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佛经中所述佛国世界:壮丽庄严


   日期:2014/1/23 12: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空性现前,空觉融入寂灭,犹如水滴汇入大海;十方华藏世界,与大空性业尘同体,金碧辉煌,殊胜庄严,充满虚空,遍及微尘。十方三世如来,与本尊同体,大觉性于微尘展现,端坐莲花,十方如来围绕。本尊前面,虚空显现无限广大佛国刹土,佛刹内宫廷楼阁,金色毫光万丈,庄严肃穆,无限绵延。

世界分为不同境界,世界最低层,是众生天人居住。玉石玛瑙铺满地面,宫殿亭阁金砖为墙,宝石为柱,琉璃为瓦;河水即是琼浆玉液;花草树木,皆是灵觉,身光七彩;鸟兽鱼虫,皆是圣灵,光明舞耀;众生福寿绵长,不入轮回生死。因为众生即是佛陀之觉知,与佛性一体,只因细微习气妄想尘劳,沉迷幻想境界,因而升起佛土仙境。众生界内,天空七彩祥云,围绕众生身体,可以起空,于天空行走,飘浮在云端。仙乐飘飘,悠远清新,不绝于耳;吃的食物,甘味甜美,随着众生的活动而消耗能量,不会出现排泄行为。因心尚未离幻,因我执而现身体,但是色受之心清净淡漠,内在觉性空明,无YIN欲,无杀生,无偷盗,无妄语,无仇恨,无怀疑,纯净柔软,善良优美。

在天人众生界之上,展现罗汉菩萨界。苍茫世界,云端、高山、峡谷、竹林、森林深处,流水旁边,皆是金色精舍,住着金身罗汉,诵持佛经,终日修行,与天地自然合一,心无所挂。而菩萨们喜欢群居,在仙山深处,依止佛力所化之宫廷佛刹,围绕盘坐,诵读佛经,终日不倦怠,欢喜奉行。

再往上一层层天国世界,皆是不同境界大阿罗汉以及不同境界菩萨、辟支佛所居住,世界中清音梵声,旋绕于空谷,于寂静中倍感庄严。

最上层是佛陀所居住金殿,浩瀚飘渺,大雄宝殿犹如虚空般巨大,巍峨庄严。大菩萨居住在佛殿周边,以高耸入云高山为道场,清净庄严道场,大菩萨圣山中,众生繁荣,无限欢喜。

在最上一层世界中,唯有大菩萨可见如来面目,因为大菩萨根性皆是如来,只因慈悲度化众生,而现觉性尘劳,以觉性广开慈悲普度智慧,宣讲无上大乘佛法,度化无量世界无尽众生。

任何一层世界众生,都无法窥视上一层众生真实面目,对于不同境界的众生而言,上一层的世界,就是虚空,实无存在;对于上界的众生,在空性境界内,却能遍照众生行住坐卧,洞知心灵意识细微念头。众生因自性空觉境界,所展现出的世界状态,差异虽然很大,可是自性皆是一体,因明觉而现自性空性不同。同等境界众生,心灵明觉皆是互摄互用,无有自我的概念。

 

----------------

让我们安静地想一想,我们一生的命运,生活经历,所有的罪恶苦难、痛苦仇恨,因何而起?是因为我执啊!离舍这个所谓的现实的自我,就不会有强烈的需求,不会有善恶的分别,不会有得失的痛苦,不会有生死的煎熬,不会有佛说八苦之体现。一切生老病死,旦夕祸福,生死离别,皆是因为我执而起,因为我取而现。

当心意相续断灭,即无我执体现,而此刻的心灵,犹如婴儿一样纯净柔软,内心深处的见性,在此刻的心灵习气,妄念相续构成的境界中,体现出来的觉受,就是无我大爱,就是无条件的付出,无对象的包容,无分别的爱、接受、宽容。此时的心,已经脱离情欲束缚,脱离自我执着,脱离意识分别,完全是自性之光,在感受体验中直接的彰显,非善良纯净可以形容,那就是无我的大爱,无欲的慈悲,是无我无人无分别的接纳与包容。

