今天是父母的养育,是多少长辈的照顾,他现在财大气粗。

    东北有一个企业家,赚了很多钱,后来学了孝道回去,他这个人性格也直率,学了就做。一回去就搬了一桶热水,“妈,我给你洗脚。”他妈妈吓得赶紧转身说:“我不敢给董事长洗脚。”她这个话里面很有味道,请问谁要给她洗脚?不是她儿子,谁?董事长!大家注意,其实我们的亲人可能在一句平凡的话当中,都把他们的心声讲出来了。“我不敢给董事长洗脚”,她的儿子不见了,只有董事长回来了。回来的时候那个语气还是董事长,“你给我干这个干那个”,都很傲慢,所以父母难受,兄弟姐妹都难受。所以我们演什么像什么,父母身边就是好女儿、好儿子,在父母身边不能是董事长、也不能是校长。在另外一半身边也不能是校长,要是好丈夫、要是好太太,这个才是传统文化学通了,演什么像什么。不然就变成执着了,变成有架子了就不好了,我们就被身份、就被这些外在的东西给污染了。

    “廉”,“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一有东西都是先给爷爷奶奶、先给父母吃,他不会有贪念。“陆绩怀桔”,六岁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他去人家家里作客,去袁术家里作客,看到母亲最喜欢的桔子,放了几个在口袋里面。结果要回去的时候行礼,桔子掉出来了。袁术说:“哎呀,有需要就跟我讲嘛,干嘛这样藏着。”他才很惶恐说:“因为我母亲喜欢吃,想带回去给她吃。”都是先想到母亲,不贪就有廉。

    “耻”,羞耻心,“德有伤,贻亲羞”,深怕自己的行为羞辱父母,这是他廉耻的根发出来了。

    “仁”,“冬则温,夏则凊”您看设身处地到这么细微的地方。

    “爱”,“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们看胡小林老师,他母亲身体很不舒服的时候,他怕他母亲出什么状况,拿那个线绑在自己手上,也绑在妈妈的身上。一有什么动静赶快起来照顾母亲,您看那份爱有多么的细腻。

    “和”,和气,“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很和平。

    而这个“平”,什么时候能心平气和?“号泣随,挞无怨”。他一心一意为父母,父母误解他还打他,他心里都没有留一丝一毫的埋怨,这个人这一生都是平的。心平的不会跟人家起冲突的。

    那我们看这个“入则孝”,孝心一开,百善都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其实我们看这个“孝悌忠信”,“孝悌忠信”能把整个民族团结起来,“孝”跟“悌”这是民族团结。

    人有“礼义廉耻”,这个“义”他能把百姓摆在第一位,他能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他才能办政治,他才能真正以人民的福祉为先,这个才是民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从政者没有“礼义廉耻”都是贪污了,那民主制度只是他拿来玩弄的而已。所以老祖宗这些话铿锵有力,“法”宪法,国之本也。“法者,国之本也。”“人者,法之根源也。”而这仁是什么?有道德的人,他才能把国家的制度用好,所以仁才是宪法的大根大本所在。

    昨天跟大家有讲到,司马光先生作《资治通鉴》,他十九年殚精竭虑,等于是不分昼夜的在完成这本书,用了十九年。他睡什么?一个睡圆木头的枕头,为什么?因为圆木头只要稍微一动,他的头就滑下来,睡不沉,他赶紧起来再写。所以为了造福后世,这么样的刻苦来完成这个巨作。

    里面有一篇文章叫《才德论》。《才德论》里讲到“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德行是所有知识才华的主帅,为这个德行来造福人群。可是你不能没有这个帅,没有帅你那些兵会作乱。现在很多诈骗集团,一看学历有大学毕业,有研究所毕业,都在干丧天害理的事情,因为德才颠倒。所以我们的成语都说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德跟人品是摆在前面的,现在把它颠倒了就麻烦了,所以这个才华是为德行所用的,来发挥的。从这里我们看得出来,整个传统文化它就是道德,道德就是这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我们要掌握纲领来学习。

    诸位校长,所有的家庭社会问题决定离不开这十二个字,所有出现的乱象都跟没有这十二个字直接相关,只要恢复了这十二个字,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人有“仁爱和平”了,他就重视社会福利,去爱护他人,民生问题就克服掉了。其实这十二个字也就是一个人“孝悌忠信”,修身齐家;“礼义廉耻”,带好自己的团体做社会的表率,这也是在利益国家;接着“仁爱和平”,这个爱心更扩大了平天下。落实了这十二个德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每一个人都做得到,在哪里做?就在自己的家庭、在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在这个行业做就做的到。

    好,早上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资料摘自: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2012年4月和谐校长研习营
君道—管理的智慧(第二集)   蔡礼旭老师 2012/4/14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4-020-00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群书治要)(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群书治要)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