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依别人批评佛教的地方来反省自己,不要强辩


   日期:2014/4/29 2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弟子阅读《训俗遗规》一书,发现有批评佛教的内容。他有两个问题,第一个请问是否能重新节录适合现代人的部分来流通?

  答:《五种遗规》,是前清乾隆时候的两广总督,就是管广西、广东的两广总督陈弘谋先生编辑的,编得非常之好。这一次我是把它全部重新制版来流通,完全照原文,都没有删改。批评佛教的地方,我们要看,看了之后要反省为什么人家批评我们?所谓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不能说人家批评,我们就要把它节录,这是错误的;换句话说,我们要禁得起考验,也还要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至于误会的地方,我们解答都不行,解答是什么?强辩,强词夺理!我们要用行动、要用行为做出来,那就是答覆他。这就是真正以事实、以理来服人,不用言辞。

  佛门,佛教传到中国来已经两千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流弊是在所不免的。人家批评都是批评有弊病的地方。还有很多(这都是事实)对佛教没有深入,没有认真的理解,只看到这些佛教徒他们的行持,在这上批评的是最多。如果真正理解,他就不一样。唐朝时候的韩愈,在早年对佛教批评非常严厉,到现在古文里面都还有他的文章。可是到晚年,他皈依大颠和尚,居然也学了佛,那是他明白了,他搞清楚了。历代的人很多,像蕅益大师,这是净土宗第九代的祖师,没有学佛之前,也是批评佛法,严厉的批评。到以后明白了,把他以前的东西都烧掉来忏悔,还出了家。不但出家,还当了祖师。近代的印光大师,你们看看他的传记,他在没有学佛之前也是批评,念孔子书的,以儒家心态排斥佛教,也是有严厉的批评。到以后搞清楚、搞明白,他也出家了,也成为近代的一位大德。这种情形很多。陈弘谋编辑的《五种遗规》,里面并不是他写的,他是蒐集,蒐集很多关于伦理道德这一类的典籍。特别是处事为人做事应该要遵守的规矩,这是正确的。

  我们常讲,佛教如果是宗教,我就不会入这个门来。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是非常排斥佛教,不了解,因为看到佛教的形象确实是迷信。我在年轻时候看到佛教,我觉得跟基督教、天主教都不如,为什么?人家礼拜天教堂还讲讲道,我们有的时候还去听一听,听了也满有道理,佛教没有。佛教只有经忏佛事、超度,都搞这些。我们那个是小城市,从来没有法师讲过经,我们只知道和尚念经,没有听说和尚讲经。念的经我们也听不懂,所以对那个兴趣就引不起来。这种情形,在这个社会上怎么会不引起人误会?我年轻时候就是误会,所以这是在所难免。

  要人家不误会,就是我们四众弟子要全心全力来弘扬,怎么弘扬?要做出来。不说别的,你先能够把十善做到,三皈做到,五戒做到,我相信社会大众没有一个不尊敬的。你能做到,他做不到。不说别的,我们讲口业,你真正能做到不妄语,他们妄语,他就不能不佩服你;你不两舌,不说人家长短,他们是随便说人长短;说话粗鲁,恶口;花言巧语欺骗别人。这现在社会大众普遍都是这样的,你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他怎么会不尊重你?所以你真正把佛的教诲做到,才是佛弟子。否则的话,只挂佛的名,自己所作所为跟佛的教诲完全相违背,那人家当然骂你,骂你连佛都骂到。所以我们听到这个批评之后,我们要深深的反省,不要去责问对方,自己认真反省,要认真努力来学习。(净土法门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十 2006/3/31)

  问:他说这个世界众生听到弥陀名号,往往不能“欢喜信乐,礼拜归命”,是否与《无量寿经》上弥陀大愿相违背?

  答:是的,《华严经》里面讲得透彻,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很重,就是业障很重。所以听到佛菩萨的圣号生不起喜乐心,甚至于不能接受,还要排斥。这在现在社会很多,我们常常碰到,我们学佛,人家说我们迷信。所以我们也要以善巧方便。最重要的,他是对我们、对佛法不了解,也不肯去研究,所以产生这些误会。能帮助的我们要帮助他,不能帮助的就随他去。无论他怎么样批评,我们听到就阿弥陀佛,合掌“阿弥陀佛”,不要去顶嘴,不要去辩驳,这样就好。让他说,他说累了就不说了,如果我们顶嘴,那就有得说,说不完了;我们一句话不说,他说累了就不说了。我们一直笑嘻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好,每一句阿弥陀佛都让他听进去,“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也很欢喜,阿弥陀佛的种子种下去了,你这一生不相信,来生后世遇到缘还会相信,这就是很好的方式。(之三十六 2006/6/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反省       强辩)(五明学佛网:反省       强辩)  

 李志夫教授:从佛教之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 

 周贵华博士:中国化佛教思想:源流、反省与批判 

 周贵华博士:中国化佛教思想的源流、反省与批判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自我反省就是修道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常自反省 

 如瑞法师:反省的力量 

 仁焕法师:反省自己是否无德无能 

 圣旭法师:反省自己念佛才有效果 

 吕凯文博士:佛使比丘对于缘起思想的反省及其意义 

 蔡礼旭老师:学会反省自己唤醒孩子的良知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反省自己 

 昭慧法师:干细胞研究的佛法反省─以黄禹锡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