受阴的基础,是想阴而成,因想而有了受的主体,受的内涵就是觉知,也就是想的本质,因为有了觉知的本体从而升起受的境界。觉知本身并无好坏,因为想阴攀缘了受阴纯净离欲、无我大爱的觉受,而升起了体验分别,升起了我执最原始的概念。我执对于受阴升起分别,渴望维护受阴的纯净觉受,从而升起了恐惧。人类的心灵深处,最原始的情感只有这两样,爱或者恐惧,无我付出即是爱,害怕失去即是恐惧。

离开我执分别,心灵觉受体验中,是空性明觉,是温暖布施,是浩瀚包容与无尽呵护,是纯净高尚、美好富足的祝愿。因无自我获得,就无失去的恐惧,没有对于光明的认识,就没有黑暗的体验。因为没有一个需要被保护的自我,就不会因分别而升起世界众生的对立,就不会有孤单、恐惧、黑暗以及我执索取形成的业障因缘。

为什么西方的宗教,核心是爱?因为爱就是受阴的本质,可以破除我执,解脱色阴境界、地狱饿鬼的轮回痛苦。爱的本质,就是无我,离分别索取,但是因为未曾破除想阴,意识的概念还是存在,这就是天人众生的我相。

当修行者心灵离舍我执分别,进入受阴深处,内心深处体现出来的世界,就是光明构成的。世界中皆是你无始劫之前,和你今生已经去世的亲人,这些灵魂皆因解脱了我执色阴的束缚,而进入天堂。天堂中,一切物质皆是光构成的,神灵飘浮在空中,道路是玛瑙玉石,树木、房屋皆是琉璃般透明。众生因为想阴未破,体验觉受依旧存在,因感受体验,而现累世的记忆,所有上天堂的灵魂,皆是活在自己心灵深处的记忆中。

受阴展现的宇宙世界,光明祥和,众生寿命都很长久。当福报享受完毕,想阴所体现出来的体验,就会在受阴展现因缘,在受阴中形成分别,分别会产生对立,对立会产生攀缘,攀缘会产生执着,执着会聚合色尘,形成色阴因果,受阴的境界,就会被色阴分别诸相所蒙蔽,堕落因果轮回。

修行者安住在心意断灭后,心灵深处展现的光明世界中,不取,不受,不分别,不攀缘,不离舍,不认取,如如不动,寂观心灵光明,寂照众生世界,如同看虚空浮云一般,由其生灭相续,不为所动,寂照受阴,不沉迷受阴爱与光明,定力增长,自性清净,于受阴光明世界升起空性清净,受阴消散,想阴现前。

想阴非有实体,是行阴相续,聚合成境,而体现出来想阴。想阴的基础是存在感的具体表现,这就是为何禅定到了极深的境界,依旧有诸种幻境的原因。一切幻境的根本,皆因想阴而起。

想阴所体现出来的境界,是宇宙的造物主。这里没有形象,唯有能够觉受生命与能量的意。宇宙世界众生诸相,在想阴,犹如海面被太阳暴晒,升腾起充满天地间的水蒸汽,想阴即是能够左右水蒸汽的温度。想阴无形无相,却是世界众生、物质因素的根本,动念即成宇宙世界。因为有了体验的意愿,从而升起受阴,光明天堂的境界,所以,想阴这里的境界,是形成受阴天堂与色阴世界的根本,而却没有一个实有的主体存在,唯有存在感的体验。修行者若认取这个境界是宇宙的根本,瞬间即会入魔。

因为宇宙世界、众生诸相,在这里皆是无相、分散、游离的,是因为想阴而聚合妄念习气,形成受阴光明。天堂神灵、三界轮回、众生生死,皆是想阴的延续与体验。离想阴,则无世界诸相,无众生我执分别,无世界诸相聚合,无生死轮转。想阴是有形宇宙世界、众生光明的源头。若修行者认为此处境界是真实的实有,自性见性瞬间,与想阴细腻的体验结合在一起,你,就成为了开天辟地、造就万有的创始主。

历史上一切自称是宇宙之王、造物者、根本上帝、大梵王的神灵,无一不是沉迷在这个境界。想阴是一切外道修行、成就所能达到的最高处。沉沦想阴,受取想阴体验,即是魔王、外道,不出轮回。

