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轻松学佛法摘要:死生篇 二


   日期:2013/11/18 17: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往生资粮就是信愿行,缺一不可

「往生资粮即信愿行,缺一不可」,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我们真正发愿,什么时候往生?什么时候都好,念念求往生,一定会求到。

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说「忆佛念佛」,忆是心里想着,我每天想阿弥陀佛,早晚想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想阿弥陀佛,这是忆佛,得空的时间念阿弥陀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在这一生当中,我们会见到佛,梦中见佛,定中见佛,现前见佛。关键全在信心,要真信,所以往生资粮就是信愿行,缺一不可。

「据《要解》所云」,蕅益大师说的,「信愿有缺,则持名纵如银墙铁壁,风雨不入,亦不能往生也」。蕅益大师这一句话非常肯定,决定要有愿,决定要有信,这是净宗法门最大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掌握住。信愿如果不足,问题都在对这个经教契入不够,真正深入《无量寿经》,信愿一定是圆足。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六九集02-040-0469

遇到大苦要念佛求生净土

我们今天在六道里头当众生,遇到大苦了,这个要记住,真正遇到大苦的时候,念佛求生净土。莹珂法师是我们的榜样,近代的,谛闲法师的徒弟锅漏匠是我们的榜样,唐朝的张善和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在这个世间亲眼看到的,在美国马里兰州往生的,周广大是好榜样,得了重病,癌病,癌扩散了,没有办法救治了,最后三天遇到佛法,欢喜接受,让全家念佛帮助他往生,真往生了,三天。

我们有缘能在早年闻到佛法,这一生精勤努力,深入经藏,把这桩事情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这才甘心情愿放下万缘,一向专念。那我们有没有灾难?没有灾难。我们念念求生净土,我们有信心,阿弥陀佛一定会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让我们见到。我自己这一生见到一次,大概再见到我就可以往生了,这个事情不是假的,是真的。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六九集02-040-0469

只要一心就能往生

这个净宗的法门太广大了,并不是专修这个法门的人能往生,不是专修,临终也行,只要心净则佛土净。独有一心,一心就是清净心。所谓一心,决定没有杂念,有杂念就不算是一心。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上给我们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可以说是放下分别执着,我们不谈妄想,最低的限度,把分别执着放下了。

这个境界相当于小乘声闻、大乘别教三贤菩萨。这不是修净土的,临命终时,他把他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也决定得生,为什么?他有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这是诸善当中第一善。一其心者,心真正修到一心、一念、一信,这个心就具足万善,所以说诸善随之,这个心能生善法,能大师所说的「能生万法」,一心能生万法当中的善法。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66集2013/10/07

真正想往生极乐世界,决定要放下

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决定往生净土。送往生的人特别要注意这个时节因缘,最后他断气的时候是不是念阿弥陀佛,如果断气时候是念阿弥陀佛,这个肯定往生,不会错的。「如彭际清曰:如实回心,一念念佛,无不往生」,为什么?佛本愿力加持的。

这一句里头关键的字眼在「如实」,真的回心了,回心就是不再攀缘了,我们常讲万缘放下,心里面只想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妄念,这叫如实回心。这是这一句里头的关键词,非常重要。怎么才有把握?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是我往生的这一天,如实回心才能够现前。

我还有明天、还有明年,不行,你的妄心还起作用,妄心还有强大的力量在约束你,你的真心不能现前。所以放下比什么都重要,不能不放下,不想往生极乐世界可以,真正想往生极乐世界,决定要放下。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66集2013/10/07

彻底放下万缘才能往生净土

那黄念祖老居士临终前半年,时间不短了,每一天念佛十四万声,这是什么?这是菩萨示现。因为能与佛智一念相应的人不多。我们凡夫用妄心用成习惯了,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心,真心是什么样子,我们做不到。能没有妄想吗?能没有杂念吗?人到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大修行人,那不是普通人,这种人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真正证得念佛三昧了,他的心跟诸佛的心相应。

我们的心跟六道轮回相应,跟佛不相应。这是不能不知道的。知道,向这个目标去迈进,是一桩好事情,那就是彻底放下万缘,真正下定决心,我往生净土,这种人才行。具足大慈悲心,就是菩提心,要救度苦难众生,现在自己没有本事,没有能力,没有智慧,没有定功,没有福报,我先到极乐世界,然后再回来。

