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日期:2014/1/9 22: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取人之善”,我们这个效法别人的善,“取人之善,当据其迹”,就以他做出来的善行去肯定,“不必深究其心”。比方

说,国家有难了,人家捐了一百万,然后我们在旁边说,“他捐一百万都是为了他的名,这个人我太了解了。”人家一听感觉

怎么样?听了就不舒服。人家的行为是善行就好了,我们就不要苛刻到还在批评人家的心态。“当据其迹”就好了,“不必深

究其心”。可是现在我们学了经典,有时候看事情比较深入,反而变得苛刻就麻烦了。这个要警惕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事       行为)(五明学佛网:善事       行为)  

 其它:佛教的慈善事业和生命关怀(李海波) 

 净界法师:行为是暂时的,思想是永久的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建设 

 道坚法师:无节制的放生行为全导致更严重的杀生吗 

 道坚法师: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 

 仁焕法师:佛法大义 一、佛法大义之一——规范人的行为 

 仁焕法师:纠正行为 做快乐人 

 仁焕法师:思想和行为造成的果报 

 佛光法师:行为平坦的道路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七讲  

 道坚法师: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