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初学之人的学佛次第


   日期:2013/12/31 21: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他说我刚读完《认识佛教》,知道要学习五大科目,但不知道从何开始,是先修戒定慧,还是先修三福做个善人开始,还是先修六度?请问合适的学习顺序。

  答:最适合的顺序要按着次第,一定是从净业三福做起。而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在《弟子规》,我怎样孝亲、怎样尊师,你学弟子规就对了;“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在《十善业道经》,所以你《弟子规》学完之后就学《十善业道经》。学完是讲落实,你真做到了,你没有做到,那个不算数,不是说我听过、我读过,那个没有用,一定要把它做到。《弟子规》里面总共有三百六十句,所说的一共有一百一十三桩事情。就是一百一十三条你要统统做到,落实在日常生活,那就不一样了。有这个基础,再学十善业道不难,你会做得到。你像现在一般在家居士,十善业道做不到,出家人沙弥律仪做不到,什么原因?没有基础,所以弟子规才是真正的基础,基础的基础。弟子规是第一层,十善业是第二层,沙弥律仪是第三层,要按部就班的来学习就不难。(净土法门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八 2006/3/17)

  问:最近师父讲的“净行品”,学习下手处是否应每做一桩事之前先读偈颂,提醒自己发心落实,其余时间再默念佛号?

  答:不行,这个做法错误的。“净行品”是最高的修行方法,我们怎么学都学不到。人家起心动念念念都不忘众生,念念都是舍己为人,他那是菩萨修行的方法,那不是凡人。我们现在,你要学到“净行品”,一定是按照规矩,弟子规是第一步,十善业是第二步,沙弥律仪第三步,比丘戒第四步,菩萨戒第五步,渐渐向上,你才能够修到“净行品”。你没有下面深厚的基础,“净行品”是法身菩萨修的!菩萨戒真的能做到之后,还要修六度万行,这样才能够达到“净行品”跟普贤菩萨十愿的学习。所以一定要按部就班,不能够躐等,躐等决定错误。所以现在“净行品”可以读,读了对于诸佛菩萨敬仰的心会生起来,会生起来敬佛、敬菩萨、敬法,这个诚敬的心能生起来。学习,还是要从最基础的地方来学起。(出处同上)

  问:请问学佛是否有次第?

  答:有,学佛是有次第,一定要从持戒、得定、开慧这是总的大原则,戒定慧三学不能颠倒。持戒一定从《弟子规》做起,从《感应篇》。如果不从《弟子规》、《感应篇》,你就得学小乘。小乘的经论很多,很不好学,没有中国传统这么简单扼要。所以我们中国老祖宗,从唐朝中叶以后就放弃了小乘,就用这个儒跟道代替。在这个一千三、四百年当中,中国每个宗派修学的,无论在家、出家成绩辉煌,代代都有高僧、高士,这是我们应当知道的。如果舍弃《弟子规》跟《感应篇》、十善业,可以说那你是搞佛学,你不是学佛,佛法真实受用你得不到。如果在世间上用这个佛学,像现在外国大学里面,都有哲学系里面有这个科目,用佛学可以拿到哲学博士学位。(之九十一 2008/3/2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初学       学佛次第)(五明学佛网:初学       学佛次第)  

 大寂尼师:解答初学之人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疑问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初学易经者,推荐学习易达老师的课程 

 明证法师:明证法师给初学者的修学建议 

 明一法师:初学坐禅调五事 

 王骧陆居士:初学佛要分清理路 

 刘先和居士:初学佛的几个基本问题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大安法师对初学佛居士的开示 

 其它:给初学佛法人士的一些提示(梁国雄) 

 妙心法师:初学佛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宏印法师:初学者如何读“妙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