真放下了,不是真放下,决定做不到。这个是世间真正有智慧的人。我们佩服。我们也想学,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现在人生活很辛苦,障缘很多,这个时候求往生,是时节因缘,往生到极乐世界再回来,不迟。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66集2013/10/07

往生的条件就是要真信,不能有丝毫怀疑

《念佛三昧宝王论》上说的,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为什么?「盖以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是故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这一句话,我们要好好记住,这是救命丹方。真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无论什么样的人决定能往生。

那么它的条件?要真信,有丝毫怀疑,都是障碍,不能有怀疑,要真信,要真放下。念心要纯、要固,纯,不夹杂;固,不间断,不怀疑,所以亦能得生。为什么?暗合道妙,巧入无生。道妙跟无生都是讲的自性,与性德相应,自性通一切佛、通一切法,一切法不离自性,也就是讲的明心见性,它跟这个暗暗的相合。

是故五逆十恶,这是十八愿里头佛跟我们说的,佛知道众生罪业,造作的罪业,佛希望众生回头。佛不计较造恶的人,只要你回头,他就来接你往生,五逆十恶都接。这个跟善导大师所说的完全相应。所以我们要真正发愿,修学这个法门,跟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这也是佛经上所说的,一切皆从真实心中作,就是真实心重要,真实心临终一念就能往生。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66集2013/10/07

贪瞋痴要真正放下

我们有把握可以做到的,功夫成片。也就是说,烦恼习气,可以把它压住,控制住,没断。我们这个伏烦恼的功夫,比事一心前者还要来得浅,可是只要能伏住,临终时候不发作,决定得生。那我们怎么学?我常常提醒同学,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人事环境,修忍辱波罗蜜。

顺境善缘没有贪恋的心,五欲六尘真正放下,不起心不动念做不到,要做到不分别不执着,不能跟菩萨比,跟一般凡人比。逆境恶缘不生瞋恚,在境缘当中只生感恩的心、报恩的心,为什么?他们来考验我,我在这个忍辱里头,知道自己忍辱的功夫到什么样的阶层,我念佛的功夫,我有没有把握往生。

时时刻刻不要放弃,顺境不贪、不痴,逆境不瞋、不痴。转贪瞋痴要在境界上转,经典上转不了的,在生活当中去修,工作里面去修,待人接物里面去修,这是真功夫,这个不能不知道。持至真的,见思烦恼先尽,就断了,这个往生得大自在,在这个世界愿住就住,愿走就走,得大自在,事一心。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64集2013/10/06

用短暂无常之身办大事

佛家讲「无常」,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深。知道无常,叫我们不要留恋,为什么?留恋不住,留不住,不是我们想留就留,留不住,念头也留不住。念头是受想行识,身体是色法,色受想行识,叫五蕴,五蕴是无常的,每一个都是无常的。无常,哪里有真的我在其中?所以要看破,看破,你就不留恋了。要把这个无常,短暂无常之身,来办大事。大事是什么?大事就是佛事。我们要学佛,学佛就是回归自性。

真要回归自性,那个真这个字很重要,因为整个宇宙是虚幻的,《金刚经》上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是真的,我们要求真,从今天起,从现在起,我要用真心。真心在哪里?不会用。佛有接近真心的方法。什么是接近真心?十善业就接近真心。不杀生,永远不能有一个念头害别人。

伤害别人,属于杀业,属于盗业,对人的身命有伤害,是杀业,对人的财物有损害的是盗业。不杀,不盗,不YIN,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这些都是与真心接近、相应,从这个地方认真去做,对一切人事物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就是爱心,真诚的爱心,这个爱心里头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支配的念头,什么念头也没有,纯洁的爱。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59集2013/10/01

不能往生是信愿有问题

阿弥陀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成就一切众生无上菩提,这功德太大了,感动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诸佛如来。他们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也是帮助众生,成就众生,离苦得乐,证无上菩提,但是在善巧方便这一方面,阿弥陀佛做得非常圆满,这是他们没想到。阿弥陀佛想到了,做到了,没有一尊佛不欢喜。佛佛道同,他需不需要造?不需要了,有阿弥陀佛就够了。

