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不要错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心


   日期:2014/4/25 14: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因本愿不嫌恶人,故人好造恶业,如何?】

这个问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了知阿弥陀佛的本愿不嫌弃十方任何一个罪恶的凡夫,所以有的人听到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这么的慈悲,反而想去作恶造罪,如何呢?

这个问题确实有探讨的必要。因为很少部份的人,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而错解,对阿弥陀佛的慈悲没有深入体会,所以认为:阿弥陀佛是一个很慈悲的人,所以我为非作歹没有关系啊;阿弥陀佛的本愿,对吃素吃荤的众生都平等救度,那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吃素了,我可以大鱼大肉这样吃了。这是不对的,这种的观念是错误的,这是邪知邪见。

修学佛法知见是最重要的,所以八正道第一就是正见,因为正见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果知见错误,或许精进用功是越用功越凄惨。破见与破戒,若做一个比较,破见比破戒罪业更重,因为破戒伤害自己的身命而已,破见就有可能伤害别人的慧命。错误的知见会毒害众生的法身慧命,破戒或许只是伤害自己而已。破见是会伤害别人,罪业就更重了。

所以我们念佛的人,知见观念一定要很正确。照净土三经世尊所开示的去奉行,绝对没错。在净土三部经,世尊教我们怎么修行,我们就怎么样修行。依法不依人,将世尊的开示多读几遍,便知道要如何依教奉行。如果对净土三部经世尊的开示不能详细了解,去看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去看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去看印光大师的《文钞》,这一定正确的,因为这些祖师大德不是普通人,是佛菩萨示现的再来人,有道德、有修持、有学问、有涵养、有证悟,值得我们众生依教奉行。我们如果从佛经祖论详细了解佛陀与祖师开示的道理,必然不会走错路。

修学净土法门,知见非常重要,尤其是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不要错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心,不要错解阿弥陀佛的六字果号意义。若能照世尊的开示去做,一定不会错的;能照善导大师、法然上人、印光大师的开示去做,一定不会走错路。

那么这个答案,信愿引用法然上人的开示,让大家明白,阿弥陀佛的本愿不嫌弃恶人,只会使一切众生断恶修善,不会更加造恶。

【答: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佛虽然不舍任何一个造罪造恶的人,但因为喜欢造恶,这种人不是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一定会照佛陀开示的真理,依教奉行,不会阳奉阴违。

【一切佛法无不制恶;然愚痴凡夫,虽欲制恶而未必能制,故劝念佛以灭其罪。】

法然上人这段话说的非常之好。一切佛法无不制恶,诸佛如来的教法,无不禁止众生为恶。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行一切善,无一善不行。断恶修善,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七佛通诫。诸佛如来希望一切众生断恶修善,才可以离苦得乐啊,清净内心的心性、心念,不要贪、瞋、痴的妄念,内心若起了贪、瞋、痴的妄念,会因为烦恼起现行,造恶造罪,那我们入佛门修行,无非也是要令自己远离生死的苦海,跳脱三界轮回,离开生死的束缚,往生西方成佛。所以学佛目的就是为了要成佛,因为我们有佛性。有佛性,可以成佛;不修行,在六道虚生浪死,岂不冤枉?

所以“一切佛法无不制恶,但是愚痴的凡夫,虽然欲制恶而未必能制。”愚痴的凡夫,因为贪欲心、瞋怒心、愚痴心,知道不可为恶,可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烦恼,逢缘触境造恶造罪。每一个杀人放火为非作歹的人,不知道他这样的行为不对吗?当然知道。每一个抢劫绑票的人,难道不知道这样会带给别人很大的苦恼吗?知道。难道不知道他这么做违反国法吗?知道。难道不知道他有可能被抓到关在监狱之内吗?知道。甚至没有学佛的人也知道,为非作歹的人将来会堕落地狱。可是烦恼起现行,失去理性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因为烦恼心一起,确实很可怕。一个人失去理性的时候,瞋怒心一生起,连自己的亲人都会伤害了,何况是他人呢?信愿在报纸看到报导说,当孩子的人,为了要跟母亲要钱去赌博,要不到钱,竟然将母亲杀死,这种烦恼心非常的可怕。