修行者深入禅定,不取一境,不受诸相,离舍一切体验觉受,自性见性,于一切境界如如不动,寂照圆觉,清净无染,于想阴处不动不挂,想阴消散,行阴现前。深入内心觉明深处,觉明空止,静照肉体六根内外,静照宇宙微尘世界的月亮光明,就消失了。如同我们迎着灯光,向灯光内走,慢慢地就看不到灯光了,而能看到灯泡,看到发光源一样。深入觉明,不攀缘取舍觉明静照宇宙世界的清净境界,即能离舍光明,进入觉明深处。觉明深处,明觉皆空,微细尘劳体现无量无尽,如同金色灰尘一样,充满虚空,明觉庄严之神灵天国、诸佛刹土。无量无际,无限无穷,无边无际。此刻的明觉,即是自性空觉而明照,是无始劫细腻微尘,无量细腻微尘相续,聚合成光明境界,体现出来“行阴”。构成行阴的细微微粒,性质皆是明觉空性,内在皆空明觉照,因微尘习气阻碍,折射光明,而现无量无尽、金碧辉煌的神佛世界。此境界亦非实有,亦是因缘聚合的幻想境界。

此刻没有我,亦无体验,无觉受,无取受,无分别,离分辨,空照无量无尽天宫世界,如同灰尘周遍虚空,乱起乱灭,空照不动,天宫世界与空照境界,同时消散,空照消散时,空性不动,此处名为“空照”。

行阴境界世界众生皆体现出来真实的本质,宇宙世界皆是不动光明所构成,而光明本质性空,无生无灭,世界众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一草一木,微尘苍穹,皆是无量无际细腻微尘相续而现光明诸相,一切诸相本质皆是自性之体现。到了行阴境界,才能实证自心现量真实的意义,行阴彻底离我相,众生世界皆是自性所幻化投射而成,天堂地狱皆是自性之用,过去未来,世界众生,皆是自性所现,内外皆无区别。

证到行阴,修行者即证到脱离分段生死,不入六道轮回。一滴雨水中,八万四千虫,自性光明,与你无二无别。天堂神灵,地狱恶鬼,自性空明,不动圆照,与你自性一体,实无差别。诸相轮转,众生生死相续,皆是自性之用,本质空灵,实无生灭,实无轮回,实无境界差别。证行阴,修行不入迷障幻想,证无生法忍。

深观不动,于无量无尽细微习气,妄念流注形成的瀑布流中,不取不受,无证无得,无觉亦无所觉,常觉不住,行阴所现的瀑布流,就会在深入禅定中,逐渐放大,妄念相续,会慢慢止歇,显现出来瀑布流中,妄念习气的原貌。一个念头,就是一个苍穹宇宙,由无限微观的习气念头相续而成。这就是佛问弥勒菩萨,一瞬间中,有多少念头升起流过,弥勒菩萨观想后说,一瞬间,有多少亿万个念头生灭的原因。

寂照念头,不生受取,不辨真实,见性于念头生灭相续间,无染不动,空明无碍,一念头中,无量微尘念头逐渐停止相续,最基本的念头,逐渐现前。原来,无量无尽微尘念头,皆是一个念头的缘起,这个念头,却无生念头的主体。

宇宙世界彻底消失,只剩一念,深入禅定中,空照不动与念头相对,因空照不动,而现念头生灭,此念即识性。

寂照念头生灭而无取无分别,念头仅仅是虚空中,一念幻影,念头寂灭,见性所照,是一念空止,犹如镜子一般,映照天地宇宙,微尘灰烬,历历在目,无所遗漏,寂静无生,圆觉清澈。

不动“见性”空照镜子,镜子映照不动空照,犹如你站在镜子面前,镜子里的你,就是苍茫宇宙,可是镜子却因为映照你而升起;深观空照自性,见性不动无染,你与镜子无有分别,寂静无得,镜子里的你忽然消亡,唯有镜子现前,遍照天地。

原来,刚才站在镜子面前的你,是镜子投射出来的光明,光明因镜子起,与镜子合一,你此刻就是镜子,而此刻的你,却是一念妄想。苍天啊,大地啊,原来三界六道内,众生心意轮转,见闻觉知中,展现出来的不动之见性,是这面镜子的投射,镜子,就是存在感,是觉性“取”空性光明,而成“识性”,识性就是觉性固化,蒙蔽自性空性,而现光明诸相。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心,本质性空,因自性空觉取受自性明照,明觉即成幻有,而非原始觉性空明之空照,明觉掩盖空性,而成极尽细腻妄念,妄念相续如同瀑布,聚合成镜子,镜子即是无始劫幻念之所现。