佛佛道同,阿弥陀佛跟释迦如来是一不是二,刚才说过了,同一常寂光,所以不需要第二个,度不了的众生、很难度的众生,把他介绍到极乐世界去就行了。我们就是属于很难度的众生,业障太重,烦恼习气太深,佛在经上所说的,我们听懂了,搞明白了,但是做不到。那怎么办?世尊就劝我们求生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的条件很简单,就三桩事情。第一个真信,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愿生,我想去,我真想去,想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去做阿弥陀佛的学生。第三桩条件就是你肯念,用真诚心、用恭敬心,至诚恭敬念这一句名号,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行了。你看这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你真正这样念,没有一个不往生的,万修万人去。

为什么现在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我们细心观察,不是法有问题,不是理论有问题,不是事相上有问题,问题在哪里?问题自己的信心有问题,自己的愿心有问题,想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地方七情五欲放不下,这障碍你往生。

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地方要全盘放下。决定要断恶修善,恶障碍往生,决定要断,善也障碍往生,那善怎么办?善不执着,不放在心上,也就是我修善因,不求果报,这就没有障碍了。我修的善,我要求善果,那就没办法了,往生不了。善的果报在人天,人天福报是善业成就的;三途地狱是恶业成就的。佛教给我们,断恶修善都不可以放在心上,心要清净,心要平等,心就觉悟了,这样的人个个往生。

人一定要有智慧,智慧要正智,不能邪智慧。正智慧从哪里来?从经教来,所以要读经。能够讲经的要讲经,讲经的利益很殊胜,教学相长,讲经容易开悟。讲经的同学都有这个经验,每讲一遍都有悟处,不相同。讲一百遍,遍遍都不一样,遍遍都有悟处,愈讲愈清楚,愈讲自己愈明白。讲经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帮助我们坚定信心、愿心,让我们自己感到往生有把握。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81集2013/10/18

不能往生原因在哪里

真正希望往生净土,一定把六道轮回放弃了,这就真相信了。修净土还造轮回业,这就是信心不坚定,愿心不恳切,能不能往生?真的是没有把握,完全看最后一念,最后一念是念佛,那决定得生;最后一念不是念佛,就又到六道去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对于这种功夫、信愿不坚定的,助念往往帮很大的忙。真正得到功夫成片,不需要助念,他自己有把握往生。这才是最可靠的。

我们必须要想到,这一生是很不容易,得人身,闻佛法,闻佛法里面听到了大乘,大乘里面又遇到净土,这是无比殊胜当中的殊胜,换句话说,你这一生超越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萨,你就有分了,你能掌控得住,决定成就。

很多很多人不能掌控,原因在哪里?六道轮回没放下,留恋现前的境界。留恋里面最严重的,情执。你有喜欢的人,舍不得离开,留恋财产,留恋事业,归纳起来,不外乎财色名利、七情五欲,这统统是轮回业。

要往生极乐世界,轮回业要全都舍掉,佛教弟子,断恶修善,慈悲一切。那这个意思,轮回里面一些事(断恶修善的事)要不要做?要做。为什么要做?帮助自己除去往生的障碍,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表演给学佛同修看,学佛要像我这个样子才有成就。

不能放下,就不能成就。放下,不是在事上讲,是在心上讲,事上放下,心上留恋,没用处,事没有放下,心里头清净,管用,所以放下是心放下,不是事。这是一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文章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504集2013/11/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轻松学佛法摘要       死生)(五明学佛网:轻松学佛法摘要       死生)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30 从生死说起 一 身心和合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 

 印光大师:知死生之可悲,唯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最为第一 

 印光大师:死生事大 

 无尽慧合欢树下论死生 

 临终善恶一念决定着上升与堕落,死生事大!(附临终需知) 

 恒传法师:众生修行,了脱死生,生时能否上天堂 

 印光大师: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以了生死之法 

 星云大师;对死生的论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无常迅速,死生事大,几个人觉悟? 

 轻松学佛法摘要:学经篇 

 轻松学佛法摘要:命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