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有疑惑、有猜忌,又怎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日期:2014/5/12 21: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这也是有个居士传来的,问了一个问题,是《无量寿经》上的。华藏精舍舍主及诸位大德,敝舍同参在学习《大乘无量寿经》时,碰到一个难题。即本经第五愿“身无差别愿”云,“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又“超世希有第十八”云,“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然而《观经》对于西方三圣所描绘的身相,却有高低不同。在《要解》云,“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指莲花),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圆瑛法师解云,“有同居净土,有凡、有圣,身相不等故”。这样看来西方净土,不但众生与众生的身相不同,而且众生与佛菩萨的身相也有所不同。至于净空老法师所说,凡往生者身相与佛菩萨相同,大相迳庭。诸位大德,这又如何解释?恭候佳音。妙音精舍舍主,林小音合十。

  净土法门法师答:自古以来经典所说的、祖师大德所说的,都只是介绍一个大概,介绍一个彷佛。你要想知道清楚,了解明白,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全都解决了吗?在这个地方猜来猜去,把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错过了,这就是你真正错了!不可以不知道。净宗法门最重要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给我们学习的心态跟方法。方法告诉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给这句话做了个注解,什么叫净念相继?他说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能做到这个三句,就是叫净念相继。你有疑惑,你的心不清净;你有夹杂,你的心不清净;你有间断,你就不能相续。所以,净念相续是最重要的指导原则。“都摄六根”,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谓不取于相,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扰,一门深入。

  你要把佛法的道理,佛法的道理就是宇宙的真相,宇宙万法的真相就是佛法的道理。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一个能现、一个所现。能现的,在佛教名词称之为法性;所现的是法相。不但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能现的是性,所现的是相,即使一真法界,华藏、极乐都不例外。通达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就叫做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是什么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但没有分别执着,起心动念都没有。这是我们在讲席里头讲得太多了!你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执着放下,你就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你能把分别断掉,你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把起心动念断掉,你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到华藏去了,你就到极乐世界去了,那是一真法界。

  修学的秘诀没有别的,放下!所谓看破,就是明了,真相大白是明了。怎么会明了?放下就明了,放不下你永远没有明了。明了之后,我曾经说过,讲堂里头都讲过,明了之后,回头再看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的什么法?废话一堆!《大藏经》是垃圾,废纸一堆,哪里有这个。《般若经》上跟你讲得很清楚,“一切法(这一切法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在那里面还要分别、还要执着,这可怜悯者!你说怎么个学法的?

  讲席当中也曾经介绍给诸位,佛教的经典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你要说佛经里头有什么意思,你叫谤佛;佛心清净,本来无一物,哪来的意思!可是佛讲的经,我看有我的意思,你看有你的意思,他看有他的意思。古来大德注解经,各人有各人的意思,那是什么?凡夫知见,不是佛的知见。这你要懂,你要明了,你才能够得利益;你要跟着别人转,你就错了。

  佛教我们皈依觉、正、净,你想想觉正净是什么?觉正净就是自己的自性,自性觉、自性正、自性清净。契入这个境界,连觉正净这个名词都没有;有这个名词,你还是落在分别执着里头。所以宗门的教学,问你一句话,你就想答案,老师怎么样?赶快下来把你的嘴巴堵住。有人这一摀,一下就开悟过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十法界的情况,我们都没有法子了解,何况一真法界?不契入,永远你猜不准。科学里头有测不准定律,我们佛法是猜不准定律,怎么猜都猜不准,一定要亲证。亲证在今天我们唯一能够学习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有人问,怎么才能往生?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你自己的信心。你看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的六个信,第一个相信自己;第二个,相信释迦牟尼佛的介绍,相信阿弥陀佛本愿的成就,决定没有怀疑;信事、信理、信因、信果,六个信。坚定不疑,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把握住这些纲领,把握住重要的原则,然后这些细节,你看也好、听也好你都得受用,你都真正懂得意思,不会怀疑。