镜子投射出来的幻境,是空性之明所幻化。镜子投射出的幻境中,众生见闻觉知,心意相续间,不动见性,是自性空性之体现。镜子投射出来的世界众生,众生心灵深处,所体现出来的认识境界——看、观、照、觉照、空照、寂照,皆是自性觉性所现,而觉性、空性、明性三性本空,三界众生之见性,法界众生之觉性,本性皆空,空性却是本觉大光明中,一念尘劳,十法界众生念念相续,形成宇宙诸法,诸法皆是本觉大空性所现,一念间见性即可通达本觉大圆满。

这也就是宇宙所有世界中,一切众生修行的方法,皆离不开“空、照、觉”根本正法的原因。禅宗以心意停息证空性,见性即佛;密宗以观照心灵,以空照、觉照,见证自性空性,性空裸露,即身成佛;净土宗以佛号摄取心意,一念阿弥陀佛,统摄八万四千烦恼,于念头清净中,无染一切境界,自性朗然现前,阿弥陀佛净土佛刹,即在心中空明觉照中展现。一切正法修行,基础皆是闻、思、修,以正知见破所知障,以禅定空明破烦恼障,离幻即觉,幻即取受攀缘,觉即空性无染,觉性性空,性空必明,明则遍照,空照即觉。

八万四千法门,皆因能破众生无明烦恼,而现不同方便道路,万法归一,因众生实非众生,妄念尘现,自性虚空,无生不动,见证自性则诸法性空,法我皆空,空性无二、无别、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寂照圆觉,是名不二法门。

镜子消散,法我皆空,觉明周遍,法相性空,人无我,法无我,诸行无我,诸相无我,觉空性明,明空无生,觉明周遍。

因一切觉空,故而一切法空,因一切法空,则一切明空,空明性觉,觉明性空,实无自性,此处是名法云地,十地菩萨,空照十法界如同梦幻,于无量世界、众生境界中,来去自如,刹那间于微尘世界中,众生汗毛端内,在十万亿如来世界宣讲无上妙法。

空性不动,照与照者,尽皆幻灭。空觉极圆,光明遍照,无来去,无生灭,无觉亦无所觉,故而常觉不住。突然空所空灭,一念无明尽,生灭既灭。觉空消亡,犹如梦境苏醒,无始劫习气尘劳尽皆消散,明空自性之“寂照”,犹如太阳升起时,天地间一根火柴的光明,在阳光普照下显现无明幻觉。

本觉无相光明彰显,充满十方,一切智慧觉悟,空性明觉,皆如大海中升起的微细泡沫,而大海包藏空明泡沫,容纳觉性犹如沧海容纳一气泡。自性本觉赤裸无挂,犹如虚空无边尽,大空性,大光明,大觉性,一切时空世界,犹如灰尘充满虚空。虚空包藏觉性明空,无生不动,自性无染无着,诸尘世界皆如幻境。心灵尽深之处,觉明空灭,犹如梦醒,犹如失散多年的孩子扑向母亲怀抱,犹如雨滴回归大海,觉明回归赤裸空性,觉与自性明空合一,无明无空,无觉无照。

大空性现前,空觉融入寂灭,犹如水滴汇入大海;十方华藏世界,与大空性业尘同体,金碧辉煌,殊胜庄严,充满虚空,遍及微尘。十方三世如来,与本尊同体,大觉性于微尘展现,端坐莲花,十方如来围绕。本尊前面,虚空显现无限广大佛国刹土,佛刹内宫廷楼阁,金色毫光万丈,庄严肃穆,无限绵延。世界分为不同境界,世界最低层,是众生天人居住。玉石玛瑙铺满地面,宫殿亭阁金砖为墙,宝石为柱,琉璃为瓦;河水即是琼浆玉液;花草树木,皆是灵觉,身光七彩;鸟兽鱼虫,皆是圣灵,光明舞耀;众生福寿绵长,不入轮回生死。因为众生即是佛陀之觉知,与佛性一体,只因细微习气妄想尘劳,沉迷幻想境界,因而升起佛土仙境。众生界内,天空七彩祥云,围绕众生身体,可以起空,于天空行走,飘浮在云端。仙乐飘飘,悠远清新,不绝于耳;吃的食物,甘味甜美,随着众生的活动而消耗能量,不会出现排泄行为。因心尚未离幻,因我执而现身体,但是色受之心清净淡漠,内在觉性空明,无YIN欲,无杀生,无偷盗,无妄语,无仇恨,无怀疑,纯净柔软,善良优美。

