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把别人的尊重、肯定当作鞭策自己不能懈怠的动力


   日期:2014/2/21 22: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治习气是对内,找方法是对外。为什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家要冷静一点,不是学了传统文化什么都懂,什么都能解决。你比方三百六十五行,我们通几行?“术业有专攻”嘛。所以自己不懂的领域不能装懂,要主动请教。甚至整合力量,人家管理比较强、哪些能力比较强,我们要用人之长。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一般大众,他一接触传统文化,对这些弘扬的人会非常尊重。尊重好不好?好,但是太过就不好。什么叫尊重太过?就是尊重到不客观、不理智了。一尊重他,他什么都好,他什么都能,这就不客观了。所以《大学》里面讲,“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你太尊敬这个人了,反而心太偏了,不客观。

之前刚好在庐江的时候,我们的同仁对我挺好,挺尊重我的,尊重到什么程度?尊重到他们说,蔡老师什么都知道,你们都不用跟他讲,他什么都知道。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是吧?但是大家要注意,人家太恭维久了以后,还会真的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那就麻烦了。人家对我们过誉了,第一次、第二次听了,哎哟,心里面觉得忐忑不安。第十次、第十一次,愈听愈舒服,最后就自以为是了。所以八风吹不动,这不是一般的功夫。所以自己不懂的、比较弱的方面,都要主动请教。你看 唐太宗 先生,他的修养算非常好。他不只让臣子可以对他劝谏,甚至于还主动引导他底下的人,来给他劝谏,这个就非常难得。所以他能成为千古一帝,一提到皇帝,没有不说唐太宗的。

尤其比方社会大众,对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人都比较恭敬。对我们愈恭敬,我们愈要快马加鞭的进步。假如这个社会大众一跟我们接触,哎呀,你们办事乱七八糟的,还不如我们企业界的人,还不如我一个家庭主妇。那请问大家,对这个社会大众信心会不会有影响?会。所以我们虽然在弘扬文化,但是我们做事是不是已经跟经典相应了?可能还没有,得赶紧提升自己做事的能力。我们不能去要求社会大众,甚至跟他解释。你能不能去见到哪一个听课的学员,就把他找过来,“我跟你讲,做事方面经典我还不能落实,你多包涵”,可不可以?那今天来三百个人,你不就讲三百,抓过来给他解释。

把别人的尊重、肯定,纵使过誉,当作鞭策自己不能懈怠的动力,赶紧勇往直前。但是真正遇到一些做得不妥当的,赶紧承认错误,不能死不认错。心态很正确,任何境界来都不是坏事;心态不正确,好事可能都变坏事了。坦诚面对自己,坦诚面对别人。遇到事也要就事论事为好。再来,遇到瓶颈主动突破,然后不要放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鞭策       懈怠)(五明学佛网:鞭策       懈怠)  

 卢志丹居士:佛说懈怠懒惰的危害 

 宽运法师:懈怠的梵志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H 1251经:本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人为什么会懈怠? 

 嘎玛仁波切:明知无常,还懈怠散乱,其实糊弄的是自己 

 寿康宝鉴悔过案五,邪YIN后一尸两命,忏悔行善不懈怠的钟 

 嘎玛仁波切:没有闻思何来修行,方向不明确,修行就会懈怠退 

 宣化上人:“精进”就是要很虔诚地随喜一切的佛事,不要懈怠 

 宣化上人:人人都有惰性,要用它来鞭策我们懒惰的习气 

 信愿法师:憍慢心的人、懈怠心的人很难相信阿弥陀佛的净土教 

 慧律法师: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仁清法师:精进对治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