  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差别的现象,我在《华严经》里面跟诸位解释过,事相上我们去看,决定没有差别。为什么没有差别?实报土里面的人,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断了,所谓破一品无明,无明断了,没有无明了,现的相当然相同。佛佛道同,西方极乐世界人的形状完全相同。既然完全相同,为什么世尊给我们介绍有四土三辈九品?这就不同了。《华严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个法身菩萨,阶级不相同!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上面还有妙觉。这个不同是什么原因?形相完全相同,无始无明习气是带着去的,各个不相同。从无明习气上,所以才说四十一个阶级,西方极乐世界才说四土三辈九品,是这么个道理。

  这桩事情,你如果有疑,疑障碍你开悟、障碍你往生,你要多听、多学。学教,最重要的目的是断疑生信,教的目的在此地;疑惑要是断了,要不要学教?不需要。所以很多不认识字的,老阿公、老太婆他不学教,人家往生真去了,瑞相希有,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我,我跟佛走了”,那么潇洒、那么自在,比学教的人强多了!

  你们听听谛闲老和尚那个锅漏匠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锅漏匠不认识字,没有听过经,他听也听不懂!怎么成就的?这是我们常常讲的,秘诀!“诚敬”,就这两个字。印光大师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些老阿公、老太婆没有别的,就是十分诚敬。我们没有那种诚敬心,对佛菩萨没有诚敬心,对祖师大德没有诚敬心;对经典没有信心,对老师那就更没有信心,他怎么会有成就?你到什么时候成就?还得多生多劫以后。因为这种善根是生生世世不断在薰习,你这一生薰习的力量不够。《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的善根福德因缘都不具足。善根,我讲经的解释,善根是信、解;福德是什么?福德是行、证。你信不过,解得不透彻,善根不够;念佛不恳切、不如法,福不够。善根、福德不够,这一生不能往生,有没有好处?有!阿赖耶里头种弥陀种子,这永远不会坏的,好处在此地。

  这就是讲到善导大师所说的,我们往生,“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句话说得好,把我们很多的疑惑都断掉了。你遇到的缘殊胜,你这一生成就非常快速;你遇不到殊胜的缘,那就很难讲了。可是遇缘也不是偶然的,人跟人都有因缘,师生之缘,自古以来所谓是可遇不可求,宿世的因缘。你见到这个老师心悦诚服,就愿意听他的,他讲的话就能依教奉行,百分之百不打折扣,宿世的因缘。外面闲言闲语,我都跟诸位报告很多,我亲近方老师、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我一生就三个老师。毁谤老师的人很多!都在我面前说。我听了不放在心上,想到连释迦牟尼佛、诸佛菩萨,今天世间毁谤的人多少?何况是老师,他不是佛菩萨。佛菩萨都有人毁谤,你为什么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动摇了信心,就是自己善根福德很薄的现象;如果你听了种种毁谤,如如不动,你善根福德深厚。很清楚!

  又何况毁谤的这些人,有没有跟老师接触过?没有,很多都没有见过面。见过几次面,根本没有在一块相处过,你怎么能了解他?我跟老师不但见面,常常亲近,我了解得很透彻,你们说的那些话都不是真实的。纵然是过去,过去的过失不要去理会,中国古人所谓的“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又何况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他过去不善,他现在善!我现在亲近他,我现在得利益,何必去记他过去的善不善?这些都是做学生必须要知道的。

  基本这些概念,真的,从小教的,先入为主。所以我常常说我还是从小,十岁以前得到父母、老师的教诲,一生受用不尽。那时候教诲的中心,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净业三福这两句摆在最前面。人能做到这两句,你就能遇到真善知识,你就能生起诚敬之心,你才会有成就。(净土法门法师·学佛答问·净宗学院之四 2006/3/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疑惑       都摄六根)(五明学佛网:疑惑       都摄六根)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一讲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续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宽运法师:三种疑惑与四重难关 

 慧光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五、浴佛节上的讲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O 990~99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L 第271经(低舍经 

 都摄六根,抛开虚妄执著 

 净土法门法师:都摄六根是收回来,不要缘外面,缘里面 

 印光法师:“都摄六根”的下手处是什么?