在天人众生界之上,展现罗汉菩萨界。苍茫世界,云端、高山、峡谷、竹林、森林深处,流水旁边,皆是金色精舍,住着金身罗汉,诵持佛经,终日修行,与天地自然合一,心无所挂。而菩萨们喜欢群居,在仙山深处,依止佛力所化之宫廷佛刹,围绕盘坐,诵读佛经,终日不倦怠,欢喜奉行。

再往上一层层天国世界,皆是不同境界大阿罗汉以及不同境界菩萨、辟支佛所居住,世界中清音梵声,旋绕于空谷,于寂静中倍感庄严。最上层是佛陀所居住金殿,浩瀚飘渺,大雄宝殿犹如虚空般巨大,巍峨庄严。大菩萨居住在佛殿周边,以高耸入云高山为道场,清净庄严道场,大菩萨圣山中,众生繁荣,无限欢喜。在最上一层世界中,唯有大菩萨可见如来面目,因为大菩萨根性皆是如来,只因慈悲度化众生,而现觉性尘劳,以觉性广开慈悲普度智慧,宣讲无上大乘佛法,度化无量世界无尽众生。任何一层世界众生,都无法窥视上一层众生真实面目,对于不同境界的众生而言,上一层的世界,就是虚空,实无存在;对于上界的众生,在空性境界内,却能遍照众生行住坐卧,洞知心灵意识细微念头。众生因自性空觉境界,所展现出的世界状态,差异虽然很大,可是自性皆是一体,因明觉而现自性空性不同。同等境界众生,心灵明觉皆是互摄互用,无有自我的概念。

华藏世界实为壮丽庄严,奥妙殊胜,却是佛陀不可思议业尘所构成,亦是非有,实质空有,与我们人间所在的三界六道世界性质一样,皆是幻想而成。三界六道构成的基础是幻想业尘,是妄心攀缘色尘,因果相续所幻化出来的世界,生死皆因业障流转,心意攀缘而生。而法界众生,是觉性微细尘劳所现,因觉性空性,性空而明,空明觉照,是名法性。众生世界,皆是光明成就,皆体现觉性遍照,自性皆空,空无二相,即是佛道同体,法界皆是道之妄尘所现,何为道?自性也,本觉即道!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道性空,是名不二法门。

处处皆净土,念念即如来。于一切处不生妄想,于妄想处亦不分别,于妄念处不生受取,于妄想境界亦不止息,于生灭世界、因缘相续中,如如不动,于一切境界众生体验中,清净离觉,无量世界中,有无量微尘,无量微尘中,又显无量世界,一切世界中,一切砂砾,一砂砾微尘中,无限世界之无限世界中,一世界内,一众生的思维觉知,心灵细腻体验,如来尽知;一切微尘世界,一切砂砾世界,一切世界中,神佛鬼怪,人畜牛马,蚊虫鸟兽,一切思维,觉知体验,如来尽照皆知;过去未来,皆是梦境,当下此刻即是亘古永恒。

觉性无实性,无来去生灭,却是如来妙心一念妄想成就。修行者发大勇猛心,力断细微妄想,妄想空灭处,觉性消散,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突然超越,世出世间,皆为妄想;生死涅槃,皆为梦境;佛法魔法,皆为菩提;神灵恶鬼,尽为圆觉;蝼蚁蚊虫,若饮此寂灭如来海水,皆能成就。如来实地,即在十法界众生心灵空寂处,不动端坐;如来实无可得,实无如来寂灭海;菩萨众生,皆是梦幻,世界宫殿皆是妄尘;实性皆空,空不生空,空不异空,觉明皆幻,空性不动,名为寂灭如来海,大方广圆觉陀罗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极乐世界       佛经)(五明学佛网:极乐世界       佛经)  

 会性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集解 

 其它:读诵佛经的“出入法”(黄震铭)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杨曾文教授:唐玄奘及其佛经翻译 

 明证法师:我的学佛经历 

 仁清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陈星桥居士:佛经教学随想录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西方极乐世界 

 方广锠教授: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 

 方广锠教授: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 

 于凌波居士: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六 西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