阿弥陀佛对十方每一个众生绝对慈悲的救度,无非希望众生断恶修善,因为所造恶业,必然因为因果定律而使他堕落三途受苦。所以十方诸佛,无不希望众生断恶修善,但是众生虽欲制恶而未必能制,所以劝念佛以灭其罪。佛号的威神功德力,可以免除众生罪业的受苦,重罪轻报。纵然要受因果制裁,也因为虔诚念佛,重报轻受。

【若谓自身难制,佛加罪咎者,甚为谬误也。】

这段话就是在说,若认为自己是一个罪恶很重的人,佛祖会指责我们,不会救度我们,这样是错误的想法。佛祖对众生只有宽恕、悲愍、原谅,不会指责众生。佛是一个大慈大悲的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怎么会指责众生呢?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从佛号之中体会佛祖宽容众生、包容众生、宽恕众生的佛心,便认真念佛。越认真念佛,就是因为心中越体会佛的慈悲心。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来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建立正知正见,便会一生断恶修善,精进念佛。

【我身不能止恶,故弥陀慈悲不舍,消灭此罪,前来迎接。】

我们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无时无刻不造恶造罪。身业纵然没有造作杀生、偷盗、邪YIN,口业纵然没有造作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业也会造作贪、瞋、痴恶念。问问我们自己,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的起心动念,是相应菩提呢?还是相应罪业?是相应生死呢?还是相应解脱?是相应上生呢?还是相应下沉?如果是贪、瞋、痴的妄念,当然是相应下沉、相应生死、相应罪业。所以我们身口意三业,要断恶修善,在意业确实不容易做到。甚至烦恼厚重的人,在口业也很不容易断恶行善,纵然是身为三宝佛弟子,也会经常批评三宝,造下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诽谤种种的罪业。

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舍任何一个众生,以六字果号令众生称念,消灭罪业,在临终之时,前来迎接这个众生回归西方佛国。

【所言唯造恶业者,皆非佛法所谈也;如父母于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虽平等慈爱,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

这段话法然上人开示的很好。知道阿弥陀佛的本愿,不嫌弃任何一个恶人,内心一定越想要断恶修善,越不会去为非作歹,这是一定的道理。若说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不嫌弃任何一个恶人,而只有继续造作恶业,这不是一个佛弟子,不是有心要修行的人,也没有真正了解佛的本愿,也没有真正体会佛的慈悲。

下面,法然上人说一个世间法的譬喻,这个譬喻说的很好。譬如父母对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确实父母心就是如法然上人所说的,父母对一切的子女,那个慈爱的心是平等的,就是信愿经常在讲的,好孩子也是孩子,坏孩子也是孩子,父母对子女,无论是好孩子坏孩子,那份爱心都是平等的。信愿曾经听到一个莲友说:他们村里有一位老伯,这个老伯有一个儿子很坏,常常喝酒、赌博,还偷拿别人的东西。这个老伯常常为了这个坏儿子在操心,常常去警察局将这个坏儿子保回来。有一天,村里的人遇到这位老伯,说:“生到这种儿子这么坏,干脆将他掐死算了,不要理他。”这个老阿伯回答对方说:“再怎么坏也是我的孩子,他被警察抓走了,警察叫我把他保回来,我当然要想办法把他保回来,哪有说任他受苦的道理。”你看这就是父母心,虽然自己的儿子这样为非作歹,偷拿别人的东西,每天喝酒、赌博,不务正业,但是做父母的心一样疼爱,不会因为他是一个坏儿子就放弃他。父母心尚且是这么伟大了,何况是佛心呢?

“在子女之中有善有恶,虽然平等慈爱,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而诫之。”父母的爱心对一切的子女,虽然是平等慈爱,可是对行恶的孩子,就很伤心难过,怒目杖责,告诫他,不要再继续做恶了,要改过向善。阿弥陀佛也是如此,对十方烦恼厚重的众生,逢缘触境造恶造罪,阿弥陀佛也是很难过:众生实在是很下劣,怎么不好好的断恶修善呢?所以诸佛教化众生,无不希望众生断恶修善。我们修学本愿的行者,从佛号之中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心,当然若真正信佛,一定会断恶修善;真正体解佛陀的慈悲,一定精进念佛。不会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不嫌弃恶人,反而为恶,令佛陀的内心伤心难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错解)(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错解)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三、往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二、玉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